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都市浪人》经典影评集

发布时间:2022-08-16 20:24:25

  《都市浪人》是一部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理查德·林克莱特 / Rudy Basquez / Jean Caffeine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都市浪人》影评(一):嗯

  完全反叙事反情节的电影,是特定类型的佳片。 《都市浪人》讲述了这座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拥有不同的思想。 这种概念化的表达,就是导演思绪的汇总,将生活的荒诞面多样性的呈现出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性。很难整理出特定的表达,只是带给人很多思考,需要有耐心且关注文艺电影的观众才看的下去。 个人觉得有意思的一点在于,人物不断的变化中,往往单一场景总有人喋喋不休,其他人漠不关心,这种交流的割裂恰恰是生活常态,反而让人有共鸣。

  《都市浪人》影评(二):这样的镜头不知导演是刻意表达还是.....

  这样的镜头不知导演是刻意表达还是.....

  1、很多镜头过于摇曳

  2、镜头节奏过快,没有合理的使用长镜头,可能是导演非常不自信

  3、情节杂乱

  4、在25分48秒,一支录音麦克风在画面上方伸了出来

  理查德·林克莱特是一名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和编剧。知名作品包括《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等。1995年、2014年分别以《爱在黎明破晓时》和《少年时代》两度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都市浪人》影评(三):无序

  一个角色的出现带出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角色

  每一个角色演绎一段无趣的生活段落

  每一个段落又都有一个充满哲理和隐喻的主题

  同时用喋喋不休的对白和角色神经质的行为来表达...

  影片毫无目的的角色和场景设置,处处显示出了随机的这样一种状态

  似乎想用这种状态(随机)来说明生活本身的无序和丧失逻辑

  但里面的哲理和隐喻太抽象了

  估计需要看着剧本研究才可能了解

  这部晦涩影片结束时对我来说是一个解脱

  接下来那些段落却始终在脑子里,印象深刻

  没事时可以回忆,捉摸一下,到底导演再说什么..

  《都市浪人》影评(四):掠影絮语

  这两天接触“荒芜”这词好多次,所以我想说说。

  开始是理查德.林克莱特[都市浪人]的一篇影评,里面有句话特别有共鸣,也是我常常看电影的兴趣点:“人内心的荒芜是很容易吸引我走进去的,尽管这只是这部随意而散漫的电影中的一个小章节。”

  比利时的短片[孤独]则是另一种画风,但同样的,我看到了另一句短评:“截了很多片中孩子眼睛的特写。那是不属于他们的眼神,来自另一个荒芜的世界。”

  而我是这个荒芜的世界上其中一个内心荒芜的动物。

  我们没有权利指责任何人,只能做一个叙述者,不带半点色彩的讲述着他人的故事,任何在主观意识下作判断而强加于人的的标签都是莫须有的。

  《都市浪人》影评(五):都市浪人

  影片开始是一个年轻人(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 饰)在的士上向司机叙述他的一个古怪的梦,还有他搭上这辆的士的可能性,然而司机毫不在意。年轻人下了车,目睹一个女人出了车祸躺在地上,他拿走了女人的手提包。女人是被她的儿子撞死的,两个警察把儿子从家里带走。街头有人在弹奏吉他唱着歌,餐厅里三个男人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伟大的作品。一个男人的朋友失踪了,一个陌生人告诉他关于美国登月的秘密还有一些人失踪的真正原因。一个年轻人从他悄无声息地搬走了,他的室友们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许多明信片,上面贴着的是从各本书上撕下来的话语。两个女人在街上说话,预言下一个从她们身边经过的人将在两周内死去.....这是一部没有具体情节和具体主角的电影。

  《都市浪人》影评(六):垮掉的一代

  从这部电影回到现实,能看到的是,大银幕上所表现的垮掉的一代在彼岸已渐没落,在此岸却被我们新一代人翻了版。

  他们聪明,拥有知识,掌握资讯,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与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我们切实感觉到他们生活得并不如我们儿时快乐,看看10岁以后的中小学生们的博客,心寒。

  洋人已走了出来,国人却陷了进去。哪一代洋人中的小数甚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精英,我们这一代何时能觉醒?

  路一定有。洋人已当了回白老鼠,这是我们的幸运。

  2008.7.18

  http://williamho.blog.163.com/blog/static/749549142008618102425975/

  《都市浪人》影评(七):浪人的心灵鸡汤

  很巧的是,我最近就是个Slacker。辞职信两周前递交上去,这周五是“上班”的最后一天。可能老天体恤我或者说公司懒得理我吧,已经不让我上项目了。偶尔有些零零散散的活儿给我做,剩下90%的时间我就是个Slacker,这个都市的浪人一枚(这个电影名翻译的真棒)。我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儿。

  其实这么说并不太确切,因为浪人其实应该有一颗什么都不在乎的心。偏偏最近我又有些烦心事儿。所以这两周我在做一个不专心的slacker。所谓不专心,就是可能正当我slack的时候,突然会很烦。只能停下来什么都不做,连slack都不能。但我发现这正是看这部电影的好timing。正是能发现这部电影绝妙的时机。因为电影没什么剧情,就是Richard Linklater在话痨。而我一个人的生活正需要这么一个话痨。

  由于上述原因,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在走神。常常需要倒回去再重新听一遍某个random的行人又在发表什么毫无缘由的演说。甚至看到一半儿的时候还去睡了个午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在打开这个电影的时候,希望它演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要让我看完。前两天看before midnight也是这个舍不得看完的感觉。就是因为电影里种种的无意义,给我了无限的治愈和安慰。那是一种“去***意义,老子想干嘛就干嘛”的情绪。我不知道豆瓣上几百个给这部片子评分的人,看它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看到有人说,整部片子两星且只能用“无聊”俩字来形容。我想这个人当时一定过着十分勤奋上进的生活。对不起,这部片子浪费你时间了,毕竟它只是slacker们的心灵鸡汤。

  《都市浪人》影评(八):特别让人有种自己也能拍独立电影的冲动

  Richard Linklater ,拿电影手法来说,Boyhood和 Before Midnight,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三部曲都是与现实世界时间同步的,这样的执著换来的是让人动容的真实感,可谓之实验性,实践性的生活。而另一部,他的处女作slacker,这是一部充斥着the overeducated, the social misfits, the outcasts and the oddballs的类似家庭手持dv拍摄的荒诞剧。这是Austin, Texas的一天,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感觉只剩下对白了,或者更多的时候,独白。城市里仿佛任何人都认识任何人,而这恰恰也是场景衔接的纽带,没有主角,没有超过2分钟的情节,一个人走进另一个人的生活然后离开,镜头转向后者,如此反复,连贯,最后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亚文化探讨。

  介绍一个开场不久的镜头吧

  导演坐在出租车上喋喋不休自己的梦,估计讲的是关于平行宇宙引申出来关于日常经验存在性(梦,真实,多重)的思考(吃的生肉没完全看懂)。而出租车司机面无表情专心开着车,不时还会看后视镜,十分专注,不在乎。

  给我的感觉是这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不真实,希望自己做出另外的选择,不那么normal,但他却已经上了这辆出租车,无论内心的渴求有多么强烈,都必须关照自己的安全,沿着道路,只知道地重复。

  然后为了避免重复,之后就把镜头给了一群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复,但每个人都只给一两个镜头,而他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想想,如果这群人就是一个人,他们说着古怪的话,做着特立独行的事,如果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所为,那么将是多么丰富的一天。

  大爱最后的配乐,以及把录像机扔下山崖,镜头在空中旋转,像极了星夜。

  《都市浪人》影评(九):还未开始 / 已经不再

  看完这部片子以后,我把Richard Linklater的独立电影统统拉上我的To-Watch List。91年,他年方三十,却已拥有多少人一世的智慧。

  在我评述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引用一下这部《Slacker》的原剧本《No longer / Not Yet》(还未开始/已经不再)之中本来提到的"Eight Pillars of Euphoria“ (八大极乐)

  1. insouciance (不在乎)

  2. unrestrained pessimism (没有束缚的消极)

  3. reading, drinking, music, codeine (阅读,饮酒,音乐,可待因)

  4. self-imposed emotional exile (自我发起的情绪释放)

  5. renunciation of all human endeavor (对所有人为努力的拒绝和放弃)

  6. opportunistic celibacy (投机主义的独身)

  7. prodigal approach to expenditure (大肆挥霍钱财)

  8. a full circle aesthetic swing (一个构成整圆的唯美摇荡)

  我觉得这八大极乐后来并没有被纳入电影里面,正如原剧本里面那个被预言死亡的男人真的在加油站被烧死,比如一个打劫犯对旁人说他只是在"以美国的传统文化让自己变得更好",以及一段关于成功的幻象的讨论(“几乎没有人在从事自己本来想要做的事,而往往只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伪装快乐”)

  《Slacker》与《Sex, Lies, and Videotape》一同被认为是九十年代美国独立电影运动的起点。无专业演员,耗资仅仅二万五美元,直到现在,我也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独立电影之一。

  比如说,这是一个毫无情节,完全打破了起因发展结局这种故事架构的编剧。在它身上,你完全可以看到后世众多独立电影(比如《Clerks》)的影子。

  比如说,这部片子的拍摄手法,无主角,无固定场景,在跟随跟一个人切换到另一个人的流动拍摄手法上,你完全可以看到后世,比如Gus Van Sant的《大象》的前身。而且这部片子最后甚至采用了家庭摄像机的那种DV式拍摄手法,这种凌乱与晃动在当今是多么的泛滥啊。

  当然,最让我震撼的,是这部片子蕴含的哲理之丰富,对白之精辟,每一个场景的暗喻之深刻,真的不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能消化下来的。比如说那个电视机迷惋惜说他亲眼目睹的流血事件反而没有电视上演的那样真实。比如说那个很道德的拒绝免费拿报纸的机会的男人,却在规规矩矩投币购买时,机器坏掉了买不到。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直不停的暂停摘抄台词。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摘抄的台词在此: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20942/

  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部片子很间接暴力的,在很多片段它宣扬恐怖主义,无政府主义,革命,与血腥。后来在阅读它的原剧本时,我发现Linklater的本意其实是更加暴力的,比如他本来想讨论与尸体做爱的技巧,酷爱枪杀老鼠并收集其尾巴的人,以及观望着在加油站被烧死的人们最后是怎样的认为别人的不幸是怎样的导致了自己的生活更加愉悦。

  看这部片子(包括反复观看,摘抄台词,思考,和写评论)居然用了我五六个小时,大赞!

  《都市浪人》影评(十):无心发芽的马铃薯

  看完美国独立电影名导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长片处女作《都市浪人》,有一点心神不宁的感觉。脑中不断闪回着那个漂亮的长镜头,那是一个散发出惨白光晕的离奇事件:年轻男子开车轧死了自己的母亲,平静地返回住所,等待警察的来临。人内心的荒芜是很容易吸引我走进去的,尽管这只是这部随意而散漫的电影中的一个小章节。

  喜欢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一半是因为有一种类似阶级归属感的东西在作怪,一半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驱使。前者表现为:他镜头下无所事事的闲散青年在我看来总是那么亲切,我把那视作从我自身分离出的许多形象,是我的既反叛又懒于动作的二位一体;后者表现为:我很享受那些角色无休无止的絮絮叨叨,尽管我根本不在意他们谈的是存在主义还是总统竞选,这,大概就是一种攀附于“文艺青年”这个称呼的虚荣心吧。

  自从打进了主流电影业,爱情电影成了林克莱特的金字招牌,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是从《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前》知道他的。他近期也开始广泛涉猎政治、犯罪等多种类型,但他味道最正的,我觉得仍然只能是——“盲流”电影。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美国独立电影中最本色的一类,而他其他作品中那种迷失、荒疏的意象,也一直没有超过这部《都市浪人》。

  想象一下吧。那是1991年,西雅图地下音乐界的几支乐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赢得关注,但是没有人能够想象几年之后这将会形成一股多么汹涌的浪潮,革命的前夕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安静。在南方小城奥斯丁,一个胸怀热情多过野心的年轻人林克莱特,放映完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后,马上兴致勃勃地去参加一支名为“Mudhoney”的西雅图乐队的小型俱乐部演出(这个事情绝非杜撰,是我从某本小书上读来的)。此后不久,后者的音乐成为新一轮美国独立文化运动的排头兵,而前者的这部处女作,则成了另类青年的精神写照,“slacker”也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专用名词。他们在谈到这个电影的时候,应该是带着自嘲的吧。其中一个形象的说法是:那是一个个完全无心发芽的马铃薯。

  但其实,任何时代也都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垮掉的一代,文革中的顽主,如今的派对动物,文德斯公路电影中的流浪者,贾樟柯镜头下的浪荡青年……忽略掉外在的差异,从内心层面上说,他们是一样的缺乏动力的无意识主体。然而,这群“浪人”又是挺不一样的:他们不是嬉皮士那样的群居动物,自然也不会像顽主那样为时代潮流所左右,生活方式比较草根,没有派对动物那样的资产阶级趣味。他们纯粹以局外人的冷漠姿态面对这个同样冷漠的世界,因此他们的懒散是带有浓浓的波西米亚气质的,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懒得同生活较劲的超然。同时,不可否认他们作为小人物的无赖与无奈,林克莱特另一部作品《半梦半醒的人生》中,剧中人曾这样自嘲:我们只有理论,而没有行动。

  电影中,我们总是看见这个城市小巧、闲适的一面。阳光的角度,那极饱满的金黄色,都让人有种沉沉地睡去的冲动。这样的环境下,让时光慢慢地流逝真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林克莱特一直在他电影中塞入大量有关哲学的念白,这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文艺青年的强烈的倾吐欲。但这些念白主观上除了偶尔涉及生命的虚无和社会的疏离之外,是不具备更多的意义的,更不能代表电影要把观众引导去的思考方向。倒是在客观上,这些念白起到了奇妙的作用。首先是营造了一种空白感:说出台词的人物,似乎是永远得不到回馈的。听他说话的人,有的是不愿发言的,有的谈的是另一回事。台词越多,就越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其次,这些念白形成了一种阅读语言上的,而非电影语言上的意识流——光用台词就支撑起一部电影,这也是了不起的本事吧?

  《都市浪人》的出色之处在于:有戏谑而无批判,有牢骚而无恶意咒骂。几乎从城市边缘人偏执的生活态度中完全过滤掉了愤激和自怨自艾的成份,对于不喜欢沉溺在消极情绪里的人来说,也完全可以像欣赏一幅兴味盎然的市井风情画一样地欣赏这个电影。

  回头看看中国的那一部分愤青电影或者摇滚电影,我们是应该羞愧的。不是愤怒得只会骂娘,就是颓废不出个所以然来,拍来拍去,似乎就是赌着一口气,而且还是小家子气。就说这样的电影并不干力量不力量的事,但那种讨厌的姿态一旦做出来,就知道没戏了。一个是盲流,一个是流氓,还真不是同一个档次上的。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