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当心“伪经典”正横行!

发布时间:2022-11-28 11:39:38

  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杨贵妃自缢马嵬坡,在咱们中国,这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无须任何的论证和辩驳!然而,这一事实不久前不幸被一部名叫《杨贵妃秘史》的电视剧颠覆了:杨贵妃没有自缢,而是由一个丫环替她自杀,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漂洋过海,东渡日本去了。

  导演尤小刚说:“让这个国色天香、蕙质兰心的才情女子去死,我都不舍得,太可惜啊!”尤导看来,杨贵妃国色天香,蕙质兰心,死了太可惜,看似有悲悯情怀,也似乎怜香惜玉,但这能是他颠覆历史事实的理由吗?历史就是历史,颠覆历史就是对我中华经典文化的大不敬!

  杨贵妃的扮演者殷桃说:“我演的每一部戏都是经典。”有这份自信,作为一个演员当然不错,但经典的标准是什么?难道经典就必须以颠覆历史事实为前提?

  尤小刚们,殷桃们,请你们端正态度,学会尊重历史!请再来温习一遍有关杨贵妃自缢的历史事实吧!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两句诗,意思是说,马嵬坡下这一片泥土,哪里去寻佳人的容颜,只有那一片旷野是她惨死的场地。同样,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诗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拾,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一段对杨贵妃自缢的情形描绘得特别详细,原因、经过、结果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杨贵妃自缢之后50年,白居易写就了这篇叙事诗,应该更接近历史事实。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词作《摸鱼儿》也有记载,“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玉环都成尘土了,难道她能死而复生不成?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也留下了“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的诗句;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述;历史古籍《唐书.杨贵妃传》中有“遂缢死于佛堂”的明确记载。另外,《资治通鉴.唐纪》等史籍中也都有明确表述;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有类似记录。

  这样一部颠倒历史事实的恶搞电视剧,这样一部“穿着古装的现代剧”,怎么能成为经典?再说了,经典不经典,是你一个人说说就算了的?应该交给时间,交给历史来评判。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物化了的社会,人们普遍信仰缺失,喜欢猎奇,崇奉恶搞,把低俗当高尚,把庸俗当经典,在我国,经典是个大词,具有神圣性和标准性,并拥有独特的话语权。因此,一些非经典的东西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往自己身上贴“经典”的标签。这种所谓的经典,其实是“伪经典”或“反经典”,他们看似一副休闲做派或前卫的个人秀,实质是用西方现代文化和后现代艺术的低俗性和虚无性,来修改中国文化经典的内涵,并盼望着能成为这个无经典时代的经典。

  《杨贵妃秘史》中许多“新鲜”情节和雷人台词,说到底,都是为了一味迎合观众,一味媚俗,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现在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们,有几个真正为了艺术?更多地是一切往“钱”看,为了赚钱,什么历史事实,什么祖国经典文化,都统统地见鬼去吧!孙海英,也就是那个《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扮演“石光荣”的那一位,有一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现在中国影视剧的问题很大,到处都是妖魔鬼怪,至少占50%,或者就是谈情说爱,所谓的市场运作、商业需求控制了一切。”

  当心,“伪经典”正横行!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