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气球之旅》经典观后感集
《红气球之旅》是一部由侯孝贤执导,朱丽叶·比诺什 / 宋方 / 伊波利特·吉拉尔多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一):成功的《红气球的旅行》
巴黎甚至法国经常是大型室外拍摄所钟爱的地方,现在正在北美进行的《光之城》的浪漫之旅就能很好说明这一点。远处的埃菲尔铁塔若隐若现,高耸挺拔的凯旋门,再加上蒙玛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前的连绵不断的草坪:无论这座城市是多么的纯真亲切,但巴黎总是以历史遗迹,里程碑式的建筑和开阔的视野的形象出现在电影中,影片想借此给观众一种集中的亲切感.。
除了在奥塞美术馆中寂寞美丽的结局,也就是影片的点睛之笔之外。侯孝贤出色的影片《红气球之旅]》则远离了这些老套的事物,使一部关于巴黎生活的影片并没有过多关注巴黎这座城市本身。也许根据或者是由于太熟悉艾伯特?拉摩里斯的儿童经典剧《红气球》,侯孝贤把焦点从孩子和红气球转移到了孩子,他疲惫的母亲,以及他的新的中国保姆,一个持有学生签证的年轻电影制作者身上。
保姆(宋芳成功地饰演),以其出奇的专注程度,开始制作一部学生影片,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她居住的巴黎市区上空飘着的红气球,并与她的室友西蒙一起担任影片中的演员。当她解释如何使气球精确按她的计划运动时,宋简单地谈到无经验电影以及当代低成本电影制作的没落,也是侯孝贤通过自己电影来表达幕后的各种各样的观点。西蒙的父亲,一个自愿在蒙特利尔漂泊的作家,只有通过电话与他交流,但是父亲的存在,对于西蒙母亲与他父亲的朋友,还有现在的租客马克的交往都是一个恰当的讽刺。
比诺什是一个梦,就像电影中的城市一样,而侯孝贤则抹去她原有的象征意义,乱糟糟的黑头发被染成糟糕的金发色,通常作为影片的重心的她在《红气球的旅行》中被彻底颠覆,她的妩媚变成不可理喻的神经质。即使这种失位的表现,比诺什还是在约会中奉献出她最好的演技,一个立即彻底自发自省且具有思想的病人。
这一年中到处充斥着法国电影,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今年最成功的法国片竟然是在中国出生,在台湾受教育的侯孝贤拍出来的。就像王家卫第一次专心投入到外语影片[我的蓝莓之夜]的制作中,侯孝贤继续思考如何将他所擅长的中国式寂寞,孤单,做作的爱情呈现给外国观众,影片仍然着重于城市生活和旅行的两极分化的影响,这种强有力的力量在2005年大师级作品[咖啡时光]也有强烈的体现。但是王家卫的尝试引诱出导演们难以避免的差错,而《红气球的旅行》,不管是在美学表现上还是在技术体现上却折射出侯孝贤令人惊讶的力量,。就像侯孝贤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红气球的旅行》仿佛就是他以前所有作品的集中爆发。
加上摄影师李屏宾大师级的摄影水平,侯孝贤几乎可以不用台词就能够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来历,而且能在既定的环境中体现片中所有的剧情。狭小拥挤的公寓,阴暗的木偶剧院,狭窄的巴黎街道,以上的一切为侯孝贤的演员们制造出恰当的气氛。而那令人注目,灿烂的长镜头,好像正在把美感渐渐表现出来,但是只有伴着 Chu Shih Yi设计轻柔的背景音乐,画面才能悄无声息地将一切错综复杂的关系毫不费力地解开。当苏珊与马克在楼下激烈争吵时,当宋与西门准备中午的点心时,当一位盲人调音师在修理钢琴时,侯孝贤的镜头在公寓中漫步徘徊。所有人物的声音和动作杂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并达到高潮,然后温柔地下降,我想今年您在其他电影中是看不到这样令人狂喜的东西了。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二):像一只飘荡的红气球
期盼很久的新版《红气球》终于在市面见到,迫不及待买回连同1956年的D5老版本。侯孝贤导演的版本仍然是水准之作,看完觉得没有白看但又意料之中。
倒是曾以为是黑白电影的五六年版本,让人惊艳。童话故事般,让人对那个表情木木的小孩印象深刻,那是个有着敏锐内心的孩子。只看到他独自小大人般挤公交车,默默的走着。多亏了暖色调红红的大气球,抓迷藏似伙伴似的让小孩重新活泼生动起来。愿随结尾样,乘五彩气球逃离这个荒蛮世界。
今早睡来,或许是因为没有用窗帘遮住的晨光影响,再也难眠。琢磨起侯导演的红气球来。一想之下,真是觉得就像以前朱天文那篇《悲情城市十三问》里写道的,看似什么都没有,不着痕迹,细细近观却什么都在里面了。
我不懂得许多电影的理论与阐释学,睡不着的时光里,却也有些个人发现。其一便是红气球与小孩的关系。正如侯导的访谈里谈到的,小孩对于气球已不如56年版那时那么新鲜,那么好奇。56年版本中,红气球是作为小孩的朋友,而新版中红气球就像个老灵魂,它只是若即若离的观看着小孩的世界。这世界当然也发生了变化。彼时,小孩的父母在片中是缺席的,可以推断出小孩父母的中产阶级地位及其忙碌的生活。所以总是看到孤零零的小孩独自上学,独自放学回家。红气球充当了他最亲密的伙伴。而新版本中,小孩是处于单亲家庭,母亲是大学教授,十分繁忙却也不忘对孩子的照顾,甚至请来中国留学生作保姆。但小孩却是不快乐的,因为他的家庭是缺失的,不完整的。曾经的快乐时光是和同父异母的姐姐一起度过的,还有对于小时候父亲带他去过地方的记忆。而曾经使小孩快乐红气球,也只能在似近似远的距离保持一种散淡的联系。
其二是侯导电影世界的变化与发展。从《千禧曼波》到《咖啡时光》、《红气球》,我发现侯导电影里的主角都是女性。到《红气球》,已经是在拍西方女性在获得独立之后遇到的困境与状态了。由此看来,侯导再返回来拍《聂隐娘》已经是顺理成章之事。
其三是电影里比诺什与宋芳的交流方式。这部电影里以巴黎的空间环境引入了一个东方的人物,而这两个人物却在深层有着交流。一方面,比诺什专注于一部叫《张生煮海》的中国古典故事改编的木偶剧,张生执着于感情,一心要把海水煮干。简直是海枯石烂的坚贞爱情。而比诺什内心的伤痛正是对丈夫离开的难以释怀。于是她从东方找到了或许是她眼里理想爱情的资源。而宋芳是来巴黎学电影的,这部片子开始宋芳便提到56年《红气球》的经典版本。她是来艺术之都朝圣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都对对方的传统或背景所吸引,而彼此都是女性,她们的交流是一种无声的默契,甚至比诺什一下子就跟宋芳谈到她私密的童年记忆,并且信任她作为戏剧的翻译。
第四便是关于侯导在法国拍戏了。他竟然一点都不露怯,你看他还是一贯的风格,明信片式的埃菲尔塔等等那是观光客的浮光一瞥,而他多游移在斗室之内,巴掌大的地方就让他拍出韵味,拍出人物的个性、处境和历史脉络来。不得不说的是比诺什在片子里也打破了她的唯美形像,而且还塑造出她声音方面的可能性,很见她的表演功力。电影看起来行云流水,像记录片一样采撷下生活的片段,却又有着淡淡的诗意。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三):侯孝贤的巴黎柔情
《红气球之旅》
导演:侯孝贤
演员:茱丽叶·比诺什
如果你有足够耐心,一种触动人的忧伤便会蔓延出来。透过一个孩子忧郁天真的双眼所看到的,影片展示了一些没有明明说的场景,但其他部分精彩且富有神秘感。———Sean Burns(《费城周报》)
他对日常生活不动声色的观察以及对空间的敏锐洞察力,让我觉得他即便是个外来者,却十分了解巴黎。———《纽约时报》论坛
这部中法合作的新片饱含了侯孝贤镜头下巴黎街区的独特风情,堪比短片集《巴黎,我爱你》,片中的长镜头也灵气十足。
《红气球之旅》(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是侯孝贤受奥塞美术馆之邀拍摄的法语作品,也是他在致敬小津安二郎的《咖啡时光》后又一部在国外完成的作品。今天的台湾电影势单力孤,侯孝贤的人气却没受到任何影响,光看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一书在内地的热卖就可知道个七八分。独自编剧的侯孝贤称自己不了解巴黎,灵感来自制片家的空间布局,还有一本讲述巴黎生活的书。《红气球之旅》也是侯孝贤与朱天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合作后,朱天文唯一没有参与编剧的长片作品,摄影李屏宾、剪辑廖庆松等老搭档则没有变化。
这部中法合作的新片饱含了侯孝贤镜头下巴黎街区的独特风情,堪比短片集《巴黎,我爱你》。这是对1956年的《红气球》(The Red Balloon)的致敬,那是部在戛纳和奥斯卡均有获奖的经典短片。著名法国女星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的加盟(她的名字就相当于文艺片的代名词),再加上张生煮海的布袋戏、小男孩的孤独童年以及中国留学生的保姆经历等各种素材,聚集一起让许多人期待。
苏珊离异后与儿子西蒙一起生活,她在布袋戏剧团做事,生活一团糟,于是请了学电影的中国留学生宋芳来照顾孩子。《红气球之旅》的故事并不复杂,人物性格背景的交代也很简洁,比如苏珊回家后看到厨房被人弄乱,她的一通脾气就交代出这个中年女人的焦躁。作为妈妈的苏珊时常缺席,在与儿子的家庭生活中,有些事她没有做到,影片的切入点就在于此。无人做伴的西蒙和老版《红气球》里的小男孩很像,不过他算得上早熟懂事,知道大人的一些心事。片中的红气球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出现,与宋芳的手持摄像机互为照应。
片中依然有不少动辄一分钟以上的长镜头,不过比起《戏梦人生》追求完全不动的固定长镜,片中的镜头移动还算灵气十足,观众的直观感受还不至于完全坐不住。大量借助玻璃、窗户、门板进行反射的画面,丰富了镜头的变化,对人物情感的捕捉也更加到位。不过有评论认为片中的红气球不曾真正飞翔,换言之,侯孝贤在处理红气球这个题眼时,没能让它与故事真正融为一体。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08/30/content_559042.htm
关于朱天文的讨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83944/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四):《红气球之旅》
影片是从安娜教西蒙钢琴那段开始吸引我的,整个节奏、人物出入镜都非常自然。
侯导现在真的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因为影片好像什么都没讲,又好像讲了很多。
剧情略为单调,也没有多少和自己契合的东西,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总结,但却是让我非常喜欢,可能是人在生活中的真实的美感,就如同自然,没有美丑之分,存在即美。
当然这和看电影的心情有关,奥运刚结束好像有点失落,但刚好在凤凰卫视的《文化大讲坛》看了台湾美学家蒋勳关于生活美的讲座。然后再看这部影片,油然而生回归自我的感受。
宋芳 Fang Song的表演是亮点,因为她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是却是影片真正的主调,就像法国菜中的主料,而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就如同之上的汁料。入口第一感觉是汁的浓郁,而咀嚼后才体味到食材的绵密。
2008-08-28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五):一只氣球的跨時空旅行
La Voyage du Ballon Rouge (《紅氣球之旅》)本身是受奧賽所囑向Albert Lamorisse1956年的Le Ballon Rouge (《紅氣球》)致敬的命題作文,因此侯孝賢籌拍時爲了瞭解奧賽,便去瞭解印象主義。印象派繪畫重視光影捕捉、記錄瞬間的特質所釀造的節奏和氛圍讓他産生了“用這種方法去捕捉也不錯”的想法,力圖表現人在“瞬間的短的時刻(moment)...的表情”。實際上,擅用長鏡講求場域的侯孝賢對時間的理解,和追求當下主觀印象的光點派不完全一致,而更貼近柏格森式的“绵延”(durée),人對“現在”所做出的反應從來不是獨立環節,而是与過去的經歷和記憶相關聯;真實的“現在”不是一個獨立瞬間(instant),而是与記憶相關聯的綿延的時段(duration)。侯在訪談里講到時間的延伸,就說“每一個人基本上是活在時間裏面,他不是活在當下,當下是一部分,但他一直受著過去種種所左右”。另一方麵,侯在此片里主張演員即興演出而不完全拘泥于劇本,給他們一個情境,讓演員自身的氣質慢慢填滿空間。臺詞動作都親切日常不刻意,而故事是種植在軀體里的。即使脫離了臺灣本土經驗和東方傳統哲思,《紅氣球》仍然是我們熟悉的侯孝賢,時間緩緩流動,一個個長鏡就像生命本身,一次經歷,沒有take two。
侯給單親媽媽戲劇工作者比諾什設置了1968薩特年代熱血激情的過去,愛情失敗后本想交託兒女于老父但父親抱恙,只好獨身帶著七歲兒子西蒙在巴黎生活。這一角色設定的具體背景并未在影片中出現,但成爲比諾什在木偶劇目工作中的激情、知識女性對生活的真摯的最好注脚。來自北京的電影學生宋方在巴黎畱學,課餘當保姆掙一點錢。她的出場由始至終都是簡約淡然,清瘦獨立像《咖啡時光》里的一青窈。一個是單身母親,一個是兼職保姆,兩人就此交碰,于西蒙這一點開始,故事在“當下”的平面上展開。絲絲點點記憶在不經意時揭露,像我們的生命,現實的縫隙里回憶猶水滴落,走了神。西蒙的回憶里有童年時帶他去咖啡店喝果汁的姐姐,投幣選94號,Charles Aznavour就在點唱機里情深款款唱出Emmenez Moi,“帶我走”。沒有出席的爸爸,一歲還是兩歲,帶他去游戲機室學會的pinball延續至今。比諾什的記憶是兩盤家庭錄影和一次快門,沒有人知道她在《張生煮海》里那麽用情,是否因爲在戲劇里想念自己的人生。
《張生煮海》被布袋戲師傅阿鐘帶去了巴黎而比諾什學得中式唱腔,宋方則時時擕帶DV以致敬之名記錄紅氣球的踪影,顯然呼應了跨國時代的文化交滙大潮,但更巧妙其實是片尾麯Tchin Tchin,華裔觀幸宦牨阒木幾圆糖伲稛o間道》里出現過的《被遺忘的時光》!Camille的版本在末尾點了題:chin chin, a toi mon ballon rouge... 以時光歌頌時光,五十年后記憶跨洋,藝術永生。
影片臨近尾聲時的后印象畫作出自Félix Vallotton(1865-1925) ,主題亦爲小孩与紅氣球。世紀交接時的西方現代畫壇受一派東洋風浮世繪影響,不講究景深透視和光暗,以顔色、平面印象和情境為顯,老師問,這副畫的視角何在呢?好像是從高處俯視,又好像是旁觀平視。就像電影中的紅氣球。它要表達快樂還是悲傷?草坪上光明一半,陰影一半,喜樂有時,悲情有時。是爲《紅氣球之旅》,事關童年,初見人生。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六):袁顶天你要当哪个simon
atton说,你在看什么
我说,红气球的旅行
atton说,我喜欢宋芳
我说,我喜欢simon
谁会不喜欢simon,那么乖的小男孩,生活的平淡快活,轻松自在
让我想起水银蒸发令里的另一个simon
一个是平凡而乖巧的孩子
一个是天才而自闭的孩子
我儿子,我不要他有什么天才
天才,我承受不起,他自己更加驾驭不来
我只愿他长成个普通的孩子,过平凡的日子
我一点都不急
长到六个月,该会坐的时候,儿子坐的稳稳当当的,长到八个月,该会爬的时候,儿子像条小毛虫想蠕到哪儿就蠕到哪儿
以后,他就慢慢学会走路,口齿不伶俐地表达,打开抽屉把东西全捣腾出来,大口大口往嘴里扒饭,搬着小凳子看喜羊羊,数一二三就伸出三个小手指头,举着铲子出去玩沙子,抢来爸爸的剃须刀摁在自己下巴上,背唐诗时把白毛浮绿水接在举头望明月后面...
我会培养他阅读,不单单是大灰狼童话,给他科普读物,给他哈利波特,给他温暖绘本,我会和他一起做手工做模型,让他学一种乐器,目前情况是,他对钢琴还算感兴趣,不要很专业的水平,自娱即可,周末和假期,我一定不给他报什么英语班奥数班,找个广场或者草坪,把他撒出去滑旱冰或者踢球,学习成绩只要不差到让我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我就绝不上火,考个好大学固然高兴,考个普通大学也无所谓,不考大学亦没什么要紧
我也没对他有什么殷切的期望,只要以后自己成熟,坚强,善良,独立,我才不管他有什么样的工作,娶什么样的老婆,哦哦,我想得太远了,嘿,洗洗睡觉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七):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2009-05-01 00:07:30
春天来了。四月是最残酷的季节。一阵风,一阵雨,一阵发热。
楼下的草坪全被疯狂的蒲公英占据了,一片小黄花,绿色的草反倒成了陪衬,星星点点的背景。下午天气晴好,家家户户出来推着割草机。那真是一场触目惊心的大屠杀。
推荐一部电影,侯孝贤的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大概算我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侯孝贤电影吧。可能现在比较喜欢带点孩子气的东西 :)
片里的宋芳有点桂纶美的气质。好像台湾女孩比较有这种干净淡淡的感觉。不过宋芳更成熟大气一些,总是那么静静地,谦抑地,和BINOCHE的戏剧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她让我想起身边的一些留学生。舒服的棉布外套,松松的灯芯绒裤子,很亲切,尤其是她的专业。
她就像那只沉默而亲切的红色气球,飘洋过海,陪伴在需要的人身边,同时也在重新创作自己的想象和生活。
台湾的林文淇老师来讲了这部电影,受益良多,尤其是细腻的镜头分析和MISE EN ABYME的概念。发现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呀。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八):是 红色的呢 还是 蓝色的呢
在 喷泉广场的 旁边
会看到 拿着 一大束 气球的人
有星星形状的 有心形的 还有海绵宝宝 维尼小熊
那些人的表情 好像也不是 那么 幸福
他们没有被气球带上天空
在喷泉旁边 贩卖着 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永远飞不到 天空的 气球
坐公交的时候
有时候 会看到 街上的人 用长长的绳子 牵引着的气球
也会看到挂在树上没有了气的气球
也看到过 骑着单车 车位是一大束气球 快速驶过的 少年
在某一天
夜晚
寝室门口
我也捡到了 一个 银色的 月亮气球
不知道哪里破了
现在 它挂在我的床头
每天 一睁眼 就可以看到它
我不知道
它 亦或是 我
可以 陪彼此多久
如果在未来的一天
你出现了
一定要记得 给我买一个气球
因为 这个世界上 还没有人给我买过气球
到时候 选什么颜色的呢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九):关于记忆的电影
因为有看《咖啡时光》三次都昏睡过去的不良记录,新竹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提醒我数次,这片子非常有可能从头到尾就是红气球在飘动的长镜头。
找到座位之前,扫视了一下周围,居然有好几个家庭都带着小朋友来看,可能由于主角是一个小男孩的缘故,禁不住在心里暗笑,“你们可真不了解侯孝贤啊。”
已经做好睡觉的准备,却被侯的记叙方式打动。这是一种熟悉的记事方式,随时可以开始或结束。因为这部电影是关于记忆的。红气球有相当的暗示意义。
大概我比较喜欢这样老套的文学手段和电影结合成一体,没有一个确切的故事,只是带着我们走进日常生活:放学回家的路上,房东和房客的争吵,留学生做保姆,带着孩子的离婚女人。
可是这些被侯沉着又诚恳的镜头编排起来,穿插了对记忆的阐释。小孩子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于是SIMON的回忆停留在一个夏天和姐姐一起游戏的场景,他看见红气球时,电影系学生SONG FANG看不到。而关于BINOCHE的回忆,影片中只有一段:她在离婚前,为SIMON和他的姐姐拍下一张照片。
红气球几次飞近窗前,隔着玻璃,色彩有所变化,这也暗示了记忆因为时间的距离,就会显得模糊不清,随风摆动。侯通过几次这样的类似的片段来突出记忆的特性。
对于真实生活的处理:我们一步一步看到琐事之后的全貌,侯藏起了母子俩的住所一部分空间,直到最后,才让我们知道SIMON的房间以及房子的全局。
记叙不紧不慢,作为学生的SONG FANG拿着DV拍SIMON和他的童年,而侯在其之后记录整个故事,任其随着细节游走,我想,这里,侯想说的是,他其实是影片之外的SONG FANG,只是做着记录的工作,只是想把握一个隐约的念头。
影片最后,老师带着小学生们去博物馆参观绘画,画中的小孩子奔跑要拣起一个红球,当老师问到这画体现了欢乐还是悲伤时,一个男生学大人样发表意见说:有一些欢乐,有一些悲伤。
侯还是忍不住给记忆一个定义,但这定义并非明确的,一些欢乐或一些悲伤,其实正如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哪怕记忆已和我们拉远距离,像气球一样俯瞰我们的每一天。
《红气球之旅》观后感(十):侯孝贤,太侯孝贤了。
侯孝贤曾经是我最喜欢的台湾导演,除了他与朱天文之间的恋情,主要还是因为我在一个恰当的年纪看了他最适合那个年纪的一批电影。也就是诸如《童年往事》啦,《恋恋风尘》啦,《冬冬的假期》啦,《风柜来的人》啦,这几个电影都是少年心,美好的乡土味道,往往令成长中的人感动不已。“三三”那批人承继的不论是胡兰成也好,张爱玲也罢,在台湾岛生根发芽后结出的终究还是台岛特有的乡土的忧伤。
虽然《悲情城市》感觉很淡,但后来看《海上花》,对侯孝贤的喜爱达到极致,随即对他的兴趣大减。这是因为我也长大了许多,而侯孝贤始终脱不了他长镜头里的沉默和温吞,镜头语言也渐渐失去锐力,仿佛蜕变成了生硬的符号。
这次看《红气球的旅行》就是如此,侯孝贤2007年在法国拍摄的。朱丽叶比诺什主演,情节简单,我也不赘述了。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会谈这些话题:符号篇:电影中的电影——宋芳的DV摄影机;历史篇:向1956年致敬——两部红气球的相遇;城市篇:巴黎的墙壁——属于斗室的巴黎;比较文学篇:舞台的变幻——元曲、木偶戏、电影;演员篇:母子情深——比诺什和小男孩……等等。
上面的列举并非戏谑,假如我时间充足,我会一一把这些题目写成工整的影评的。但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不太喜欢这个片子,侯孝贤,太侯孝贤了。我所感动的只有两个桥段:一处是比诺什与她远在加拿大的丈夫皮埃尔通话,她的脸上那种悲伤无助的神情,让我不得不设想她与他之间曾经是怎样的一份感情,志同道合,相依为命,而今安在哉?这种设想让我仿佛窥见了不该知道的秘密,惆怅又尴尬;一处是盲人调音师,这个不起眼的角色让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在天平两边一样。
侯孝贤也许终身摆脱不了他乡土的忧伤,一旦离开台岛,这种忧伤就以一种台北的味道呈现出来。虽然曾经有机会,但我的确是没有到过台北的,尽管有几位朋友在那里。这部电影的地点是巴黎,但我常常感觉是台北,就像宋芳的角色是“北京的留学生”,却有一口标准的台湾国语发音一样。每次钢琴响起,我就疑心这是台北,印象的台北,侯孝贤的台北。
这就是我对这个电影的看法,不算喜欢,但观看时也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