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子》观后感精选10篇
《中国鞋子》是一部由Tamara Wyss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鞋子》观后感(一):很喜欢那种宿命的追随
很机缘,也很宿命,当导演带着祖母留下的“三寸金莲”,逆流而上,顺着百年前祖父母的日记和相册,找回1911年时踏过的足迹,但早已经物是人非了,强制拆迁中的改革中国,就像新近耸起的钢筋水泥土,发展迅速,浮躁不安。
导演沿江而上,叙述着百年前的三峡,与现在正在搬迁的三峡移民和颓败的即将遗弃的城市交叉出现,似乎真实中透着虚幻。每个采访对象都在叙述着他们的过去,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城市改变了,不在了,但是生活着的人们不会忘记。
阶级,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口齿不清,喃喃中“阶级”二字却分明。
改土归流,赵尔丰。赵尔丰既是那个被砍头的总督。
成都,人民广场,以前是皇宫的建筑,在文革当中变成了毛主席的塑像。
。。。。。。
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个德国人寻根途中的所见所闻罢了,也只是让我们通过一个德国人所拍摄的照片,了解百年前的三峡风情。
《中国鞋子》观后感(二):物非人亦非
几个小时以前,我和青年旅舍的两个朋友送一对外国夫妇去宜昌。大家都是在成都相识,各自辗转回到重庆,重新相聚。
这是一对加拿大夫妇,丈夫是意大利人,妻子则是华裔,生在菲律宾,祖籍福建。两人靠着妻子懂的一点国语旅行,而我们之间的交流也要经常靠她翻译。大家聊着各自旅行中的有趣经历,对历史时事的不同看法,还有他们对中国的直观感受。他们说成都的街道干净,夜晚繁华,人们可以自由安全的行走--这与他们的原本印象并不相同。他们也惊诧于中国人在饮食上的凶残,兔头,狗肉,猪脑,还拍了些照片回去让他们的朋友吃上一惊。我们也讲了我们所能知道的猴脑、三叫之类的菜肴,嘘声一片。
我一向喜欢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也许那才更接近现实。如果说它肤浅,片面,主观,那我们习以为常的真实又是什么?媒体宣传的文明,好客,建筑雄伟,发展迅速,国富民强?还是所熟知的房价高昂,物价飞涨,州官放火,百姓别点灯?
我们把他们送上客船,并在甲板上合影道别,之后被告知要上甲板的话每人收40块钱。但现在船未开动所以不收,并让翻译给他们听。我们都觉得好笑,买了特等仓的船票竟然不包括上甲板。我们开始给那对夫妇解释,如需放风须另交钱,这是中国特色。
他们要坐36个小时的船去宜昌,看世界上最大的、雄伟壮阔的王八蛋工程三峡大坝。
然后现在,在青年旅舍的小放映厅里,看两个德国人顺流而上,从宜昌到重庆,再到成都。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愿望,顺着百年前祖父母的日记和相册,找回曾经有过的足迹。但是早已物非人也非了。不要说百年,就是02年影片中拍摄的画面,现在看来已经陌生的不成样子了。和我一同观看电影的姑娘,一个地道的重庆人,对影片里面提到的重庆的大工程也一无所知。强制拆迁中的改革中国,像那些建筑一样,发展迅速,浮躁不安。
而在这种环境下的我,因为电影而生的些许感慨,也未尝不急功近利,缺乏诚恳。
于是我关了放映机,洗洗睡了。
《中国鞋子》观后感(三):《中国鞋子》,沿江而上
《沿江而上》是另外一部有关三峡自然破坏的环境题材的电影。这是需要事先声明的。
《中国鞋子》也是沿江而上,沿着长江而上,宜宾为起点,成都为终点。
在1911年,德国驻四川领事带着结婚才6个月的妻子,和他的钢琴等物品,在纤夫的拉扯下,沿江而上,他的妻子,也就是片中的祖父,记下了当时一些情形的笔记,和拍摄了沿途的一些风土人情的照片。鞋子只不过是100年前中国旧社会的一个缩影,也只是祖母从中国带回德国的物品之一,但是很具有代表性,这可能就是成为电影名字的原因吧。
作品对三峡大坝的影响做了描述,拆迁,一切都在拆迁,虽然民众不爽,但是在片中的采访当中,面对外国人的采访当中,都是众口一词:赞同国家政策。
然后到达重庆,对重庆这个山城做了描述。其实,重庆作为陪都,几乎集中了当时在中国设立的所有领事馆。现在南山之上,还有领事馆,回想当年情形,在这个西南雾都,也是非常西化的生活方式。
重庆有着很多旧的建筑,但是随着重庆近年的迅猛发展,旧建筑已经越来越少了。
成都,人民广场,以前是皇宫的建筑,在文革当中没有,变成了毛主席的塑像。7.1米高的台子,是党的生日;8.1米高的墩,是军队的生日,12.26米高的塑像,是毛主席的生日。片中,当年的建筑设计师如此说道。为了表示四川人民对毛主席的尊敬,所有的材料都是用四川出产的物品来做。地上的红色的花岗岩硬度是9.2,是当时军队用军工厂的机床抛光的。
片中的花絮有一个关于四川铁路纪念碑的讲述,由一个法律专家进行讲述。原来八一武昌起义是由于当时的湖北总督调动了军队去支援受困的成都,造成武昌空城,武昌起义才得以成功。
片中的地产女富商,她爷爷是建国的第一任副市长,也就是后来的成都市长。当然,片中的所有拆迁都是补偿很低的,但是人民还是愿意拆迁,口头上还支持政府行为,虽然他们也觉得补偿太少,不公平,得不偿失,但是无可奈何。
说拆就拆,说迁就迁,这在德国人看来,更是不可思议!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多党制,百家争鸣,新闻媒体一日千里,百花齐放,但是也只有4年的时间。这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的四年。片中的法律学家如此说道。
不要以为看了这部电影,就可以发现什么沉重。权当一个德国人来寻根罢了。这是她的所见所闻。
《中国鞋子》观后感(四):不必因爲一百年
一百年前,一位德國駐使攜夫人,雇一條風帆木船,沿長江逆流而上,直至四川成都。
與胁煌氖牵麕Я艘徊肯鄼C。
更與胁煌氖牵恼掌话倌赆幔瑏K不是因爲 “時間”而變得有價值;而是,即使當時,直到現在,他的照片,都是好照片。
這些照片,足以讓現在許多攝影師汗顔。
有些風景照,仿佛水墨國畫,讓人想起郎靜山仿國畫而創的集鍞z影。但郎的仿畫攝影,是另一個範疇的東西,我不感興趣的範疇。
這裡風景的美,讓人不禁長歎:以前看水墨古畫,總有翹簷添趣,以爲不過畫師美化罷了;現今看到一百年前的風景照,原來這樣的山水真的存在過啊。像沈從文寫的,“房屋多黑瓦白牆,接瓦連椽緊密如精巧圖案。”
如今,沿江青山或許還美,但城鎮的模樣實在太破壞風景了呀。
一些黑白截圖:
http://blog.donews.com/changyuanhuashi/archive/2007/03/14/1139980.aspx
《中国鞋子》观后感(五):洋眼看中国与纪录片
点评的时候看到豆瓣有“洋眼看中国”这么一个标签,也许是有一类这样的纪录片吧,虽然有点不雅,但也合适。外国的独立导演也许比较忌讳把他们眼中的中国描绘成他们主流媒体所批判的那样,于是多少都对这片土地带有些柔情和喜爱。报以对陌生地域,文化,风俗和人的一些向往,借此来引起对他们长期居住,生活地方的一种反思。这实际上也形成了不同于他们主流媒体价值中的另一种主流——一个神秘,古老,文明和有教养的国度。
当把一个纪录片导演放置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周围的一切都是他所不熟悉的,他自然会拿起摄像机去观察,乃至尝试解释这与他习以为常的事物的不同。予以人类学家式的提问和解答。有些提问在被拍摄者看来完全是不重要的,但由于拍摄者没有经历过,因而觉得新鲜,有趣。那么作为观众,假如在未告知拍摄者是外国人的话,能否看出这些影像是处于本地人之手还是外来人之手呢?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虽然我偏向认为是能够看出来他们的区别的。哪怕他们是拍摄同一个静物,在没有任何解说词参与的前提下。熟知此物的人所拍出的东西一定不同于满怀好奇,尝试多了解它一点的人。这并不是说熟知此物的人不对其抱有感情,就像中国人对长江的感情,更加深刻,细腻,只是更难以用简单的镜头去表达。可以肯定的是,熟知此物的人一定不满足外来者对其过于简单的观点,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甚至是中立的。
这是许多纪录片工作者的困境,只要不是拍摄只属于他们的影像,那种自述,家庭录像和他们最熟悉的工作。多半都是处于某种外来者的角色中。当他们自认为对所拍摄对象还算熟悉,那么也许会把这些对象提炼为几个他心中比较具有典型性的镜头。而不会去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探索他们的方方面面。这种提炼也许是完全不准确和主观的。但它有助于摆脱眼前的现象去探讨导演想要表达的建立在这现象以上的其他现象。作为熟知此物的人,他需要快速摆脱此物的自然属性,而去进一步表达建立在此自然属性上的其他现象。那种他为之所动的东西。而对于他们吃不准的拍摄对象,认为他不太了解的时候,他们多半会选择谦虚,观察的态度。尝试纪录下他所能拍摄到的一切。影像便会牢牢地附着在生活上。
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定于老外眼中的中国不同。它会表现在拍摄的方方面面。这对观众也是一样,老外想要看到的有关中国的影像绝对不同于中国人想要看到的中国的影像。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想要尝试表达的一定会比老外眼中的中国更加复杂有趣。
《中国鞋子》观后感(六):睿智敌不过生活
时事出版社出版,《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系列,一套四册,《穿蓝色长袍的中国国度》,《变化中的中国人》,《中国人生活中的明与暗》,《中国乡村生活》。在复旦旁著名的三折书店庆云购得一四两册,枕边厕上断断续续读完了立德夫人的蓝色一册。
如果抱着看另一本《菊与刀》的预期来看这本书,一定会大失所望。著者立德夫人,是在华著名商人立德之妻,虽然是个了不起的女子,但毕竟她不是人类学者,也不是汉学家,所以整本书多是描述性的内容。无怪乎在Internet Archive,此书的关键词是China -- Description and travel,也就是中国游历记吧。翻翻目录,北京-大沽-烟台-上海-宁波-芜湖-宜昌-丰都-重庆-苏杭-厦门……,立德夫人几乎游遍了当时所有的通商口岸。一路风光人物,民俗百态,娓娓道来,纵使带着女人的絮叨,却也通达畅快。
立德夫人好在每章的结尾来那么一句总结或感叹,有流传甚广的金句正在其中。如在一访北京:围城之前一章中,抱怨了通州的糟糕道路之后,她说道:“每个民族都对自己的缺点熟视无睹,却对邻居睁大双眼。”在九月在芜湖一章中,离开的时候到了,“坐在汽船上,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投去匆匆一瞥,他们正在做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正是这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正如我们只关注自己的事,干什么他们也感到好奇。”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论断,“难怪中国人喜爱戏剧,他们生活平淡,太需要人工营造的热烈气氛了”,疑问,“中国人,要求极其有限的中国人,只要活着就对一切没有抱怨,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幸福吗?”
借了立德夫人的双眼,得以管窥19世纪末中国人的面貌。在苦难中挣扎的穷人,漠然麻木的吸食鸦片者,身心饱受摧残的小脚女子,僧人,商贩,教会学校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青年,农民,苦力,盛装优雅艳而不妖的苏州女士,还有“仪容伟岸,思维敏锐”的李鸿章……奇怪的是,看着这些描写,只是稍觉新鲜,却并无猎奇的感觉,要么是因为立德夫人客观平和的态度,要么是因为百年来国人并无太大变化,又或者是因为时代太过遥远,以至于象另一个国度发生的事情而无法倾动感情。
文化的冲突是永恒关注的话题。百年前国门洞开的时候,世界也没有像现在那样“平”。来自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文明人”,降落在“野蛮人的国度”,这是一个不错的情景设定。如立德夫人这样的女士,平和,细致,将生活中的点滴观察细细记录下来,并无违心夸大之词,能更真实的从细处反映出文化的差异。例如国人热情而不重隐私,重人情而轻法规,性温和而易暴动,天真而愚昧,等等。有个有趣的例子,在中国西部的反洋暴动中,一位在自贡居住多年受人尊敬的传教士,“冒险从藏身的衙门回去查看自己的住所时,人们各自忙着搬东西,想在自己家一样,如果他们拿得东西对这位传教士有特殊价值,他就会说‘放下,行吗?’暴民们就会找他的话做。”
整体而言,这本书更多的是有趣,而不是深刻、尖锐,是温和,而不是激烈、刺激。值得一读。
凌乱、肮脏、破旧、芜杂,在提到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时,立德夫人一再用到这些词语,真是个有洁癖的女人。
《中国鞋子》观后感(七):断代(发于08年,刚才突然被豆娘删除屏蔽)
这片挺好看的,即使简单的当成旅游纪录片来看。
从宜昌到重庆,再到成都。一段旅程,访问了很多人。片子没有主观的政治观点和倾向,至于你怎么理解那是你的事了。
成都某房地产女老板直言不讳:我是GCD员,是成都解放后第一任市长的女儿。作为革命的后代我能够在商业领域拼搏我很自豪。
不知怎么我觉得挺讽刺的。我想到了我们重庆在这次地震中震成危房的某某花园,其老板也是某个市长的后代。我们市的“争光人物”,“先进杰出青年”……
在奉节老县城,一居民说,国家的大事(指三峡工程移民),我们当然支持。但是又说,房子拆了,才补助我3000,买啥子房子嘛?啷个办?借撒,还有啥子办法。
成都某拆迁老街居民:你高兴搬走吗?不高兴!我临街的门面,拆了还我一楼门面才21个平方。
寻根之旅,可是偌大一个成都,却找不到照片中一个地方。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变化太快?我们发展太迅速?我恶意的揣测是我们的地价涨得太快才有人迫不及待的把我们的房子拆掉把我们从土地上赶出去吧。
我们的历史,尤其是过去100年的历史,已经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了。
只有100岁的老人,还头脑清晰口齿清楚的回忆:赵尔丰,好人。就是阶级成分不好。要杀他,杀了,民国才能立的起来。
某律师及历史研究者:在最初的三年,有很多个党派,有很多报纸,他们互相攻击,发表不同观点,恐怕中国有史以来,就这么一次。
奇怪的是,万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无论在西方人眼中还是中国人眼中(参见陈季同《吾国》)都是民安富足;而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房价物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却只看见公务员腰包鼓鼓。也许,是我自以为自己能代表“人民”吧。
天府广场的设计者:因为皇城像tian’an门,所以他们就造反,一晚上就把城门给去了,然后要见展览馆,表示我们四川人民对chairman MAO的忠心。。。方案很快就确定了,为什么这么快呢,三个内容,7米1,8米1,12米26.。。。。做的时候要这样,实际无法理解,我不说你也不知道。。。
可悲的是,若不是有德国人100年前的照片,我们连自己生活的土地曾经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别提我们的先辈生活是怎样的了。所以,我们只知道他们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水深火热中。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中国鞋子》观后感(八):《中国鞋子》:东方以及其他
一、 记忆与消失
1911年,德国驻四川领事费茨?魏司带着结婚才6个月的妻子赫德格?魏司,和他的钢琴等物品,沿江而上,到达成都。他的妻子,也就是《中国鞋子》一片中的祖母,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行程,并且拍摄了沿途的一些风土人情的照片。一百年以后,导演塔玛拉?魏司沿着祖父母走过的路,重回长江,追寻祖父母的足迹,拍摄了这部名为《中国鞋子》的纪录片。
“九十年前,我的祖父母旅行到了这里。我追随他们的足迹。行李里装着他们当年拍摄的照片、笔记本、回忆录和录音。” 影片的开始,导演如此自述,也就确定了本片的基调,这是一部孙女追寻祖父母遗迹旧地重游的私人纪录片。与此同时,银幕上推出一张陈旧的长江黑白风光照,数秒钟后镜头一转,以彩色画面亮出,当今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老百姓在沿江码头上下船的情景,接下来镜头逐步探入船舱或长江两岸大街小巷,把纤夫、菜农、店主、工头、律师、建筑设计师等人群的生活状态一一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跟祖母的日记进行对比,历史的沧桑巨变由此而生。
影片的主线就是导演寻找祖父母在90多年前留下的照片中的遗迹,但影片中所呈现的却是现代人对当时照片所呈现历史和地貌的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百年的中国历史,沧桑剧变,但是,地理环境变化也如此迅捷,超乎人的想象。影片拍摄于2002年夏天,三峡大坝主体即将完成,所以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拆迁、淹没、消失成为影片的重心,导演对此也有所涉及,但浅尝辄止,比如,在奉节老县城,一居民“国家的大事(指三峡工程移民),我们当然支持;但是又说,房子拆了,才补助我8000,买啥子房子嘛?啷个办?借撒,还有啥子办法。”三峡大坝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在影片的前半段有所涉及,与另两部反映三峡大坝的纪录片《淹没》和《秉爱》相比,但都流于表层,没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重庆,一百多年前的遗迹还有迹可循,但在成都,几乎消失不见。1911年左右中国是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尽管重庆炮火连天,但在导演祖母的日记中,民众生活恬淡而富足。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中国都市人的生活中,总是有一点焦虑和凄惶。成都的市中心——原来的皇城,在文革时期改成了人民广场,为了突出领袖和人民的水乳交融以及对领袖的尊敬,设计了7.1米高的台子,是党的生日;8.1米高的墩,是军队的生日,12.26米高的塑像,是毛主席的生日。当年的设计师回忆起这段历史,语气里充满了不解和不可思议。无论是皇城还是人民广场,都是市中心,都是权力的象征;不同的是,皇城是封闭的,而广场是开放的,广场的四周如今已经成为商业中心,当年的领袖依然举着手,激励人民继续前进。与之相对应的是,片中成都某地产开放商,建国后成都第一任副市长的女儿,共产党员,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她用了一个很有力的词汇:自豪!她始终是与时俱进的,而那些住在老巷里的百姓,则被无情地甩到城市的角落,他们抱怨拆迁赔偿的不公,他们无力说出自豪那样“豪迈”的语言。
在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巨变,我们看到很多事物和景象无可避免地消失,尽管消失的方式不一样——无论是因为三峡大坝的淹没以及带来的拆迁,还是房地产开发带来的拆迁——结果都是记忆和历史的断裂,这在一个欧洲人的眼里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有保存完好的几百年的城堡,但在中国,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沧海桑田,很多东西都消失了。
二、东方
影片叙述从宜昌开始……因为导演的爷爷从这里从汽船换作帆船,继续向成都进发。为什么导演不讲述爷爷坐汽船的经历,以及祖母在汽船上所看到的一切?因为汽船是西方的,先进的,而帆船是东方的,落后的象征物,而且,船上的东西:香槟、照相机、玻璃碟、化学药品、蜡制唱片机、猎枪、田床、帐篷、钢琴,都是西方发达的象征。尤其是,跟帆船一同前进的,有中国的船工和纤夫,导演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三峡的美好风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很多——而是生活在三峡上的人,不呈现人,就无法呈现出差异性,美丽的自然风光欧洲也有(尽管有很多不同),自然风光的差异是自然性,但生活方式的差异则是社会性的。正是在这样的叙事中,我们看到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西方和东方,主体和客体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显现。更让人感到郁闷的是,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尽管记录的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差异——照片变成影像,但记录的方式依然没有变化,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世纪以前的,西方和东方,充满差异的二元对立。
为何而拍?导演的直接目的是重走祖父母曾经走过的路,体验当时祖父母的生活环境,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旅行开始,我搜索在祖父母的照片中的地方,我对乡下的人,还有那块地充满了好奇心。”90多年以前,导演的祖父母,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中国作为遥远的东方,神秘而好奇。在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中,东方作为他者被呈现,他们的蒙昧、蛮荒,衬托出西方社会的文明:“他(船工)全身裸露,踏着水顶着风暴前行。”在祖母的描述中,中国人的形象是蛮荒式的,全身裸露,未开化的象征。呈现在影像中,中国人在静默的照片中目光呆滞,衣着褴褛,拖着长辫子,他们唯一留下的声音是他们的号子声,作为苦力发自肺腑的怒吼,与自然伟力的对抗,他们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被呈现出来。在那些人之中,除了分工的不同——厨子或纤夫,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不同,无论是照片,还是在日记的文字中,都看不到被呈现对象的主体性,他们只是被表现的他者。在祖母出版的书中,唯一可以辨识的中国人,姓李,但是没有全名。值得注意的是,在纪录片中,采访了很多人,很多人都没有名字。几个曾经的纤夫讲述他们拉纤的经历,很精彩的一段,我们依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是他们的形象很饱满。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对于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在导演的呈现中,依然是他者。导演对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描写,完全是走马观花式的,没有试图逼近任何一个人的心灵,他的生活际遇,他的感受,都不在导演的关注之列。但是,在纪录片《中国鞋子》中,中国的民众终于开始发声,这种声音的呈现,与其说是导演的自主行为,不如说是导演的必须,她必须通过这样方式的呈现,才能寻找祖父母生活的痕迹,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已经无法弥补,唯有发掘民众的古老记忆,她才能在想象中建构出祖父母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所以,在影片中,对于祖父母在成都生活过的地方,唯一剩下的只是一个凉亭和一小片花园,于是导演一再地呈现历史遗留的一角,这是她最为关心的东西。
另外,被拍摄对象的发声,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一个洗衣的女孩对着摄像机说:“不要拍我,拍了也不好看。”她对摄像机的拒斥,直接被导演呈现在影像中,这样的镜头,在国内的纪录片中也很少呈现。
三、女性
在这部纪录片DVD封面标题下写着一句话:Aus der Vergangenheit flussaufw?rts in eine Gegenwart ratloser Ver?nderung(从过去中逆流而上——来到不知所措的当下)。既是对影片内容的概括,也是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内心感受的真实呈现。影片中采访了两个百岁老人,他们回忆起1911年左右的成都——那个与导演祖父母一同经历过的年代,似乎跟主流历史的叙述并不一致,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影片也属于“口述历史”的纪录片。
影片中那些老人的叙述,总是有意无意地折射出历史的另一面,比如成都老婆婆在回忆起革命党砍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头时,她用了一个词汇——“阶级”,这个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老人,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或许就是阶级斗争了,以至于她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看作是阶级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意识形态对个体所施加的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影片中,赵尔丰遗体的照片得以呈现,尸首分离、七十高龄仍遭此酷刑,实在惨不忍睹,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除了官方的,还有民间的视角,影片中的老婆婆认为,赵尔丰并非罪大恶极,但不杀赵尔丰,就无法立民国。个人视角的口述历史跟历史记载在某种成都上形成一种呼应——而在历史记载中,“赵尔丰在川滇边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对发展藏区农牧业、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现存的川滇边务大臣档案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演选择的被采访对象中,能够准确回忆1911年当时社会境况的老人,都是女性。女性的日记,女性导演的拍摄,由女性讲述当时发生的历史,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影片,以《中国鞋子》命名,源于一双小脚的绣花鞋,也只有女性的叙述,才能呈现出绣花鞋背后隐藏的故事——一个被强迫被压榨的女性的痛苦经历;而在男性那里,绣花鞋是欲望的对象和投射物。
但在祖母的日记中,女性几乎是缺席的,纤夫和厨子都是男性,她能接触的女性很少,在日记中她把原因归结于封建意识对女性的封闭,影片的导演对此也深为遗憾,祖母未能认识中国的女性。导演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很多女性,还跟其中很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是女性自身地位的改变,百年的历史沧桑剧变中,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是导演着力表现的内容,尤其是采访成都房地产开放商的那一段,我们看到了成功新女性所拥有的一切。但吊诡的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言谈中,我们看不到半点女性的影子,她剪着短发,她的语言及叙述方式是男性的,权威的、刚硬的,成功所带给她的,竟然是性别的模糊化。
《中国鞋子》观后感(九):口述历史的中国鞋子与其他
今天终于看了本正宗的德国片儿《中国鞋子》,心情大好,昨天被英语折磨坏了——其实我恨的是把英语/德语混在一起。中国鞋子的DVD封套是重庆江边的高楼,和其名字无可见性的联系。看完才知,导演的祖母当年将中国的一双“三寸金莲”带回德国,今日循其足迹,逆流而上,寻找1911年时人事之变、世事动荡的足迹。这双中国鞋子让我难以不想到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那还是初中时读的小说,描写太过生动,给我留下了血淋淋的印象。
片子内容无甚可说,纪录片的事实感十分强烈(说到这里请让我痛斥戈尔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没有开头亦没有结论,陈列了百年前的照片与日记,图景中推测旧事、纸张中怀念当年。
标题下的一段话写得很好,也让我在这里发挥下语言沙文主义。Aus der Vergangenheit flussaufw?rts in eine Gegenwart ratloser Ver?nderung,从过去中逆流而上——来到不知所措的当下。我突然想感谢这个比喻,河流是时间最爱的转世。我在泅游中感觉到的时间,真实如亲历。我想这部电影也属于“口述历史”的一部分,在那些老人的词句中,引起我注意的有这些:
阶级。一个老太太说,总督被砍了头,因为他是不同的阶级么,不杀了他就不能立民国。民国么,阶级,阶级……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口齿不清,喃喃中“阶级”二字却分明。德语辞典里对阶级的描述是:一群有着相同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人。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一次翻到“阶级斗争”(Klassenkampf)这个词,解释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为了得到社会中决定权的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在这个词条中,我第一次知道“无产阶级”这个词的说法,Proletariat。我难以想象的事,这样一个老太太,对阶级的存在观念如此之深厚。她本出生在庭院小家,怎能如此深刻地烙上了这“阶级”二字?
改土归流,赵尔丰。赵尔丰既是那个被砍头的总督。影片用了一分钟时间,慢慢展现他的遗体的照片。尸首分离、七十高龄仍遭此酷刑,实在惨不忍睹。我的历史地理知识窘迫无比,求助于伪基百科。
“赵尔丰在川滇边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和寺庙特权,对发展藏区农牧业、手工业、交通邮电业和文化教育事业颇有建树。现存的川滇边务大臣档案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相关的关键词是:土司制度 世袭 联豫 那个喇嘛附英异动 康巴人
http://bbs1.365ktz.com/viewthread.php?tid=10499
最后,德语很清楚、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