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蚂蚁》影评:一次有益的尝试
发布时间:2024-08-06 14:33:37
中国电影历来不敢尝试现实主义的手法,纵观2011年,大制作的电影无一部是现实主义手法的,反而是一些几十万一二百万成本的小电影,直面了一下现实,虽然也都没有取得票房的回报。2011年的电影中,《像小强一样活》算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电影最后给人一个白富美爱上穷屌丝的美满结局,未尝不是编剧太过于仁慈。及至今年郭德纲主演的电影《车在囧途》,看似现实,实际上已经用嬉皮笑脸的方式把现实冲淡了,完全是一幅无赖充学究的相貌。
假借现实主义题材的羊头,而实质进行恶搞的狗肉的例子很多。比如根据贾平凹小说《高兴》改编的电影《高兴》,用恶搞的方式冲淡了原著的现实性,从而失去了原著体现出来的价值——用真实来反思一个时代。《车在囧途》本来想说一个底层拼车的现实主义的事儿,但因为创作团队的恶搞与不真诚,直接导致影片成为烂片。
我的本职是一个电影编剧,因此,与一些电影资方有过联系。我曾经因为《2012:我要和儿子谈谈》这部电影而跟一个貌似很有资历的电影人谈。她直接告诉我,“你这部戏,太现实主义了”。一句话,基本上否定了全部。中国电影人也缺少面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勇气。我们一面说,现实主义题材没市场,一面又面对着观众的质疑,你们怎么不拍现实主义的电影呢?而实际上,不是没市场,而是市场被没有素质的电影人做烂了,才造成我们自掘坟墓的现状。
刚刚上映的《狂奔蚂蚁》这部电影,亦算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小成本制作,连演员都没有一个是明星的。影片上映的时候,连北京圈那几个影评枪手都请不起,影评人文章造势滴为零。发行方也不见任何宣传,好像扔到院线上去便不管其死活了。说现实主义没市场,实际上就是这帮无良的电影发行人搞的。这部电影便可见一斑了。电影导演叫潘昊,(影评)编剧也是他。一般编剧跟导演合一的电影,不会太差,这是咱的经验之谈。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男屌丝在上海先是卖茶叶然后加入动画公司做动画的故事,里边的几个年轻人都是漂泊在外边的,影片的故事很现实,真真切切。我觉得《狂奔蚂蚁》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80后的《奋斗》,或者叫《愤斗》。
影片成本特别小,因此很多摄制要求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将就。在影片制作上苛责这部电影,显得苛责人明显是鸡蛋里挑骨头了。虽然成本很低,但很多场景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来,一些镜头的设置别出心裁,敢于给镜头,而且给的非常大胆,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当然,导演手法有待进一步成熟,在后期剪辑上也略微出现了些许不干净利索的地方。这便不谈,单讲讲影片现实主义的一面,及其这一面里边最有价值的一处。影片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正面面对了底层青年奋斗挣扎困境的院线电影。与此类似的题材中,网剧出现的很多。但我观看了一些类似题材的网剧中,出现的最大的同一个毛病是,喜欢给屌丝男安排一个白富美出来拯救困顿的现实,这种写法,明显是精神意淫。年初,河北籍导演韩兆拍摄的《七个隆咚锵咚锵》则也属于屌丝男精神意淫范畴内的。
在现实环境中,屌丝男的困境,不会出一个白富美去解救,甚至可以说,屌丝男没有希望。我们任何编剧人为的意淫式架设希望,都是艺术上的不道德,是不敢直面现实的。在《狂奔蚂蚁》中,编剧则也制造了一个离家出走的白富美形象,也让白富美跟屌丝男产生了一点感情,但这段感情没有结果,以白富美的离去为结束。屌丝男虽然进入了动画公司,但也前途未卜。影片就这么结束了,没有给屌丝们任何假象的美好。现实本来便是这样的。你不会有白富美,也不会因为你的个人奋斗而如何如何了,这才是最大的真实。在中国,屌丝的个人奋斗,不会有多大成功,除非你跟权贵串通了。《狂奔蚂蚁》的价值也在于,直面了这一现实。
我相信,现实主义的电影会在中国的院线上逐渐多起来的,而且这些电影会逐渐影响现实,从而为屌丝们制造出一个可能依靠自身努力而改变命运的现实出来。《狂奔蚂蚁》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假借现实主义题材的羊头,而实质进行恶搞的狗肉的例子很多。比如根据贾平凹小说《高兴》改编的电影《高兴》,用恶搞的方式冲淡了原著的现实性,从而失去了原著体现出来的价值——用真实来反思一个时代。《车在囧途》本来想说一个底层拼车的现实主义的事儿,但因为创作团队的恶搞与不真诚,直接导致影片成为烂片。
我的本职是一个电影编剧,因此,与一些电影资方有过联系。我曾经因为《2012:我要和儿子谈谈》这部电影而跟一个貌似很有资历的电影人谈。她直接告诉我,“你这部戏,太现实主义了”。一句话,基本上否定了全部。中国电影人也缺少面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勇气。我们一面说,现实主义题材没市场,一面又面对着观众的质疑,你们怎么不拍现实主义的电影呢?而实际上,不是没市场,而是市场被没有素质的电影人做烂了,才造成我们自掘坟墓的现状。
刚刚上映的《狂奔蚂蚁》这部电影,亦算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小成本制作,连演员都没有一个是明星的。影片上映的时候,连北京圈那几个影评枪手都请不起,影评人文章造势滴为零。发行方也不见任何宣传,好像扔到院线上去便不管其死活了。说现实主义没市场,实际上就是这帮无良的电影发行人搞的。这部电影便可见一斑了。电影导演叫潘昊,(影评)编剧也是他。一般编剧跟导演合一的电影,不会太差,这是咱的经验之谈。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男屌丝在上海先是卖茶叶然后加入动画公司做动画的故事,里边的几个年轻人都是漂泊在外边的,影片的故事很现实,真真切切。我觉得《狂奔蚂蚁》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80后的《奋斗》,或者叫《愤斗》。
影片成本特别小,因此很多摄制要求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将就。在影片制作上苛责这部电影,显得苛责人明显是鸡蛋里挑骨头了。虽然成本很低,但很多场景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来,一些镜头的设置别出心裁,敢于给镜头,而且给的非常大胆,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当然,导演手法有待进一步成熟,在后期剪辑上也略微出现了些许不干净利索的地方。这便不谈,单讲讲影片现实主义的一面,及其这一面里边最有价值的一处。影片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正面面对了底层青年奋斗挣扎困境的院线电影。与此类似的题材中,网剧出现的很多。但我观看了一些类似题材的网剧中,出现的最大的同一个毛病是,喜欢给屌丝男安排一个白富美出来拯救困顿的现实,这种写法,明显是精神意淫。年初,河北籍导演韩兆拍摄的《七个隆咚锵咚锵》则也属于屌丝男精神意淫范畴内的。
在现实环境中,屌丝男的困境,不会出一个白富美去解救,甚至可以说,屌丝男没有希望。我们任何编剧人为的意淫式架设希望,都是艺术上的不道德,是不敢直面现实的。在《狂奔蚂蚁》中,编剧则也制造了一个离家出走的白富美形象,也让白富美跟屌丝男产生了一点感情,但这段感情没有结果,以白富美的离去为结束。屌丝男虽然进入了动画公司,但也前途未卜。影片就这么结束了,没有给屌丝们任何假象的美好。现实本来便是这样的。你不会有白富美,也不会因为你的个人奋斗而如何如何了,这才是最大的真实。在中国,屌丝的个人奋斗,不会有多大成功,除非你跟权贵串通了。《狂奔蚂蚁》的价值也在于,直面了这一现实。
我相信,现实主义的电影会在中国的院线上逐渐多起来的,而且这些电影会逐渐影响现实,从而为屌丝们制造出一个可能依靠自身努力而改变命运的现实出来。《狂奔蚂蚁》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