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物语》的影评10篇
《夏至物语》是一部由岩井俊二执导,白石美树 / 上田晋也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至物语》影评(一):活给谁看?
清爽的风… 清爽的风…..
她一再呢喃,却一无载获。
那狭小的水族箱里的水比起室外只低那么几度,也会让人如此向往的吧!
一种沉溺于生活的绝望,哪怕只是小小的希望或者变化,都能缓解这崩溃点的压迫感的吧!
那粘滑凉快的鳗鱼好似一个性暗示,这简单的些许情感是缓解这崩溃点的唯一救赎者。于是把注意力关注到另一个人身上,只是把自己放逐的另一种安全借口。
关注报纸上那个失踪的孩子,关注对面的男生,关注水族箱里的鱼儿,只是忽略了自己,只有在彻下班到家的刹那,才给了自己一个不再懒散的动机。刹那觉得她平时的举动没有任何的不妥,只是觉得肮脏、粗鲁的举止,恰恰是最自我的,那么活生生的人性对话。把讨厌的剩饭打翻在地,热了就躲进水里,无聊了看报纸,自言自语,看看窗外,想想心上人。
打开窗口的那清爽的风,沁心的寒暄,
彻会喜欢,导演也会喜欢,知道底细的你我还是喜欢。
人是双面的动物,一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一面却深深的反感。
每天只分出半个小时活给别人看,与其说是厌恶,不如说是羡慕。
那是个关西电视台在九十年代播放的一档深夜节目《蔷薇DOS》电视剧集的一部。这档节目专讲那些娇艳到惊心欲滴的“蔷薇”们的故事。而岩井的细腻来自是他与生俱来的青春的躁动下的无奈与无助,可生活还是那样美好到你不愿意放弃。
小成本的片子,不需要特技不需要大牌演员,就这样把你感动!
《夏至物语》影评(二):只是你不知道
这两年的生活很奇妙,每天都在发生魔幻现实主义的事情,刚刚有个初中同学加QQ,咦,第一个喜欢的男孩的弟弟诶。那个被我忘记名字的男孩我还记得他的样子,白衬衫学生头坐在教室第三排的中间,下午阳光照过去的时候亮的晃眼。那时的我会不自觉的花费大量时间盯着他的背影,等着他回头看见我灿烂的绽开个笑脸,然后慌张的移开视线再加一个不自然的耸肩。
但我忘记了他的名字。
那个几乎不会去想到如何去吸引别人注意的年纪,等待是唯一恰当的姿势,纵然明知不会有结果,生命也悄然转变了方向。
暗恋是夏日午休时一场漫长的梦,梦里有樱花浩淼,涓涓细流。樱花最后盛极而衰,细水清喜却无结局可言,有时候,一些看似有生命力的东西其实极其脆弱。最后,你在溽热中醒来,用冷水打湿冒着热气绯红的脸,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耳机里,会长刚刚推荐的歌在唱,
如果当初没能遇见你
现在的我
在哪里逗留。
回想起来,年幼时说的许多“再见”都没有兑现。
北京鬼鬼祟祟的天在偷偷摸摸的下着雨,
我悻悻地问,你和你哥哥结婚了?
他回答,你脑洞大到害怕。
我对着屏幕[笑哭],果然还是聊不了天的自己。
小p走的那天,读的那首诗我记住了最后一句。
与你们的交谈是如此必要,
却不可能。
如此紧迫,
却被永远搁置,
在这仓促的人生中。
《夏至物语》影评(三):找点事干,不要想太多
这短片些许夸张地描写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对现实的妥协和幻想。
很明显能看到两面,一方面她没有想过离开男友,尽管男友打她,她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她收集报纸上的犯罪案例以此来提醒自己麻痹自己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和那些已经死了被报道出来的人相比她还算过的不错,有人说鱼缸里的鳗鱼是性暗示,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对暴力的渴望与热爱,像是她存在的证明,从她从冰箱里拿小鱼喂鳗鱼来看她并不同情弱者反而依恋强者。同时她也厌恶自己这种生活,小彻喜欢面条她不喜欢,黄瓜也是玩物,榻榻米被洗澡水弄湿也不在乎,满屋子的报纸丢到衣柜里,随意的摆放和使用,从不清洁,像是与折平米的屋子一起在高温的天气里变质发霉,
另一方面是女子对外面世界的幻想,她对他男友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男友外出都干什么都能想到,平淡单调的生活靠无边无际的遐想度日,除了自己拉肚子不舒服设想男友也不舒服这种移情以外,还会去幻想外面的世界,这个短片女主一直在 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屋子,她在等待幻想中的人,六点是对面男子快要下班的时间,她要收拾好房间打扮自己,变成刚下班的独立女性的模样,当对面男子站在窗口吹风时,她也在窗口伫立假装偶遇,彼此相识一笑,点头问好,女主拉上窗帘那一刻这一天也就结束了,开始盼望下一次的“不期而遇”。
做判断推理时有道题说研究表明女性睡眠时间因为有某种基因所以天然比男性的睡眠时间长,再加上无所事事做白日梦的时间,哦,惨了惨了
《夏至物语》影评(四):不是天时地利的迷信,而是向死而生的绝望
岩井俊二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能抓住无比细腻又动人的情绪,然后饱满地又毫不费力地表达出来。就像四月物语中淋着雨也要跑回去借伞女孩,就像夏至物语中最后阳台上的一句问候,一瞬间就击中了你,融化,死亡。
很庆幸岩井俊二镜头里的女孩子还保有感情最纯最稚嫩的那一份。她们总是傻傻地笑着,疯狂地跑着。拥抱着一点点线索也像是拥有了全世界,然后独自守护着看似微不足道的交集。她们笨拙的,竭尽全力的样子,既是心酸,也是无比可爱。
记得曾经读到一个共有微信群里的消息说,他们会过来公司开会。不知道具体是哪天,只知道在会议室。然后那几天就每天拿出柜子里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每天化美美的妆,带着舍不得带的链子。坐在工位坐立不安,是不是朝着会议室的方向张望,路过前台打卡的时候瞅瞅来访记录,只希望找到一个名字。后来那天,他没有来,群里说明天来吧。
回到家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骂自己是个傻逼。然后第二天爬起来,又开始挑衣服化妆,又重复昨天。
终于在第N次假装去洗手间路过会议室的时候,瞥见了埋头玩手机的他。在最后一秒,他猛地抬头看到了我。
我又装作不经意的样子say hi,匆匆地走过,心里早已经是全部崩塌。
突然想到那句,“依然有奔赴你的可能,和奔赴你的绝望”。
可能所有所有的可能,在你身上,都是向死而生的绝望。
《夏至物语》影评(五):《05 夏至物语》(1992)
从某些方面上讲,《夏》很容易让我想起《Undo》的萌宝:打我就是爱我——那是爱的证据。揭示下受虐心理,其实,渴望被伤害,是一种希望被在乎被关爱的对对方的变相霸占。但她又跟萌宝不一样,她喜欢啃黄瓜,喜欢做有casualty的新闻剪报,仿佛自己是一个局外者。整个片子结束的1分钟之前,我都觉得这部片子太闷热,每个细胞都充满着躁动;而后,又清凉到不行,微风拂在她的脸上,清凉到不行。如此的反差,正是岩井拿手的。
岩井俊二の映画世界http://www.douban.com/doulist/12025/
《夏至物语》影评(六):关于夏天的一切
“天真热啊”
是啊,我刚刚在镜子面前温习了老公在我身上留下的伤痕,吃了黄瓜,和鱼打了招呼,对着风扇发呆,剪了一地的报纸,煮了白面就那么吃了下去,再用凉水洗干净自己。56,57,58,59
闹钟响了,突然跳起来收掉用过的厨具,把报纸全都藏起来,拉出所有的衣服,挑出一件最称心的,再快快地画一个淡妆。
“天真热啊”
我只想深深的呼吸几口空气,无论它是否新鲜,来缓释自己心里不断翻滚的压抑。典型的岩井俊二式的处理方法,片段,片段,还是片段。
原谅我现在才明白,所有的故事都只是为了情绪。若你的情绪已经足够饱满,那么故事就是多余的东西,更何况是故作尖锐的冲突。
不知道余生还要在等待中度过多少时间,还要面无表情地吃掉多少白面,要被凉水冲多少次,才能等到阿彻回家,即便会再被毒打。
又需要多久才能等到那一句“天真热啊”。
《夏至物语》影评(七):夏至物语就是夏天的故事
岩井俊二的片,每部我都想看第二遍
今天我复习完传播理论之后看了这部片,感觉比较奇妙。看了大家在豆瓣关于这部片的评论,觉得大家的想法跟我可能有所不同。
抛开这部片的剪辑和镜头的跟进以及配乐跟进十分棒之外,再抛开女主自述与和打发无聊流露出的可爱行为的情节推进,最最主要的还在于导演的灵感的含蓄表达。
拍电影就是在讲故事,夏至物语就是夏天的故事。
岩井俊二的片中不少女主角都带有神经质的可爱,对情感的敏感和执着。这部夏至物语也是如此。女主在一个热得让人发昏夏天度过汗滴缓慢流下般的时间,自言自语。但她每一句话都是关于小透这个从头到尾观众都不知道他是谁的人的。一团糟的房间里架着的摄影机和她的望远镜中的视野,锁定了对面的房间,也暗示了谁才是这女生真正的“意中”人。
小透吃早餐,女主家的桌上也有剩下的早餐。小透肚子疼,女主也肚子疼。我已经怀疑女主身上说是小透打的伤,甚至是她自己打上去的,最好的例子在于她的衣橱里都是女生的衣服。这个女生把小透的生活细节摸得一清二楚,也极力把自己在想象中进入小透的生活,特意定的闹钟让自己收拾和化妆,女为悦自者容,不给小透看给谁看?最后开门到阳台,镜头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和灵动就在于这个可爱女生的奇妙想象。
在这种极寒的冬天看这种夏天的故事,硬生生是把我拖进数值不断升高的温度计当中,女主这种在各种细节中被放大的神经质的对小透的痴迷,让我想到“思春”这个词。但她明显是“思夏”。这在字面上又显得不符合逻辑,但本来人类的思考方式就不知逻辑这一种。有人说语言决定着思维,人们都以语言的方式来思考,那么图像呢,声音呢。同样的,比如潜意识以及还没被人们意识到的能概括出来的思考方式已经在人类各个艺术作品中表露出来了。这种灵感,或许只是这部影片中不经意的闪光,我想我已经捕捉到了。片中人物的种种行为本来就是奇妙的,用很多人的话说就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所以“思夏”就是“思夏”,有什么不好,夏至物语就是夏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