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情陷撒哈拉》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8-06 14:40:30

  《情陷撒哈拉》是一部由李珉镕执导,李英爱 / 崔民秀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陷撒哈拉》影评(一):不可妻,不可欺

  所有的恨,只能用爱来化解,无论是国恨还是家仇。

  只是,在安全的状态下,我们只有头脑中的教条,

  这些教条制约着我们的行为,不能越雷池一步,

  无论心的呼唤是什么。

  这在韩先生身上体现的最明显。他冷静,坚强,执著,

  行动的最高标准是为朝鲜战斗牺牲,统一朝鲜。

  虽然他为菡做了很多份外的事,当默罕莫德问,

  你们国家不同就不能结婚吗?他的表情马上变冷硬,

  无视菡期待的眼神。

  当安排好偷渡车时,菡问他不能一起吗?

  他的回答是,祖国需要他。

  当他把菡安全送到韩国领事馆,他马上跳下车,

  菡迟迟不肯下车,他却在菡下车后立刻跳回车上,

  连一个拥抱一句问候都没有。

  这样的男人,无论做什么行业什么工作,都必然会成功。

  因为成功就是为偏执狂准备的。

  而爱上这样男人的女人,也注定是一场灾难,

  因为是教条支撑了男人的成功,

  你永远无法与过去他一直赖以生存的教条对抗。

  所以,只有沙漠之夜,生死关头,

  当韩先生以为他们再也走不出沙漠了,

  才对菡展示自己的柔情。

  清晨,被铃声唤醒,成为被真神眷顾的走出沙漠的人,

  理性又开始成为他的行为准则。

  七年后,菡为爱再次走进沙漠,

  我依然不认为他们的恋情会开花结果。

  因为,说“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男人的心像坏掉的石榴”的人,

  是默罕莫德这个单纯的人,而韩先生本人,

  并没有给过菡之言片语,在这七年当中。

  七年,在一起的情侣都要痒一痒了,

  何况是爱情在萌芽中就要掐死的韩先生。

  李英爱饰演的菡的确很出彩,

  困境中的坚持和忍耐,

  有后来大长今的影子。

  在一片沙漠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不能打电话和家人联系,没有网络,没有书籍,

  连钱也花光了,还要面对身边虎视眈眈臭男人的性骚扰,

  她可以告别一切文明去做体力活儿,每天只吃一条面包,

  很好的诠释了柔中带刚的含义。

  真心希望她的隐忍与坚持可以守到韩先生融化的那一天。

  《情陷撒哈拉》影评(二):凭真主的意愿——神秘的撒哈拉,危险的撒哈拉

  影片又名Inshalla,懂阿拉伯语的人知道这是“凭真主意愿”的意思,中文译名略去了宗教含义。电影在中国并不有名,最出名的标签可能就是它的女主角,后来主演了红极一时的韩剧《大长今》的李英爱。这是她演的第一部电影。

  片名或许会误导观众,但不同于韩国纯爱系的电影,剧情脱离现实、近似梦幻,这并不是一部描述浪漫异域风情的爱情片,虽然也是以男女感情为主线,但这一段茫茫沙漠中有始无终的爱恋,跨越了残酷政治的隔阂,背后是一场险象环生的逃亡、一场历经艰辛的“领事保护”。爱情故事也从侧面刻画了上个世纪冷战末期的国际风云,以及两个个体生命在社会大环境中的无奈抉择,更描绘出异域世界的险恶、诡谲。

  电影镜头用白描的风格记录下所有情节,像是一个冷峻的旁观者,没有刻意的渲染,也没有过分的煽情,只是在冷静地讲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这对于我来说是电影最特别的地方。人会选择性遗忘。那些不愉快的、不堪回首的记忆,似乎能被大脑自动屏蔽,像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看完《情陷撒哈拉》,那些被掩埋的记忆又被唤醒,不愿回想的往事又再度被想起。我怀疑这部影片是在摩洛哥拍摄。阿尔及利亚这样一个封闭而多疑的国家,外国人来拍电影,困难重重,不可想象。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八十年代,女主角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韩国大学生,名字叫作英。她暑假期间去到非洲自助旅,为了看撒哈拉沙漠,进入了阿尔及利亚。贸然闯入未知的第三世界,就是一种冒险又天真的决定。没过多久,女主角就陷入了麻烦与危险。若不是碰巧遇上了一位叫作韩的朝鲜领事官的救助,她可能遭遇厄运,无法逃出不该去的地方。

  提到撒哈拉,很多人会想起三毛,想到广袤无垠的神秘沙漠、浩瀚的明朗星空。“撒哈拉让三毛感应到前世的乡愁,这个从沙漠走出的流浪的女子,风尘仆仆、长发披肩。”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像是一处精神的乌托邦,寄托着人们逃避现实的情怀。我怀疑三毛过度乐观,在那样艰苦的环境,经历了“死果”、“荒山之夜”等等的遭遇,还能活得快乐。一定是荷西的爱给了她力量、给了她支撑。失去了荷西,三毛陷入巨大的失落与痛苦,始终无法从荷西过世的现实中解脱,最后竟用自杀结束了生命。

  不少的年轻人遇上生活中的压力与苦闷,会想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冲动地想要辞了职去背包旅游,逃离现实,寻找所谓心灵的归宿。或者没有勇气真的去做,看到相关的游记阵阵激动,只好神往。一些旅游杂志、网站、博客也在旁边吹风点火,只宣扬异国的美好,旅行的意义,而对深层的现实避而不谈。这样的做法很是不负责任。他们只说巴黎的浪漫情调,不会谈巴黎街头猖獗的偷盗和欧洲的移民政策;他们说马尔代夫的碧海白沙,而不会谈马尔代夫爆发骚乱的原因。如今,中国有太多的年轻人,在和平与安逸的环境中,沾染上了矫揉造作的文艺风气,而没学好应对和分析复杂现实的能力。思维能力退化,遇到事情想法简单、幼稚。

  回到影片,电影里有一些场景和镜头触动了我、让我印象深刻。

  女主角英到了阿尔及利亚南部的一个小城镇,在那个封闭、多疑而排外的地方,英被当作偷渡者、走私者,要被当地警察投入监狱。警察局里,镜头像在冷眼旁观,拍下穿白袍的游牧人跪在地上不住求饶,穿制服的警察挥动警棒不停抽打他们。英一脸惊恐与诧异,转过身去不忍看。

  当地警察弄不清南北朝鲜的情况,把朝鲜领事官韩找来了。于是男主角正是出场了。韩不单是文职人员,他受过军事特训,身手不凡,是个感情不易外露的硬汉。冷战期间,他带着另一个秘密任务来到北非,在撒哈拉沙漠培训第三世界的钢铁战士,为抗击帝国主义的侵蚀备战。

  当时,第三世界搞不结盟运动的阿尔及利亚与同一阵营的朝鲜建交,而与资本主义的韩国没有外交关系。男主角韩让女主角英谎称自己是朝鲜人,以求免于牢狱之灾,可以被遣送出境。英一开始百般不肯,最后无奈同意,却还是无法离开。韩心生爱怜,决定向“三八线”另一边的女同胞提供领事保护,带她踏上了逃亡之行。

  一路上,女主角还遇上两场劫难。

  第一次,收留英借住的阿拉伯男人,在女儿出嫁的晚上,趁着众人在屋外庆祝,试图强奸这名来自东方的韩国女人。镜头一面是欢腾人群在跳舞、拍手、响口哨,一面是英在挣扎。英咬伤了他,逃了出来。屋外人群猛地看到满口带血的英,一下子安静了。英不懂当地语言、不懂当地习俗,无法交流。只一句话没说,跑开了。正在执行任务的朝鲜领事官带她离开了这个镇子继续上路。

  第二次,朝鲜领事官搞到两张巴士车票,带英逃向边境。车开进茫茫沙漠,两人被当地人出卖。带长枪的游牧部落赶来,准备像劫财物、劫骆驼一样,抢走这个东方女人。英被抓住,头上缠着的白头巾被扯开,一头乌黑长发泻下。硬汉身手敏捷,救下了英,继续逃亡,躲避会回来报复的游牧部落。

  在沙漠中两人迷路,挨了一夜,第二天清早,一阵铃声响起,正好有牧羊人经过,带他们逃出了沙漠。

  最后,朝鲜硬汉把英带出了边境,来到驻另一个国家的韩国使馆,然后转身跳上车就走。两人只是眼含热泪,却一句话都没说出口。

  “韩又回到了阿尔及利亚,但失去了爱情的男人就像烂了心的石榴一样”。

  多年后,一张沙漠里寄来的明信片让女主角英决定再次回到阿尔及利亚。寻找救过她、爱过她朝鲜男人。当时,阿尔及利亚正深陷内战,局势动乱、黑暗、险恶。

  机场里,英穿一身白色套装。有军人上前搜查她的行李,行李被翻了个底朝天。她面露不快,只有隐忍不言。而直到今天,阿尔及利亚机场的警察仍是面目可憎,旅客还要忍受他们随意的盘问和搜查。本该维护法治、为公众服务的权力机构,和流氓、强盗分不出区别。这个国家没有太多改变,依然让人厌恶与恐惧。

  那时,韩国似乎已与阿尔及利亚建交。英也学会了法语。

  “小姐,你知道我们的国家在内战吗?”军人问。

  “我知道。”英答。

  影片最后的镜头,英拖着行李毅然走向飞机。飞向阿尔及利亚的南部,飞向撒哈拉的深处。

  “Insalla”是影片最后一句旁白。英能不能找到朝鲜硬汉,两个人能不能相见,相见后还能不能在一起,一切都未知,也许真需要“凭真主的意愿”。

  影片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改编。韩国1997年就能把电影拍出这样的水平,中国电影何时才能追上呢?

  ------------

  Inshalla,凭真主的意愿。这句话有两层意境,一是宗教的宿命,天意已定,该发生的自然会发生,主安排好一切,要顺从。二是一些阿拉伯人对他们不靠谱、不负责行为的开脱语。迟到不守时,可以是真主的意愿;说话不算数、承诺的事情不去办,也可以是真主的意愿,反正跟他本人无关。中国尚有一句古语,“尽人事,听天命”。他们把第一步“尽人事”跳过,直接进入“听天命”的阶段,实在是让人无奈。

  《情陷撒哈拉》影评(三):在拍戏中旅行--不一样的李英爱

  每次看这种在沙漠拍摄的影片,就不免为女演员心疼,看《新龙门客栈》时如此,看这部《情陷撒哈拉》也如此。不过借由拍戏,到不易去到的地方呆上一阵,在不少演员心中,恐怕也是当演员的福利之一。(又譬如Angela Baby 在鼓浪屿)

  话说年轻时的李英爱与年轻时的林青霞一样,那种清纯之美让人目不转睛。学德文出身的她,在本片中也显示了她高人一等的英文水平。

  年轻时的崔民秀称得上是帅哥一枚。这里他的侠骨柔情体现得恰如其分。

  原来在《JSA》之前,李英爱就拍过涉及韩朝关系的片子。

  两人的恋情展开唯美而节制。战斗的片段处理得比较草率,不过毕竟这不是一部战争片。

  如果这只是基于一本完全虚构的小说,那么故事有点过于狗血。如果是基于一个真实故事,那真是动人心弦。我倾向于相信后者。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么就会更喜欢这部片子。

  观影于2012.12.29.

  《情陷撒哈拉》影评(四):私人话题

  ——照旧不是影评,是随想。

  我对着一台没有网络的电脑,喝着可乐姜汤,播放器里放着听了无数遍的《东邪西毒》原声。(我有时候对喜欢的东西会形成一种固执得可怕的习惯。)其实有时候我们被网络所累,我翻看自己以前的日记,没有网络的状态下,它们都真实、粗糙、但极富趣味。

  没有百度,没有QQ,没有新浪微博,没有豆瓣,我才有时间看完这部《情陷撒哈拉》。

  音乐在这个时候变得迷幻柔和起来,是《惊蛰》的后半部分以及《痴》。很巧的意境来写感受。

  我私人的撒哈拉:

  我没有想过这个片子居然是1997年的韩国电影,而且是李英爱的电影处女作,男主角长得深得我心。而且,我预先仅仅知道是写发生在撒哈拉的故事,也没有想到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和感触。

  1997年的我在家乡某书店给自己买了一本书,一个记者写的很烂的拿三毛当噱头的书《在西撒哈拉寻找三毛的足迹》,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没有网络。哪里都没有去过。所以无比珍藏一些文字类的东西。这本书很烂,让小小的我很失望,仅仅只是猎奇和浮在表面。文学和现实是两个世界,我宁愿只看书,不跟他若干年后追寻什么足迹。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看了这部韩国电影,拍得很不韩国,只有两个东方人,有一半是法语英语,色调倒有点八九十年代我在电影院看的一部国产片的感觉。好多东西让我感到亲切,如回到梦中。

  默罕默德,穆斯林男人的通用名,西非国家之间战乱及内战,殖民地和专属国的斗争,联合国观察团,殖民驻军,游击队,(《哭泣的骆驼》)裹着头巾的战士,圆月弯刀,(《沙巴军曹》),警察局里邋遢粗暴叽里呱啦的当地人,(《天梯》)梳着大辫子的少女,蒙着面纱裹着布的女人,(《娃娃新娘》),撒哈拉威土黄色的矮房子,燥热的散发着羊粪堆味道的空气,屋顶上储水的井(《白手起家》《哑奴》),茫茫沙漠中一个格格不入的东方面孔的女人,(《结婚记》)。尤其是在当地人夜晚的集会上,三五个骑着骆驼的人鸣枪示意,围观人群热烈欢呼,我居然不安和害怕起来。当年的三毛书中写的西非,原来那么深刻地刻在我脑海里,没有图像,没有视频,场景却如此活灵活现。当这一切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感到惊诧,因为那简直是一模一样,还有很多很多,就像我曾亲眼所见一样。这个,大概才是真正的足迹,撒哈拉留在我心里的足迹。

  韩版撒哈拉的故事之哭泣的阿尔及利亚:

  很多刹那让我忘记这是一个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事关一个韩国女人流落在并未与韩国建交的阿尔及利亚,机缘巧合中一个朝鲜军人救了她,历经艰险,两个人不可抗拒地相爱又分离,像一首我同样喜欢听且爱唱的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虽然最后他把她用卡车载到另一国的韩国大使馆门口的那场戏让我掉了几滴泪,但是足够让我揪心的还是他们深夜混在偷渡车里,车内人人带着头巾和面纱,他护着她,默默挡开隔壁左右男人昏昏欲睡靠过来的脑袋,这时女主角的内心独白:“我现在被他抱在怀里,我呼吸两次气的时候他只呼吸一次,让人不敢想象地幸福,即使是造物弄人,即使这个沙漠永远没有尽头,现在我们的心在一起。”

  还有,默罕默德的信里说:“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的男人,他的心和烂了的石榴没什么两样。”

  大概,每段刻骨铭心的故事里都一定要有无法两全的悲剧爱情,一定要有一个默罕默德这样单纯的少年。对着那些复杂的世界,说出简单,质朴的真理。

  爱一个人,就想要和他在一起,生活,就这么简单。

  所以,七年后,她拿着默罕默德的信,再次出现在阿尔及利亚机场。哪怕内战连连。撒哈拉的沙漠上有他们的足迹。

  什么亚洲非洲,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主题思想资本主义,朝鲜韩国,赤道北极。

  爱他,就去见他吧。

  :音乐很优美,以至于我在看完后几天的一个凌晨四点,徐徐醒来,脑海中回荡的全是它。

  :泼个冷水调整下心情,沙漠里走了一天一夜没吃没喝生死未卜还有心情和体力就地激情戏?且不说这满地的黄沙(OMG),沙漠里温差又大,说实话,黑乎乎漏个肩膀,啥都没看到,竟然还号称李英爱女神造禁多年的情色片,原来黄的只是沙,真是苦了观众朋友了。

  《情陷撒哈拉》影评(五):《情陷撒哈拉》:沙漠、信仰、爱

  原文在:http://heheaiyesu.blog.163.com/blog/static/1636471602013791217267/

  在婚姻上,我们过去的老一辈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男方与女方的相貌、财产、家庭条件、学历等等条件要保持一致,在老一辈人看来,这种门当户对是婚姻幸福的不二法门。然而,这部电影里的爱情,却违反了这一切的常规,不仅门不当户不对,可谓进错了门,走错了户——这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爱情。

  男方呢,名叫韩司朴,来自北朝鲜,名义上是位外交官,实际上是为阿尔及利亚秘密训练特种兵的军官,他勇敢又冷酷,杀人不见血,对自己的祖国(就是特立独行的北朝鲜)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热爱;女方呢,则叫伊菡,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南朝鲜在美留学生,长得亭亭玉立而又气质高雅。在其它情况下,这两人的身份地位本是十分敏感的,因为南朝鲜和北朝鲜虽然本是同根生,但却是彼此仇恨的敌对国家,这样反差巨大的一对儿本来根本不可能相遇,然而,上帝安排,因着一次意外,伊菡在旅行中误闯阿尔及利亚,两人就这样相遇在这沙漠中的不毛之地。

  因为阿尔及利亚与南朝鲜尚未建交,伊菡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在出于怜悯解救伊菡的过程中,韩思朴与伊菡渐生情愫,在曲曲折折地解救过程中,两人的感情终于成为一段刻骨铭心、生死相许的爱情。

  每次看拍得很好的爱情电影,我都不禁要想到基督对我们的爱。基督与我们,难道不是像电影中韩司朴与伊菡那样有着巨大的差别吗?我们软弱、无能、绝望、沮丧,彼此仇恨,活在污秽和罪恶之中,而主耶稣自己,却是无比的纯洁、喜乐、圣洁,活在天堂的富足和爱之中,我们在他面前,本来像是乞丐见王子,本是无地自容,自惭形秽的。

  然而,就像美丽高雅的伊菡来到阿尔及利亚发现韩司朴一样,主耶稣也来到人间寻找堕落的我们。片中的阿尔及利亚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象征,这里的人残酷、自私、冷漠、缺乏,然而,正好衬托了伊菡爱情的纯洁和美丽,同样,我们这个丑恶的世界也在衬托着主耶稣的圣洁和不凡。

  韩司朴为了保护伊菡不惜自己的性命,同样地,耶稣也我们这些不配的人而舍命,他死了,我们就不用死了,因为他替我们死了。韩司朴搭上自己性命保护伊菡,是因为他爱伊菡,主耶稣同样如此,他也爱我们,所以为我们舍命。爱是不讲道理,没有理由的,就像电影中地位、身份、性格、国籍等等都无法阻挡两人的爱情一样,主耶稣的爱也超越了一切物质和灵魂的限制。

  而且这种爱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一种爱能与他对我们的爱相比: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 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马书8:35-39)

  如果福音是个好消息的话,那么,这个好消息就是耶稣爱你,他如此地爱你,以至于为你舍命。

  单调而又气候恶劣的沙漠实在不是常人居住的好地方,但又确实磨练人意志的好地方,伟大的信仰和伟大的爱都在这里得着磨练。摩西在沙漠中牧羊四十年遇到神,他又带着以色列人在西奈半岛的沙漠里走了四十年,这四十年正是犹太民族成型的年代。

  这部电影的高潮就发生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韩司朴与伊菡被丢在沙漠里,行走了一天后精疲力竭地倒在沙丘上,两人彼此表白了对对方的爱,茫茫的沙漠成为他们火热爱情的见证。电影里的沙漠拍得也很美很深沉,让人想起那些经典的沙漠电影,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那其实也是一部探讨信仰的电影。

  ——你也许也正走在沙漠里,但不要担心,若你拥有真正的信仰,你不会独行,因为主耶稣与你同在!他的爱与你同在!

  是的,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诗篇66:12)

  《情陷撒哈拉》影评(六):传说中的^^

  这部片子,中国并没有正式引进

  目前日本把它作为色情片引入(晕,其实压根就没见着哪)

  因此,盗版应该差不多准备好了

  T是可以下了.

  可以去时越之爱(李英爱中文网)里面找

  http://www.withyoungae.com/cgi-bin/BBS/leobbs.cgi

  他们有相关整理的帖子

  这我截的

  http://claircho.blogbus.com/logs/4378911.html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