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店》观后感10篇
《复印店》是一部由维吉尔·维德里希执导,约翰内斯·西尔贝施奈德 / Elisabeth Ebner-Haid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印店》观后感(一):即使是自己的复制品,也不会和自己完全一致
男主角在一次偶然复印自己的手之后,复印机就源源不断地复制出无数个他,面对无数个自己,他惊恐万状,最后在惊吓中从高高的烟囱上摔下去。
就算世界上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复制品,也不能保证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更不要说利益一致。那些人,只是表面上一样而已。这些自己在一起,各种冲突、各种罪恶都不会少,但却少了很多乐趣。
因此,某些苦心孤诣地要把所有人裁剪得一致的人,实在是过于自信了,那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事。
《复印店》观后感(二):迷失复印店
电影让我想到鲍德里亚的类象理论。每天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就像在复印,引出一个个类象,你以为自己是真实存在独一无二的,其实有和周围人有何差别?重复的叠,叠成人类这个整体。受从众心理影响,我们所做的决定越来越像,往往决定前,都会咨询:你怎么看?我们选择配偶,朋友,也都是选择和自己习性相仿,志趣相投的人,教育孩子,也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在同样的环境下,我们亲手复刻了无数的自己。开始,或许还有差别,就像影片中,开始观众还会认出谁是最开始的主人公,随剧情发展,早已认不出,我们,越来越多,越来越像,你做什么我便模仿,自我是什么?已经找不到了,也完全没有寻找的必要性。每张复印纸,都印着琐碎的日常,偶尔出现特例,比如印出手印,大家又争相模仿,特例也变得庸常。或者当你死亡,才意识到自我,坠落的瞬间,回想到自我是怎样迷失,但好在也算找到了瞬间的自我,因为只有你一个人跳了下去,真是值得庆幸,不过,可惜的是,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继续的必要,不过是一张纤薄的纸,一揉便碎。
《复印店》观后感(三):终有一天,你会恐惧于你自己(自问/自答)
思考:
1、导演想要通过这部短片,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相比囿于他人而难以掌控自己,本片编剧/导演传达出了个体丧失唯一性更令人感到恐惧的思想。
2、尝试使用视听语言编故事的方法,叙述故事。
参考答案:阴郁的清晨,机械枯燥的一天再次开始,在复印店工作的男主角起床、洗脸、梳头、上班,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这一天他偶然将手放在复印机上,手掌的图案被影印下来,接着出纸口源源不断送出凯格尔日常生活的画面。他惊恐万分,拔掉插头,下班回家。 第二天他如往常一样醒来,梳洗过后竟发现床上躺着另一个自己。他诧异万分,跟踪自己来到复印店,另一个他虽然最终消失,但随之而来竟是更大的混乱。
3、该短片采用的什么样的叙事策略?凭借该短篇的叙事方法,可让你想到那些影视短片或剧集的叙事。
参考答案:线性叙事,一人视角发现多个自己的内容;类似电影有《恐怖游轮》也是采取相近叙事方略。
4、该短片作为故事来讲,它的创意点在哪儿?
参考答案:出现类似于克隆复制的人后,尽管是同一个人物,编剧、导演却赋予他们社会属性,比如,有些人是警察、有些人是工人、还有一些人是议员等。强调出了个人的唯一性于社会多元的对立关系。
5、本片故事主要道具“复印机”,假若你想到了之前我们公众号曾推荐过短片——《黑洞》,那么尝试比较该道具对于两个故事的不同作用。
参考答案:短片《黑洞》的故事主要在办公室发生,主要道具是复印机;《复印店》的主要道具也是复印机。复印机的最基本特性是复印,即重复。
《复印店》观后感(四):支离破碎后依然是伦理的正常
人生,好比复印的纸质页码,页码越多,反复的神经就会在心底滋生,以至以为生命只有自己。人类的生存变得自私,自私行为下的环境成为细菌惬意生活的暖床,从此,时间紊乱,世界变成复刻回忆的画面,画面堆积时,认不清自己与他人的区别,穿衣、饮食、乃至晨起、洗漱,最终连选择了结生命的方式都不能加以控制。而控制的本身在于自己对copy shop本身的拥有,从复印手掌开始,似乎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如果可以选择窥看自己人生的方式,这种类似复刻回忆的形式,通过纸质效果显现出来,有趣而真实。人本能性的想窥视他人生活的心理,注定了它必然发生的结局,而记忆是逐渐消亡的事物,如同食物得以消化,又从胃部把能量带给肢体以动作,那末,不管如何,消亡总会发生,唯一可以选择的便是如何保留这层对自己意义深刻的回忆,那么复刻——窥探,便是迫不得已的举动。
个体性可以存在的理由,在于个体本身想自由发展,不想受限于外在的环境。存在便是因为个体的坚定性以及自我认识的深刻性渐渐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个体,也无从谈所谓整体,当然如果只谈整体,世界的同质化便不可避免,楼房、衣物、电视节目、汽车,最后甚至是人,都会一模一样,至少从表面看来,它的同质性会超乎人的想象。
广场上站着的同质化的他,是追求复刻、窥看、整体,所统一造就的后果。自我本身在意识到这个时,似乎只有恐惧与逃避,当后者变成主题时,压抑的存活只会导致自我意识追求死的升华,让死本身的阴暗变得毫无畏惧。当他终身一跃时,或许他还曾考虑簇拥的人群是他的信徒,会将他救起,但是当影像破裂,才发觉原来这仅仅是一个梦,剩下纸张撕碎的支离破碎。
我们对待自己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与思考产生,产生的焦虑会过多的赋予无谓的影像,若可以自我控制住它的泛滥,本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应有的节奏,只是到了最后,连自己本身都不相信了,然后自杀。
斯大林、卡扎菲似的自以为是的存在感往往忽略了个体本应有的人格尊严乃至生来平等的权力。但神化后的人物,总觉得自己是神,最终当个体再不相信整体时,当再不相信神一样的人物时,神化人物悲催的下场便成了必然。
没有排解掉忧,何来幸福的邦,没有复印的方程式,大概会恢复人伦的正常,也许就不会有惨剧。
《复印店》观后感(五):被包围的自我——短片《复印店》主题分析
短片《复印店》模拟了复印机的光亮扫过画面的效果,模拟出主人公不断“复制”生活。巧妙地利用了复印机这一隐喻,来表现主人公不断重复的生活,但在这重复的黑洞中迷失了自我,渴望逃离这种惊悚的生活。
复印机是导演的一种隐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复制”,而从不断地复制中也能看出主人公不断变化的心里过程。 从复印机复印出第一个手掌开始,一切都开始了复制,生活被一一复制,甚至是思想。主人公起初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并不害怕,只是略微惊奇,最终等到自己完全被复制的一切所包围、吞噬时才感到害怕。短片在狭小的空间中展开如:卧室、复印店。导演将主人公设定在如此紧凑逼仄的空间之内,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原本简单的生活被复制后就如放大镜一般不断放大,也可以说是狭小的空间放大了复制。导演将狭小的、闭塞的空间与突如其来的复制形成强烈的对比,我们也能看出主人公面对复制时内心情感的不断变化。首先,狭小的空间正能很好地表现出人与环境的紧张。在这个狭隘昏暗的空间中主人公开始是一人出现在画面中,能表现出他的孤独,以及主人公内心渴望有人陪伴。当主人公第一次出门后看到种花的女人后,画面停留了几秒钟,透过主观镜头可以看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空虚。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开始发现自己被复制后,并未感到害怕,内心也是渴望与人相处,对这一切也并不反感。但复制开始慢慢蔓延,静态的影像在复印纸上,动态的人物影像行走在街道上。无处不在,又各行其是。人在被复制的同时又有所不一,那些行走着的“自我”不光是被复制出来的“人”,更是具有独立个体性的“人”。他们有的开车、有的抱着东西、有的站立、有的忙碌、有的冷漠、有的开心。主人公此时的心情不再是渴望而是害怕,怕这些复制品代替了自己,怕自己迷失了自我。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不断变化的心里过程,从不断变化的心里过程中能更深入地对影片进行思考。
短片《复印店》中的主人公自己撕裂复印纸,其实撕裂的是“自己”的“自我”,是自我迷失的表现。当主人公回到复印店时, 这次他发现复印店里和他一模一样的“副本们”,他们正在影印。有几个副本正在兴高采烈地重复着昨天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意外,他们也在影印自己的手,并且乐此不疲。主人公无奈下将“复印件”撕碎,但不料却将自己撕碎。这诠释了一个在意识形态下生存的人,无力规定自我的生命,内心处于不在掌控,和被掌控中感到无比焦灼。背后折射出一种面对意识形态下,人类感到自身苍白无力的自卑感。如果说自我迷失乃人生常态,那么自我的分裂是多么可怕。人也常常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这是导演对自我,对世界的思考。
当短片中的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应该无限制地“机械复制”,感到害怕时,他拔去了复印店的插头,选择逃离。这是人的本能,在面对自我迷失的尴尬遭遇时往往会选择逃离。纵观整部影片,主人公从拔掉复印机插头这一细节,是他试图拒绝和抗拒的表现,但是却并未成功。当到处都是“自我”时,他的生活已被突如其来的自我入侵,自己又无法控制时,他选择拆掉复印机后逃离;当主人公再次回到家中,发现无数与自己一样的“自己”在用餐,他选择最终选择的是逃跑,这些人群起而追之。两者之间是强烈的对比,主人公代表的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而那些复制品则代表的是集体无意识。最终他选择的是爬上高高的烟囱,希望在高处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结果别的烟囱上也是无数个“自我”,低头一看,地面是密密麻麻的“自我”,他已经被这无数个自我所包围,无处可逃的他摔向地面。导演利用这样的悲剧式结尾揭示主人公的命运,虽然他是一个遗世独立的“醒世人”,以局外人的角度去审查他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以及作为一个“集体无意识 ”的反对者,他果敢地拔去了复印件的电源,冲向了制高点——“烟囱”实则是想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理解和诠释生活,这种对生活加以反思和自省。
影片虽然短小,但能深刻的体现出导演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我们的生活是不断的复制与被复制,人永远无法逃离这一切,我们要做的是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在复制盛行的年代里,我们能做的是对复制进行不断思辨。
《复印店》观后感(六):导演说(转)
剧情简介:一个小复印店的老板,有一天发现自己被复印……直到后来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和他的身子。
导演:Virgil Widrich
制片:Virgil Widrich Film、Multimediaproduktions G.m.b.H.(奥地利)
片长:12分钟
出品时间:2001年
片种:剧情、实验
获奖记录:
74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
2001年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最佳音效奖
2001年多伦多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实验短片
2001年纽约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实验短片等30多个奖项
从《拷贝店》一开始传来的就是复印机拷贝以及纸张撕过的杂音。那声音将一直持续到片子的结尾。Virgil Widrich两年后出来的《fast film》也跟复印机有关。我想Virgil Widrich大约每天要面对复印机工作(像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一样),“copy”的概念便在他头脑中纠缠、发酵、移位,让他梦见人也被一份份地复印。
片中复印店的老板就是这样,当他起床、洗漱、去上班、做拷贝,以及向花店的女人抛媚眼的时候都有另一个,或两个,后来是无数个他自己在重复自己的动作。他拔了电源,掏走了复印墨水,可copy的行为还是一发不可收拾,在逃难中,他爬到了烟囱顶,在那里眼一花,掉了下来。
人物不多,主人公,花店女人,路上看报的老人,街道也清闲无事。音乐是二三十年代滑稽电影里追踪乐,黑白效果的画面里也有复古的意愿。渐渐地这些人物全被一个人代替:复印店老板的拷贝。满街都是,繁殖、泛滥成灾。在《拷贝店》里,一个人代表无数人的形象,而在《fast film》里则相反,无数的形象代表了一个人,两部片子里都倾注了Virgil Widrich对纸张的无限热情。
《拷贝店》的制作过程(见本片的Making-of):用DV机摄制真人表演;把摄制的影像图片载入电脑进行画面处理;黑白打印处理后的18000(12分钟电影所需的张数)张图片;用35mm用于制作动画的摄影机拍摄。《拷贝店》印证的是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集点成线。从DV到纸张再到35mm动画摄影机的复合制作让《拷贝店》有点难被归类,但也从另一层里揭示了片子惊人的技术容量。
《拷贝店》的空间便是个强度的复印磁场空间,“复印机”24小时地监视主人公的生活,从各个角度复制他的举止和生活方式,无休止地发行、演绎,最后让他惊恐而死。
而死去的人是个绝对安分守己的人。主演Johannes Silberschneider中等身材,气质庸和,方格的背心,长得既没比别人更奸诈,也没有比别人更迂腐。唯一可恨的就是他每天准时被闹钟唤醒;接着洗漱,上班,再下班,当天所做的就是头天的重复,他所做的也就是千千万万人的重复,并且还有浑然不觉、绝无悔改的意思。鉴于中等身材的Silberschneider长得跟谁都有点像,Virgil Widrich便定是以他来借代他所有的同僚吧,这样好把事情一般化,也可让影片的意义纵深化。被拷贝的人起初很自然地有些吃惊、困惑;但等被拷贝到了后来,有一段还显出一些怡然自乐来(几个“相等”的人围在拷贝店里拷贝手印那段),这说明如果拷贝到此为止,虽多出了几个跟自己一样的人来,也不会糟到哪里去。只是悲剧并不肯罢休,非得以死亡告终。作为实验片的《拷贝店》和《Fast film》以射线般的叙事路线,在一开始就预示了要去的方向。然而单薄的情节被奇特的制作手段一点点弥补、制胜,使Virgil Widrich的片子一路下来,回报十分可观。
《拷贝店》最后一个镜头值得一提,被拷贝的男人上了烟囱顶后,向下一望,看到了一堆漆黑的人头,像黑色的蠕虫和成灾的蜂窝。突兀的画面形成了惊人的神经冲击,像希区柯克的《鸟》里女主人公忽然回头时望见的遮天鸟群、《道利·格雷的肖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Albert Lewin)里格雷掀开链子后看到的那张恶变成了魔鬼的肖像。那一幕蒙太奇对比,成功地揭示了像鸟害、魔鬼一般令人惊骇的人灾景象。
观影:http://fr.youtube.com/watch?v=Rc4F6q1eiKU&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