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虫师》的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8-05 00:43:37

  《虫师》是一部由长滨博史执导,中野裕斗 / 坂本真绫 / 土井美加主演的一部动画 / 剧情 / 奇幻 / 恐怖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虫师》影评(一):玄妙的世界

  这几天实在闲得无聊,就翻出很久以前买的动画片《虫师》来看。其实买它的时候也斟酌了很久,首先这个名字让我感觉不怎么舒服,理由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其次封皮的画面给人一种很阴郁的感觉,而我现在对轻松明快比较感兴趣。但是如今的漫画动画虽然很泛滥,我喜欢的却很有限。

  虫师这部动画(漫画还没看过)的整体感觉果然很。。。阴郁,很有和风。我是分了几天来看得,没有让人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但却让人很想将它看完。到最后结束时心中竟有些不舍,希望它能继续下去。虫师的画面很美,但即使是春天百花齐放蝴蝶飞舞,那种贯穿整部动画的忧伤感还是挥之不去。。。音乐也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很好的烘托了气氛,最喜欢的还是主题曲the sore feet song.里面有各种不同的人物,看的时候,心底不禁生出了一个疑问:这里面的孩子怎么都那么早熟啊(汗。。。)每个故事都让人有感触,虽然看的时候让人觉得很伤感。但现在回想一下,貌似大部分都是happy ending啊。。。曾经也喜欢不完美的结局,但现在觉得其实这是很没必要的。

  总之,虫师是部值得一看的动画,也许你看完后会喜欢上那些神秘的虫(。。。也许)。

  《虫师》影评(二):说说第24话....

  这集回到这部作品的大主题(或者说是总主题?):人类与生物的共存。

  人类总是惧怕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因恐惧而憎恶。因为想消除自己无处而至的恐惧感,人类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想方设法把这个事物毁灭掉,为此,人类也往往会遭到相应的惩罚。这集中银古与野荻的一番对话显得很有意义。在两人讨论如何除去不知名的虫体(后来证实这是种名为“阴火”的虫的幼虫)时野荻提议烧山,银古却说不可以那么做。野荻惊讶地问了句:“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做出牺牲?”银古则说:“只能是我们做出点牺牲”(大意如此)。同为虫师,一个人站在人类的角度,一个却站在众生平等的角度分析着这一问题。 

  然而无奈的是,银古算是个四海为家的流浪者(我就不知道他叫野荻有困难是给他写信——这信他怎么收得到呀~~),而野荻却是背负着全村上百号人口的生命。——与不知危险性的虫类们共存,野荻冒不起这个险~~~ 当后来野荻被虫子侵入体内,想拜托银古在她走后守护村庄时,银古拒绝了,理由是:如果那样,我可能会和你做出一样的决定。真是个有意思的悖论,任谁都知道天下所有的生物的性命一样值钱,但是一旦其间的冲突威胁到自己一方的团体时(有时也会包括个人),大家都会以自己的这一方为优先考虑——其实这也是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吧!为了摆脱这种本能,银古才不愿意固守在一个地方做研究,宁愿形单影只地翻山越岭吧!

  另外,这一集对“火”这一物体的解释的确是相当准确——人类用火的初衷是为了赶走野兽(意即消除恐怖)。于是但凡出现令人类恐惧的东西,火都会被当成防御工具而被考虑在内(中世纪对巫婆啦巫师啦的火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是一个悖论的是——这集里出现的虫子却是在通过人们所认为最安全、最温暖的火来夺取人类的体温继而使其致命的。

  同时,这一集也在试图告诉我们,解除恐惧的唯一方法是抛开偏见、努力去了解你所不知道的这个事物。只有了解了它的特性,你才可能有准备来预防或者与它共存起来相安无事。

  《虫师》影评(三):最原始的感动

  本以为会是一部充满正义与邪恶之战的动画

  却很意外的走进了一个我所不知道的童话般的世界

  这里就象一片世外桃源,与世无争

  在这里,没有什么是对或者错

  只有共为生命体的一种存在

  以各自的生存方式而存在

  很喜欢这部动画,除了它的画面和音乐很美之外

  我被这部动画深深的打动

  在称之为虫的生命原的面前

  那种没有思想,却又有着最原始而又最强的毅力适应着大自然的生命体

  虽然每一个独立体都是小小的,微不足道,却可以汇合成如银河般美丽的“光原”

  人类在这群没有思想只有毅志的“虫子”面前,慢慢的表露出人性最最原始的感情

  那种最发自以内的自然流露是我每看一集所被打动的东西

  人其实也可以象虫一样

  单纯、坚持、生存

  《虫师》影评(四):越沉闷越恐怖--《虫师》

  早知道《虫师》是部很沉闷的动画片,但我还是对他很感兴趣。但在看了四集之后,我只想说一句-好闷的恐怖片啊!

  作为一部经典的动画,他所表现的关于人类的无力感非常地深刻。一种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东西-虫,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物质,它可以是任何形态,也可以没有任何形态,但它就这样存在于世间。它们以各种方式寄生在人类身体内,眼睛、耳朵,甚至梦里,它们无处不在。这里的主角是独眼白发的虫师银古,背着行囊,叼着皱巴巴的烟游走在各个村庄,帮人们除去影响了生活和健康的虫。

  虽然在片中总是有人被虫害得很惨,但整个动画表达的观念却是,被害的人类是无罪的,而寄生于人体的虫也是无罪的,只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就可以了。就算被虫寄生而死,也不是虫的罪,真是无理的观念。在这里我想到了日本的恐怖片,虽说大部分的鬼是由于怨念而生,但它们往往是不分对象把人弄死,让人死得不明不白的。但这种没有理性和原由的杀害,却可以让人产生彻骨的恐惧。这里的虫也是如此,它们是无意识的给人带来恐惧和死亡。

  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总是缓缓的、安静的,讲着可怕的故事,却慵懒冷漠得如银古的表情。这些都是很阴暗冰冷的故事,被害者总是无故被虫寄生,然后坠入无尽的痛苦,甚至家破人亡。在银古除虫的时候,绿色黏液如潮水般从眼睛或耳朵涌出,恶心的程度远超过了真实拍摄的效果。这部动画绝对不适合在吃饭时观看,也不适合低龄和心理承受力差的人来看。

  从题材和创意上来说,《虫师》是很优秀的。关于虫寄生在人眼睛和耳朵的故事很让我很震撼,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敏感和神经质的人,他关注着微小到甚至很少有人去提起的感觉,仿佛他沉迷在一个宽阔无边的微观世界。眼睛里寄生了虫的小女孩说,人有两层眼睑。当闭上眼睛时感觉的并不是完全的黑,因为还有一层眼睑没有闭上。如果两层都闭上了,就感觉到真正的黑暗。也许这是一种很唯心的说法,但让我感到共鸣的是闭上眼睛并不是完全的黑这种说法。记得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会玩这样没人知道的小把戏。在阳光下闭上眼睛,感觉看到橙色的花和光圈在闪烁,在暗处闭上眼睛,看到的是灰色的光点闪烁。曾分析原因是眼皮并不完全不透光,所以当光线透过眼皮时,血管就会隐隐闪烁。这种幼时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只是这样无聊的感觉应该没有人会想要去表达吧。所以当看到这个故事时,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对于耳朵的故事也是类似的,被寄生的人会听到各种奇怪嘈杂的声音,没完没了的噪音让人心焦力竭。这个故事应该更接近耳鸣的症状吧。不过一般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安静到听不到任何声音时,就开始听到耳朵里像知了般的鸣叫,像夏天正午的树林。这种声音让人发疯,但越是不想听,噪音就会越大。

  关于虫寄生在人梦境里的故事就更玄了。拥有做预言梦能力的人,发现并不是自己的梦能预见未来,而是自己的梦能变成现实。当灾难和病毒的梦境变成真时,夺去了家人和朋友的生命,真是很可怕。后来银古发现这种虫在无梦的白天,竟藏身在枕头里。这真是个另人寒毛竖起的故事。据说枕头连接了两个世界,虫通过这个通道往返。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靠着枕头,所以有种说法是人的灵魂就寄生在枕头里,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部动画讲述着的恐怖故事没有暴力和血腥,但这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虫让人恐惧到战栗,它可能就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里,或是无意识的梦境里。

  不知道自己是否太过于敏感,觉得本片有轻微的BL倾向。冷冷的银古暂且不谈,片中出现的大多是些可爱的小正太,连偶尔出现的女孩子都是短发,性格中性,甚至比片中的男生还男子气。更萌的是耳聋的小正太在下雪天溜出门时,不巧正好被银古发现,小正太竟瞬间Q版,扭扭捏捏地脸红了。对于这种暧昧派片的类型的属性还有待考证,所以我不能明确下定义,但应该不是我多心了吧!

  《虫师》影评(五):一些小感悟

  枕边小径:虫师的生死观--太强势了...

  作者很有情怀。

  吸露之群,虫子一日一生一死,生命短暂却充实。人类却追求生命意义一生不可得,实在是可笑。

  沉睡之山:责任与守护

  一夜桥:殉情的少年

  笼之中:爱你,却不愿困住你

  虚幻之春,竟能把人对一个地方的留念也抽象化为美丽的蝴蝶,实在是美极了。

  晓之蛇:并不是被吞噬了,是自我保护机制在保护那颗柔软的心,一个被伤透了心的女人,先是强迫自己忘记丈夫的出轨。再次见到丈夫才恍然大悟,单忘记这个是不够的,自己会在对丈夫渴望之中又一次寻找,又一次心殇。

  最后强迫自己

  忘记了与丈夫所有的一切。

  人生,反而前进了

  总结

  原作者是在是天才!把三观与情感全部抽象化,糅合入唯美的画与平静的乐中,洞破的旁白。 堪比天物, 若用两字形容:优雅

  《虫师》影评(六):非常棒

  把虫师看完了 整体感觉很不错

  画风细腻清新 故事新奇动人

  印象深刻的故事有绿之座 啸春等

  即使是再卑微再弱小的生命 也应该有与之共存的方法

  “对于微小下等生命的傲慢,由于对异形的东西无理由的恐惧而招来的杀生,那种事,我一点都无法赞同。”

  淡幽小姐给银古的 应该不止是感动而已吧

  ——笔之海

  冻结的山峦里,萌发虚幻之春。雪地里的灯火,仿若邀君停驻。生物与虫,人亦然。

  ——啸春

  单纯的漂流 也可以是生活的目的

  ——大雨来临 彩虹升起

  活在另一种时间 过着别样的生活

  重新回来 必将茫然失措

  ——吸露群

  试着闭上第二层眼睑,通往黑暗的通道就会打开。

  据说当人类得到光的时候,就忘记了闭上第二层眼睑的方法。

  但,那也许对生物来说是幸事。

  第二层眼睑,真正的黑暗,异质之光。

  银古给我的感觉 很像D

  或者是D之前的那种生活状态

  随心所欲 随遇而安

  虽然 银古是因为本身吸引虫的体质而不得不四处漂泊

  但是对于他来说 这已经是他的生活

  我想 也许内心 银古还是萌发过安定下来的念头吧

  命运总是这样捉弄我们

  安定的时候 想要漂泊

  漂泊的时候 想要安定

  《虫师》影评(七):散文诗动画

  “不要让恐惧和愤怒蒙蔽了双眼,万物总是遵循自己的规则生存着。能够逃脱的话,聪明的我们当然会逃走,所谓虫师就是自古以来一直在探求这种方法的人。”

  如果说要在动画里选出一部可以称之为“艺术珍品”的,那么,我只会选《虫师》。

  旁白、台词、配乐、色彩……每一集都互不相同,却又融为一体。静谧的、空灵的、深邃的、悠长的;或喜悦,或伤感,但喜悦都是淡淡的,即便伤感也是淡淡的。

  虫师,让我无法感觉到它是一部动画的存在,反而更像——

  一部叙事散文诗集,饱含哲思的诗句经由旁白或人物口中款款道出,仿若流淌出的山泉或溪流;

  一卷长长的水墨画卷,春夏秋冬,人情冷暖,在百变的山水颜色里呈现,绿的沼泽、白的雪、粉的樱花、七色的彩虹、金黄的蝴蝶……;

  一套清新而带伤感的民乐组曲,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曲子;每首曲子都仿佛是为那一个特定的故事量身定做的,以至于你感觉不到那时配乐,而误以为是故事本身在轻声弹奏,或吟唱;那乐声,淡淡地流淌出来,又淡淡地持续下去,一直到没入片尾的字幕中去。

  即便虫师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动画,它也不见得是故事讲得最好的,也不见得是画风最美的,也不见得是配乐最出神入化的,但却是所有的东西加到一起宛如一块碧玉,一朵奇葩,或者说,宛如故事中那些异世界的、神奇而灵异的“虫”一样。虫师绝不是那种让人一口气看完的,而是像每天一小杯酒,品一点足够,意犹未尽,并期待着第二天还会有。

  虫师的哲学理念,或者说是自然观,倒的确有点宫崎骏的味道:所谓的“人与虫和平共处”。在某些集里特别明显:例如第十一话“沉睡的山”,杀山神而让人取而代之,最后还是以无奈和悲伤的结局收场,山复归它本该归属的主人;第十八话“抱山之衣”,人需要与其家乡土壤中的虫共存方可健康生存;第二十四话“篝野行”,人们不计后果地毁坏自然,本为了自保的目的,实际上却带来了更大的灾难;第二十六话“踏草之声”,山有生命,物产的富饶来自对山的保护,当这些都被舍弃,最后被舍弃的是人们自己。而其中,在第二十话“笔之海”中,则借淡幽之口直白地说了出来:“不想再听杀虫的故事了”。

  虫师的诗体旁白和台词,几乎在每一集里都得到了很丰富的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第六话“朝花夕露”,第十五话“啸春”,以及绝对经典的、无可取代的第十二话“眇之鱼”。特别是开场的旁白,用那种苍老的声音读出来,更带哀伤和感悟之情。

  虫师的色彩,很难用言语描述。我想大概看过的人都很难忘记“旅行的沼泽”里少女那一头的碧绿吧,或者也感慨于“抱山之衣”中绘于衣服上的青山,诧异于“啸春”里皑皑白雪中一片缤纷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春之角,或迷恋于“踏草之声”中紫的、红的、金黄的、变幻莫测的山雾。

  令我更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无论虫师想要传递的是怎么样一种哲思,或者是世界观,作品的好多处都感觉藏着现代医学/生物学问题的影子,只是作者用一种奇特的“虫”的世界观来一一解释了。比如,第十五话“啸春”里,其实是在解释动物冬眠的现象;第十六话“晓之蛇”里,则充斥着早老性痴呆的症状;还有,最奇特的当属第二十二话“海中龙宫”了,那种奇特的“虫”能够将人的细胞还原成胚胎状态,从而实现人的“重生”(喂!这不是所谓克隆技术最想做到的事情吗?能够把所有已分化的细胞还原为具有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

  所以,虫师真的不是一部动画,它只是以动画为载体的、奇特的、流动的生命形态……

  《虫师》影评(八):一些不总是幸福的童话

  《虫师》的第一集到最后一集,断断续续看了三年。不是动画太长,只是觉得看一集少一集,很舍不得,便总沉浸在片尾曲中。撇开已饱受赞誉的配乐不谈,《虫师》在文字处理上也是极其用心的,每一集的标题、旁白、对话都经过字斟句酌——《绿之座》、《睑之光》、《踏草之声》……扑面而来的是与同时期作品截然不同的气息,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诗的韵味。 文学讲究传承,《虫师》让人想起川上弘美(漆原友纪喜爱的作家)的小说,往上是写《雪国》、《伊豆舞女》的川端康成,再往上是写《源氏物语》的紫式部。这由古日本源流而来的物哀精神便浸润在了《虫师》的意境中。名为虫师,实讲人事。它讲述了一个个没有关联的寻常故事,用极淡的墨汁勾勒出人间轮廓,其中种种浓烈的情感都显得渺小。说是寻常,是因为剥掉虫这一外衣后我们会发现它的内核不是惊心动魄的传奇,也不是优哉游哉的日常,不过是一些最普通的人所持有的最普通的绝望: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诸如此类。但这些故事与虫糅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像是在故事外面罩上了虫衣织成的水晶球,得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变得朦胧不真切。虫所带来的奇幻元素使作者不再拘泥于物理世界的约束,可以随性调配现实与想象的浓淡,借虫之体融入怪谈、民俗、传说。 作为意象的虫无疑是隐喻,隐喻的特点之一便是极其丰富的可阐释性。为何选它为载体?虫(更像是微生物)可算是自然界最微小的生物,它们脆弱而又顽强;作为个体也许短至一瞬,作为群体却无穷无尽;渺茫甚草芥,又无处不在。虫在漆原友纪笔下象征着生命的本质,这些以往总被视为敌人的小家伙们或许是第一次被如此宽容的笔触细细描绘。 虽然每一集中出现的虫都不相同,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某种共性。第二集的“黑暗瞳虫”向人昭现地下绚烂的光之河,而作为交换,深渊的回望逐渐剥夺人的视觉并最终导致失明;第三集的“呍”产生“无音”,“阿”吞食寂静并携来听觉之外的声音,小至窃窃私语,大至嘈杂虫声;再如使人梦想成真的“梦野间”,使人忘却烦恼、朝生暮死的“昼颜花”……虫们在自然法则的分配下以各自的方式生存着,与之偶遇的人们会得到曾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异能,并同时失去更为珍贵的东西。与传统的教诲有得必有失的民间传说(浮士德)、寓言故事(丢斧子的樵夫等)不同,《虫师》中的人们常是被迫与虫接触,他们无知、混沌不知所以,虫便因此成了死亡的见证者甚至肇事者。 死亡是《虫师》中避不开的话题,在这里人们的生命就像虫一样脆弱:曾轻贴耳畔的母亲的双手、久伴身旁的妻子的笑靥、耳鬓厮磨的恋人的温度,下一个镜头就烟消云散,只留下回想起时脸上浮起的吃力笑容,或是滑落的温热眼泪。死亡背后没有愤怒,只有无奈,便有了银古常说的一句台词,“这不是人的过错,也不是虫的过错,双方都只是为了生存。”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告诉你一个绝望的事实:为了生存,死亡是必须的,而在这场生与死的无止尽的战争中,唯一陪伴身边的却只有记忆。 另一个频繁出现的意象是光(光之河/光之酒)。光之河表面上看是一条在地下流淌的金色河流,但里面流动的不是水而是虫(生命),也可以理解为生命之河(同样,光之酒是生命之酒)。一般来说,光象征希望,但在《虫师》里人们却不为此而追求它,他们追求的是一些更本能的体验:想再看一次那奇异的风景,想再尝一次记忆中的佳酿……与光的接触使人纯粹,生命体验重新占据了生活的核心而无暇顾及他物。有时候,你也会有点羡慕那穷尽一生只为再喝一口光酒的酿酒师。 《虫师》的旁白总是由一个老妪缓缓道来,带有俳句的韵味。与之相对应,故事中总有个小孩,长者的波澜不惊与童稚的天真敏感多少冲淡了成人世界的冷酷与迟钝。当然不乏大团圆,但片尾处更多的是这样的形象:一个家破人亡、惧怕睡眠的磨刀师、一个失去伴侣的制砚少女、一个献身山林被人遗忘的老虫师……他们明明各自迎来了在旁观者看来如此悲凉的结局,却只让痛苦与不幸留存在日后坊间的只言片语里,而你能看到的只是一张张平静而坚忍的面孔。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笑总使我动容。

  大概这就是《虫师》的魅力吧。

  附上一张虫的图,那紫色的就是

会使人得寒病而死却如云朵一般美丽的“噬云”

  《虫师》影评(九):虫中取物

  2010.3.1 凌晨零点五十分

  素净的脸庞,柔和的春色,加之淡雅的音乐,寂寞白如山茶花,开遍你心中的漫山遍野。

  在学习剧本的创作过程,剧本不比小说,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来,每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应该引起脑中的联想场面才算是成功,想来确实是件难事。

  学习绘画给我这方面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优势,艺术确然是相互贯通的。

  关于动漫的脚本创作,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所托有人,我则来试一下。

  看过的动漫作品中,印象深刻值得学习的便是《虫师》。

  “虫”是一种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生物,它更接近于我们生命的本源存在。

  我们相安无事的共同生存于这个乱世之中,只愿保全生命的延续,不会威胁其他。

  记忆中尚清晰的几个故事,大抵是触动了心里那根悬着的弦,便叮当作响起来。

  您的杯盏断壁残垣,我且用左手新绘一只赠与您,只愿您守护在我的身边,不管以何种状态。

  寂寞深林的少年,看得到满溢的虫,却看不到祖母以魂魄形式的存在相伴,日益消瘦了下来。

  祖母且把自己幻化成为少年能看到的虫,以幼年的姿态相伴左右,也不愿离他远去,过奈何桥,喝孟婆汤,从此殊途。

  虽然是以生命的两种形式出现,却可以在同一个屋檐下得到难得的平静。

  这就是爱,是亲情,是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东西。

  ——绿の座

  美好的画面总是能让人意乱情迷,刺眼的光芒却不能将人拉回现实。

  你也想要永远的看着那绚烂的光河吧,那是生命的本源,是吞噬人内心所有险恶的净化。

  你的灵魂脱离了你本身,随着脱落的眼球而去。

  虫师银古取下了自己的一只眼眸,放于女孩的眼凹内,给女孩一个可以再见世事的澄明的心境。

  你且要知道,得到需要付出代价,不要为美迷惑了双眼,包括你的第二层眼睑。

  ——睑の光

  你枕下的梦境呈现于现实的眼前,是梦境控制现实,还是现实重复了梦境的来路?

  万事万物相互辅生,也总有柔软和坚硬的不同质地,或说中药养生,却也害毒。

  想来是福且收,是祸且躲,可是总有躲不过的时候,身不由己。

  莫要责怪自己无能救济村民,莫要责怪自己将妻儿送往阴曹地府,你还尚且存活,就要努力地生活,继而赎罪。

  生活,本就是喜忧参半,本就是由你支配,却由不得你定下结论的事物。

  ——枕小路

  随你来到这荒凉的小岛,与你的亲民一起生活,我并无意离开你,做漂流于海上的新娘。

  千千万万的银色海蛇将你我隔离,漫天的大雾使我再也看不到你疼爱的脸。

  你有心将我寻回,我们却早已人鬼两相隔,你双臂怀抱着现在的妻,在海边试穿漂流而来的我的嫁衣,甚为美丽。

  爱中若有一丝分离之意,恐怕就会新生差池,此情可忆,只是惘然。

  ——海境より

  你会为了爱,绝杀自己的生命。

  你的爱是有多么的了不起,是可以葬送自己的生命,还是可以残杀自己的种族在这一片的栖息?

  我会为了伊人的夙愿,这样做,只是希望你能看到那些所谓的你爱的如家人般的无情人。

  当你跨进村子,当你离开我,我的命便不久矣,只是希冀能看到你温暖的笑。

  我是借间竹,或许我们的开始就是一个错,你口渴时,我分你的水就是误。

  人们总是愚蠢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去寻找没有的,最后一无所得。

  ——护韦胜?/p>

  总是有一个通道,可以让我们传递信息,可是如果人进去了呢,那将会去往何处呢?

  我们本是同根生的胞胎姐妹,我们曾在一根脐带中呼吸,可是我却把你丢失了。

  心仿佛破了一个大洞,会有巢穴的风呼啸而过,我永不可原谅我,一手掀起的那张被单是我的原罪。

  我涉入虚洞想要找寻你的踪迹,却在无迹可寻中解开了心结,愿你在新的空间中生活美好,我相信你活得如春日的阳光,有满溢的香气。

  ——虚茧取り

  ……

  暂且就先写到此处。过了十二时写字,总是有些力不从心。

  绝美的不止画面中山水墨画质,还有空谷回想的音乐,配合以画面适当的艺术留白。

  每一个故事都满溢着情感,满溢着个中道理。

  这样近乎完美的描述,这样言教身传的人生哲理,不同于国内普遍低龄化的动漫表现,是真的值得褒扬的作品。

  话不多说,看过便知深浅。

  且行且观察,从每一件事物中皆可找到需学习的东西,亦或是觉悟要摈弃的东西。

  ----------------------------------------------------------------

  哈,以前真是矫情。

  《虫师》影评(十):虫师

  能感受到这样一种气息不太容易。

  虫师银古旅行,背着行李经过一个一个地方,触摸离别与相惜。过程中没有评判,没有说教,没有道理,只是让会发生会消亡的发生、消亡,带着一种平淡的视角,把这一切娓娓道来。

  故事会在你觉得似乎抓住什么重要东西又没看清它的时候,戛然而止。配乐有些感伤,画面带有一个历史自如的厚重与淡薄,不过分强调什么,不也像那些太聪明的作品,给你无数个视角去解读,让你怅然若失。

  银古将这一切价值观解构重组解构重组,然后消弭,让这林林总总回到来时的地方,那既是开始,又是结束。直到你明白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找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你发现谁都没有错,人和虫都只是为了生存,你要活下去。

  奴伊说:今天太阳也东升,而后西沉,早晨盛开的花儿也将凋谢;今天的太阳也西沉,而后东升,阳光照射之处遍地花开,但却已非昨日之花……今天太阳也会东升,然后再次落于西山,早晨盛开的花儿也将会凋谢,今天的太阳也会落于西山,然后再次东升,阳光照射之处遍地花开,但却已非昨日之花,而今日之花美丽依然。

  银古说:这座岛上,重生的事今后大概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吧,为了安慰即将死亡的人,也为了填补活着的人心里的空洞,或许不必面临它而昂然死去,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我想,不存在我们的最终归宿一事,你费力找到的,只是浅薄的一块惺惺梦境。走过了活着的这段路,也许我们将重新回到开始的地方,也许我们会去到一个全新的地方,也许那时是很重要的,可是对现在的我们不再重要。

  若消弭了一切,我不知还剩下什么,但人和虫的故事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上演,倏忽的某个瞬间,也依旧会有虫师银古走过。

  你怎知,一只眼睛不会比两只眼睛看得更清楚?

  .S 推荐首歌有关虫师,链接发下面

  http://www.luoo.net/music/671?sid=12821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