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窃听风暴》经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2 11:32:52

  《窃听风暴》是一部由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执导,乌尔里希·穆埃 / 马蒂娜·格德克 / 塞巴斯蒂安·科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窃听风暴》影评(一):你有举高一厘米的权力

  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完这部非常棒的电影,而直到现在,依然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80年代的东德,一切那么熟悉,几十万人的秘密警察队伍,利用各种手段来维系着这个国家的专政,然后,人性的光芒,总不会完全被黑暗掩盖,而且,越黑暗的环境下,这份光明就越明显,越温柔,哪怕,就是一丝丝人性的光辉。

  寒意在影片中一点点积累,一开始,就是秘密警察魏斯曼对一个可疑犯人的审讯,而他的可能罪行,是为一个叛逃到西德的人提供了一些帮助,这些莫须有,姑且不论是否应该定罪,但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不用法律的授权,就可以把一个公民带入监狱审讯,这已经是完全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了。影片开始的十分钟,就已经让人倒吸凉气。

  但很快,更多的寒意,伴随电影的深入,而不断浮现,剧作家德莱曼和他的女友克里斯蒂娜也被安排监听,但也许,这个监听,纯粹出于高层帮派之间的斗争需要,以及那个文化部长的个人私欲,而不是所谓的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根本不是什么阶级敌人的破坏。一个可以随便监控私人活动和生活,而且不得反抗的社会,人活着哪里还有尊严与安全感,虽然这些国家机器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依然不敢完全不加遮挡和掩饰,但实际上,他们对这种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而一旦行为被发现,很自然地会采取威胁的方式,让对方闭嘴!对门的那个妇人,因为担心自己女儿被迫辍学,而不得不选择沉默,哪怕她知道这是不对的,但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她又何来选择呢?一个制度,已经让人不去追逐真善美,而是不断在放大人性的丑恶一面,这个制度,就出了大问题。面对这些强大制度,一般人除了盲从,除了屈服,已经无从选择,因为如果你不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会把你扫荡得一干二净,不需要任何理由。而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大家都感觉压抑和痛苦,不去反抗呢?因为你知道,你一个人是多么渺小,而其他人,未必跟你一样会选择反抗,而当国家机器开过,很多人会调转枪头,让你成为他邀功请赏的垫脚石。也许,这也是博弈论中,那个经典的囚徒困境,在谁也无法得知其他人明确意愿的情况下,选择屈服,是对自己最大的利益化。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特权阶层的那个文化部长,在自己的轿车中,对美丽的女演员克里斯蒂娜完成了私欲的发泄,一开始,这个高贵的女演员还是不愿意的,但很快,这个部长就让她知道,面对这个国家机器,她不可能选择反抗,因为如果不满足他,他可以非常轻而易举地让她生活中的一切瞬间消失,包括她心爱的舞台。所以,短短的几分钟,部长的手就已经伸入克里斯蒂娜丰满的胸部,而褪去内裤的挂满赘肉的白屁股,在车上不顾一切地插入地时候,也让人感觉这种场景总似成相识。女人最宝贵的尊严,可以在这些强权面前一钱不名,她并不是用身体去换取利益和地位,而是仅仅为了维护本来就应该属于她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但现在,这些权利并不属于她,因为可以被人轻易拿走,而不得不再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回来,这时多么可悲的逻辑和无耻的事实。

  而当后来,这个女演员因为拒绝再次与部长发生关系而被告发私下购买违禁药物的时候,她被无情地带走,一样没有任何的法律程序,也没有任何的告知,整个过程与绑架无异,而在被绑走以后,她被带到了秘密警察的审讯室,在那里,她被威胁和恐吓,也一样被胁迫她去背叛自己心爱的人,而这些,同样,仅仅为了去争取那些本来就属于她的基本生存权利。但,现在,她又需要用自己灵魂的背叛来换取。而当她终于招供了一些情况,并同意为秘密警察充当探子的时候,她才能换回人身自由,而恰恰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她走出大门后,那个逮捕她的秘密警察把没收的药物又放回她的口袋,并意味声长地说了一句“跟我们合作,还是又很多好处地”。再次讽刺啊,想想,合法和违法,不再有标准,仅仅是一个人的好恶与利益的关联,需要抓你,这些就是违法;而你一旦愿意同流合污,这些就都是合情合理了。

  这部电影中的寒风还有很多,每每看到,都让人感觉,不真实,但的确,又是真正存在过的事实,而让我们更冷的原因,还是那些似成相识的感觉。

  还好,这部电影,依稀中,还又光明,还有光辉

  第一点光,出现在那个课堂,魏斯曼在给秘密警察学校的学生们放录音,那是他审讯一个可疑犯人的录音,而他的手段就是不让犯人睡觉,因为他的理论是一个人及其疲惫的时候,如果显示出暴怒、反抗,那可能说明他是无辜的;而如果他是痛哭、哀怨,那很可能他是伪装的。但这时,课堂上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让他睡觉?那是不人道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是大逆不道了,所以,魏斯曼对照座位表,在那个学生的名字上打了把叉。我不能知道这个学生未来的命运会因为这句话而得到怎么的处理,但仅仅这一把叉,就已经让人很有寒意,一句话,仅仅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这一切,当事人根本没有争辩的机会。但也正是这样的人们存在着,才有打破黑暗与恐怖的机会。

  第二点光,在那个秘密警察,在不断地监听着剧作家的生活,聆听他的思想和主张,并接触到一些西德开放的诗歌和书籍后,他发现自己已经不能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监控并报告了,他发现自己竟然不自觉地去帮助这个人,在纪录报告中,逐渐抹去他听到的敏感对话,甚至捏造一些对话来为这个剧作家澄清无辜的“事实”。面对那个女演员,他也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在那个小酒馆里面,袒露自己对她的仰慕和喜爱,唤醒她忠于自我的勇气。这个曾经体制中的忠实拥护者,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变成了黑暗中的一点光,而这点光,最后也成就了剧作家的安全,让他可以在柏林墙倒下以后,去回忆那段不堪的历史。

  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的恐怖统治,我们可以选择机会主义,去攫取那不受控制的权利,如那个部长一样去控制别人的生活和幸福,来换取自己的私欲;我们也可以选择如那个剧作家一样,高举大旗反抗,哪怕搭上性命也需要呼喊自己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像更多的人一样忍辱负重,不为了功名利禄,只为了自己基本的生活权利,而屈服和保持沉默;但我们需要更多像那个秘密警察一样的人,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哪怕用自己的前途作为代价,但依然顺从内心正善美的呼唤。

  这让我想起一个著名的审判,对前东德的一名士兵,控告他枪杀翻越柏林墙的普通百姓,他说自己是被迫的,因为上面有命令;但法官依然坚持认为他有罪,因为虽然他无法违抗上级的命令开枪,但他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打到到不至于致命。

  的确,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像斗士一样去反抗去牺牲,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抬高一厘米,让一丝丝光亮唤醒自己的良知,而最后,你也会得到尊重和回报。

  不过,看了其他介绍,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唤醒良知的秘密警察并不存在,而整个东德也没有一个秘密警察站出来,用良知在保卫身边的人,而更多的是互相揭发,互相批斗,互相污蔑。。。。。。

  但,善良的人,总愿意相信,这点点光,是一定存在的!

  《窃听风暴》影评(二):别人的生活——更深的意义

  别人的生活,如果单单理解为是一个发生在20多年前德国的故事,那么我不会有如此多的感受。别人的生活,也许对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来说,这个故事都会让人觉得一丝熟悉。

  自然,我们现在生活似乎更加自由,可是,在这自由的背后有多少人在付出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民主德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一举多么经典的语言。而我们不是也有中国的Human Right比没有好上5倍的论断吗?

  当一个国家开始关心每一个公民的私生活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开始走向专制,当开始有人被迫不开始说话的时候,你能说这是一个美好的国家吗?

  曾几何时,当我们熟悉的维基百科频繁出现无法连接字样的时候,我们在疑问,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德国人是幸福的,他们获得了自由,而我们呢?确实,这的确是别人的生活。

  《窃听风暴》影评(三):一部永不过时的好人赞歌

  天堂是根据一个人在人间生活时递交给天国的材料为您建的房子,而地狱是你做的每一笔肮脏交易留存下的票根。

  ——题记

  梁启超曾经感慨,“二十四史,二十四家谱也。”与欧洲导演们更多在电影中表达对于人生与历史的思考相反,中国的影视导演依然热衷于为帝王修家谱,以致戏语常说,当年满清入关的好处就是为几百年后的清宫剧作了贡献。

  然而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历史中常常折射着各个民族的独特性格,这样的性格又以血缘联结起了我们每个渺小个人,形成诸多特定行为现象的最好注脚,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所以对历史的思考也就显得极为必要且很有价值。今日中国电影乏善可陈,常常是因为这些影片既没有历史感,也没有太多思维的乐趣可言。影像的躯壳、声色的装修根本不足以支撑起电影这门思想的艺术。虽然,人们习惯于将自己的碌碌无为归咎于环境,但是多纳斯马克用自己的《窃听风暴》告诉世人——无论境遇如何,若是能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每个人也并非别无选择。

  一.从《一九八四》到《窃听风暴》

  六十七年前乔治·奥威尔曾经借《一九八四》预言过一个人人自危的恐怖世界。“老大哥在看着你”,那是一个虚构的存在,是一个靠双语思想与新词进行统治的的国度。和卫斯勒所服务的史塔西一样,《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同样在为“真理部”卖命。在那里,“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每个人都被监视,个人的权利都在处于没收的状态。显而易见,这种“双语思想”同样也是当年的东德社会境况的真实投射。当时的东德,一方面政府在不遗余力地向民众宣扬民主德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另一方面又视国民为潜在的“国家公敌”,必须接受严密的监控。为此,东德设立了“史塔西”这个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机构,为东德1800万人口中的600多万人建立了秘密档案。也就是说,每三个东德人里面便有一个被监控。

  《窃听风暴》的故事从1984年开始叙述,显然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就像《1984》中曾经描述的“公开化无处不在”的情境一样,“你只能在这样的假定下生活——从已经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你早已这样生活了: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作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1984年的东德笼罩在一片的白色恐怖之中。全东德的百姓被一百万国家秘密警察控制着,国家安全局的窃听手段像《1984》中的电幕系统一样掌握和控制着人民的思想,人权得不到尊重,民众的居所只是国家的替补监舍,平静的生活随时会因为他者的闯入所打破,这也是影片另外一个译名是《别人的生活》的题中之义。片中展示了两个层面的闯入模式,一种是文艺部长的闯入,他利用职务之便,恐吓作家,并且胁迫作家的妻子与其保持每周一次的约会,这是一种对于作家夫妇生活的粗暴闯入,是为了一己私欲对他人的生活的一种侵占。而卫斯勒的闯入则主要表现为对作家家庭生活实施的二十四小时监控。作为国家机器上的小小零部件,特工工作所遵循的必然性和强迫性常常要求他必须丧失一个人所必需的起码的个性和情感特征来为国家服务,通过出于公心监视型闯入,在另一方面,也是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感观涉角度。

  个人无法主宰自身命运,尊严饱受践踏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降低到历史的冰点,一场关于生命和尊严的“窃听风暴”席卷而来,这是比人类的任何灾难都难以书写的事实,它一次次向人性的深渊抛出石子,静待回音,一次次自以为探到了人性的底线,可怕的是,这石子的回声却一次比一次悠长。

  二.复线模式

  双重叙事线索是电影中最常运用的一种叙述模式,这也就形成了电影的复线情感发展系统。

  剧作家德莱曼夫妇的日常生活,特工卫斯勒的窃听工作,在电影中时或平行,时或交错进行。表面上,《窃听风暴》讲述的是作家德莱曼的故事,他的正常生活遭遇到了极权主义国家机器的挑战,所谓“真理”凌驾于个体与欲望之上,他的生活和境遇也因此而改变。实际,整部电影中的潜在主角却是不苟言笑的卫斯勒。一开始,他亲自进行秘密的窃听监视,并严谨认真地记下了勇者日常生活所有的行动。后来,随着对于作家生活了解的不断加深,卫斯勒也在监视过程中遭遇了雅思卡之死,豪瑟反抗的震撼,再进一步,他也看到了德瑞曼对艺术自由的渴求和呼唤,以及克丽丝塔为保全地位不得不以身满足汉普威胁的无奈,这些事情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自己曾经笃信不移的信仰。卫斯勒开始转变最初的政治立场,帮助男女主人摆脱严密政治监视,并鼓励克丽丝塔走出心灵低谷,支持她做回自己。即使后来,古毕兹叫来卫斯勒进行逼供,他也仍旧选择在搜索行动开始之前把打印机取走,使得古毕兹带警察扑了空。而他,也因此获罪,被遣去整理信件。四年之后偶遇德莱曼的《好人赞歌》,卫斯勒买下这本书,并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这本书是给我的”,算是接受了一种别样的美德犒赏。

  “反叛”是电影中第二条叙事线索。作家德莱曼与特工卫斯勒均走向了反叛现有的政治体制的层面,然而不同的是,德莱曼的反叛之路是在每个观者的注视之下显现的存在。在我们的注目之下,他揭露现实,反抗体制,同时也在反抗中找回自己。但是在这过程中艺术的双重性质也表现的很明显,一方面艺术无拘无束,可以任意驰骋。当然,这是由艺术的本质特征来决定的。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反映,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有着超越现实的力量。在这其中,艺术家常常扮演着黑暗中灯塔的角色,通过着眼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创作,联结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另一方面,就像电影中给我们呈现的那样,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被限制,艺术也常常不得不受到体制的制约,在体制的高压下苟延残喘。

  卫斯勒则是隐现层面因为良知觉醒而选择的反叛,他也在反叛中自救救人。曾经的他像机器一样,国家原则高于一切,忠实地履行着极权主义最高核心传来的指示。在窃听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了人性的纠结与同情,个人良知也开始逐渐觉醒。由此可见,虽然窃听为千夫所指,但是像卫斯勒一样的窃听者也因此获得了当代人默默反抗极权的第一手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这也使窃听者成为了一个时代苦难与精神的见证。

  物理与心理上的“柏林墙”的倒塌则是电影中第三层复线模式。1989年11月9日晚,柏林墙被数万东西德普通公民合力推到,在高墙倒塌的一瞬间,东德人如冲破堤坝的潮水般涌入西柏林,分隔近半个世纪的亲人们欣喜若狂地拥抱在一起,泪水、欢笑、高歌汇成欢乐的海洋,从欧洲心脏发出的“Sehnen Phasen”响彻欧洲的夜空,那一夜全世界都听到了这样一个声音---“今夜我们都是德国人”。如果说89年这一场狂欢是为了庆祝具象柏林墙的坍塌,那么《窃听风暴》则是在对以卫斯勒为代表的德国人心理柏林墙倒塌唱的一曲颂歌。

  以国家的名义犯罪是电影中第四层复线模式,以国家的名义犯罪一方面通过虚伪政客的恶行来显现,他们一方面喊着国家主义的宏伟呼号,用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冠冕堂皇地理由来包装野蛮行径;另一方面还在其中不断计算着个人的利益得失,做着种种由于自己人性扭曲而显得极度无耻的勾当。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隐现的国家监控机制来进行了控诉。电影中,导演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自觉践行者,他将自己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附着在电影上,在建构的光影世界中通过对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物形象塑造来表达对主人公选择的认同,同样的也使观者不自觉的在精神上与导演握手,达到与导演观念上的契合。

  三.国家史下的个人史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句,道尽了罗马昔日的繁华。曾经骠勇善战的罗马人征战到哪里,就选择把“大路”修到哪里。野心勃勃的统治者正是通过对各种“道路”资源的占有来实现对于社会的控制,其目的莫不是为了阻断社会横向的交往,人为的构建“下面”对“上面”绝对服从的假象。极权之最,无非是将公共权力与社会权利完全集于政府之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像特工组织这样“皇冠上的珍珠”的存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国家都会出现一群特殊的,专门负责国家安全的防卫部门,在这里供职的常常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在今天的美国他们被称作做CIA;回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前苏联的他们被叫做克格勃,简称KGB,前身为“契卡”,而在曾经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他们则全服膺于一个叫史塔西的机构。从东德成立伊始,史塔西的正式聘用和合作者人数就在持续增加,总共接近30万;直至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际,东德有将近600万人被建立过秘密档案,超过其总人口的1/3。

  这样的环境下,政府控制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的每个维度,使社会文化缩减到了赤贫的地步。在西方,人们通常会用章鱼来比拟难以抗拒的恐怖力量。雨果《海上劳工》里的主人公便是被章鱼这“大海里的吸血鬼”缠住拖向了大海深处;科幻小说里,章鱼同样被视为人类潜在的敌人。这样从脑袋上直接长出八条腕足的生物,具有着极权主义的品性,它占有、抓握、吞噬,似乎拥有毁灭一切的力量。章鱼的身体像极了一个隐喻,为我们展示着极权时代权利的星状结构即中央控制八方。

  如雨果所说,章鱼是一团腐烂的肉,是疾病的丑怪化身,它的纠缠便是绞杀,它的接触便是瘫痪。当史塔西分子按着克丽丝塔的招供去找打字机时,精神几近崩溃的她不顾一切的跑到了街上,被一辆急驰而来的汽车撞破了脑袋。克丽丝塔的死,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显而易见,她的真实死因是章鱼的绞杀、是帝国藤蔓的“藤缠树”。

  政治学上的不可捉摸的转型正义逻辑人们无法把握,一个国家,尚可在改朝换代,价值反转之后回头来清理是非,分辨善恶,重新追求奖惩和责任。就像白色恐怖之后的德国,经过反思后它的一切运转如仪,曾经的伤痛变成了历史被尘埃掩盖。在国家意志面前,个体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驾驭。然而,这个仅以代号被保存在历史档案中的卫斯勒又是如此伟大,他通过保持人性的良知,成全了自己的高贵与自由。

  四.今天,为何要看《窃听风暴》?

  汉娜·阿伦特曾经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组题为《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的系列文章,提出过一个非常富有启示性的观点,即像艾克曼这咱组织实施大屠杀的纳粹军官,具有的只是“平庸的恶”,在1938--1941年他所负责的驱逐犹太人,1941--1945他又负责整个欧洲的犹太人以及波兰人等去死亡集中营,在1944年以后的四个月中,他组织运送了70万犹太人,走向集中营。他,作为一名军人,是在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命令。阿伦特在阐释这种行为方式时说,这是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平庸的恶”,这就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恶是平庸的,大家都是平庸的人,也都会坠入其中。其实,认真分析起来就可以看出,这是在现在社会也存在着的现状,应该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可是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这样去思考,大家更习惯于一个平庸下的生存。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它仍有自己很多人所共见,人所共知的不堪之处需要大家来揭发,这些需要整个社会力量痛斥的所在,如果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这样事情的发生是理所应当或者见怪不怪的时候,那么,那些恶人之“恶”所寄生的土壤就不是他们最初心里的恶念,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沉默了。

  《窃听风暴》的导演多纳斯马克1973年5月2日出生于德国科隆,曾在牛津大学学习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1996 年进入慕尼黑电视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窃听风暴》作为他的首部长片,在诸多电影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9年前,早在筹拍《窃听风暴》时,多纳斯马克便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秘密警察如何监听一个著名作家的私生活?他是以何种形式进行的,以及在监听过程中自己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着。为此,他对一些前东德的线人与秘密警察进行了走访。多纳斯马克发现,秘密警察是一群把内心情感上了锁的人,他们只讲究原则,情感因素被彻底排除与封存。他们害怕感情会坏了对原则的追求。然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是都有资格,也有必要去思考一下人与社会的关联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是自己,也不是自己。虽然我们大家的大多数不会成为那个在社会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那么,在做一个升斗小民之时,对于“平庸之恶”,我们至少还是有说不的权利的,而这种“不”积少成多,它的改变性力量也就愈加明显了。

  我们总是言说自己是个自由人,但是自由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窃听风暴》通过卫斯勒的故事传递给我们了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阐释可能。自由就是对人性抱有一种期待与希望,就是相信天堂不在别处,而在我们心里。二百多年前,在分裂的的德意志,孤独的哲学家康德就说,自由源自道德,那是一种发自人类心灵底部不必依赖于外部必然性的自我律令。无论外在的必然性要如何压迫,都不会绝对扼杀这种自我律令,这也正是人的尊严和价值之所在。人类已经穿过无尽黑暗的二十世纪极权主义所带来的压制,迫害,战争,屠杀和无以复加的恐怖,走到了今天。但是,即便是再黑暗的年月,人性的光芒不会有熄灭。这正是《别人的生活》试图通过光影告诉我们的:在最黑暗的核心地带,也有光明的种子。因为人性是如此顽强,而自由则是人性最本质的要素。也许现实的残酷性远比这种希望来的强大,但是对希望的信念是如此重要,唯有如此,美好的事物才不会毁灭。

  同样的,导演也通过艺术与体制的关系对我们每个人进行了发问,在日常的苦难与制度的禁锢面前,诗歌何为?音乐何为?为什么那些创造爱与美的人总会成为专制者的眼中钉?对于此,《窃听风暴》也或多或少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电影中,德莱曼揭露的真相何尝不是一种尝试?就像里面的一个细节表现的那样,在极端的年代,掌权者通过“新词”推销真理,并用冗长的真理说服民众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发乎心灵的诗歌与音乐,还是会激起人们对爱与美的回忆与向往。它们一旦抵达内心,谎言织起的真理大厦顷刻间变得弱不禁风。每一个怀想自由的人们都不会忘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安迪坐在监狱长办公室里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时的感人场景。在那刹那之间,狰狞严苛的肖申克监狱仿佛变成了一座救赎人心、放飞希望的教堂。一切如安迪所说,“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合乎人性的音乐可以穿透监狱的铜墙铁壁,打开人心的枷锁;它不用长篇大论,而是用人们凭借直觉便可以感受的美将人们从极权千万种幸福的理由中解救出来。

  极权主义的世界可以杀死伦理,杀死道德,杀死新闻原则,但杀不死艺术。艺术可以坦然地面对世界,还可以穿透世界,见证它的盛衰兴亡。对于世界的藏污纳垢之处,政客们不敢面对,即使当下的世界已如即将碰撞冰山的“泰坦尼克”,他们也要遮蔽真相,照样歌舞升平。而民众身处如此的世界,则往往不知不觉。如果不是柏拉图,我们处于囚犯的“洞穴”之中仍不自知;如果不是鲁迅,我们处于黑暗的“铁屋”之中仍不自知;如果不是贝克特,我们处于“等待的虚妄”中仍不自知;如果不是高行健,我们生活在“自我地狱”中也不自知。面对当下荒诞的世界,文学却可以给我们清醒的意识,最充分地发挥其“警世”、“醒世”的功能。因此,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为社会进步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对人性之美的坚定的扶持。

  最后,也是最有力量的,导演通过电影告诉我们: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规范,这也是《窃听风暴》另外一个译名 《别人的生活》的另一重意蕴所在。对于卫斯勒来说,是一种职责与救赎之间的选择,对于德莱曼来说,则意味着妥协与良知的权衡,对于克丽丝塔,则是爱情与梦想之间的取舍。就像著名影评人安瑟尼·雷恩在《纽约客》中撰文提到的:“如果你以为这部电影仅仅是拍给德国人看的,那你就错了,这是拍给我们看的。”在卫斯勒之前的两百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在《实践理性批判》结尾写到:“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的思考他们,心中越是永远充满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个则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固然是一种巨大的胜利,然而,在这种巨大的胜利背后却常常伴随着不得不改变的苦涩感。在历史洪流面前,渺小的人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着改变、融合而随波逐流着。但正是因为这种无法阻挡的对新的自由生活的渴求,更由于人性中那些最美好的特质:爱、关切、坚强、希望和恩赐,使得人类最终能面对历史,并推动着进程的发展。历史凝聚下的事件记录着无法忘记的过去,正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着未来。

  《窃听风暴》影评(四):光之勇者与影之勇者...

  想说的太多,不知道从何说起,题目也想了半天,最终想到了光之勇者与影之勇者这个题目,可能有点滑稽,但我可能就以一个孩子的角度谈我看这部影片的感受...

  光之勇者呢指的是剧作家,而影之勇者指的是我们的国安局搜查员,为什么这么说,剧作家在片中的形象好像是那种光明的,正义的,当剧作家终于不再唯唯诺诺,不再想乖乖的当个良民时,好友之死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作家的一篇报道隐蔽的直斥了东德的黑暗,当三个人密谋着“这是唯一安全的地方时”,一个影子般的人正在悄悄的盯着他们,只不过是共产党安插的影子,毁灭他们的影子....

  看到这一幕我感觉很可笑,三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勇者在被人全面监控的情况下大谈如何反对东德,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而另一边是端着猎枪早已等候在家门口的影子,如影随行的监视着他们三个,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在影子的掌握,他们的罪状完整的浮现在盖世太保的打字机上,当影子拿着勇者的调查报告急切的冲向领导的办公室时领导的一句话让他颤抖“很多剧作家,画家,在接受我们的调查被释放后都不在创作了”,在那一刻,他仿佛不再是一个影子,他有了灵魂,他不在是跟踪着敌人,奉承着上级,而是一个拥有着强烈正义感的勇者,我明显感到镜头前的HGW的心在颤抖,那捏在手里的报告攥紧又放下,他无疑是热爱艺术的,当好人的奏鸣曲响起的时候,影子哭了,眼眶湿润,一行清泪..

  影子无疑是个人,是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我感觉到HGW对克里斯蒂娜那真诚而又怯懦的爱,那发自心底的惋惜和敬佩,当他鼓起勇气走到克里斯蒂娜那儿告诉她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时,我竟然无耻的联想到了屌丝和女神,屌丝鼓足了勇气,脚步迈出又退回,终于走到了女神的面前告诉她:你个傻瓜,能不能好好爱惜自己!听起来那么的滑稽,抚摸克里斯的是剧作家温柔的大手和部长肥胖的猪蹄,跟HGW没有半点关系,但就是那么一个影子在背后默默的洞悉了一切,又无能为力...

  当勇者作家被克里斯出卖,被搜查被审问时方才慌了手脚,也许作家想过黑暗的牢狱,但绝不会是当国安局敲门时那般清晰和深刻,对死亡的恐惧,对牢狱的惧怕扑面而来,我几乎能听到作家内心的声音,重复着的:完蛋了,完蛋了,完蛋了..当木板上翻,空无一物时,作家脸上那吃惊和疑惑:是谁?豪森在西德,上帝在天堂,女友在背叛,谁能拯救勇者,一个影子就躲在大门后的阴影里拎着红墨水打印机默默的看着东德之光茫然不知的上楼,他就在那里看着‘他’上楼,然后转身离开...

  正义本就是要冒巨大的风险的,黑暗中的光本不同白天的光,是勇敢而无畏的,但30出头的勇者显然没有做好英勇就义的觉悟,在国安闯入的一刹那,脸上的恐惧与困惑显露无疑,谁该为自己的正义擦屁股呢,是HGW XX...

  我看完全片感觉HGW XX就像个孩子,没有那么多杂念,比起上层政治家勾心斗角,他只做好自己的任务就好,他控制别人,但同时也被别人玩弄于股长之间,他原本就是那样,对着社会主义有着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却看到了政治的腐败与领导的冷血,这一次,他没有在当一个影子,就像他那些同事一样,而是以一个影子的方式,主持着公道..

  ’’很难想象,你这样的一个人竟然操弄着国家“我很邪恶的把操读成了四声,狠狠的操弄着国家,利用权力的便利谋求自己的舒适,让百姓饱受痛苦与折磨,用他肮脏的手玷污国家的灵魂,然而我又想起在遥远的东方某国,这样的操弄者依然横行霸道,我无数次的把片中的场景换成某国,无数次的觉得很沉重,也许我们真的该反思,有多少人能像光之勇者作家那样在黑暗的时代化作正义的闪电,又有多少人能像影之勇者那样化作闪电背后仁慈的乌云,在那个国家,影子太多了,别人做什么他做什么,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对着无边的黑暗低头,在键盘上愤怒的敲打着,而在麦当劳里像个大姑娘一样低着头...

  正义好像在最泥泞的黑沼泽中游泳,危险而艰难,必须付出极大的勇气,你可以选择不游,就站在沼泽边上观望,观望着彼岸的正义与自由,跃跃欲试的不少,但纵深一跃的却凤毛麟角,而HGX就是这其中之一吧....

  若干年后,当剧作家大红大紫时,当年的英勇报道必将助推光之勇者名垂青史,让他的事业如日中天,而另一边,孤独的HGX拎着手提箱挨家挨户的卖报纸,没有一丝怨言,在他最初知道这个结果时就没有,从来没有,被人遗忘,被人唾弃,流浪街头,但我看到的HGX是那样的快乐,彻底的走出了列宁的阴影,在蓝天下挨家挨户的卖着报纸,这也许就是影子的结局,当光打着出租找到了送报的影时,他望着影的地中海,一如数年前影望着他上楼的背影,相遇终是不见..

  影子是光穿过物体时在背景里留下的图形,总是会跟随主人的动作而模仿,但HGW实在是一个超越性的影子,他先是跟随着领导,又跟随了作家,究竟谁才是他的主人,也许我该称呼他为-----HGW XX the shadow of justice正义之影....

  纯个人的一点见解,写的有点幼稚,希望见谅!

  《窃听风暴》影评(五):无题

  看了很多短评,感到各种恶心。

  看到结尾,便想着维斯勒应该得到物质奖励,好人应该有好报。揪心于德瑞曼没有直接过去找维斯勒,按我们的剧情,善良的人应该知恩图报。

  最后德瑞曼写了本书,署名赠予维斯勒,想必这一幕博得了很多人的泪花。起初看不懂,以为是导游刻意安排。

  下楼买巧克力,路上回想起这一幕,才发现一切都合乎情理。德瑞曼写书赠予维斯勒也许是两位品性正直的人之间最好的对话,也是对维斯勒最好的报答。你认为一个可以为了艺术家的生命而断送自己前程的人会在乎物质上的回报吗?或许维斯勒已经很满足当下安稳(尽管让人感到辛酸)的生活了。而看到自己支持的作家得以继续艺术事业,这恐怕才是维斯勒最大的安慰。

  这部电影,又回到那个支配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上去了

  而又或许在酒吧里维斯勒暗示克丽丝塔坚持艺术抵制强权时,就已经预示着最终维斯勒也会如此地选择,甚至做得比克里斯塔更加坚定。

  《窃听风暴》影评(六):精神强制下的民主萌生

  人不能没有精神,即使是强奸出来的精神.

  剧中的HGWXX/7是不幸的,因东德高压独裁的精神强制,成了没有自我,没有生命,的窃听工具并以其为信仰效忠祖国.同时他也是幸福的,最终有缘通过窃听而了解到真正的民主精神,虽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人不能没有精神,特别是在了解什么是真理精神以后.

  他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的剧作家,或者说一群为真理而战的自由战士,放弃自己的高官厚遇,成为不见天日的地下拆信党,又成为默默无闻的送信人,外人看上去他得不偿失,认为其傻.可他自己得到了精神的释放,灵魂的解脱,他快乐着.

  人不能没有精神,否则人活一世与人活一天有何区别?

  反思一下自己每一天是带着精神活着,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

  《窃听风暴》影评(七):人性不死

  自由与人权,在秘密与监听中笼罩着白色恐怖。人人自危,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罪证的把柄。你不知道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否能相信,你不知道自以为最安全的地方是否可靠,你甚至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一伙人冲进你的家把你抓走。一道围墙,不止隔绝了东与西。

  他麻木,他冷血,他把自己当做机器,“对付敌人像冬天般冷酷”,用对目标人物近乎变态的监听保持对党国的忠诚。

  然而某些东西不知不觉开始发生改变。他在监听的夜晚拥抱着自己,他从监听目标家里偷来那本禁书悄悄阅读,他召妓甚至渴求多一会儿的拥抱。一切思想上的扼杀与控制终究抵挡不住人性的复苏。他开始一次次保护监听目标,直到最后冒着极大风险帮助监听目标销毁罪证……

  严谨沉稳的德国电影不爱蓄意煽情,但结尾书上扉页的话却让人忍不住泪奔。虽然影视远不如现实残酷,虽然这部德国电影居然可以屡屡投影中国的种种过去与现在,但它让人相信,即使在最灰暗的时期,人性也可以复苏出最不起眼但却最坚定的一抹绿。文学与音乐,诗歌与戏剧,永不死。

  突然想到片中的一句话,“你这样的人,居然也操纵过一个国家”。以及,这才叫做电影。

  谨以此纪念,所以值得纪念和应该被纪念的人们。

  《窃听风暴》影评(八):Memo

  ************第二遍************

  多少情节似成相识?一成不变的是某党的作派,威权下知识分子的绝望,女演员逃不脱的被潜规则的命运:原来那不是因为黄种人的基因。在中国政府要用全民网络身份证全面入侵个人隐私的每个角落的时候,从那段黑暗历史走过来的人对我们说,不要放弃,好在我们还有好人。

  ************第一遍************

  I feel I am monitored by the gov. There were three times when I talked to home about sth a little bit sensitive, not aggressive at all, the phone was interrupted by unknown sources. "Das Leben der Anderen" is a movie of not only yesterday, but also today, and even tomorrow.

  《窃听风暴》影评(九):老大哥在看(听)着你

  @戴锦华:剧情片最重要的是视点镜头(电影视角是剧情人物的视角),而本片三个主人公都不可能在看,那就是秘密警察在看。(黑客帝国,Matrix is watching you),联想到反乌托邦小说《1984》,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正好本故事发生在1984年,而迷人之处在于高度政治化的故事非政治化。讲述纯正人性

  大'他'者在看,视点镜头—>不在故事语境中,但弥散在电影剧情中,我们社会中的一种立场,关于人性、人与机器、人与权力、情感与政治。

  很重要的主题“背叛”,20世纪是背叛的世纪,出现了人类文明罕见的历史潮流,上等阶级背叛自己的阶级,为平等人类社会而战斗,相信为一个平等的世界战斗。本故事的双重背叛,德来曼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机器。

  用了很多画框中的画框,电影用来重音符来强调人物。

  冷暖色调对比。艺术与政治

  缺点:窃听风暴可以很好使用音效语言,但是没有,很遗憾;

  《窃听风暴》影评(十):献给好人

  现在正是上海的梅雨季节,听说最近一周都要下雨。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干燥地区的北方人,我还是挺喜欢下雨的。尤其是在夏夜,突然来一场大雨,洗刷闷热的空气,带来丝丝凉爽,那种沁人心扉的舒适感让北方人对下雨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当听到一些南方人说讨厌梅雨季节的时候,我非常不解。但是这两天的经历我是真正地感受到了这种痛苦。白天我打开窗户,阵阵凉风吹来,吹得我必须穿上裤子。到了晚上,潮湿的空气浸透了被褥,每次爬到床上睡觉的时候,潮潮的被子盖到身上负重感增加了不少。在这种压抑得需要喘息的环境下,我看了这部《窃听风暴》。

  故事的背景选在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东德,那时候秘密警察遍布全国,他们陷害任何反社会主义的艺术家,努力维护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在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环境下,任何有着自由主义倾向的艺术家都像猎物一般引来秘密警察的跟踪,这些人宣称是“国家的强盾与利剑”。那个时代的东德人每天的生活就像我现在的感觉,潮湿的,压抑的,喘不过气的。至少我比较幸运,我是身体上的,而他们是心灵上的。影片讲述了有着丰富侦查经验的卫斯勒负责监视一位剧作家。卫斯勒开始尽忠职守,认真窃听着可能存在的危险气息,直到有一天他监听到德瑞曼的好朋友(一位备受迫害的著名导演)自杀了,德瑞曼在悲伤中弹奏了贝多芬的“激情奏鸣曲”,德瑞曼对妻子说:“真正用心聆听的人难道会是坏人吗?”正在监听的卫斯勒在楼上也被感动得哭了出来。在此时,我大概猜到了电影的结局。接下来剧情确实如我想得那样,卫斯勒帮忙掩盖德瑞曼的证据,迫使他的上级不得不亲自指挥行动调查德瑞曼。德瑞曼的妻子成为了案件的突破口,卫斯勒在当局的压力下审讯了克里斯丁,克里斯丁供出了丈夫反动证据的隐藏地。但是卫斯勒在当局行动之前,将证据隐藏了起来。德瑞曼没有被逮捕,但是卫斯勒却受到了严厉地惩罚,他下半辈子的工作就是在邮局里面拆信件。德国统一之后,德瑞曼阅读当年调查自己的卷宗,终于明白了当年曾受贵人相助。他在自己两年后出版的新书扉页上写到,“这本小说谨献给HGW XX/7(卫斯勒的代号),致上最深的感激”。

  卫斯勒,一个为社会主义国家打工的秘密警察,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出奇沉稳,审问犯人更是十分老辣,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当他晚上回到家里,自己做好晚餐,打开电视听着“新闻联播”,我看到了卫斯勒的寂寞。有时他会买性服务,一时的痛快不能根除他内心的空虚。当读到布莱希特的书时,他的目光是如此深邃;当听到贝多芬的“激情奏鸣曲”时,他在呆呆地流泪。他本来要去毁灭艺术家,但艺术帮助他摆脱了空虚和寂寞。在艺术的感召下,卫斯勒伪造了证据。艺术不仅救了卫斯勒,也救了德瑞曼。艺术就是如此伟大,你爱与不爱,他就在那里,痛苦时陪你流泪,开心时陪你欢笑。

  体制塑造了卫斯勒的外衣,但塑造不了一颗完善的内心。我忘记谁说过的这句话,“需要表现出一种姿态的人,内心都比较脆弱。”半辈子的警察生活练就了一身的技能,这只是为了体制、为了生活练就的,不是为了心智的完善、生活的幸福练就的。人不仅要有求生的技能,还要有脱离空虚的技能。艺术可以教会你这项技能。艺术家创造了艺术,而大众普生接受艺术的滋养,弥补心智的不成熟,艺术本身又是向善的,他教你做一个好人。所以德瑞曼献给卫斯勒的那本书名叫做《献给好人的奏鸣曲》。这突然让我想到了伴随《无间道》三部曲的《被遗忘的时光》,这首歌对刘建明努力去做好人有启示吗?我宁愿相信是有的。

  电影中看到卫斯勒深邃眼神的镜头不多,大多都是呆滞的目光。其中在读布赖斯特书的那个镜头让我深思了好久:

  洋李树下一片静默

  轻拥着 沉默苍白的吾爱

  偎在我怀中 宛如美丽的梦

  夏夜晴空在我们之上

  一朵云攫住了我的目光

  如此洁白 至高无上

  我再度仰望 却已不知去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