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重击》经典观后感集
《巧克力重击》是一部由李启源执导,賴雅妍 / 黃柏青 / 陳信宏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巧克力重击》观后感(一):憨憨的巧克力
《巧克力重击》是台湾导演李启源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平民子弟是如何走上hip-hop的道路,获得成功,最后又反从自己的生活和文化中获得升华的故事。
网上对此片评价甚高,所以找来看,但是看来有点言过其实了。导演是个有想法的导演,影片的摄影师也很棒,但是最终可能是导演对hip-hop的理解有偏差,所以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剪辑出hip-hop的感觉,颇为遗憾,另外,作为片子主演的陈信宏的演技超烂,虽然街舞非常棒,但是作为故事片,主角和主要搭戏配角的演技是更加重要的。
影片的摄影风格很北野武,整片尤其是陈信宏和赖雅妍的爱情线的感觉看得出来在模仿北野武《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尤其是中间一段陈信宏在海边遇到赖雅妍的那段。还有金刚在失意后用石子儿砸破玻璃的情节,也是出自该片。和北野武不同的是该片的布光非常韩式,光源方向明显,且来光方向多打的很硬,亮度很高。北野武的光比较简单。
从所谓的立意好叙事上来说,该片犯了比较严重的主题先行的错误。并不是说不能主题先行,主题可以预设,但是实现预设主题的叙事技巧应当柔化、多样化、含蓄化,并且需要大量丰富的细节。不幸的是本片的细节也是被主题先行化的,例如以太极对陈信宏hip-hop观的影响,以及其父亲对“每一块冰都是性格不同”的论述(父亲是一名切冰工人;台湾渔业发达,渔船使用冰块保存渔获),貌似巧妙,实则工巧非精巧,显得生硬。另外,该片并非开放式结尾,但是多条线索未闭合或者逻辑交代混乱。例如陈信宏父亲的转变,搭档的忽然离去和赖雅妍故事的未完结,都留下了不少遗憾。
片尾字幕显示,该片得到了台湾政府部门的资助。不了解台湾电影的运作机制,但仍怀疑这是一部应台湾教育部门邀请制作的教育片,教育青少年不但要接受外来文化还要注重传统文化,并加强自身的修为。可能也是诸多原因造成了此片除了摄影和片头创意很好之外,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在看过台湾纪录片《无米乐》后,更加令人感到失望。
《巧克力重击》观后感(二):请不要把梦想弄丢了
阳光,沙滩,大海.我们尽情地挥洒青春,挥洒梦想.
梦想从来就是很虚无缥缈的家伙,我们可能从小就拥有,然后在岁月的磨烂中被慢慢退却,跟现实妥协,跟自我低头.
然后,看了无数场烟火,花开得依然和当年校道上的一样红火.我们却已经忘了走到哪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甚至,连那些陪伴在身边的脸庞都模糊了.只是梦想,还是那个放学的颓败的时光里最值得纪念的旋律.
舞蹈,音乐,文字.那些曾经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东西,如今又成为了什么.我又走到了哪里.
我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在这里,我怎么会变成这样.
电影里阿里的一段话很深刻:弹琴是我跟这个世界唯一沟通的管道.我从就不爱说话,所以就算只有小小的手,我也会一直弹下去,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就会想是被冰冻在冰箱里的花椰菜,永远没有办法跟人家分享我的感觉.跳舞也是你唯一发泄的办法吧,记不记得那天你在我家门口像拼命三郎一样跳舞.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愤怒.不过我真的受到感动哦,因为从来没有人用这么激情的方式和我说话.继续跳下去吧,巧克力.记住哦,这个世界上,能做出令人感动事情的人,已经不多了.
记得
这部电影,梦想,爱情,友情,亲情.漂亮特别的舞蹈,激情洋溢的年轻笑脸,加上十分美丽的摄影方式和叙事手法.嘻哈男孩 巴哈女孩=莫名其妙滴感动.
他说,少了我的我,就不再是我了.
是的,一定要坚持梦想,不管实现与否,那是我现在活着最大的理由,如果没有了.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如今,还是我能够经营梦想的年纪.
舞吧,尽情的欢呼,尽情的流泪.
就是这样的电影.我感动了.请不要把梦想弄丢了.
《巧克力重击》观后感(三):清新可人的台湾电影
这部片子刚刚看完就兴奋地来写影评了,不知是不是最近的片子乏味,换了这部就让人感觉焕然一新,片名一看就是标题党了,我觉的应该有更好的名字,没有太多技巧性的曲折情节,也没有太多华丽的阵容,看样子是小成本制作,以爱弹巴哈的女子娓娓道来故事的旁白让人感觉亲切,或许让人更能融入影片的情景中去,以海为背景的画面,看来清新淡雅,赖雅妍的融入更使得电影的画面精致些,片头首尾呼应,可以说是一部让人通俗易懂的电影入门作品,以爱跳嘻哈的男孩子为主题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电影挺具有说服力,片中各个人物台词不多,切入主题以肢体语言的画面让人细细体会,总体来说,在嘻哈这样有噱头的艺术体验大多性题材都很商业化就像精武门,O(∩_∩)O~故事情节总是总分总形式,比赛定是高潮了,和这部比起来太像个太花哨的女子,有人说这部作品是平静下的暗潮涌动,赞同,有人说结构松散,不太赞同,毕竟不是每部以歌舞类的题材电影都能这么单纯的展现,当然众口难调,我觉的如果看了一部电影,能给你带来全新不一样的感觉就是很成功的一部电影了,(*^__^*) 嘻嘻……能让人动脑袋的电影就是个好的开始,但是有时候脑袋动多了也需要看些很乏味不动脑袋电影,能带来欢乐也不错,如果遇上那种又不动脑袋而又被导演当成傻子一样看待的电影就让人神共愤了,我向来鄙视这样龌龊的电影,当然这都要看当时的情景,好像越扯越远,文章不得章法,看来手生了,动脑少了。总之看电影么,如果不是太功利就很简单了,O(∩_∩)O~
主人公长得棱角分明,这点很喜欢,(*^__^*) 嘻嘻……个人观点啦,至于台词也很不错,话虽不多,各个到点到面,励志电影我向来都很期望,这部不错,不娇柔做作,从玩嘻哈的少年的严重折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带给观众的感觉比较有冲击力,这种话题向来讨好人们的思维,比较符合积极上进的人生目标。
有时候将电影中的人物折射到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这样的金刚典型,片子很生活化,这句话“电影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电影不过是缩小版的”(*^__^*) 嘻嘻……我是个反应较慢的人,电影看几遍才能更了解各个方面的状况,这篇日志不是我理想的状态,我认为每个画面在电影里都是有生命的,它是电影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打动观众了,也是逻辑叙述的重要前提。等我看上个2遍我想我说话会更有底气些吧,(*^__^*) 嘻嘻……
《巧克力重击》观后感(四):你真是太有才了,蠢才
不知道这二年有没有全国街舞大赛了,但遇到这样的舞蹈电影还是会去看一下的,因为喜欢我们的‘舞王回一’,在河南嘻哈文化却能排在全国的前面,也是一种文化啊,呵呵。有人分析原因说是因为‘少林寺’在河南,练武的人多,后来就改行练‘舞’了。想了很久,还是没想通这里面有多少联系。
我很喜欢‘士力架’,曾经在郁闷的时候对自己说,吃个它会有好运的,因为甜到心情好了。‘士力架’男主角称为‘巧克力’。是‘巴哈’女士的观点讲的。第一部分结束,我边看边写,因为他们的舞蹈没有吸引我让我去专心看。对了,选‘士力架’的原因决对是因为它是赞助商之一,因为去年它有抽奖活动,就是那顶帽子,郁闷啊。
许志安有部“给他们一次机会”,拍的像记录片,这部拍的有点像带有爱情的‘记录片’了。与最近的那部‘街舞少年’完全不一样,老美的风格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情节在其次。我们拍的完完不打边。单亲,爱情,金纲出局,车祸,我还在看,我接着列,我看导演能安排多少因素放进去。
等了一阵,没动静,好,开始一个一个解释。从谷底升起来,用女人的安抚让男人奋起,SU到低点了,老爸也真配合。这都什么啊,就这么又回去跳舞了,吐血三千里。还有一丝希望,看看他们最后的表演,电影拍到这份上,导演的胆子也真够‘大’的。
接着,‘巧克力’开始打‘太极’,我晕啊,这‘太极’打的,比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还难看,像‘死鸡太极’啊。这是‘根’?高手,你真是太有才了。真有本事。我突然也明白了一点,为什么河南的‘街舞’强了,因为‘太极’的发源地也在河南。啊,原来这帮高手都是内外功兼修啊。
1.06小时,比赛开始了,拜托,我们是要看场面的,不是看高手的意念对决的。搞的跟哲理电影一样,‘马哈’还在那里讲:比赛结束了,但故事还没有完。你有完没完啊,搞的人家心情不好,人家还要看下一部电影呢。
在网络上见到过一段视频,是一个身材软的像面条一样的老外出席韩国的一个‘街舞’比赛时的动作,在“You Got Served”也有客串。人家的不到一分钟的表演比这一个多小时的煎熬要强多了。
这是在蹂躏“嘻哈”文化。
《巧克力重击》观后感(五):嘻哈男孩 巴哈女孩
《巧克力重击》,一开始就被阿里打动了,那个喜欢踏浪的女孩,那个喜欢弹钢琴的女孩,那个喜欢巴哈的女孩。再后来,听了那个长长的故事后,那个三个人的故事,那个一群人的故事,喜欢breaking街舞的那群青年的故事,......
阿里说:“弹琴是我跟这个世界唯一沟通的管道.我从就不爱说话,所以就算只有小小的手,我也会一直弹下去,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就会想是被冰冻在冰箱里的花椰菜,永远没有办法跟人家分享我的感觉.跳舞也是你唯一发泄的办法吧,记不记得那天你在我家门口像拼命三郎一样跳舞.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愤怒.不过我真的受到感动哦,因为从来没有人用这么激情的方式和我说话.继续跳下去吧,巧克力。记住哦,这个世界上,能做出令人感动事情的人,已经不多了。”
巧克力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梦想,现在能坚持自己的梦想的人真的不多了,喜欢那个跳街舞的男孩,似乎所有的青春梦想都在那一个个艰难的动作中体现出来了,甚至是爱都不需要说出来,或者说那是多余的,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个的动作中......
这部电影,梦想,爱情,友情,亲情.漂亮特别的舞蹈,激情洋溢的年轻笑脸,加上十分美丽的摄影方式和叙事手法。
嘻哈男孩 巴哈女孩,原来也可以这样打动人......
《巧克力重击》观后感(六):贴一个
贝多芬说:‘巴哈音乐中存在一切要素,巴哈是大海。’
《巧克力重击》影片一开头就是大海、沙滩、冲浪板,而镜头接连的翻转、颠倒也带出了breaking舞者看世界的角度。这个爱冲浪的女主角阿里,原来是个钢琴演奏家,她弹巴哈平均律赋格曲,但她家楼上却住了两个年轻人整天练着街舞中breaking的地板动作,弄得天花板轰轰作响害她无法练琴,‘喜欢跳舞的人不是都向往在天飞上吗,你们怎么却喜欢在地上打滚?’,她说。
几年前的一个周六夜晚,我路过新竹市东门城广场,看到一大群人围着圆圈(但还是可以看出是分成两边),原来是两帮人马在尬舞,而且都是比Hip Hop舞蹈中高难度的Breaking动作,一方的代表show完一段后,就换另一方,虽然决斗、挑衅的烟硝味浓厚,但却跟在篮球场上斗牛、棒球场上投打的对决一样,旁人看了情绪高张,感觉却很健康。以前对于Breaking的印象,还停留于录影带及公园里一些青少年练着零星的动作而已,那晚在东门城广场让我完全改变印象。新竹市有这么大票舞艺精湛的舞者,那台湾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令人惊艳的发展?
《巧克力重击》导演李启源回台湾后,在偶然的机会下看到台湾的年轻人跳的Hip Hop,感觉很健康、很有美感,有别于在美国对于Hip Hop还是或多或少跟黑人、帮派有些关连的这种印象,他便决定将这种感动拍成电影。而制片简丽芬也希望用这部影片带进好莱坞的制片、行销观念,为台湾国片制片的环境及电影票房带来一些新的思维。
其实制片(公司)是一部电影完成的重要推手(不管在哪一国),一部电影从无到有、从剧本撰写、资金筹措到上映宣传,都是制片(公司)一手催生出来。有别于好莱坞电影多半是制片(公司)主导电影制作的模式,台湾电影制作的模式,多半是由导演或其成立的公司(工作室)来主导,包括编写剧本、筹措资金、寻找演员等等前置作业,然后再找制片(公司)与技术团队来进行影片拍摄工作,而拍摄完成的后制、行销宣传、映演事宜大多还是由导演(或其公司、工作室)来统筹主导(可能会采外包或专案委托的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在影像美学上或是影片制作的环节上,一部电影的完成就容易变成以导演作者论(auteur theory)为中心,除了跟观众的对话容易产生鸿沟外,同时更因制片团队与环境先天条件的匮乏(是因也是果),即便影片完成,也缺乏有力的行销宣传的概念与手法(近年偶有佳作),所以国片与观众的距离就愈来愈大。
《巧克力重击》制作团队以平易近人,又具有动感与美感的Hip Hop为题材,引进好莱坞的制作、拍摄观念,结合在地的技术团队,试图打造一部轻松有趣的国片,希望观众对于国片能有新的印象,摆脱悲情叙事与影像美学。而从影片的呈现中也可以看到巧片制作团队对于这样企图的努力与用心,例如在演员的挑选与培训上,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在舞者的挑选与表演训练上;在场景的挑选上,跑遍台湾,从台北的松山菸厂、中山堂光复厅、忠孝桥,台中县的高美湿地,到南台湾的高屏旧铁桥、月世界、佳乐水,不但拍出台湾之美,许多空间本身亦是指定的文化古迹,所以也像是一部活化台湾文化空间美感的剧情纪录片,用镜头带我们认识这块土地的美丽;还有像是自然、干净明亮的打灯方式与电影色调、美术道具等影片制作的细节上、都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的要求与用心。巧片的导演跟制片之前在美国所成立的公司即是专门帮电视、电影做后制音效(如《神鬼战士》),所以对于巧片的声音、音效的质感与精准更是挑剔。此外,巧片有好几幕大场面的人员调度、高难度的拍摄手法(如高屏旧铁桥),都显示导演与制片求好心切与自我挑战的企图心。
用影像说故事,重要的往往不是说什么(题材);而是如何说。要怎么讲Hip Hop舞者的故事?在巧片中可以看到导演揉合武侠(约三十年前国片最爱拍的类型)、黑帮、青春励志片的手法,偶尔穿插他独有的荒谬式笑点,来呈现爱跳Breaking这些青少年族群,对于自我的认同、家庭的冲突、感情的渴望、人生的彷徨,生活世界的种种观感。
而片中阿里的叙事旁白,也恰似导演内心的画外音。阿里说:‘就算只有小小的手,我也要不停的弹下去,不然我就会像被冷冻在冰箱的花椰菜,永远没有办法跟人家分享我的感觉。’、‘这是我和世界唯一沟通的方式’,这些阿里想藉由阐述自己的内心的信念来间接鼓舞车祸后不再跳舞的巧克力,但同时也指涉了导演与电影创作的关系。不管是弹钢琴、跳街舞、拍电影,或其他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为是艺术的行为,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表达、沟通,与情感的传递、交流、分享,不管是哪一种形式, 找到自己认同的方式,并坚持、努力地向这世界发声,这都是你我要面对最核心的人生课题之一。
‘不管伊是芋仔蕃薯/在地还是客人/今晚咱要跳舞/念歌不分你和我’(《欢聚歌》/新宝岛康乐队),这首电影片尾配乐,不正也道出,不管是巴哈还是Hip Hop;不管是好莱坞还是台湾、不管是电影还是真实社会, 多元的语言、族群、生活方式与习惯,都融汇在这块被海洋围抱的岛屿上,岛上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要怎么讲出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正港的台湾味(精神),最可贵的不正是它可以包容各种族群、文化、历史论述并存且和谐的交融、流通。《巧克力重击》也如大海般的包容进这些多元的元素。
相信2006年春天,《巧克力重击》将会为台湾的国片票房与电影制片环境丢出新的惊艳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