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北韩题材影片—抹不去的伤痛

发布时间:2024-08-23 13:12:37
TAG:北韩电影评论 影视评论 影评网   反应北韩题材的影片是韩国电影人一直热衷的主题。朝鲜战争结束后的五十多年来,南北双方分裂对峙积聚了无数恩怨与痛苦,南北右翼势力的干预使得彼此之间的仇恨加剧。政治上的反共倾向,宣扬国家主义导致韩国电影一度难以摆脱政治的包袱。通过怎样的手法表现一个真实的韩朝关系和人们意愿是电影人一直寻找的答案。 韩朝双方处于剑拔弩张的局势下,韩国战争题材的电影似乎理所应当的宣扬国家主义,促进国民团体意识的形成。将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对方,似乎能缓解战争带给人民沉重的后遗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军事政权的压制使得一些有意识的人们清醒过来。历史学家力图修正韩朝历史中歪曲的部分,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也对政府强制灌输反共意识产生反感,开始独立的反思历史。 在韩朝国人民和解,统一的呼唤声中,影视作品中开始出现探讨和解,寻找失散家人的题材。尽管《南部军》《太白山》等影片中仍旧就能看到丑化朝鲜,反共的影子,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了统一的那扇门已经虚掩,正等待着人们开启它。 随着社会民主化发展带来的历史观的转变,当感伤和愤怒纷纷告罄,我们看到反思真正到来了。90年代以后纷纷涌现一批令人欢喜欣慰的电影,他们激活了韩国电影低迷的局面,也缓解了韩国人精神上的苦痛。 “一对接吻鱼,若其中一条死了,另一条也会孤单而死。”“它们俩整天打架,一阵子跟仇人似的,一阵子又抱又吻,他们总是这样。”《生死谍变》中,一对接吻鱼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同样也暗示着韩朝两国相濡以沫的关系。近年来韩国电影更多的以爱情,友情,亲情作为表象,隐喻韩朝两国藕断丝连的关系,唤起韩国观众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其中虽然掺杂着商业电影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但并不影响影片中的积极意义。 1999年《生死谍变》创下韩国电影史最高票房,成为韩国电影史上一个里程碑,其原因不乏其对韩国人的战争恐惧的解救。女主角金明姬为了祖国统一潜入韩国执行任务,与男主角崔相焕的相遇使她经历了人生中唯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是最悲伤的爱情。可以说无论是韩国特工还是朝鲜间谍其实都没有错,甚至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统一祖国,减轻国民的苦痛。然而政治的压迫,体制的差异使得他们不得不兵戈相见,这是他们不情愿见到的情景,更是拨乱观众心弦的结局。倘若两国统一了,崔相焕也许会和朝鲜特工成为朋友,他和金明姬也将是那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分开的接吻鱼。当金明姬和崔相焕短兵相见的那一刻,她流露出难以言表的痛苦和绝望,他多么希望她不是死在爱人的枪下,她不敢面对他,他也不忍心刺伤爱人的心。影片结尾,金明姬在留言中对崔相焕说“跟你在一起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日子,跟你在一起我不是金明姬也不是林美玉,我只是我。”导演有意安排这一点结束,似乎隐喻着,当韩国和朝鲜统一之时,没有国别之分,也不用掩饰自己,他们只是同一个民族的骨肉血亲,只有快乐和幸福。 《共同警备区》和《北韩大兵》则用近乎戏谑的手法向观众诠释了韩朝两国人们割舍不断的友谊。在三八线上驻扎的韩朝两国士兵原本怒目而视,而偶然间北边的兵救了南边的兵,从此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南边的斯肖古偷偷跨越边界来到北边的哨所时,北边士兵激动的说“分割了半个世纪跨越屈辱与痛苦的岁月,斯肖古通知打开了统一之门”。这并不是一句戏谑的话,对于本是同根生的两国人民来说,他们多么渴望跨越障碍握住对方的手。而一道无形的们阻挡了他们,最终使他们走向死亡。这必然的故事结局不禁令观众心痛和反思:他们本可以是朋友。《北韩大兵》中首尔女孩帮助北韩兵回国,她依依不舍的问“我们能成为朋友吗?”士兵说:“下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成为朋友。” 从这些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呼唤和解,统一是韩朝两国人们共同的心愿,而政治这道鸿沟却有太多填不平的恩怨。《共同警备区》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一个民族相互交流一下难道是犯罪吗?”一些韩国电影人试图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然而,历史总是会在个体身上留下这样那样的痕迹,个体在历史的浪潮中显得那么无助和无力,几部影片的呼唤能改变半个多世纪的对峙和留在人们心中的伤痛吗?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