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2 10:37:56

  《适合分手的季节》是一部由努里·比格·锡兰执导,Ebru Ceylan / Nuri Bilge Ceylan / 娜赞·克萨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一):欲说还休只因他是位闷骚的工科男教授

  2014年7月8日于中国电影资料馆,来的人很多,不清楚是不是满座,但豆瓣上没看到有人写影评,于是决定自己写一篇。这些影迷有看起来青涩呆板的学生情侣,也有留着长发的男生、纹着纹身的女生,以及性别很难判断的青年。无论什么形象,我只希望大家认真欣赏影片,不要因为锡兰拿了金棕榈就来扎堆围观,关注影人,更要关注作品内涵。

  先说片名,这个中文名应该是台湾发行方译的。看片之前觉得这个名字很诗意,看完觉得这样译有点略直白,与片子整体风格不符,还是直译为《气候》更佳。

  片子一开始就是荒凉的庙宇,嗡嗡的飞虫声,出场就貌合神离的夫妇,给我的感觉像是在沙漠拍片,演员和观众都烦躁难耐。紧接着,专注拍照的男主摔了一跤,爬起冲着山顶的女主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外出度假的夫妇终于有了一个交流,虽然只是肢体语言。接着是一个长镜头,对着女主的脸一动不动,她的表情慢慢地由无表情到茫然再到失落,好像是想哭。刚进场没几分钟就要面对这样一张脸,观众们不得不尽快进入锡兰式节奏。

  晚餐时二人因为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当着友人爆发,这个对着桌子的超长镜头真让我不适,中间差点走神。之后沙滩边,飞虫声依然嗡嗡,女主的噩梦让我意识到,夫妇的矛盾比想象地要来得快得多,果然男主送走了女主,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接下来,雨季,找到旧情人泄欲的那个长镜头让我看得真纠结,整个过程毫无情感可言,说像动物般交配,其实连动物都不如。可见不仅现在,就算在过去,他对这个旧情人也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第二次幽会时,旧情人主动发起了挑逗,听见电视说地震的男主却一点也硬不起来,可见他根本没有忘记女主。

  需要吐槽一点的是,拿坚果往嘴里塞的那个动作,居然有人在后面笑,多么苦涩的画面,你把这当《分手大师》看吗?

  看望父母那段,面对母亲渴望抱孙子的情感流露,男主只是苦笑,但内心一定已经下定决心找回妻子。

  最后,大雪,不懂情趣的工科男教授细心挑选了那个只能放“致爱丽丝”的八音盒,试图找回她。买八音盒时“致爱丽丝”响起后,画面逐渐转移到大雪与行人中,同时切掉背景音,只剩“致爱丽丝”,听起来清澈动人。

  在车上的深情告白,虽然毫无创意,但对于一个闷骚工科男来说,这已经是他全部感情的表达,看得出来他很渴望回到过去。而哭泣的女主也一样渴望回到过去。

  那晚,他们的肉体重新走到了一起,也许是试图回到过去,但一觉醒来,工科男又抽风了……

  飞机飞走,画面定格在了她的脸和纷飞的大雪上。

  长镜头和人物特写太多,演员表情很细腻,同时非常考验观众耐心。

  有人知道为什么是“献给我的儿子”吗?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二):爱的气候

  现在说去年戛纳电影节的片子应该不算太晚。

  锡兰这部片子算是去年那届比较期待的,这也都是2003年《远方》(《乌扎克》)的缘故,里中的摄影太棒了,纷飞的风雪还有长椅上的沉思更是记忆犹深。几年前文西就狂说《乌扎克》中的“塔式长镜头”(不过他把这个称号丢给好几个人,贝拉.塔尔,索科洛夫还有锡兰老兄)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沟通主题,不过还要补一点是神似,精髓还是不尽相同。

  《气候》其实早个月就出来了,不过换成了另个译名叫《适合分手的季节》(叫人敬而远之的意味),无意中看到,这不是土耳其锡兰吗。马上去拖了个下来,再跑IMDB溜达了下,锡兰不仅自编自导自演,把妻子也拉来演出,难不成是自述性质的切身体验——带着这些好奇看下去发觉并不是。

  故事再简单不过,一对遭遇情感危机的男女,貌合神离,很快,也真的散开,一句话总结就是如此。男人口气多数时候显得冷淡,口头承诺往往证明不了一切,特别是结尾吐出来的那句,连作为一个观众的心都寒了一下。女的闷闷不乐不时的犯些固执和孩子式举止,最后若有所思的醒悟,说来都是正常不过,分开是个更好的选择。

  爱看的就是锡兰片子的摄影了,果然还是老样子。不过对影片中的声音更有印象些,片头盈盈嗡嗡的飞蝇,中间的雨点声甚至是吸口烟的声响还有那火亮的一点烟头。

  然而锡兰的表现始终偏私密了些,如此打精磨的内心戏真能让人安静下来,恐怕是很难。意味深长的故事分析着男女之间的心理起伏和殊异。套用的话可以把“距离”放在这部片子更为合适,男女之间的感情理解距离,外在的则是季节气候的变化,从炎夏到雨季再到冬雪。

  结尾Bahar在飞雪中似有所悟又隐藏一丝忧郁和黯然的面容又狠狠地道了下主题,在这样一个五月碧云天的下午想象着远方土耳其的气候——季节移换必然导致的变化,和两个中年男女主角的内心阴晴不定,压抑了点。

  其实,标题已经包含了锡兰的三部片子,恰好符合情境。某种意义上,锡兰是爱展示诗意或者现实的伊斯坦布尔,也爱以上的季节象征,一旦和主角的情感联系上,它们则变得更有必然性。

  正如自己喜欢书本上描述的从东边海洋而来的夏季风一样。

  莫名的想起了一个情景:几年前天气预报里喋喋不休的讲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一个小伙子干巴巴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三):爱情是一种情绪

  看过《适合分手的季节》,一部多么沉闷的电影,就像几十年的婚姻一样,日复一日的平庸和琐碎,让人不能承受之重。

  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中的两个人总是不断地纠缠、伤害、困顿、无奈……可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般地走进婚姻,因为一个人的寂寞和冷清,绝对不是人类可以忍受的,婚姻中,就算是伤害,也总是点可做的事吧。

  男人,心里清楚:世上最好的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可是个把情人仍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对于女人而言,如果觉得情人是世上最好的,那么她的婚姻大概要伤筋动骨了,或者只是她自己伤筋动骨……

  婚姻中的不忠绝对不应该是婚姻面临的最严重的伤害和困境,只是男女爱拿它做文章,当借口。

  爱情,其实是一种情绪,所以它必然是脆弱的,变幻无常的。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四):他是太阳,她是月亮

  他是太阳,她是月亮。

  月亮朝向太阳的一面很温暖,背着太阳的一面很冰凉。

  视线里只有她的时候,日食发生了,永恒的石柱和白晃晃的沙子也透出荒凉与哀伤。

  镜头里不见她的时候,月食出现了,夜色里唯一的亮光被吞噬,只剩下欲望和彷徨。

  太阳可以有很多颗卫星,而从标准的轨道来讲,月亮甚至都算不上,因为她还要为来回晃荡着去拍地球各角落的外景这种无趣的工作,而跌跌撞撞。

  他撒谎说他会改变,怎么可能,他永远是自私的恒星,闪耀他锋利霸道又冷漠的光芒。

  她撅着嘴哭喊她要逃离,谁又能相信,柔弱的戴安娜会逃得出阿波罗强大的引力网?

  深夜里她熬不过挣扎,重新沉沦。他拂晓时从容撤离,守时地从另一头升起,仿佛无声息地抽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于是,她只能无奈而又不舍地,看着他坐的飞机慢悠悠地侵略她那布景的天上。

  于是映着漫天飞雪,一行眼泪溢出她的眼眶。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五):雪的静默--舍兰《气候》

  土耳其导演舍兰(Nuri Bilge Ceylan,http://www.nuribilgeceylan.com/)的《气候》(Climates,2006)是我今年看过的最佳的电影。《气候》比之于导演的前作《遥远》(Distant,2002)还要出色,而且承接推展了舍兰所关心的问题--疏离与孤独。

  本来是看《殇城遗恨》(Grbavica,2006)在先,一口气看两场。去年夺得柏林金熊奖的《殇城遗恨》风格平实,不动声色,直至最后十分钟真相揭露——少女是仇敌强奸成孕的孽种——这是原罪,但因为无私的母爱,一切罪恶都消弭无痕,借用文豪歌德(Goethe)在《浮士德》(Faust)中的神秘的合唱:「不能达成的愿望,在这里已经实现;不可名状的奇事,在这里已经完成;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高升。」《殇城遗恨》是一部关于战争与母爱的电影,令人动容,可是,这片刻的感触和愉悦在四十五分钟后实时消失。

  《气候》一开始的景深镜头已说明一切,妻子在前景,丈夫在后景,但后景的影像是模糊的,不对焦的;之后又反过来,妻子在后景,也是模糊的一片——夫妻二人在情感的废墟上踽踽而行,他们已无法沟通,视而不见,过去的美好日子不会再回来,一如安东尼奥尼(Antonioni)的《夜》(La Notte,1961),情隔万重山,爱是不可能的事情。

  电影分为三部分,气候和地点各不相同,一开始是阳光灿烂的渡假城镇Kas,阳光并不和煦,倒是令人焦躁难安;中段是雷雨前后的城市伊斯坦堡,风雨挑动人们暴烈的情绪与情欲;尾段是漫天飞雪的东部乡镇,寒冷封锁着窗户,封锁着道路,封锁着房子,封锁着人。

  三部分各有一个固定不动的长镜头,第一个是晚餐后的闲谈时段,夫妻之间已无话可说,夜的寒风令丈夫的关心问语变成冷嘲的说话;第二个长镜头是丈夫与情妇的性爱场面,一粒果仁引发出男性的占有欲,男人暴烈一如动物;第三个长镜头是夫妻重逢,二人在车上,丈夫说不如重新开始,却没有响应。

  安东尼奥尼(Antonioni)的《奇遇》(L’Avventura,1960)以一个左右对分的长镜头收结,情侣背后是坚固的房舍,而另一边是远处的火山——二人暂且得到坚固的感情关系,但未来是不可逆料的;《气候》有一个上下对分的长镜头,下面是丈夫与沙滩,上面是天空、海洋和妻子,二人活在不同的世界,妻子看着帆船,丈夫看着妻子,他无法掌握妻子的思绪。妻子好象海浪,片刻依傍沙滩的海岸,但倏然就会离去。

  在《气候》的尾声,妻子到酒店找丈夫,舍兰以一连串特写镜头(例如一支燃烧着的烟、墙上的绿色花边的灯)与不对焦的镜头交待二人重逢的夜,引人遐想。到结尾,二人分道扬镳,妻子回到工作的地方,雪下着,落在她的帽子上、肩上,更多的掉在地上,没有了爱的感情一如寒冬的雪。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Orhan Pamuk)以雪的静默来打开不能被揭露的真相,真相老是令人难以接受,且带来威胁,结果是——谎言与面具慢慢地吞食纯真的自己,人本来的面貌与灵魂。然而,雪的静默带来另一种声音——The Blanket of fresh, white snow had buried the empty streets in a silence so deep that we could hear only our footsteps and breathing.(Orhan Pamuk”Snow”)。静默,原来是聆听自己灵魂的声音,那听不见的音乐与呢喃。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六):怎么看电影

  真实,耐人寻味,这是作为一部电影所能打动我的最基本的两个要素。真好,在这样一部电影里我都找到了。那种奇怪的沉默气氛,那种无可奈何的对话,离我的生活那样近。不同的人,总在不同的电影里找到自我,从这个角度看,我说这部电影好那可能是因为我情感挫折体验比较多。确实,要在这部电影里找到感觉,是需要天时地利人不和的。天时,是指要找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地利,被窝或者沙发都行,要舒适(电脑前不是一个好选择,人容易浮躁),人不和最容易理解了,要是跟情侣刚吵过架,那么恭喜,你很快将要读懂这部电影了。开始的15分钟,是很考验人的,一片荒芜的场景,两个乏善可陈的人,超长的长镜头。但从饭桌的对话开始,你会发现,一部IMDB评分7以上的电影正式拉开序幕了。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七):各吹各的风,走向下一个春天

  看到一篇影评是完全站在女主的立场来写的,说那个男人如何自私不懂女人的痴情,觉得有片面化倾向,于是也动手写一点。

  隔阂产生的时候,两个面对面的人的想法无法相通,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无法置换到对方的处境,也就变成了自私,从这个角度看,剧中的女人、男人都处在自私的领域里,女人无法进入男人的世界,男人也不懂女人的想法,但人类总有很多不甘心,不甘心被隔阂分离,于是挣扎徘徊,试图找回曾经的感觉,到最后方知一切都是幻觉,失去了的感情就像过去了的春天一般,再来是必不是去年的那个,怎能在同一个人身上找到昨年的春天。

  男人不甘心的方式是主动去挽回,女人不甘心的方式是等待和幻想,前者清醒退出时,也是后者梦醒面对现实时,这种先后关系容易让人误解前者是肇事者,后者是受害者,其实呢,大家不过都是爱情风向变迁的受害者。

  当然,沉溺的那一个人往往会感冒得更厉害,甚至被夺取性命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这不是病得较轻的那个人的错,但愿喜欢沉溺的女人,不要把爱情当鸦片,醒都醒不过来,妄自责备男人,爱时,疯狂,爱后,也得思考,否则可能就白爱了,等待被爱,没有你想的那么无辜,也可能是一种保守的自私。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八):When?

  成都的冬季总是这么阴郁。

  前两天一反常态,阳光明媚,今天又回复阴冷。

  造物主造人,妙处实在是不可名状。

  他的冷静沉默,她的敏感脆弱。

  三种天气,一段感情。

  也许他从来不知道她为何渐变,或者骤变。

  太阳

  片头就是她那并不十分惊艳,甚至还有点臃肿的脸晒在阳光里。

  很久很久,她在远处无奈地看着他。

  很清晰,连同脚踩在瓦砾上的声音。(crackle)

  她渐渐地朝小山坡走去,看着他摔倒,她嘴角的笑慢慢凝固,面无表情地哭泣。

  海滩上,她梦见他把她埋进沙里。

  先是身体,最后头。

  她惊醒。不是吗?他正用他的冷静沉默一点一点将她埋葬。

  雨季

  其实很喜欢他走在雨的大街上。

  和父母的谈话。

  嚼着干果清脆的声响。

  他和她的关系也恶化,一如湿漉漉的网球场地。

  雪花

  他去挽回。

  曾经也以为他终于改变了。

  为什么,当事情有了转机之后,他还要用一盆冷水浇熄她复燃的热情。

  当她带着难以抑制快乐的微笑讲述绿油油的草浪时,他用他漫不经心的呵欠把那盆冷水凝固成了坚冰。

  她发现,也许他从来都没有改变,他从来都不懂得她,从来都不试图去弄懂她。

  也许,他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

  漫天雪花,是否在告诉她,过了严冬,还会有一个天气,breeze,喜欢这个词语。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九):遥远的他

  从男主演的视角看这片正是简介所称的Man was made to be happy for simple reasons and unhappy for even simpler ones 。他会因为和同事聊天的一两句无聊事情笑得天真无暇不可开交,也会因为女人使的小性子而马上消沉到无一丝生命力。沉默的他看起来是那么寂寞,其实他只是一个简单得过了头的男人。

  更像部女性电影,真正的寂寞存在于女主角对爱情心中无尽的冬季,那些单调色彩和脸部特写刻画内心意识流所使用的长镜头尤为精彩:

  女人半梦半醒躺在沙滩上,阳光渗出她脸上眩晕的细汗,有些焦躁有些迷幻,镜头在女人脸后拍摄男人从海里游泳回来湿漉漉的走来脸上的棱角滴着水珠凝视自己,沉醉于他把自己埋在沙里的快乐,忽然一捧沙子将头一同掩埋,窒息让她惊醒;原来极度的幸福和伴随的极度恐慌都是一场梦,现实中的丈夫只是背坐在沙滩上陌生得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海风不留痕迹拂过,只有无尽的沉寂和孤独个体的存在。她走开面向海浪边缘坐着,换了男人坐的位置长镜头拍这个背影,再次感受女人的孤独。他讷讷的开口排练分手台词,说着说着变作坚定而通顺的语气,等观众意识到这一变化时镜头从他侧面拉开,女人已经在他另一侧面出现倾听而崩溃的脸。原来这才是真相,她在男友分手的话之间虽是静坐倾听,但已经思绪从幸福到受伤到从无尽的寂寞中残存余念的醒来。这里精简的穿插了几个没有脱离场景的蒙太奇片段便将人物关系和内心刻画的入木三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近在咫尺,心中也有彼此,却无法永远在一起。

  《适合分手的季节》观后感(十):《适合分手的季节》情变时有迹可循

  灿烂的光试图穿透古迹,照亮女人、男人不再坦诚映照彼此的心河。躲在阴影中,站在高岗上,女人注视、遥望着她似懂非懂的爱人,默默泪滴流淌在苍蝇的嗡嗡嘤嘤里。

  汗珠、梦魇、爱人、分手亦是朋友的谎言,一对貌似恩爱的夫妻,一段度假的全部曲目,在飞驰的摩托车上,因女人捂住男人眼睛,想要一同赴死的疯狂举动,余留的爱被痛苦的汪洋冲荡殆尽,提前结束了它的演奏。

  妻子随电视剧拍摄组离开伊斯坦布尔,丈夫继续留在城市做他安稳的教书先生。丈夫开始重新幽会旧情人,释放着偏执的征服欲望与空洞的痛苦。激情、欲望、占有都不是爱,空虚得让男主人公愈发迷茫无助。在重新找回妻子的道路上,再次撒谎,再次摇摆,再次感受无法纠正的“不和谐”,同时又体悟到爱、等待、希望,与割舍不掉的忧伤,爱情与婚姻随飞过头顶淹没在鹅毛大雪中的生命过客,远走了。而这样一部幽怨地讲诉“分手”故事的电影,正是来自土耳其导演锡兰06年的作品《适合分手的季节》。

  如若真心赞扬某位影人,或许避开“传承”或“巧仿”的同比,更具有敬重与表达其不可或缺的意义。但对一些比较神秘且低调的人,总会觉得评论不够生动饱满,触不及面目,就拿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来讲,举出电影《五月碧云天》《远方》《三只猴子》加之这部《适合分手的季节》,再谈到欧洲电影奖、戛纳电影奖,伊斯坦布尔电影奖等等,还是没有介绍凯瑟琳.毕格罗时,引前夫卡梅隆、奥斯卡《拆弹部队》来得深刻,令人过目不忘。

  显然,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锡兰是戛纳的宝贝,不是好莱坞的宠儿。他致力于民族文化生命的雕塑,而非立足在影视商业帝国竞赛。作为个人对艺术存在方式的不同追求,商业与文艺宣传效果的差异,总之,能深刻记住锡兰部部精心的代表作,竟也会不在意幕后的他是谁,成为无奈的遗憾,始终在影迷心中存在模糊不清,找不到扶墙的眩晕感,这也是能够理解的自然现象,名利与贡献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在谈及他的作品时,每每乐此不疲,从头到尾再絮叨一遍,讲他的电影风格,与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并论,并不由自主地拿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等顶顶大名荣耀锡兰的门面。不管怎样,看起来,很多影迷愿意折服于他编、导、摄、演多栖才华,盛誉他特立独行的世界独立影人身份,哪怕他就如媒体所言是位大器晚成的电影界“孤狼”一样的大叔,对他的喜爱之情应该是发自真心的。

  选择看《适合分手的季节》,多半是好奇锡兰担当主角,镜头前的直观形象了。笑起来英俊腼腆,板起面孔冷漠刻板的锡兰,想不到是有做演员的天赋的。而演绎方面的才华,丝毫不影响他编剧导演的能力。99年的《五月碧云天》,锡兰回到故乡请来双亲隆重助阵这部真实人间醉人的“碧云天”,到06年自编自导自演的《适合分手的季节》,他迷恋长镜头的风格未变,却多了内敛的沉淀;画面灰色意境未变,却多了跳跃的春山黛点;谱写故事情调未变,依然倾向自传体视角,且多了成熟现实的气息,而时间过滤走的遗憾,显然,也并未摧毁锡兰的电影人未来。

  若比较“五月碧云天”与“适合分手的季节”,我的确更喜欢早年锡兰张扬释放华丽才情的做派,或许充满诗意的图画是最直接吸收灵魂的磁盘,在这一点上,锡兰具有高超的视觉鉴赏力,他的审美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适合分手的季节”因剧情需要,显得规矩、迷蒙、躁动、分裂了,围绕着爱情婚姻,问题源源不断。如此,图画便不重要,需要全神贯注可听可想的故事内容。为迎合主题,叙事角度、故事节奏、拍摄剪辑等的确集中成了一种矛盾复杂的融合体,尝试了新的影像语言,动静中流动着令人抓狂的心理变奏曲。若不细心体会,或厌倦了声东击西的“暗语”,此剧的美丽在时过境迁后体会到它的震撼感,我想可能性更大。总之,爱情不能望梅止渴,一生定要有份属于自己的爱,在心猿意马的人心中挑挑拣拣,也许就该存在相当复杂的因素。而这样思考所需的脑细胞自然要抱怨。

  剧中,锡兰游走在婚姻内外的躯壳与灵魂,随同沙滩烈阳及小镇冰雪,形成了全剧复杂善变的情感叙事线。对于夫妻最后陌路的成因,锡兰选择了倒叙的手法。电影结束时,就能完全理解最初镜头中,莫名啜泣的女子的脸,她的忧伤来自何处。而锡兰自身摇摆不定的心性,也有所推诿。似乎是夫妻生活中存在的通病,太过亲密,就会看到彼此的眼屎,太过疏离,就会彻底放开了彼此相牵的手。所以,最后为了自由,为了完全占有,男人说谎,女人逼供。男人偷腥,女人伤心。女人离去,男人悔悟。但结果是,再也回不到彼此只拥有对方的曾经。

  这当然是人间一大悲剧,永结同心的神话被笑话了。其实不讨论整部剧的主题思想,就说锡兰拍摄此剧所要历练自己的所在,完全能感受他对美的贪婪诉求,诗歌、散文、小说外加图画,他一直要求自己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完美地分割他们的比例,并永远同时存在着。而这一部,因为复杂的“情感”话题,使得他的意图未被唯美的诗境画面掩藏,所以有了均匀分布的平衡感,但也在视觉上少了异常突出耀眼的锋芒。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