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农民工干部的官场路,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2-09-25 12:53:10

  四川省首次公开在全省范围内,面向优秀工人农民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试录取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全省有2494人报考。这是全省范围内首次面向这类人群招考公务员。2009年11月,遂宁市曾尝试在该市范围内面向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吕长华就是遂宁市大英县首批公选的农民工干部。(来源:成都商报)

当上了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之后,用吕长华自己的话来说:“两年干到正科,两度欲辞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农民工的官场之路又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说说这种新的干部选拔类型。古人曾说:“英雄莫问出处”。清代思想家龚自珍也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到了新时期,我党伟大领袖之一的邓小平同志则更加形象地指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些观点,无一不强调人才选拔的多样性和类型性。基于这点来看,公招农民工干部是正确的,是科学合理的,是适应新时代农民需求的。

但是,如何才能将他们以前务工经商的一些固有思想同公务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有机结合?他们以后在官场的道路又在哪里呢?

我们接着来看看他们当上官之后的一些表现,还是以吕长华为例:“两年到到正科,两度欲辞职”。首先,两年内从副科升任正科,应该说工作成绩、业绩还是十分显著的。其次,为什么会两年内两度辞职呢?笔者认为:这应该就是价值取向和宗旨意识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为官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为了过官瘾,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服务于民、造福于民。一方面很多的农民工在外务工经商开阔了眼界、挣了钱、当了老板、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就一心想回到家乡为老百姓做几件实事,最好而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成为家乡的父母官,这是好事,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和提倡。另一方面很多人回到家乡,要么是“空有抱负却报国无门”,要么则是进入官场,却不能坚持下去,一是声称工作开展不易,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相去甚远;二是纯粹为了捞虚名,过官瘾;三是认为受约束,没当老板来的自在等等。总之有这些观点之人,无一不是三观和宗旨意识出了问题。

笔者认为:“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要想当一个好官,想真正为老百姓做几件实事,就必须先加强学习,确定崇高的理想信仰;然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做人民满意的公仆。这不仅仅适用于我们的农民工干部,也适用于千千万万的广大党员干部。

作者:鲜章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