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创作者的自白
一个小创作者的自白
——对习大大文艺座谈会的一点感想
周寒树
广告界传奇大师大卫奥格威写过一本书叫《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也是在各种阴差阳错下学了广告学,但我对广告学的掌握远远比不上我对文学的了解。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一旦你爱上了某种东西,它会诱惑着你、指引着你。
昨夜睡不着,不知何故,看了一个视频后,愈加睡不着。我看了习大大文艺座谈会的新闻视频,一个18分钟28秒的新闻视频,我看了三遍,从未有过。
习大大的一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他说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照亮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我在反思,人活着如果只为现实没有浪漫,那这个人真是白白来世上走一遭了,人如果只有浪漫没有关注现实,那这个人注定无法生存。
视频里有个叫叶辛的作家我印象很深,讲述了自己的感悟和经历,一个作者的眼光是多角度的,我肉体是个乡下人,带着浓浓的土地的气息,我的灵魂是无界的,走过田埂,越过都市。我在两年前写过一首诗叫《三岔口》,因为上次被人用了,所以又拉起我的回忆。那首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在泗洪写的,写的是城乡发展。我只是个农村人,而且只是个小人物,我的一首诗也许只有那一千多人看过,也许他们看过就忘了,但我依然愿意写下去。
写作真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去一个地方,爱一个人,看一处景,触一件物,都可能思绪飘飞。以前学哲学对马克思的那句“物质决定意识”一点感触都没有,越来越发现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长虹的广告词是让想象发生,我们这些文艺创作者要有想象力,那么这些创作的来源是哪里呢?毫无疑问是两个字——生活。
因为昨夜看了那个视频,我今天下午写一个文学脚本有了灵感。
下面是我的简稿:
主题:传播知识就是传递爱
故事情节:爷爷在客厅电视机前看习主席文艺座谈会的新闻,孙子过来问:“爷爷,电视里那个爷爷在说什么啊。”爷爷笑着说:“他说你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作家爸爸在书房电脑前也在看文艺座谈会的新闻视屏,儿子过来兴冲冲地说:“爸爸,我知道那个爷爷说的是什么。”爸爸说:“他说什么啦。”儿子说:“爷爷说让你好好写书,让我们好好读书。”爸爸笑着说:“是啊,我们都要好好读书。”
标版、广告语:传播知识就是传递爱
我好几天前看过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短篇小说《孕妇和牛》,孕妇没有多少知识,但她希望未来的孩子能有文化,这跟如今的社会思想是一致的。像我的上一辈很多没有文化的父母,都希望他们的下一代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不知道微积分是什么,不知道托尔斯泰是谁,他们只知道努力挣钱,送孩子去好学校读书,上好大学,或许他们都没想过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但他们坚信一点:读书,读出书就好过了。
培养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再到研究生,要花很大的成本,这些大多是父母的血汗换来的,他们不求回报,只求后代能够拥有他们那个时代没有的东西。我想我们所有人的父母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不论在其他领域他们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至少在传播知识教育的责任上,他们都努力了。
我作为年轻一代中的一员,也受过现代教育的熏陶,我想我自己肯定会延续前人优秀而虔诚的教育义务,我的小孩我肯定让他受到更多的知识浸染。当然,我会按照他的兴趣爱好来,因为生活在应试体制教育的时代,我已经感到自己的思想某些方面受到了束缚和钳制,我不能让下一代也在一个圈子里徘徊。
文艺座谈会来了两个网络作家,周小平和花千芳,我本身关注网络文学也比较多,于是特意去看了他们的博客。我的新浪博客也快三年了,不过我的作品都没在上面发。政府机构开始关注草根文学这对我们自由创作者和民间写手是个福音,我们应该创作更多有正能量的作品去给人以希望和启迪。
创作者如果充满了铜臭味,那他就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了。有的作品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一般人可能感受不到,有的作品真的就是创作者的孩子,被抄袭和盗窃就如同丢了最心爱的宝贝一样难过。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管不住别人,我们应该守住自己。
最近在搞论文,题目是《广告学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及塑造》,因为我对心理学也比较有兴趣,所以选了这个题目去探探路。这个方面因为很少有人写过,所以参考文献也比较少,我也在努力地找专业书籍去观看。因为学术和艺术是有差别的,我写诗歌和散文写惯了,唯恐在论文的语言表达上不够严谨。
我最爱的几个作家是王小波、冯唐、汪国真、张爱玲、韩寒、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文风。
我最爱的体裁是诗歌,到今天估计写了几百首应该有了,有些我自己都忘了,有的我一直都记的。不说有没有别人欣赏,至少我觉得写作是一个宣泄的过程,作者肯定是放松了。有两首诗影响我最深,一首是卞之琳的《断章》,一首是西格夫里萨松的《于我,过去,现在及未来》。诗歌在当今社会没有那么受欢迎,倒是一些奇葩的诗体,往往吸引了大众眼球。
在这样一个文化消费社会,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传统文化艰难前行。
作者要跟上时代,但又不能忘了文学与艺术的根。
我喜欢一句话,像做人一样作诗,像作诗一样做人。我是个创作者,一个小得不起眼的作者,我有时会说是自己的作者。作者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人性,人性最是奇妙的东西。但我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我想除了现实,我还有个诗意的世界。我获过奖我高兴,我不是高兴那些赞美与有人发钱给我,我是内心深处得到肯定而生出的一种价值认同感。人的价值能够得到肯定,这无疑是最大的褒奖。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习大大说一句:“周寒树,你这个作品写的不错。”我也会十分特别尤其的激动。
歌手唱歌想要更多人听到他的歌喉,作家写作也想有人看他的作品,所有真正的文艺创作者,我相信大多数都在追求着一种价值观的认同感。人就是这样,我经常会问朋友,人活着到底是在追求什么。我想了又想,是在追逐一种价值的实现。
我在追逐价值实现的路上,路边风景正好,且伴我一路前行!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