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那孩那牛那人

发布时间:2024-06-29 20:15:35

  孩子很小,还无法做重活,但农村活计多如牛毛,随便拔一把都够孩子忙一阵子、乐一阵子,最快乐要数晨牧。清晨,一群孩子喊着、跳着、乐着赶着一群牛向村外原野走去。

  南方的山村,土质多为胶泥土,耕种任务繁重,所以养牛多选择水牛且奶骟为佳,此牛温顺易驯服,容易和孩子相近,深受孩子和大人喜欢。农村通常一家一牛,两牛一架,所以娃比牛多,小孩只要能走路就由哥哥或姐姐带着一同前往,一起劳动一起嬉戏。

  在宽阔的原野上,骑牛称为一项竞技游戏,较大的孩子玩得多,小孩只是羡慕和担心,也盼望早日长大能在牛背睡着、跳着,与牛合为一体。牛的大小与壮否,决定孩子的位置。牛的大小孩子不能决定,但牛的壮否与孩子牧养有关,孩子不容牛受一点点伤害。要是偶与其他孩子斗气,也要在保护好自家牛的前提下,对别家的牛进行抽打,谁家的牛要是被打那是奇耻大辱。斗气毕竟少数,打牛也是少数。临近回家,牛饱了,人饿了,牛儿驮着几捆草带着孩子回家。

  年纪再长,与牛相处的方式开始改变。时而参与驯牛、耕地,少不了要抽牛,但没有眼泪,更缺少怜惜。记得一次和表哥驯牛,牛儿不听话,狂奔不止,看那阵势吓得我不敢参与抓牛、堵牛,而是远远躲在一边,看表哥一手把牛尾拽在手里、拉住牛,我才赶过去帮着架牛,成人对牛的惩罚就是把地犁得更深、时间更长、打得更狠,时而皮鞭打破疲惫的牛身,牛背鲜血直流,不忍直视。偶尔参与耕地,多是学习学习,几转下来,人比牛累,汗流浃背,牛儿对我抛出轻蔑的眼神,我也无能为力。

  一次逃课中,我和村里的伙伴在一个山头被两头黄牛追吓,跑不赢牛,只好认输跳下陡坡避牛,牛儿对我的恨变本加厉还与了我。想必那时牛眼必是红得出奇并跳出眼外,牛之大高出两米,以致恶梦缠身,不知是对我们不好好上学的谴责,还是对抽打的恨的回击,但终究成为阴影,见牛就怕。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