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岁月——老家
曾经的岁月——老家
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了我的心,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沙恭达罗》
老家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印记,只是作为一个儿媳暂且的栖息之地,与它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是每次逢年过节来跟父母亲聚聚,这样的年限也只维系了两年。两年后,父亲去世,母亲便随我们进城居住了,所以老房子就闲置着再无人居住了。
就在这中秋国庆双假之日,一家人再次来到老家时,看到的却是一副破败的景象,整个房子已摇摇欲坠,屋上的瓦已掉落,屋顶已成了天窗,房子周围蒿草藤蔓丛生,人进去已淹在其中不知所踪,这样的景象,让人心寒,它毕竟是上一辈的功劳与心血,一辈子的成就。
父亲的早逝给这房子提前了荒废的机会,母亲随我们一走,老房子就闲置了,再也闻不到大锅底里飘出的亲情,感受不到斑驳的墙壁上散发出的温馨。
小心翼翼踩过残瓦碎片来到灶屋,灶台依旧,睹物思人。曾经过年过节一家人围绕这灶台火坑前后,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父亲说话的语气是一向的温温柔柔,眼里总是蕴着笑意,天生就是一副慈善面,怎么看都不覚带霸气。饭桌上那个酒杯是父亲一日三餐必满的,雷打不动。女儿小时候的摇床依旧在。那是热天的时候,女儿才几个月大,蚊子咬她,我说:“蚊子咬你也不晓得用手打一下。”父亲在旁边笑说:“晓得打蚊子了呢各长大啰!”还有妹妹,手捂着刚煮熟的热鸡蛋伸向女儿面前,那种笑,要多柔就多柔。时隔多年,这一幕幕再现,依然就像发生在昨天。触目伤怀的记忆让人温馨而又无奈。
今日站在这,已物是人非,眼前不变的仅是那自由的空气还围绕在简朴的房子周围。唯一芳香的炊烟只在那烧了几十年的泥火炉里永存。
站在这房前屋后,最多的只是沉默,甚至莫名的伤感。老房子就要从眼前坍塌消失了,意味着下次再回老家,家——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
屋子里早已经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然而它的安全却比任何东西更叫我们在意。前几年还拿钱请人每年检一检瓦,以防漏雨。希望它矗立在风雨中的时间更长久些,那份家的感觉会因它的存在而让我们在外有份心的寄托,也想永远保留那曾经温暖的气息。哎!它终究抵不过风雨无情的摧残。
可惜那房前屋后的茂盛的果树和那颗桂花树。无奈呀!
世间有什么事抵得了无奈二字?如果是彻底的消失了踪影,纵然难过,也许不必再牵肚挂肠。可是我还是希望它平静而寂寞的存着,在西风冷雨里存着,只为叫我们记得这败旧的院落、破旧的老屋,是我们成长居住过的地方,是父亲母亲给过我们的天堂,是我们萌生勇气离开家的最初的守望台。
这是我们梦起的地方,也是我们的魂牵梦绕。在黄昏里,在烟雨里,孤独寂寞的老家永远栖住那些不退色的阳光,那缕缕香味不变质的温暖的炊烟。它已不能再为我们遮风挡雨,也不能再为我们笼一屋温暖芳香,就像是我们再也靠不得的父亲的肩膀,我们却愿意他一直如当初般守望着我们。有他在,即使悲伤,灵魂却永远不会迷茫。
老屋终于彻底的荒废了!下次再来看,就真的是一堆废墟了。这所有的记忆,或浓或淡,或深或浅,若隐若现,挥之不去的念,却永远属于心的珍藏了。
这世界上,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风景;痛得最深的,总是沧桑的心。
默守心中的这份曾经的美丽,静听岁月低吟浅唱。这种幸福,不是在尘间,而是在心里。
让自己深深懂得:经年中,总有些故事属于曾经,总有些思绪随风。很多人,很多事,走过了,离开了,就让它成为风景。在人生黑白交错的背景里,画一笔领悟,书一笔珍重,抑或安静,抑或淡然。学会浅行,学会释重。心,只有经历过,才会坚强;生命,只有承受过,才会厚重——如这老屋。
时光荏苒,若水穿尘,回眸处,岁月静好;向前看,繁华依旧。文: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