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的扭曲心理
扭曲的心理和不正确的价值观是阻碍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今天有大量的网络作者,大部分都是业余的,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写作指导,也没有更多的写作目标。在与许多作者交流讨论中,清晰地看到当今作者的一些扭曲的心理。
我曾推荐一位历史老师参加当代文集写作培训,他说他不喜欢培训这个字眼,喜欢斧正这个词。由此我明白了他的自负已经占据了他的心。于是我决定放弃这样的推荐,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文者的谦虚心态。涵石老师说:文章的价值就是他留给后人的启发,并且鼓励人们向善。而一篇文章没有传递给我们更有效的声音,那我们就视为他没有价值。当前中国文学缺少的是思想,是对社会的思考,他的本身已经让他缺少了更多的发掘力。当前中国文章写作进入了一个苍白、萎靡、虚名求利的怪圈。而当代文集的理念和目的是要推广和普及文学的价值观,要促进中国文化进步。文学是一种时代的信号,他所表达和输出的一切信息都是要有其深远意义的。首先作者的价值观的偏差,就会很大程度影响文学氛围与风气的形成。
一位文友在网络上小有名气,当我推荐来文集时他虽然很高兴,但是没有培训和写作的热情。他说:自己现在也算一个名人,怎么可以去参加培训,我的文章你可以全权代表,如果要修改你就可以代替我。在他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价值的偏差,因为他是安于现状,放不下面子的一类文者,在他的眼里文章只是自己的虚荣和怡情的工具,代表不了什么。文集需要的是有热情的作者,而不是拼凑文章,我可以修改他的文章,但是我修改不了他的价值观,所以我选择放弃了推荐他。好文章不是一次写成的,只能自己亲手动笔一次次的修改,才能清楚的明白学无止境的意义。一个作者若是连自己的文章都不愿意修改,那么他只会陷入死胡同,走不出来。人只有清晰的明白文学所代表的不是个人的狭隘思维,而是广阔无边的探索,才能用冷静的头脑和求知的心态去感悟和体会,从而再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与恶和美与丑,用真实、客观、理性的洞察力来给予后人启示,那才是一个文者的真正价值。探索是不能停止的脚步,创新是所有为未来努力的作者们所该具备的信仰,只有在不断求索中,才能用坚定的信念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最近有文友问我想不想出资合印出书,我回绝了。在我看来,用金钱买来的名利和虚名是一种耻辱。在文集学习的期间,有很多人说我是不是被洗脑了,说我走火入魔了,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想告诉他们这是我的信仰。为什么我进入文集,就是因为我不想在已经被污染的所谓文学乐园再去无病呻吟,苍白无力的苟活,那样的生活只是自娱自乐,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要的。涵石老师说:“中国文化的悲哀所在,就是作者自己摸自己,自我安慰。没有全新的理念和信仰。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有读者的好评和丰厚的稿费就是价值,实际那是走近了误区,也丧失了文者的职责。自从走进了当代文集,在学习写作的过程和实践中,我明白了,一个文者的责任和自己写文的目的。从开始的不会写到独立思考,经历了一个艰难与漫长的过程,但是我没有放弃,是涵石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使我走到现在,同时也看见了中国当代文集之文友们不同的一面,他们都有着一颗善良、朴实、心灵,还有饱满的热情与团结意识,就是这种精神使我深深感动。
这些作者心态扭曲和精神变异,如何正确的引导和发展文学市场则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