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是天堂——评析《雾中风景》
发布时间:2022-12-11 12:07:49
无助的我们结伴而行,在现实的迷雾中,寻找着美丽的风景。
坚持,坚持,再坚持……终点是天堂。
《雾中风景》愤世嫉俗,但怨而不怒。
《雾中风景》悲天悯人,但哀而不伤。
《雾中风景》有着寻回美好的执着,同时,又有着顺其自然的洒脱。
这,就是希腊老人安哲罗普洛斯的杰作,一部曾让我找回眼泪的电影。
主题
和许多公路片一样,《雾中风景》所讲述的故事可以用最简单的几个词汇来概括:出发,寻找,停泊,再出发,终点。然而,《雾》片中“寻找”的实质却和大多数公路片不同。
大多数公路片中的“寻找”是一种“探索”,探寻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而它们都尚未可知。《雾中风景》中的“寻找”则是一种“回归”,它的主题是要唤醒世人去找回人性中最本真的美。而那种“美”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正如片中的“父亲”早已存在于姐弟俩的心中一样。无须探求,只待找回。
引子
“可怕吗?”
“不,不可怕。”
这是十二岁的姐姐伍拉和五岁的弟弟亚历山大之间的对话。当这两个极其柔弱的形象在影片一开头就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不会隐隐地感到:多么无助的姐弟俩。自然,这时候的感觉不会很强烈。
出发
“乘上了。”
“乘上了。”
即使这部影片在两人搭上列车的那一刻就结束,那也将是一部不错的短片。因为,《雾》片的头开得确实很丰满。从开始时《旧约—创世纪》的吟诵,到与那个整日梦想着飞翔的友人告别,最后到两人在列车上的相拥,“出发”这一段的情节安排事实上很紧凑。然而,这个结构如此紧凑的段落在我们的眼中却又显得那么舒缓,这一点无疑要归功于安哲罗普洛斯的长镜头。
旅途
姐弟俩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无不围绕着前文所说的主题展开。其中,最重要的情节无疑是两人和一个在剧团工作的青年从相识到相处,暂时分开到重逢,最后离别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这个过程及相关的一切(主要指青年所在剧团发生的一切)是整个旅途的一条主线。而其他的都可视作“前奏”或“插曲”。当然,这些“前奏”或“插曲”同样重要,有些甚至更重要。比如说姐姐被卡车司机夺去贞节的“插曲”,又比如两人遭“伯父”冷言,接着被送往警局,最后从那儿逃离的“前奏”。
然而,要煞有介事地一一分析“主线”,“前奏”和“插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无须这样做。在下文中,我只想就自己看得比较有感觉的一些情节结合视听语言来说说。
1.定景
旅途中的一些定景让我看得热泪盈眶:互相依偎的姐弟俩蜷缩在车厢的一隅,作为画外音的喃喃自语使每一个人的内心如列车行进时那样“嗒嗒”;白驹即将要化为白雪,姐姐的抚慰和弟弟的泣不成声都不能挽回生命的终结。背景中,幸福的人们还在歌唱,手拉着手,构出“死神之舞”的画卷;小提琴手的演奏因知音的聆听而变得更为优雅,一阵掌声,一个脱帽致意的动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尽在不言中;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姐姐拉着弟弟的手,愈行愈远;姐姐在风雨中苍白的求助,弟弟斜倚着栏干,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一段旅途……
应该还有很多更美更让人感动的画面,仅靠回忆很难一一述清。
2.构图
要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那么多壮观和优美的胜景,让充满想象力的摄影师能淋漓尽致地构出一幅又一幅的美丽画卷。
《雾》片画面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全景和景深镜头用得很多,这样做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旨在表现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以下举一例浅析:
景深镜头一:崇山峻岭间的圆弧形构图(大概是28分48秒开始到29分20秒)
前面已经提到过,影片在角色设置上故意塑造了两个极其柔弱的形象。而在这个画面里,他们显得更加渺小和柔弱。当姐弟俩慢慢地走进画面时,由于崇山峻岭的映衬,简直就是芥豆之微。
类似“景深镜头一”的画面影片中还有很多,虽形式各异(有X形的构图,有用嵌入一个三角形来分隔人物的构图……),但本质相同,都是通过将姐弟俩放到一个大背景下来表现人类的渺小(这个大背景有时是崇山峻岭,有时是海滩,有时是暴风骤雨)。从而造出类似《庄子-秋水》的意境,唤醒世人回归到人性中最本真的美。
另一方面旨在表现人在现实生活的压抑感,以下也举一例。
景深镜头二:工业时代的“大背景”(大概是16分11秒开始)
斜线排列的工业建筑在这个画面里给人以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汽车驶入,车门打开,三个人在此大背景下显得多么渺小。当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时,会不会和笔者一样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呢?
3.富有诗意的长镜头
我们知道,“摄影机就是自来水笔”。我们也知道,“长镜头是一种电影书写”。然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能熟练运用“长镜头”完成“作者电影”的导演有不少,但是能像安氏那样能用“长镜头”来完成“优美诗篇”的导演却没几个。
“旅途”中令人印象最深的长镜头运用无疑是这样一个情节:剧团在海滩边的排练。在这个长镜头中,起初的“舞台背景”是大海和高山,随着摄影机的缓缓移动,剧团的演员一一呈现在镜头前。正当观众乐在其中时,安氏来了个很自然的转折,他利用一个摇拍将舞台的背景从自然景观变为荒凉的废墟。这个摇拍运用得很巧妙,一点都不让人感到突兀,但它给我的感觉是强烈的:美好的事物在不知不觉间转瞬即逝。果然,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就出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世俗的舞会占据了艺术的剧院,演出被迫取消。
如果说上文所说的这个长镜头是全片构思得最精妙的一个,那接下来的这个长镜头无疑是最让人震撼的一个。那就是姐姐伍拉被卡车司机夺去贞节的情节。
这个长镜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可以写进电影史的定景。在这个定景中,卡车上的一块幔布将世界一分为二。幔布之外是光明,而幔布里面则是黑暗。而偏偏黑暗中的罪恶行径在这个定景中又显得那么平静。平静得如此残忍,让观众的心隐隐作痛。而在幔布之外的“光明世界”里,曾和姐弟俩相伴的青年,弟弟亚历山大相继出现其中。前者是那么模糊,而后者又显得那么弱小。第二部分是全片最残忍的部分,待那个卡车司机宣泄完兽欲之后,摄影机的镜头缓慢而又残忍地推向那块青幔,残忍到一度让我产生这样的错觉:仿佛是摄影机将那块布撩起。接着,伍拉出现在镜头里,显得极其颓丧。接下来,镜头继续牵引着我们的目光,我们看到的是她染满鲜血的手!看到这里,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安哲罗普洛斯借用世上最洁净的血液将他悲天悯人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至。
4.造型性
除了罗贝尔-布莱松的有些作品外,大多数像《德意志零年》那种近乎纯纪实性的作品,在我心目中永远也成不了第一流的杰作。在我看来,艺术电影离不开造型,即使它是一部记录片。因为无论它是理性成分多一些还是感性成分多一些,第一流的杰作永远是动态造型艺术。
《雾》片在“造型”这一环节上做得非常出色。
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他的人物塑造上。除了前文所反复提到的“姐弟”的塑造,片中的一些配角甚至是小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要提到的自然是那个在剧团工作的青年,他是旅途“主线”上的关键人物。这个人物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他热爱生命,热爱艺术。但他和姐弟俩最大的不同在于:残酷的现实让他选择了逃避,而没有像那对姐弟一样坚持着去撞个头破血流。于是,他和姐弟俩的分别就是必然的了。在他们三人别离的场景里,灯光的点缀加上镜头的摇移使那个画面成为又一个经典。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一个小角色,即影片快结束时借钱给伍拉的士兵。应当说这个人物集中表现了安氏的一种憧憬,即唤回人性中的美好。而正是这个场景的设置使影片做到了“哀而不伤”。
除了人物,影片中的一些特殊场景的设置也让人叫绝。
比如说姐弟俩逃出警局的那场戏中,“雪”这一自然现象很好地烘托了主题,那些“穿着制服”的人在看到下雪后鱼贯而出就很能说明这点。而那些人在雪地里的静态造型更是整部影片的一个亮点。
又比如说,那个被直升机从大海中吊起的“大手”。雕塑本身就是最好的造型,当那只向世人求助的“大手”被直升机缓缓地拖走时,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个多么冷漠的世界!
终点
姐弟俩的生命在德国边境被终结。如果在这时就让影片结束,那《雾中风景》就是一条“没有被点睛的龙”,美则美矣,终不能腾云而起。
伟大的安哲罗普洛斯当然没有令我们失望。影片的结尾非但没有像《罗生门》那样破坏了整部影片的质量,而且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和开头呼应的凤尾!
在这里想援引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评述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这段评述来自木卫的版友baiduren同学。
“电影的结尾,两个孩子渡过界河,找到了那棵大雾中的树,就像圣经中上帝创造的第一棵树,孩子们紧紧环抱着它。父亲安哲罗普洛斯说:孩子,如果你愿意可以重新创造这世界。就像这样,手轻轻一挥,雾就会消失。”
终点是天堂——评析《雾中风景》 作者:小法 (转载)
坚持,坚持,再坚持……终点是天堂。
《雾中风景》愤世嫉俗,但怨而不怒。
《雾中风景》悲天悯人,但哀而不伤。
《雾中风景》有着寻回美好的执着,同时,又有着顺其自然的洒脱。
这,就是希腊老人安哲罗普洛斯的杰作,一部曾让我找回眼泪的电影。
主题
和许多公路片一样,《雾中风景》所讲述的故事可以用最简单的几个词汇来概括:出发,寻找,停泊,再出发,终点。然而,《雾》片中“寻找”的实质却和大多数公路片不同。
大多数公路片中的“寻找”是一种“探索”,探寻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而它们都尚未可知。《雾中风景》中的“寻找”则是一种“回归”,它的主题是要唤醒世人去找回人性中最本真的美。而那种“美”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正如片中的“父亲”早已存在于姐弟俩的心中一样。无须探求,只待找回。
引子
“可怕吗?”
“不,不可怕。”
这是十二岁的姐姐伍拉和五岁的弟弟亚历山大之间的对话。当这两个极其柔弱的形象在影片一开头就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不会隐隐地感到:多么无助的姐弟俩。自然,这时候的感觉不会很强烈。
出发
“乘上了。”
“乘上了。”
即使这部影片在两人搭上列车的那一刻就结束,那也将是一部不错的短片。因为,《雾》片的头开得确实很丰满。从开始时《旧约—创世纪》的吟诵,到与那个整日梦想着飞翔的友人告别,最后到两人在列车上的相拥,“出发”这一段的情节安排事实上很紧凑。然而,这个结构如此紧凑的段落在我们的眼中却又显得那么舒缓,这一点无疑要归功于安哲罗普洛斯的长镜头。
旅途
姐弟俩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无不围绕着前文所说的主题展开。其中,最重要的情节无疑是两人和一个在剧团工作的青年从相识到相处,暂时分开到重逢,最后离别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这个过程及相关的一切(主要指青年所在剧团发生的一切)是整个旅途的一条主线。而其他的都可视作“前奏”或“插曲”。当然,这些“前奏”或“插曲”同样重要,有些甚至更重要。比如说姐姐被卡车司机夺去贞节的“插曲”,又比如两人遭“伯父”冷言,接着被送往警局,最后从那儿逃离的“前奏”。
然而,要煞有介事地一一分析“主线”,“前奏”和“插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无须这样做。在下文中,我只想就自己看得比较有感觉的一些情节结合视听语言来说说。
1.定景
旅途中的一些定景让我看得热泪盈眶:互相依偎的姐弟俩蜷缩在车厢的一隅,作为画外音的喃喃自语使每一个人的内心如列车行进时那样“嗒嗒”;白驹即将要化为白雪,姐姐的抚慰和弟弟的泣不成声都不能挽回生命的终结。背景中,幸福的人们还在歌唱,手拉着手,构出“死神之舞”的画卷;小提琴手的演奏因知音的聆听而变得更为优雅,一阵掌声,一个脱帽致意的动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尽在不言中;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姐姐拉着弟弟的手,愈行愈远;姐姐在风雨中苍白的求助,弟弟斜倚着栏干,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一段旅途……
应该还有很多更美更让人感动的画面,仅靠回忆很难一一述清。
2.构图
要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那么多壮观和优美的胜景,让充满想象力的摄影师能淋漓尽致地构出一幅又一幅的美丽画卷。
《雾》片画面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全景和景深镜头用得很多,这样做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旨在表现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以下举一例浅析:
景深镜头一:崇山峻岭间的圆弧形构图(大概是28分48秒开始到29分20秒)
前面已经提到过,影片在角色设置上故意塑造了两个极其柔弱的形象。而在这个画面里,他们显得更加渺小和柔弱。当姐弟俩慢慢地走进画面时,由于崇山峻岭的映衬,简直就是芥豆之微。
类似“景深镜头一”的画面影片中还有很多,虽形式各异(有X形的构图,有用嵌入一个三角形来分隔人物的构图……),但本质相同,都是通过将姐弟俩放到一个大背景下来表现人类的渺小(这个大背景有时是崇山峻岭,有时是海滩,有时是暴风骤雨)。从而造出类似《庄子-秋水》的意境,唤醒世人回归到人性中最本真的美。
另一方面旨在表现人在现实生活的压抑感,以下也举一例。
景深镜头二:工业时代的“大背景”(大概是16分11秒开始)
斜线排列的工业建筑在这个画面里给人以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汽车驶入,车门打开,三个人在此大背景下显得多么渺小。当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时,会不会和笔者一样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呢?
3.富有诗意的长镜头
我们知道,“摄影机就是自来水笔”。我们也知道,“长镜头是一种电影书写”。然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能熟练运用“长镜头”完成“作者电影”的导演有不少,但是能像安氏那样能用“长镜头”来完成“优美诗篇”的导演却没几个。
“旅途”中令人印象最深的长镜头运用无疑是这样一个情节:剧团在海滩边的排练。在这个长镜头中,起初的“舞台背景”是大海和高山,随着摄影机的缓缓移动,剧团的演员一一呈现在镜头前。正当观众乐在其中时,安氏来了个很自然的转折,他利用一个摇拍将舞台的背景从自然景观变为荒凉的废墟。这个摇拍运用得很巧妙,一点都不让人感到突兀,但它给我的感觉是强烈的:美好的事物在不知不觉间转瞬即逝。果然,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就出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世俗的舞会占据了艺术的剧院,演出被迫取消。
如果说上文所说的这个长镜头是全片构思得最精妙的一个,那接下来的这个长镜头无疑是最让人震撼的一个。那就是姐姐伍拉被卡车司机夺去贞节的情节。
这个长镜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可以写进电影史的定景。在这个定景中,卡车上的一块幔布将世界一分为二。幔布之外是光明,而幔布里面则是黑暗。而偏偏黑暗中的罪恶行径在这个定景中又显得那么平静。平静得如此残忍,让观众的心隐隐作痛。而在幔布之外的“光明世界”里,曾和姐弟俩相伴的青年,弟弟亚历山大相继出现其中。前者是那么模糊,而后者又显得那么弱小。第二部分是全片最残忍的部分,待那个卡车司机宣泄完兽欲之后,摄影机的镜头缓慢而又残忍地推向那块青幔,残忍到一度让我产生这样的错觉:仿佛是摄影机将那块布撩起。接着,伍拉出现在镜头里,显得极其颓丧。接下来,镜头继续牵引着我们的目光,我们看到的是她染满鲜血的手!看到这里,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安哲罗普洛斯借用世上最洁净的血液将他悲天悯人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至。
4.造型性
除了罗贝尔-布莱松的有些作品外,大多数像《德意志零年》那种近乎纯纪实性的作品,在我心目中永远也成不了第一流的杰作。在我看来,艺术电影离不开造型,即使它是一部记录片。因为无论它是理性成分多一些还是感性成分多一些,第一流的杰作永远是动态造型艺术。
《雾》片在“造型”这一环节上做得非常出色。
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他的人物塑造上。除了前文所反复提到的“姐弟”的塑造,片中的一些配角甚至是小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要提到的自然是那个在剧团工作的青年,他是旅途“主线”上的关键人物。这个人物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他热爱生命,热爱艺术。但他和姐弟俩最大的不同在于:残酷的现实让他选择了逃避,而没有像那对姐弟一样坚持着去撞个头破血流。于是,他和姐弟俩的分别就是必然的了。在他们三人别离的场景里,灯光的点缀加上镜头的摇移使那个画面成为又一个经典。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一个小角色,即影片快结束时借钱给伍拉的士兵。应当说这个人物集中表现了安氏的一种憧憬,即唤回人性中的美好。而正是这个场景的设置使影片做到了“哀而不伤”。
除了人物,影片中的一些特殊场景的设置也让人叫绝。
比如说姐弟俩逃出警局的那场戏中,“雪”这一自然现象很好地烘托了主题,那些“穿着制服”的人在看到下雪后鱼贯而出就很能说明这点。而那些人在雪地里的静态造型更是整部影片的一个亮点。
又比如说,那个被直升机从大海中吊起的“大手”。雕塑本身就是最好的造型,当那只向世人求助的“大手”被直升机缓缓地拖走时,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个多么冷漠的世界!
终点
姐弟俩的生命在德国边境被终结。如果在这时就让影片结束,那《雾中风景》就是一条“没有被点睛的龙”,美则美矣,终不能腾云而起。
伟大的安哲罗普洛斯当然没有令我们失望。影片的结尾非但没有像《罗生门》那样破坏了整部影片的质量,而且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和开头呼应的凤尾!
在这里想援引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评述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这段评述来自木卫的版友baiduren同学。
“电影的结尾,两个孩子渡过界河,找到了那棵大雾中的树,就像圣经中上帝创造的第一棵树,孩子们紧紧环抱着它。父亲安哲罗普洛斯说:孩子,如果你愿意可以重新创造这世界。就像这样,手轻轻一挥,雾就会消失。”
终点是天堂——评析《雾中风景》 作者:小法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