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2012》影评

发布时间:2023-05-13 15:16:20

   《2012》影评

Roland Emmerich用他拿手的灾难片制作带领我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我们或恐惧或期待的世界终结又重生的那一天。2012,这个玛雅人的神秘预言因电影而突然间广为流传,而这部电影也由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而不仅仅停留在科幻片的层面。当全人类共同面对一场天灾时,虽不能说《2012》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为我们找到了出路,但是电影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用形象化的演绎给了我们一个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我们至少有3年的时间可以去做我们需要的准备。

每一个人,在世界末日来临时,都有权利去选择,也都必须做出选择,当时间前进到终点时,一切曾经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都已成为定局,已成为永远的往事。所有纷纷扰扰都在这一瞬间化为浮云,所有的美好与丑恶、成功或失败,在这一刻也注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我们全人类,正如电影中查理所说,不论国籍种族,不论年龄性别,不论理想信仰,不论身份地位,都将成为宇宙中渺小的尘土,伴随着整个世界的改头换面,人类曾经的一切也成为了永远的历史。

悲观地说,《2012》提醒人们可以提前开始准备遗书了。我们总是过分地寄希望于未来,而忽略了珍惜现在的一切,但我们谁都无法预料明天会怎样,也许世界末日是一种相对更为简单的终结,因为谁都用不着对谁负任何的责任,谁也不会给谁留下什么遗憾,但想到死亡的逼近,会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才是生存的真实意义之所在。很明显,电影避开了世界末日那沧桑悲惨的一面,而是在展现灾难的同时,更多地展现了生命和世界的真理。

美国总统的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依然记忆犹新:“真希望我能告诉你们,我们有能力抵御这场灾难,可我们没有。今天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将像一家人共同步入黑暗,虽然我们可能信仰不同,但我相信我的话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而当他面对滔天巨浪迎面袭来时,他只是说了句:“我来了,多萝西。”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一位政客,总统知道这一次自己的力量并不能拯救世界,他选择了留下来,和子民们一起等待末日的终结。在生命的最后,他的心中显然已经没有了战事纷纭、没有了政坛纠葛、没有了经济动荡,他所想的只有一个字——家。此处影片刻意刻画了总统关切地问一对母女的细节,更说明了对于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人来说,名利和地位已是身外之物,唯有家的温暖才是终生的信仰。很少见电影作品中会把国家首领如此平民化,但这也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真正能拯救和宽慰我们的,不是英雄和伟人,而是我们自己的信仰。

很多人觉得,《2012》的前半部分惊险刺激,引人入胜,而到了最后却变得毫无悬念,落入窠臼,因为谁都会在影片播放完之前就猜到主人公杰克逊会成为英雄。但毕竟,《2012》不是一部悬疑片,导演不需要过多地在全球毁灭中为我们制造悬念,的确谁都会想到最终地球上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活下来,也一定能活下来,所以影片显然不是要教我们怎样成为英雄,而是借一个平民英雄的故事,带领我们从灾难中发现真理。

所以方舟上的戏,最精彩的并非是杰克逊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帮助方舟脱离危险,甚至杰克逊修电缆的情节紧张感稍欠。影片后半部分真正的精华,是艾德里安博士劝说各国首领统一打开舱门的那一段。“我知道为了保全人类文明,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抉择,但作为人类就意味着要相互关心。所谓文明,就是要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既不人道也算不上是文明。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看着这些人去死吗?如果不为他人的权益斗争,这就是没有人性的表现。如果我们不顾别人的死活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怎么像孩子交代?他们怎么跟他们的孩子交代?”当全人类东通面临灾难时,我们是争先恐后贪生怕死,还是团结互助齐心协力,这在电影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人类原本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切的战乱纷争,不过都是自己为自己制造麻烦,退一步海阔天空,唯有万众一心,才有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众人划桨开大船”,这句谚语在《2012》被诠释地最为透彻,连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面对洪水和冰山的冲击都无能为力,反而是一个不知名的作家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了方舟的故障,对比的鲜明更能凸显人类力量的融合的强大功效。

写到这里,对于机位、镜头语言、拍摄技术这些术语,我绝口不提。正如我觉得,2012的影评,多了任何上述的专业术语,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你大可把这些语言嵌入诸如《变形金刚》、《盗梦空间》的影评范本,《2012》不需要它们....

电影院里,我倒并没有联想起这么多来,只简单地想着,我们不能拯救彼此,至少我们能彼此祝福。总会有人在2012世界末日时记起起这份祝福,平静平静地,永远逝去,或许是永远存在……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