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杀戮》影评:锐利的刀锋

发布时间:2024-02-27 13:40:08
语言,是一门非常复杂和高深的学科,它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隐射性和曲解性,同时还富含着非同一般的杀伤力(对思维和情绪上的影响),而对于爱耍嘴皮子的人,我一直是既羡慕又头疼,对于语言敏锐的掌控和塑造,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大智慧和小聪明,特别是双方各持己见引发激烈冲突的时候,而引人头疼的地方则在于语言的锋利,通过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人置于万丈深渊中,伤得体无完肤千疮百孔,但无论是利的一面还是弊的一面,不可否认两者都是语言耐人深究的高超之处和独有的神秘魅力。

通过《杀戮》,波兰斯基将语言繁复的功能性和影响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通过一个完全可以小事化无的冲突,两小孩在学校打架双方的家长相邀在一方的家中讨论解决方案,结果不但没弄出个所以然来,影评反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波兰斯基就这样非常大胆的将双方家长四人置于一个可以说是密闭的空间内,从浅入深的展开了一场争锋相对精彩连连的唇枪舌战,话唠般的碎碎念,誓不罢休的执拗反驳或是情绪激昂的争辩,不但没有一丝枯燥乏味之感,反而以此为导火线触发的戏剧冲突更为异常的激烈而抓人眼球,特别是充斥在语言中的冷嘲热讽和黑色幽默,为影片增添了大大的看点,而四位主演出神入化的表演功底更是功不可没。

片中每个人角色都拥有典型的形象,就像是社会中各个阶层的缩影代表,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对于处事原则和态度的一种有力表现,前两者表现出来的是虚伪和敏感,从朱迪扮演的作家和凯特扮演的职场女强人情绪的转变中就可以看出来,刚开始心平气和看似夸耀奉承的笑里藏刀,到后来毫无掩饰和修辞的公开叫嚣,各自站在自身的立场和维护自我观点上的咄咄逼人,这种显而易见的转变足以说明问题。而克里斯托弗扮演的律师更是精彩绝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冷漠而自私的态度和言语,将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中流砥柱面目可憎的形象完美到位的呈现了出来,加上那一句句犀利牛逼的冷嘲热讽,笑果十足。

而饰演朱迪老公开小店的约翰则是平民阶级的代表,刚开始极力调和双方讨论时紧绷尴尬的氛围,不料随着言辞尖锐的步步紧逼,后来随即也来了个宇宙大爆发,将自身一直以来所受的怨气和憋屈全都一股脑的发泄了出来,而对一心扑在事业上大男人主义的丈夫凯特也表达了自身的不满并付诸于行动,就这样各自站在最尖锐的矛头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杀戮”,层层递进,陆续升级,从小孩的矛盾,到家长间的矛盾,到夫妻间的矛盾,到女人和男人间的矛盾,再到观点和思想上的矛盾,从简单而单纯为小孩着想的初衷,到各自表述主观的强硬态度和观念,你争我辩,誓不罢休,矛盾激化,最后就像凯特在片中的那惊人一吐,一喷而发,没法收场,直至没完没了。

刚开始得知片名和海报的时候,我以为依旧沿用了波兰斯基一贯冷峻而有些阴暗的影像风格,或许是关乎一场血淋淋杀戮胜似恐怖的惨案,看完后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故事,尖酸刻薄的言语中中交杂着幽默风趣,故事通俗易懂却又不乏老谋深算的反讽和批判,显得异常的精巧而简短,就像一个生活小品,这样一种大胆的尝试可以说非常冒险,在缺乏一切夺人眼球的商业技术,也没有一个令人期待的剧情发展,就四个演员在一个屋子里喋喋不休不停争论的这么一个流程下,考验的不单单是编剧的功底,导演的掌控力,还有就是演员的能力,力度稍微有些失准就会被打入令人乏味的烂片行列,而陆续不断的好评无疑证明了《杀戮》的成功,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和细节的配备,加上演员卖命而精准的演绎,表现出来的戏剧张力令人称赞。

这部不到八十分钟的电影,在我看来就像一把锐利的刀锋,毫不拖泥带水简明直白的直插要害,在对言辞精妙犀利的掌控和运用下,以小放大表现出时下身处社会不同阶级的人,思想、观念和人格的体现,而对于在现代社会进程下带着伪善面具的人们“惨不忍睹”的真实面貌,波兰斯基则以一种讥讽的架构(故事的发展,人物的设定,犀利的言辞及细节的体现)给予了轻蔑和嘲笑,而影片结尾的设置除了是表达反讽的意味外,可以说也是波兰斯基对自我观点的象征,一种对现代社会不满和失望的表达,很多时候生活不断进步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而言,只不过是种无可奈何的持续循环及毫无意义的过程。

本文来自芒果秀影评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