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淹的一次答难
杜淹,是李世民的重臣杜如晦的叔父,不幸的是,这叔侄两个一直有过节,史书记载,杜淹与杜如晦之兄弟被王世充捕获,说杜淹为了报私仇,向王世充进谗言害死了杜如晦的胞兄,又囚禁了他的另一个弟弟杜楚客,不给他饮食,导致杜楚客差一点儿被饿死。这件事是被记在杜楚客的传记里的,叔侄之间什么仇,没说;这种仇怎么又转嫁到杜如晦的兄弟头上去了,也没有说,总之,很奇怪,杜淹留下了个残害骨肉的恶名。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已经成为王世充亲信的杜淹论罪当死,没想到替他求情的竟是那个差一点儿没有被他饿死的侄子杜楚客。楚客求见自己的兄长杜如晦,请求赦免杜淹,杜如晦对其杀兄之仇耿耿于怀,不愿意答应。楚客情真意切地说:“叔叔残害咱家胞兄,现在哥哥你又要舍弃叔叔,我们家族之间,互相残杀,难道不是很痛心吗?”杜如晦被深深打动,请示李渊赦免了杜淹。这件事对杜淹震动很大,也使他内心很受谴责。
早期,在隋文帝时代,为了出名,他还干了一件蠢事。他从小就以“材辩多闻”“有美名”于乡里,与同乡的韦福嗣是好友,他听说文帝喜欢任用隐士,便与这个朋友一块进入了太白山,假装着隐居起来。没想到,文帝知道了真实的情况,很是厌恶,便惩罚他们去了边远的地方,后来遇到大赦才有幸又回来了,可见,在品质上确实有些问题。
当他被李渊赦免后,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艰难选择,是投靠秦王李世民,还是太子李建成,他知道李世民是实力派,可是杜如晦在那里是红人,他感到没有脸面去那里,犹豫再三,便告诉当是负责选拔人才的封德彝,想去太子李建成那里谋个差事。房玄龄知道后,马上请求李世民留下这个人才,于是他被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因为他的诗写的很好,经常陪陪李世民喝酒吟诗,很受欣赏,曾被赏赐银钟。
为了分化秦王李世民的势力,秦王府的人不断的被李渊隔离出去,派遣到其他的地方。杜淹也被诬与一宗谋反案有关,被流放外出。李世民知道他的清白,很愤怒,却又没有办法,便赠送他300两黄金,作为衣食之用。李世民登基后,他被拔为校检吏部尚书,参与朝政。其间荐拔40人,后来全部成为贞观的精英,可见对于政事,他还是很尽力的。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李世民对他的官品是很欣赏的。
贞观元年正月的某一天,时为御史大夫的杜淹上奏:“诸司的文案好像有延误,希望您下令让御史去诸司检查。”李世民把这件事问封德彝,封说:“设立的官员,各有其职,如果真的出现了延误,御史再纠举也来得及;如果仅只是因为怀疑而遍查诸司,太繁琐了。”杜淹听完了,就再也没有说话。李世民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你怎么不与封德彝辩论呢?”杜淹回答:“天下的大事,应该以最有利的为出发点,善则从之;封德彝所说,很得大体,我心悦诚服,哪还再敢去辩论。”李世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态度,赞叹地说:“诸位如果都能象杜淹这样,我哪里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使他真正被人记住的,是他与李世民关于进谏的一场答难,这场答难往往被人误读、误用,成为杜淹的污点,现在把它拿出来,与大家一块儿讨论讨论,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贞观元年九月,杜淹上书推荐刑部员外邸怀道,李世民询问他又怎么特别之处。杜淹回答说:“隋炀帝的时候游幸江都,召百官商量出游的计划,其他大臣都同意,唯独当时为吏部主事的邸怀道反对出游,我亲眼所见。”没想到李世民突然问了他一个怪问题:“你称赞怀道敢谏,你当时为什么不谏?”杜淹这样回答:“我当时在朝中官位很小,知道谏阻不会被听从,白白死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李世民步步紧逼:“你既然知道隋炀帝不听从任何人的进谏,为什么还在他的朝中为官?你既然在他的朝中做官了,为什么不去谏阻?你在隋廷为官时,还有理由说官卑言微,那你后来,在王世充处为官,很是显赫,为什么也不进谏呢?”这个问题很尖锐,它牵扯到一个官员的品质问题。杜淹面对责难,沉稳的回答说:“我在王世充处为官时,进谏了呀;但他没有听从。”这时候,一代英主李世民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世充如果贤而纳谏,就不会亡国了;如果很残暴的拒谏,你怎么能够免祸呢?”
杜淹被逼入了死胡同,当然他也可以再辩论下去,事实上也可以再辩论下去。但他看出了李世民背后深藏的更厉害的问题,在此时,他保持了沉默,以不变应万变,等待着李世民最后的一招。李世民把这个问题又摔给了当时的群臣,他说道:“你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大臣王珪说:“比干因为进谏而被杀,孔子说他合于仁道,因为比干于私是纣王的叔父,于公是少师,皇帝的顾问,所以他此时的心情,是真正的仁;泄治(陈国大夫)进谏也被杀了,他只是一个很小的大夫,没有力量挽回时局,方法不对,白丢了一条命,所以说,孔子说他的死与仁道无关,只是‘怀’而已(他的胸怀里,有爱国的心情)。接受国家俸禄重的,责任就大,向来都是如此呀。”
李世民频频点头,这时候,他才把最后一个问题,一个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摆在了杜淹的面前:“你现在可以说受到我的重用了,你还会不会进谏呢?”杜淹立即回答:“就是拼上一死,也要进谏!”李世民哈哈大笑,一场关于进谏的研讨会宣告结束。
贞观二年十月,杜淹就死掉了。死前,李世民还亲自去看望他,死后,赠尚书右仆射,李世民还是很欣赏他的。有人说他的那场答难,显出了他的狡猾与虚伪,设身处地的为他想一想,恐怕是有些苛责了;因为,无论对于谁来说,那都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杜淹有一句诗,叫做“结交澹若水,履道直如弦”(《寄赠齐公》),诗为心声,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的人,在真实的生活中也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吧。
0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