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经典观后感10篇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是一部由弗兰克·卡普拉执导,詹姆斯·斯图尔特 / 琪恩·亚瑟 / 克劳德·雷恩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一):杯具
看一看《联邦党人文集》的描述,遮遮掩掩地也提到了一点什么。电影似乎追问到了国父们设计的尽头,这个尽头令人沮丧,不是每次都这么好运的。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二):疯狂演说
可以说是很现代的戏剧,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政府官员贪污,蒙骗普罗大众。正义小轻年冲锋献阵,激情演讲72小时,不眠不休,终于感动上帝,官吏忍不住内心煎熬,自首了,正义战胜邪恶。多么具有童话色彩!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三):民主教科书
已经看了几部斯图尔特的作品,部部经典,虽然有时,会感觉因为过于正义而稍微做作,但总体,激情完美。
对比美国,因为缺乏恒定一致的价值观,让我们的国家反复迂回于泥泞之间,也给煽动者以空间。
其实史密斯先生中国何尝没有,只不过中国的史密斯大多成了冤魂,而其人民,也多是麻木的看客而已。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四):要是程季华看见这部片子
他就会说,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是一位具有进步倾向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影片揭露了美国社会民主和自由的谎言,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但影片却把美国政治的希望寄托在受大资产阶级控制的议员的良心发现上,没有看到由工人阶级领导的阶级斗争才是改变美国社会的根本途径,暴露了导演的阶级局限性。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五):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这种事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绝大多数以悲剧收场。史密斯先生如果在某国,根本没机会发言,直接被送进监狱了。民主和自由,在某国就是个笑话。但正如史密斯先生所说:“我还要为这注定失败的事业斗争下去。”面对黑暗,有人选择妥协,有人选择抗争,抗争也许改变不了结果,但持续不断的抗争,总能改变点什么。
8.5分。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六):不是童话
成人的世界,是经过文明装饰的原始丛林,要不得honest;
以血肉之躯对抗惯性强大的社会机器,往往落得粉身碎骨;
所谓民主,可能在一个国土面积适中的国家更有效;
媒体,即便在所谓民主国家,也是受各种利益集团控制的;
本片结尾是最大的反讽,居然要靠人的良心发现而不是制度程序来让真相呈现正义得申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七):美国民主梦的真实现实
没有真正的民主, 美国的民主也是由钱在后台操作的. 就如一位美国高官在评论美国所做的偷听事件时说,坏事能做,最重要是不要让人知道. 这就是美国真正的民主. 电影的结局似乎是导演在暗示. 电影里的美好结局是靠一个人的良心发现得来的,而不是真理正义得来的. 只在电影里存在. 普通老百姓的努力是斗不过制度后面的集团的. 全世界的专制国家只要学习给于人民表面的人权和民主,他们就能高枕无忧的继续他们的(无耻的)统治了.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八):民主万岁
不但你想知道,连我自己都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么一部情节近乎荒谬,理想主义的近乎幼稚的电影为什么能在imdb上排名60位,在afi百大里排名29。或许这里面寄寓着美国人自独立宣言,联邦党人文集所流传下来的政治理想。本片适合两种类型的观众:一是像我这种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爱好者,二是准备到美国留学要恶补美国知识的同学。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正是像Mr.Smith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一往无前的顽固分子。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九):末了竟然飚泪了..汗
刚来到华盛顿游览的这5分钟让偶为美国的宪政high了一把,难怪导演会被召唤去拍propaganda
39年的jim嫩的不像话,撰写提案的神情有点像义不容请里的温兆伦,
导演给了Clarissa一个特写的柔和镜头,我们知道她已经爱上了他
本片最佳奥造型奖应该颁给银发骑士的银发,他演政客绝对第一名.
Capra的电影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不过imdb上排名top 250: #91偶到觉得很适合
怀念那个年代的电影,电影还处在纯真期,年轻总有点唔知者无畏的样子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观后感(十):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弗兰克·卡普拉的经典作之一,描写一名理想化的青年试图改变美国参议院中腐化枉法的经过。
史密斯先生被挑选进参议院暂代病重的参议员空缺,当他来到国会大厦,却被一群贪污的政客所淹没,然而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谴责所见到的不法情事。
詹姆斯·斯图尔特的演出又一次让人信服,并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其刚正不阿的银幕形象已然树立。
曾获国家影评人协会票选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入围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剧本、男配角(两位)、音效、配乐、室内装饰等九项金像奖,但仅有路易斯佛斯特的原著故事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