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口福杂文随笔
临近清明,陪爸妈回老家扫墓,回来后,妈妈总是叨念姥姥生前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姥姥做的豆面条汤。
妈妈回忆:在她小时候,每当清明过后,正值春耕大忙时节,为不误农时,会请些帮工,那些帮工因为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饭量特别大,再加上一家大小总有二十多口,每天的午饭便是家里头等大事。早晨家里的男人和帮工们下地耕种,姥姥便开始准备午饭。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个灶台,灶台上有一口大锅,姥姥的午饭就围绕着这口大锅展开。她先用大锅烙出一摞直径约莫一米大的烙饼;备好一盆黄酱,再洗出一捆刚从地里刨来的小葱;大锅烧热,葱花炝锅炖两盆菠菜豆腐,主食和菜就算做好了。接下来,姥姥会用一个大号的搪瓷盆搅一盆豆面糊(豆面也是自家磨盘撵得的),然后烧上一锅开水,静等下地的帮工们进门。
等到日头正中,下地的男人们进门洗手擦脸的功夫,姥姥把盛有面糊的盆放到锅台上,一只手顺着盆沿五指岔开,另一只手将面盆倾斜,面糊顺着五根手指流下,连续不断地流到滚开的锅里,一盆面糊瞬间变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撒上菠菜碎,盐和一小勺香油,一锅原汁原味的豆面条新鲜出锅。
妈妈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吸一下将要流出的口水,好像那味道诱发了她嘴里全部的味蕾。然后叹口气:“几十年过去了,想起那味道,仍然会口有余香。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有去学,你姥姥的这道美味算是失传了。”
听了妈妈的叨念,我自告奋勇要满足妈妈的心愿。
妈妈对我的承诺深表质疑:“你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做的出来?”
我信誓旦旦表示:“毛主席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您就擎好吧!”
夸下海口,回到家马上进行实物演练,首先用研磨机把红豆和绿豆磨成粉末,然后加少许盐,和一小盆面糊,待水烧开后,按照妈妈的描述,将面糊顺着手指流入锅中,一锅清水立刻变成浓稠的面糊,首战告负。继续进行第二次实验,由于面糊过稠,无法顺着手指流下,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俗话说“试不过三”,总结前两次失败的原因,调整面糊的加水量,并加以变通,在面糊中添加了少量淀粉搅匀,当面糊再次顺着手指流到滚开的水中,借着淀粉的黏性,马上凝结成一根根淡灰色、还泛着浅绿的面条,试验成功。盛上一碗,那豆香气直入心脾,爽滑劲道的面条在胃里暖暖的,满口泛着豆香,难怪妈妈几十年都会念念不忘。
记下整个的操作步骤和用料剂量,去给妈妈现场操作,让妈妈重温一下儿时的快乐。妈妈凑在厨房,专注地看着她女儿帅气地操作,乐得合不拢嘴。虽没有姥姥的大手笔,但是动作还是模仿得有几分神似。
一碗香气十足的豆面条新鲜上桌。姥姥遗传的美味,加上女儿的手艺,成就了妈妈的口福。
看着妈妈吃着面条,脸上溢满的笑容,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子欲养,而亲还在,是天下儿女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