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烛之武退秦师里的三位国君的杂文随笔

发布时间:2022-05-08 13:14:55

  上文说道,在秦晋大军围攻郑国时,郑国老臣烛之武、上卿叔詹对解除秦晋之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郑国君主郑文公也不是凡凡之辈,《烛之武退秦师》对他也作了精彩的描写。

  烛之武退秦师里的三位国君的杂文随笔

  郑文公,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虽然一时慌乱不已,但顷刻之间又镇定了下来。当时他有三个选择:或抗争到底,或屈膝投降,或化解危机。当然,以郑之小国实力,与秦晋之强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亡国不远矣,郑文公自是不愿看到这种局面。怎么办?正当他急得团团转时,佚之狐出来了,力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他立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烛之武却发了一通牢骚,大谈自己年轻时尚不能被用,如今老了,更是“无能为力也已”,端起了臭架子,谈起了条件。按说,郑文公以一君主之威,令烛之武领命何其容易也哉,但郑文公虽在尴尬之间,却认真地做起烛之武的思想工作。他先是自责不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国之君能对臣下进行自我批评,并不是做秀,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真心地认错,不容易,很不容易!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终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只得“许之”。可见,郑文公是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

  再看秦穆公。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如果说齐桓公仅仅成就了自己一生一世的功绩(他的下场是很惨的,死后许多天,身上的蛆虫到处乱爬,便忙于争夺君位的儿子们就是不理他),而秦穆公的功绩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此时,他在秦晋合围郑都的过程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当他耐心地听完烛之武的言辞后,立即决策:不但解围而走,而且与郑国结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不是说秦穆公朝三暮四,而是说秦穆公富有远大目光,他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秦穆公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纵观秦穆公一生,他机谋善断,能容他人不能容之事,对晋国先后几个反复无常的君主,均能以“义”待之,不容易,也很不容易。

  晋文公呢?晋文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自有他的优点。当盟友秦穆公解围而走,他恼羞成怒了吗?没有!面对“子氾请击之”的要求,他冷静地思考,如果这样做,则“不仁”、“不知”、“不武”,胜算也不大,于是就拒绝了子汜的要求。可见他头脑清醒,判断理智,具有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当然,他并没有立即解围而走,而是继续围住郑都,指名道姓要求叔詹出城受戮,则又表现了他睚眦必报的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对三位君主是着墨不多,但我们也可以借一斑窥全豹,认识这些争霸的春秋群雄。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