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夕阳情》经典影评10篇
《袅袅夕阳情》是一部由黑泽明执导,松村达雄 / 香川京子 / 井川比佐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袅袅夕阳情》影评(一):まあだだよ
黑泽明的电影,我最喜欢这一部,似乎并不十分著名的影片。
比起译名,更喜欢原来的,まあだだよ。捉迷藏的孩子问,藏好了没有。回答说,还没有。这样的"まあだだよ"。
内田百闲,文学家,夏目漱石的弟子。这位家中失火烧毁一切时只携一本鸭长明的《方丈记》逃出来的童心老叟。年逾八旬的黑泽老翁将他的日记拍成温和散淡,间或轻快的小品文。以为绝响。
《袅袅夕阳情》影评(二):电影天皇的夕阳情怀
“好了吗“——“还没有!”这句在内田百闲晚年生活中不断出现的话,刚好可以作为黑泽明这位一代日本电影天皇对电影,对人生“恋恋不舍“充满热忱”的态度写照。
《袅袅夕阳情》影评(三):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死亡的豁达
看了宫崎骏造访黑泽明家的一次电视谈话,两人是第一次相见,期间说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以及展示了黑泽明所画的这部电影的分镜头剧本,作为后辈宫崎骏深为黑泽明的画技折服。在这位日本电影领军人物面前,漫画大师完全没有了昔日桀骜不驯的风貌,恭敬到战战兢兢的地步。
这部电影还是充分展示了日本人的可爱之处。摩阿陀会(“まあだかい?”),“まあだだよ!”照情景直译那就是:死得没?(可以死了没?)没死得!(还没呢!)学生以这个作为每年一次恩师生日宴的主题,还在宴席上上演恩师葬礼的闹剧,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死亡的豁达。电影风格比较话剧化,脸谱化和夸张的表现手法比较明显。
《袅袅夕阳情》影评(四):单纯的人多福吗
一个单纯像小孩一样老教授60岁退休,教了30年,受到学生们的敬爱,专门为他组织了会庆祝他每年的生日,房屋在战火中被毁,战后给他建了带花园鱼池的大房子。邻居为了不让新买家建三层楼挡住教授家阳光甚至不卖地,教授很气愤那个买家的嚣张,几个学生于是偷偷把邻居的地也买了。教授猫丢了一直哭,学生们赶紧去看望他,为他到处找猫,还到学校等地方发传单,在报纸上登启事,大家都为他找猫,教授真是有福,然后一只陌生的猫来到他家,教授就停止了悲痛。77岁时他在生日会上病倒回家,几年后在妻子学生的陪伴下梦到小时候小伙伴们捉迷藏找他,喊他“得未”他回“未得”然后看到五彩的霞光,似乎意味着在睡梦中安详死去了。“已得”了吧
《袅袅夕阳情》影评(五):感人师生情
电影在平静中中慢慢度过两个多小时,但是绝不平淡。作为电影的大师,晚年的黑泽明在电影语言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这部看似电影语言并不丰富的影片还是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获得1994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灯光、最佳男配角奖。虽然没有大师的先前的名作那样出名,却仍然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电影最后,内田教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孩提时代,在和好多孩子在捉迷藏,孩子们不断问:“好了吗?”,最终,孩子会把自己隐藏起来,可是,在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天边的那灿烂的霞……这个结局,仿佛是黑泽明在暗示着什么。也许,再受人尊敬的生命也会有终结的那一天,可是这种精神和生活的态度,却似这火红的霞一般,灿烂的使人流连忘返……
《袅袅夕阳情》影评(六):袅袅夕阳情
二战即将结束,一次夜袭途中,飞机炸毁了先生的屋子。于是先生搬到了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屋。屋外有堵破墙。教授看到很多人在墙边小便,即使写了“禁止小便”也没用。于是他灵机一动在“禁止小便”的下面画了把剪刀。结果效果明显
先生61岁的大寿晚宴上,先生在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家庭医生和出家当和尚的老友时,说“这位是以后要给我开“死亡证明”的,这位是以后要给我做“超度法事”的”。
席间,学生向他敬酒,他看了学生半天,说“你是不是剃胡子了?”学生说“是的”,他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剃胡子是要经过我同意的”大家愕然,教授又道“胡子是脸的一部分,你剃了胡子我就不认得你了”学生道“那我留起来,就行了”教授道“千万不可”大家疑惑,教授道“你留起来我又认不得你了
《袅袅夕阳情》影评(七):怎么看都不会腻
如果要用极短的词来描述这部电影,我会选择温情与可爱。看着已到中年的学生跳起绕圈圈,看着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出那些风趣的言辞,看着会因找到猫咪的一个电话而举起双手欢呼的神态,看着因打雷躲到被子里和必须点灯才能不惧黑夜安然入睡的童心,我着实已被这日常生活里的脉脉温情所打动。好像日本电影就是这么样一种娓娓道尽世态的风格,节奏的缓慢并不会为作品减分,反而在此般平和宁静里透出隐隐的安然与自足。看小津的电影时总会哭得稀里哗啦,而在本片结束后,我却露出了微笑。既是黑泽明的最后遗作,那么,这仿佛便是大师在人生的尾巴上赠予自己的谢幕,恰如影片中的那首歌谣,融合一辈子的悲喜交织,款款道尽深沉而恳切的感悟。大概这便是生命的轨迹行至末端所应有的姿态。而我们就像那群学生,面对着大师的离去,怀着祝福与感动,和着悠远绵长的歌声,逐一点头,便是致敬。
《袅袅夕阳情》影评(八):夕阳下的诉说
整部片子就像大师整个生命中最后对自己的回忆:师生就像他和电影,妻子与猫就像家庭. 影片的最后一次师生聚会就像大师对于自己的所有和晚辈的一次倾诉。影片中的师生关系是故事化完美化的,如果有可能,你可以自己去想象这个故事中的老师在青年时代是如何教导学生的,或许像“死亡诗社”,亦或是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中重复最多的就是“得果?未得。”这并不止是他身边的时代,年龄,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追求的对白。我对其中老师对学生们的孩子说的话印象很深“你们可找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能铭记的东西。当你们找到后,你们要努力地把它铭记于心。那时,若你们要得到这些宝藏,定要经过一番努力。若你们经过一番钻研,这会成为你们的终身职业,那是你们真正的宝藏。” 日本的这种片子一直是一种很独特表达方式,它很平凡但又带有一点夸张,但它的内核却又喷薄力十足。 片子中这种不那么真实的师生情也从侧门表现了,黑泽明与电影的那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有的电影肯定能在自己的某个阶段再次观看有更加不同的理解,这一部对于我来说,一定是。
《袅袅夕阳情》影评(九):浓浓的师生情
在内田教授身上,集结了一个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珍贵品质。也许是东亚文化地域渊源的影响,在理解内田教授身上的特点是我们感到特别熟悉:内田在自己的房门口张贴的“不见访客”的纸条;在屋子遭受轰炸以后被毁,自己和妻子住在仅仅能容纳三个人转身、下雨漏雨的临时小屋里却是怡然自得,舍不下的却是自己的书;为一只小猫的走失而食不下咽,难以成眠……这些,都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清高而敏感的品性如出一辙。有时候,我们还能见到教授如同孩子的另一面:听说附近有小偷,就把自己家的房间标上“小偷入口”的牌子,还有“小偷通道”,“小偷休息室”里甚至摆放了烟灰盆;打雷的时候喜欢呆在被窝里;高兴上来就大声唱起来……这种如儿童般的本性有时候让人忍俊不禁,却也是教授真性情的反映。不过,在内田教授身上还能看到西式教育的影响,最明显的地方就体现在他和学生的关系上,电影开头一段交代的就是教授在课堂上和学生聊天的情景,这种融洽自在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中国一直存在的“师道尊严” 的关系,不过,却是内田教授和学生联系的最主要原因——在尊敬之外,更多的是亲近。
《袅袅夕阳情》影评(十):师生情
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这部电影对于我们的启示有二:一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的关系?按照我们身边的传统观点,“师道尊严”是必须得,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对于老师的“敬畏”。这种敬畏,离那种真正的“尊重”好像还是有一段距离,而且,在更多老师看来,应该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却忽略了自己对于学生的尊重。当然,最近记这些年来,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以生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是据自己观察,老师真正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位置的,尚不多见。也许,还是传统思想的影响更为深刻吧。这部电影中那种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自在融洽的关系能给我们以一定得启发。第二个启示就是: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名成功的老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师太过在意那些什么荣誉证书、考试成绩等等,忘记了一名老师的真正评判者是你的学生。一名好的老师,首先应该是得到学生认可、甚至铭记一生的人。在这部电影里,内田教授的结局应该让很多人羡慕,不过,这样的老师,在我们身边看到的确实少了一些,在以教师为职业的前提下,把教师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对于学生的真正的爱和关注已经尊敬,我想这是我们身边缺少“内田教授”的主要原因。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