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拿破仑》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2022-07-21 15:54:29

  《拿破仑》是一部由阿贝尔·冈斯执导,Albert Dieudonné / Alexandre Koubitzky / 安托南·阿尔托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拿破仑》观后感(一):长不怕 真的有点冗

  4h

  冲突 叠画 蒙太奇 想象世界与心理世界皆强大

  就像红楼梦 拖沓的经典还是时代的经典

  个人认为大浪行船与鹰眼部分最出彩 可能是因为实在是太长 后面怎么也找不到比这两场更好的戏 后面叠画也真的没怎么出现 除了站在演讲台上那一部分也还过得去

  默片时代的电影 最优秀的一点就是仅依靠演员表演与场面调度 就能让观众明白正在说什么 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然而 此片剧情的编排与篇幅似乎有点不尽人意 主要诧异的是看拿破仑泡了那么久的妞

  最后那里 正方形 三个正方形 缩小 还有整个画面 真心敬佩

  《拿破仑》观后感(二):没有名字的记录

  拿破仑热爱溜冰

  拿破仑发起的与英国的战争花费之大,使得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向国民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支付这场战争的花费

  一个名叫尼古拉斯·沙文的士兵狂热拥护拿破仑,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为“沙文主义”

  拿破仑利用热气球做军事侦察,并且任命尼克拉斯·杰库斯·孔太来领导热气球侦察队——此人还发明了现代铅笔的制造方法

  拿破仑的妹妹跟奥地利政治家梅特涅睡过觉

  拿破仑把美国西部地区的土地卖给了杰斐逊,以每英亩不超过3分钱的价格

  个人所得税,沙文主义,铅笔

  总的说来我不大喜欢拿破仑。

  《拿破仑》观后感(三):Ian Aitken's remarks

  Gance, for example, was wedded to a romantic view of genius which could, and has, been regarded as elitist; whilst his Napoléon has been strongly criticised for what was perceived to be an excessively enthusiastic valorisation of authoritarianism, as personified within the figure of Napoléon.69

  European Film Theory and Cinema pp. 87

  《拿破仑》观后感(四):放个115的

  讨论区还在的时候,有放过地址出来,但现在讨论区不在了,大多数人都找不到资源。

  影片下载:

  http://u.115.com/file/t24660af1f

  apoleon_(Abel_Gance)-Coppola.part2.rar

  http://u.115.com/file/t2dc572bbb

  apoleon_(Abel_Gance)-Coppola.part1.exe

  一不小心选了自解压格式,结果第一部分就成EXE文件。懒得改了!

  字幕

  http://u.115.com/file/t28408c891

  拿破仑.rar

  《拿破仑》观后感(五):这不是影评

  对默片的色调已彻底着迷,马赛曲真的让人热泪盈眶,看战国妖姬的时候就纳闷意大利怎么来的,原来意大利国旗原来跟法国国旗颜色一样啊,现在这个版本的国旗则是当初拿破仑解放意大利时所使用的军旗,拿破仑的老家科西嘉最早也是是属意大利后来被卖到法国的,这么说来法国佬跟意大利佬还是挺亲的。在所有曾经征服欧洲的人中,不知还有谁像拿破仑一样受到被征服国家的欢迎,颇像当年红卫兵们叫嚣的要解放华盛顿,小波说:这么去解放别人的首都是不厚道的。放解放军身上这就像个笑话,但当时的拿破仑就这么实现了,若干年后法国佬又意淫红卫兵解放巴黎,法国青年公寓里的毛的画像,想来真特么有意思。 比较搞的是拿破仑那个不共和毋宁死的镜头不得不让我想起走向共和里的孙某人,虽然有做作的嫌疑,不过荷尔蒙已经被老科波拉的配乐搞得四处乱喷,共和,难以置信的经历了几百年最后只被社会主义国家收入国号中,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性和趣味性。没拍完真的太干了,冈丝先生真的让人干死了,后面再怎么伟大都只能意淫,虽然照这么拍下来的话 雄起的帝国大厦可能就不是最长的电影了,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拍拿破仑的电影总是完成不了,老库最后也只拍了个巴里林登,不能不让人想象仑爷壮丽的一生配上贝爷的交响,何况英雄交响曲本来就是要献给仑爷的,不过话说拿破仑真不应该得罪贝爷的,马赛曲更多的是煽动法国人的爱国热情,只有贝爷的音乐才是他前半生最好的注脚,考虑到拿破仑死得太寒碜了,可以考虑用Uaral的厄运民谣,默片配乐真是件其乐无穷的差事啊。

  《拿破仑》观后感(六):电影学习笔记

  将近4个小时看得我蛋疼,片子闷。让我不闷的几个地方有:海中的拿破仑,拿破仑关于自由欧洲的陈述。最闷得地方是打仗,没完没了的打仗。

  自由欧洲那段的确很让人亢奋,拿破仑的理想是想达到自由欧洲,任何人在欧洲的任何国家都跟在自己国家一样。整体看下来,让我最深的有两点感受,若是一个崇拜希特勒的人拍摄一部关于希特勒的片子,排出社会风气的影响,那肯定是一部好多人看了热血澎湃的正面片子。还让我想到的就是样板戏,形象太正面了。人肯定是复杂的,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是自己内部的斗争,在整体性格里,有好的有坏的,这样子来拍摄人物,失去了电影的最重要的元素——真实。他太带有无产阶级电影的感觉。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给三星,是因为形式做得太棒了。技巧上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有一副画面里面多幅画面的叠,这样叙事容量大,能产生内部蒙太奇强大的力量,比如说拿破仑的特写,海水,敌对派的斗争,鹰叠在一个镜头里,丰富的内容。表现主义 默片,画面的表现功力是需要学习的,运动镜头特别娴熟,模拟海水运动的人群和海水镜头连接,挺有意思。最后的宽银幕,最起码视觉效果很震撼。但是一味的多,就失去意思了,电影,毕竟是时间艺术,时间艺术需要节奏,节奏的作用太大了,也许电影不够吸引人,节奏是因素之一吧。

  总之,画面的表现功力很值得学习,这位大导演说过一部电影,构成影片的不仅仅是画面,而且是画面的灵魂。

  《拿破仑》观后感(七):【254】《拿破仑》——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土法造宽银幕

  《拿破仑》 Napoléon 年代:1927年 / 国家:法国 / 导演:阿贝尔·冈斯 / 主演:安托南·阿尔托、阿贝尔·冈斯、安娜贝拉

  拿破仑的传记片不胜枚举,但这部长达333分钟的《拿破仑》,则是其中最详实的一部。它从拿破仑儿时开始讲起,最初他在军校玩打雪仗就表现出军事才略,之后经历了法国革命,克服身高和科西嘉口音的劣势,成为了战场上的领导人物,影片最后终止于拿破仑挥军攻占意大利的1797年。导演热情讴歌了这位战争狂热分子,用四年时间和数十万尺胶片为他心目中的英雄立传,并成就了这部史诗巨制。

  电影史上通常把阿贝尔·冈斯归为法国印象派导演行列,代表作是那部让人眼花缭乱的《车轮》。但是他的剧情片《拿破仑》同样体现出了印象派的风格,比如摄影就极具先锋意识。为了表现拿破仑骑马逃跑的场面,摄影机被放在一匹奔跑的马上;为了获得拿破仑跳海的主观视点,还把摄影机放在水箱里抛下水。它还用35毫米摄影机拍摄了部分3D画面,此外还有冈斯竟然用三台摄影机并排放置、同时拍摄,要想看到全貌,需要将三块屏幕拼到一起,因而冈斯被认为是宽银幕电影的早期试验者。但恰恰因为当时配套跟不上,并且时长过长,使得影片票房惨淡,甚至连胶片都差点遗失。在1981年,经过一个默片研究学家20年的修复,本片才得以重见天日。

  亮点

  第122分钟,这个段落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没错,就是大卫的那幅《马拉之死》所描绘的场景。雅各宾派的领导者马拉因患有皮肤病,需要泡在浸满药水的浴缸里缓解痛苦,而一个反对暴政的女士进入他的浴室,将他刺死。影片中并未直接表现行刺过程,而是巧妙利用浴帘的关上、拉开来代表马拉的生死。

  《拿破仑》观后感(八):说一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

  由于最近对启蒙时期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的兴趣,终于看了这部囤积在硬盘中许久的伟大史诗。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即便是这样一部4个小时的史诗电影也丝毫不足以尽述这个大概是法兰西史上首屈一指的伟人的一生,本片只能从若干主要事件当中形成一副大致的骨架来建构这个传奇人物在成为共和国头号人物之前的前半生。拿破仑一生的伟大传奇在此无需我的复述,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早已汗牛充栋。而拿破仑最神奇的其实应该是他近乎魔术一般的人格魅力,而这一点在片中被以与雄鹰的多次叠化镜头加以阐释。

  拿破仑究竟是一位解放了法兰西民族的伟人还是一个自大傲慢的独裁者,这是持久的争议。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轻易的否定前者,但是大多数人在心中也肯定在暗暗的念叨着后者。不少人将其视作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的窃取者(这个论调与我们百年前的袁大总统多么的相似,而波拿马皇帝和大头皇帝其实都有意实行君主立宪制),更有贡斯当这样的思想家将其视作以古代共和国盛行的尚武勇猛鼓吹德行进而热衷于征服和侵略的方式来统治处于现代文明语境下的共和国的违逆历史潮流的野心家。

  在此又不得不多提一下贡斯当这个人物了。他作为一个同时受到了启蒙时期卢梭和休谟影响的思想家,一方面同样清晰的看到了卢梭提出的社会体制与人性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必然的反对卢梭当时过于激进的思想——毕竟,卢梭和他自己就身在那样一个已经习惯了和平所带来商业的繁荣的社会之中。拿破仑是受卢梭影响更多的,所以贡斯当反对拿破仑一点也不令人惊讶。而讽刺的是拿破仑复辟的时候他却十分乐意的当了拿破仑的制宪顾问。这也充分展现了其深谙中庸权衡之道的政客本色。因此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一大堆名头响亮的思想家的队伍中,贡斯当是为数不多的在政治上有所成就的人,可这也从另一方面注定了他只能是个二流的思想家——而绝非一部分现在的人将他所视作的自由主义的宗师之一(那是斯密、洛克和休谟才配得起的称号)。也正因此,卢梭死后可以被葬在先贤祠,而贡斯当自然没这个待遇。

  在阿贝尔·冈斯的镜头中,拿破仑是那个具有极高爱国热忱和高尚情操的英雄,是那个被人们交口称赞和传颂的光明的化身。而在我看来,拿破仑的功过褒贬无疑会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于观念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无可争辩且绝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法兰西在历史中唯一一次遍布着荣耀与光芒的时期正是在他治下的岁月(这不也和我们共和国的某位大人物极其相似吗?)。

  可是,18世纪的法国尚有卢梭与休谟的思想供人们热议与争辩,百年前的我们又有过多少类似的思辨?不过那些看起来都不重要了,因为今天早已没人关心这种问题。

  《拿破仑》观后感(九):英雄的生涯

  难道非得是我,一个连职高都差点没毕业,只上过三年班的,一个快四十岁的家庭妇女在这里写下对这样一部伟大电影和一个英雄的评论吗?

  难道就没有另外一个人想为这伟大的史诗做一些推介,使更多的人关注这无与伦比的壮丽的诗篇?

  难道就没有一个男人被这英雄史诗激动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脚注,而让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把拙劣的词句寄放在这里,

  天呐,难道你们听到马塞曲不心潮澎湃吗/

  我生在怎样的一个平庸的年代,一个缺乏热情与理想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与道德国度。

  也许,只是我来错了地方,写错了地方。

  好吧,那就我来写,无论我的字句与这部伟大的电影是多么的不相称,毕竟我被感动了,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伟大的艺术品,就象阿贝尔冈斯说的,尽我所能。他以诗人的身份来诠释一个英雄,那我就只好用令人沮丧的小学生加女人的身份来介绍一个诗人和他的作品。

  虽然在很早以前我就渴望看到这部电影,但是因为知道它是一部拍摄于20年代的无声影片,所以很担心那个时代影片所带有的,仍未脱离舞台表演的程式化风格和模糊的黑白影象中略显怪异的人物特写。这是无法避免的,即便在这部电影里还是能够发现其时代的通病,那卓别林式的动态效果,夸张的表情,机械的剪接。但是其伟大在于对大革命的歌颂与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几个堪称经典的镜头与场面是足以令它永远的载入史册,并且后无来者。

  影片以拿破仑在布里埃纳军校的雪仗开篇,直至意大利战役。其中包括了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在科西嘉岛的活动,土伦之战,葡月风云,与约瑟芬的相识几个重要片段。其中我以为最经典的场景有三,逐一介绍。

  第一,少年拿破仑在军校养了一只小鹰,他非常爱它,就在去给它倒水的时候,小鹰被两个同学恶作剧的放走了。少年怒不可恶,与同学撕打起来,结果被关了禁闭。少年趴在一门铜炮上睡着了,外面飘着雪花,这时候小鹰飞回来了,少年激动的抚摩着小鹰,他头上戴着那顶熟悉的军帽,身上披着一减大衣,正是那个经典的形象。

  这个少年就是日后展翅高飞的科西嘉雄鹰。

  雄鹰这个具有强烈象征色彩的镜头多次出现,它象征着拿破仑,象征他的理想,也象征着革命。导演甚至把雄鹰的面孔与拿破仑的面孔重叠,以惊人的相似来左证拿破仑那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征服一切的气势。

  第二个场景就是拿破仑因为在家乡传播革命思想被迫逃离,他独自驾驶着一艘小船向法国海岸驶去。这时候交相出现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景象,丹东,罗伯斯比尔,圣鞠斯特的形象和巴黎的动荡。惊涛骇浪中,一面巨大的红白蓝三色旗子就是船帆,拿破仑独自驾驶着它行驶在大海中,几乎就要淹没在巨浪中。这是一个明确的隐喻,预示了法国和他本人的命运终将要象这大海一样充满了惊心动魄。这时候,那只雄鹰又出现了,屹立在三色旗的顶端,指引这飘摇的小船。

  雄鹰最后出现是在终场进军意大利的浩荡队列中,雄鹰在马塞曲的伴奏下展翅高飞,在三色旗的旁边是伟大的拿破仑的军旗,就是鹰旗。

  第三个是我以为最抒情和浪漫色彩的场景,是拿破仑独自在空旷的议会里,在向丹东,马拉,圣鞠斯特这些革命先贤的灵魂宣誓,要继承革命理想,忠诚革命理念,把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之后,拿破仑化身为战神,一跃而起,身后飘扬着三色旗。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诗意的场景!历史上最辉煌和壮美的画面,其造型之完美,灵感之深刻,寓意之伟大,和大卫那洋溢着古罗马悲壮和阳刚精神的杰作共同成为记录伟大时代的伟大作品不朽和永恒。

  值得一提是扮演拿破仑的演员,无论是少年还是青年时代,都选择得非常准确。少年刚毅倔强而不失纯真,青年坚韧不拔而充满热情,那披在肩头的长发,消瘦的身材,苍白的脸色,特别是那双征服一切的鹰眼,都很符合拿破仑本人的特征,尤其是他的侧面特写,忠实于绘画那个完美的罗马风格,一个年轻的奥古斯都。

  在看了这部伟大的史诗电影之后,我才懂得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诗意,什么是抒情,怎样表达理想和激情。

  我可以毫不遗憾的说,这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伟大的电影,一部永远无法续写的史诗,世界上最美丽和壮观的电影。

  革命,青春,荣誉,年轻的朋友!

  《拿破仑》观后感(十):一部超前的先锋作品(附修复者访谈翻译整理)

  钢丝于我,有特别的意义。

  第一次知道这个电影,还是在UK读书时,因研究电影屏幕而从书本和Youtube上的预告片中得知。当时就想若能看到这部电影的完整版该有多好。幸运地是,2016年12月底,在我离开UK前,伦敦BFI Southbank电影院向奇才致敬,播放了这部胶片电影的UK数字修复版。由于电影长达330分钟,期间有三次中场休息,我从下午一直看到了晚上,堪称人生中最长的一次观影体验。直至最后20多分钟,传说中的三幅宽屏电影呈现在银幕,拿破仑、雄鹰、法国旗帜与山谷、军队和士兵交叠奏鸣,《拿破仑》在震撼的蒙太奇中结束,观众掌声久久不熄。

  在1927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阿贝尔~冈斯的《拿破仑》可谓一部大胆、超前、有野心的先锋作品。虽然是黑白默片,但里面的剪辑、镜头调配、构图和叙事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有些画面颇为王家卫。最后的三幅宽屏堪称神迹,电影宽高比从4:3无缝衔接至16:9。据说冈斯运用三台摄影机、选择三个角度予以精确拍摄、利用三个投影机、三幅屏幕拼接,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出这部超前的宽屏电影:横跨整个山谷的视野,容纳无数士兵的构图,还有人与马在三个屏幕之间自如的穿梭。同时,冈斯也并没有局限于横向屏幕的连贯构图,而是巧妙地利用三台摄影机的优势,将三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银幕,这种蒙太奇的效果,首开了多屏幕电影的先河。在科技发达的现代,观众对此也许并不惊奇,但结合年代背景,这种三个画面并列于一个银幕的景象,也足以让现代人惊叹导演的想象力。

  ----------以下是卫报对《拿破仑》修复者与作曲者的报道,我翻译并整理了一下,有兴趣者继续看:---------

  *Kevin Brownlow《拿破仑》在英国的修复者

  1953年,当时还是学生的Kevin,从学校租借了一部法国默片,默片的导演是Jean Epstein。“片子拍得太棒了!”于是Kevin问学校图书馆,“还有别的电影吗?” 得到的答复是:拿破仑与法国大革命。 听到这个名字,Kevin觉着一定是部教科书式的电影,“肯定充满了说教,图像也很呆板。”他想。

  然不,Kevin被《拿破仑》的美震惊。“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 手里只有2卷胶片,Kevin就不停地向其他人宣传这部片子,最后借到了剩下的4卷。

  Kevin给当时正在法国的冈斯写信,而冈斯居然给他回信了——极不寻常。随后,冈斯来到伦敦的BFI(英国电影协会),会长James Quinn认识Kevin的母亲,就这样,一个电话,让正在考试的Kevin得以亲眼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导演。

  “一些导演拍摄默片如鱼得水,可是拍摄有声电影就不灵光了。”Kevin说,“就像一个雕塑家被逼着去画画。” 对于这个小小的好奇的可爱粉丝,冈斯既友好又惊讶,他告诉Kevin,自己的有声电影都是闭着眼睛拍的。冈斯的英语不是很好,但两人对电影的热爱使他们相谈甚欢。

  Kevin认为冈斯对《拿破仑》的结尾比较焦虑,因为意识到最终需要呈现滑铁卢一役——拿破仑最后的失败。但是,冈斯并没有拍到滑铁卢,而是决定以三幅宽屏为《拿破仑》划下惊艳的句号。“画面突然扩展开来,成为三倍横幅。” 三台摄像机、三个精确安放以保证画面连接的机位、三个投影仪、以及适合投影的屏幕——这一切,使得观众为眼前壮阔的画面屏住呼吸,忘记追究滑铁卢的故事。

  1968年,Kevin打算对胶片《拿破仑》进行修复,当时宽屏电影节在Odeon Leicester 广场举行,其中就播放了《拿破仑》。Richard Arnell和George Dunning(曾执导《黄色潜水艇》动画片)对其最后的宽屏部分做了调整,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三幅画面的出现也有差错,播放效果仍然很震撼。

  Dunning告诉Kevin,原片已经送回,但留下了拷贝,Kevin可以试着修复——从35mm胶片开始。也因此,Kevin被法国电影局认为是小偷。“我在全世界收集这部片子散落的胶片,然后认真研究将它们正确拼接在一起。” 于是就有了《拿破仑》在英国的修复初版,虽然还是不完整,但为后来的修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之后,在特柳赖德电影节(Telluride Film Festival,简称TFF)上,Kevin播放了修复版。冈斯在自己的旅馆窗口站着看完,当时他已经是位九旬老人。观影过程中,冈斯曾一度非常愤怒,因为他觉得一部纪录片被当成修复版在播放,但看完后冈斯就释然了。

  Kevin很开心能让观众回到影院,“在这样一个人人盯着手机电影的年代。《拿破仑》是如此纯粹的电影,而电影正是为分享而存在。是它拍摄的手法使得《拿破仑》与众不同。”

  *Carl Davis 《拿破仑》作曲、指挥

  写一首长达五个小时的曲子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Carl做到了。最初他与Kevin在泰晤士电视台一档关于默片的节目Hollywood里共事,录制快结束时,Carl不禁对Kevin说:“我为电视剧写过300多首曲子,我们为什么不试着给默片配乐呢?我可以写。” 于是Kevin拿出了《拿破仑》,Carl开始写曲——估计是此生最长的一首。

  耗时3个半月,Carl完成了《拿破仑》的配乐。而由Arthur Honegger撰写的原配乐已经遗失。Carl想创造出拿破仑时代的音乐,于是他借鉴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的音乐,尽量以经典的姿态去勾勒拿破仑。

  Carl唯一的担心是《拿破仑》如果继续修复,电影可能会更长,到时他必须要增加曲目,不过现在看来,《拿破仑》已经修复完整。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