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获奖,我们乐什么
??钱永健获得了二OO八的诺贝尔化学奖,国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各类媒体也竞相报道。我看了,不知怎么却生出另一番想法来。并非我有意要否定钱永健是个华裔,也没有刁难大伙儿的意思。然而,我实实在在地想给欣喜的人们泼上一瓢冷水。????其实,钱永健获奖,我们并没有什么可值得庆贺的地方。??除了钱永健长了一张典型的中国脸,除了他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的堂侄,我们还能找到什么可以值得我们乐的原由?????是庆幸我们的教育成功了?终于培养出了世界一流的化学家???可是钱永健却是地道的美国产,他美国出生,美国成长,在美国受教育,与中国内地的教育根本就不搭架!相反,不少的有识之士甚至质问:“倘若钱永健也长在中国,也一直在中国接受教育,那么凭着现在的教育体制与模式,不知道在中国成长的钱永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有没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可能?”问题是比较尖锐,但是我们扪心试想一下,诺贝尔奖设立这么多年了,我们为什么连一个奖都没有获得过。难道我们真需要一直用“评委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这个理由来搪塞国人?就算政见相左、风俗、教派有别,难以认同,可这也只是较大地影响到文学与和平奖项的评比,而自然科学,我们不是同样一无所获吗?难道我们不要自省一下自己的教育究竟存在什么致命的缺陷和不足?更何况有些优秀人才,出国留学后竟然一去不复返,难道他们果真都是因为不爱国才选择了逃离故土,才选择了终生漂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中不管有多少原因,毫无疑问的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难辞其咎。????是庆幸中国终于出了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终于填补了一项空白?????可是在所有的介绍中,明明白白地写着钱永健美国人,国籍为美籍,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他的科学成果与中国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他与李政道、杨振宁等人获奖一样,只是长着一张中国脸,其它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何乐之有?????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深省,应当羞愧。日本今年有南部阳一郎、小林诚、益川敏英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按理说,其中有两位是供职于日本本土的科学家,日本应当大大地庆贺一下。可人家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人家的大报小报都在内省、检讨,说国内的基础研究放松了,学校的教育有偏差,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纠正云云,相当得痛心疾首。相比之下,国人的乐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更奇怪的是,今年仍有不少的所谓的精英还在絮絮叨叨,说什么瑞典皇家科学院有成见,有一个欧洲的评比标准。并振振有词地搬出了一个堂皇的大证据:说的是不久前,美国国家图书奖基金会总监哈罗德·奥根布伦姆批评了瑞典文学院终身秘书恩达尔,说他搞“欧洲中心论”。于是中国的文人愤而提出要设立世界华语文学奖。看到此种论调,不禁让人掩面窃笑。事实上,美国人也好,中国人也罢,嘴上虽说诺贝尔奖还有或这或那的问题,但人人渴望获得这一奖项却早已心照不宣。再说,你就是再设立一百多种其他的奖项,却仍旧难以取代诺贝尔奖的位置。??所以当下国人要做的事,不是像某些大学那样一味地搞大搞豪华,一味地推行学术行政化,也不能像郭敬明那样即使抄袭了别人的作品,还能大红大紫,更不能唯市场经济效益而举。而应当坚守一方净土,坚守一种科学精神,坚守一种责任。也许,当中国的科学家像个科学家了,作家也像个作家了,获奖也就为期不远了。这个时候我们再乐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