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龙门客栈》经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5 13:20:16

  《龙门客栈》是一部由胡金铨执导,上官灵凤 / 石隽 / 苗天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门客栈》影评(一):古典的龙门

  与《新龙门客栈》是完全两种不同的风格,前者凝重,后者灵动,皆是非常精彩。

  《龙门客栈》更传统,更古典,打斗更真实些,也更理性些,但女人戏远不如新剧。

  《龙门客栈》影评(二):曹公公外强中干

  武打的高潮出现在五分之三处。后来,传说中的武艺高深莫测的曹公公出现了。可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自从他现身以后,电影的精彩就打了折扣,变得冗长起来。

  中国武侠片发轫之作,打戏模仿东洋武士的痕迹很重。好在后来咱们的武侠片在打斗设计上远远超越了日本片,还是很值得欣慰滴:)

  《龙门客栈》影评(三):老蟾蜍山與《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

  老蟾蜍山,侯孝賢拍《尼羅河的女兒》的眷村,我們像《戀戀風塵》中那樣在廣場上看了一場修復版的《龍門客棧》。冬天的風吹在身上,有點涼。小狗在座位間穿梭,老爺爺抱著孫子。看胡金銓導演的《龍門客棧》,突然理解了徐皓峰《刀背藏身》中的「電子配樂」,或許徐皓峰是像胡金銓致敬?只是這樣的配樂方式現代觀眾已經不能理解。

  《龙门客栈》影评(四):久仰久仰

  1967年获台湾第六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最佳编剧奖。

  这部片子拍摄时间在《大醉侠》以后,在《侠女》《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空山灵雨》之前,画面没有《大醉侠》那种江南的秀丽,没有了郑佩佩的灵气,但是多了西北的阳气和风沙,霸气,鼓点和节奏加强了,那种带着日式的武侠的味道,一下一下剑来刀往的利落,不愧为邵氏武侠的鼻祖。

  《龙门客栈》影评(五):老片的动作设计,一脚一拳都显得格外的实在。

  老片的动作设计,一脚一拳都显得格外的实在。胡金铨在营造气氛上还是高出一筹,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武打中使用快速剪辑,不同于硬桥硬马的功夫片,起码胡金铨的也算是个剑片。在营造侠客比武的气场方面确实值得称道。仔细看看就明白徐克电影里出现的那些桥段和镜头渊源何处了,虽然没有预期的好看,不过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非常精彩的武侠电影了。新龙门客栈完全是本片的缩写了。

  《龙门客栈》影评(六):龙门客栈

  依然会想起当年看《山中传奇》时看到张艾嘉初登荧幕时的惊艳,就琢磨难怪以前罗大佑和李宗盛会为其闹僵,不过这是题外话。胡金铨的武侠,和李翰祥及后来港台武打有不少不同点,有开创的也有独特的,那这部《龙门客栈》来说,故事情节四平八稳,人物出场时类似京剧的锣鼓,刀法的简洁,弱化刀法而突出快狠的特色及非替身的运用是其武打的特点,而那种胸怀天下的江湖仁义,那么超然无欲的道家精神而不是简单的黑白争斗给后来的武侠也做了范本。

  《龙门客栈》影评(七):小記

  60年代的電影還真是樸素啊。武功一招一式都像唱戲,電影沒有什麼結構,完全像是一出為了唱完而唱完的戲,最後的結局也沒什麼美感(敵我兩敗俱傷,夕陽西照)。還留著很多現在不常見的,民國時候形成的白話口語(撐的…有什麼公幹…)。但是可以作為影史的一部分看到中國電影形成的脈絡。 在舊電影修復的公放搭棚劇場看的,周圍老人年輕人排排坐(坐的是社區裡臨時搬來的凳子),小孩子偶爾喊兩句,你中途來看也絲毫不會影響觀影感受。還真像早些年看戲的氣氛。

  《龙门客栈》影评(八):龙门记录者

  12岁那年,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上映,我和父母一起去新街口的电影院看,电影中杀得天昏地暗,魔幻而妖冶,成为我少年时代最惊心动魄的观影印象。20岁那年,我买到了胡金铨《龙门客栈》的旧版影碟,一个人半躺在沙发中看完,窗外下着雨,电影里也下着雨,竟再次迷失在龙门的那场雨中。2011年的倒数第三天,徐老怪和“龙门”又如期而至,只是昔时的观影少年已过而立。电影,有时候也可以成为人生的记录者,十年一次的“龙门”之约,无边的黄沙,破败的客栈……龙门,真好;电影,真好。

  《龙门客栈》影评(九):强化历史感

  它开创了一种武侠片模式,人物的、叙事的、场景的、节奏的,让沉迷在邵氏假花假草摄影棚里的观众,看到另一种可能。武侠片从此得强化历史感,得讲究山水性情,得设计打斗的节奏,得参透时代精神作为它的时代立足点,并渐渐成为一种有诗意的电影产品,从此告别《火烧红莲寺》和《荒江女侠》式的粗制滥造。直到今天,《卧虎藏龙》和《英雄》里,都还看得到《龙门客栈》的影迹。而蔡明亮电影《不散》的英文名就叫《Goodbye,DragonInn》(再见,龙门客栈),影片中的老电影院关闭的前一天,播放的最后一部电影就是《龙门客栈》,坐在观众席里的,是当年扮演剑客的演员苗天和石隽。

  《龙门客栈》影评(十):从老北京的贵族腔调到香港古惑仔价值观

  对照着看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和徐克的《新龙门客栈》,果然如徐浩峰所言,像是老北京“茶馆”式的“礼”,被港式古惑仔的浪人气逆袭。

  徐克始终是“敬这个无名的时代”,店是黑店,守军是贪腐势利酒色之徒,金镶玉的逻辑是天地无情,人便无情。

  在胡金铨那里,边城客栈,却是礼崩乐坏时代仁、道、义、忠、良的最后碉堡。掌柜是“先生”,连忠、奸之间的交道都有几分客气、礼数,东厂也有东厂的规矩。曹少钦权倾朝野,到了边地,守军还是不认他的账,只因他“名不正言不顺”。

  单看徐老爷的“新龙门”,依然经典;然而重温胡金铨的“老龙门”之后再想,更感慨的只能是时代之变——从胡到徐不过如此短暂的25年,末世之气竟至遮天蔽日。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