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93号航班》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2 10:55:24

  《93号航班》是一部由彼得·马寇执导,杰弗里·诺灵 / Brennan Elliott / Kendall Cross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灾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93号航班》观后感(一):93号航班,一句I LOVE YOU,惊天动地

  如果有某一天我乘坐的飞机被劫持了,我拿出电话,我会打给谁,在最后,那句“I LOVE YOU”我说不说的出口。

  爸爸,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气,我爱你。

  妈妈,什么事都会有办法的,不要急,我爱你。

  我爱你,我说不出口。

  2001年9月11日,注定会被世人记住的那一天,四架飞机被劫持,其中三架撞毁恐怖分子预定的目标,只有一架U93号航班,因为乘客的反抗,最终在一个田地坠毁。

  据说那一天,甚至有人拍掌赞撞的好,我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几千条人命,对霸权主义的怒视,是不需要用人命来陪葬的。如果某天那些称赞撞得好的人,你的家人你的爱人就在飞机上,我希望你还能拍得响手掌。

  人们是无辜的。他们在空中,拿出电话,跟妻子或者妈妈,说“I LOVE YOU”。整个刹那,地球表面泛滥了泪水。爱,应该是不分空间的吧,即使我不在了,你也能感觉到我在另一个地方对你的祝福吧?爱,应该是不分时间的吧,即使我不在了,那段与你一起的时间,会永远停留在你脑海最深处的吧?

  我记得影片里,那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丝毫不见血色,丝毫不见灰霾。只是这样的天空,有四架掉转方向的飞机,分别毁在四个位置,溅出浩大的火花。我不知道,里面无辜的乘客在里面被燃烧了多久,才放弃了生还的念头,才放弃了见自己最爱的人的念头,才放弃了重新呼吸的念头。

  I LOVE YOU。

  这短短的一句,突然,惊了天,动了地。

  昨天我拥抱过你,怎么今天你在飞机上说会再给我电话,却到现在还没有打给我?家里的电话号码你忘记了吗?你那边没有电话吗?为什么,你明明是个好丈夫啊,你明明是个好爸爸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啊?为什么啊?

  电视荧幕,烈火,浓烟。很多个家庭双目无神,盯着似乎飞机坠毁的方向,久久移不开。不知道,我最爱的他会不会随时从那个方向回来。我是不是应该等下去?

  对不起,I LOVE YOU。

  已经过去5年了。

  愿遭受灾难的家庭能好好活下去。上帝,我用最虔诚的心为他们祈祷,你能不能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谢谢你。

  I LOVE YOU。

  《93号航班》观后感(二):不要让爱变脆弱

  又是911,一晃已逝去五年。

  2001年的今晚,那时上网的人不多,QQ上那时只剩下远在澳洲的nicole在线,“看呀,世贸中心坍特了”,我甚至以为她在看科幻电影,直到点了她给的链接,我急忙关了电脑离开办公室回家打开电视。

  很长时间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真的很震惊。

  今天凌晨时分,我又特意从书架上翻找出保罗·格林格拉斯的“FLIGHT 93”这本DVD,它就放在Michael Moore的“FAHRENHEIT 9/11”旁边,重新看了一遍,依然颤抖于五年前的美利坚高空。

  21世纪应该是自911开始的。“9·11”事件不光是飞机上和世贸中心里那些受害者的灾难,它的影响应该是泛人类的。911之前,世界只有一个美国,911之后,美国到处出现;911之前,世界只有一个拉登,911之后,世界上有一千个拉登。

  当然,我不是政治家,我也至今没有与谁结怨也不存在宿敌,所以我这里对恐怖威胁的理解不是拉姆斯菲尔德和迈尔斯签署的《国家反恐怖战争军事战略计划》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也不是上海合作组织定义的“三股势力”,我指的是另一种,人性里对爱的剥夺与被剥夺,这威胁已无时不处不在。

  “FLIGHT 93”整部片子里重复最多的声音不是惊恐的尖叫,而是一句句蘸满深情的“I love you”。当人们发现自己被劫持,身处预感无法逃脱的厄运,虽然气氛经历从平静走向混乱,再到崩溃,但无论何种情形下,“I love you”都成为乘客选择与地面亲友通话的结束语,丈夫之于妻子,情人之于爱人,女儿之于母亲……事实也是这样,美联航93次航班坠毁前,确切的说,是乘客经过投票表决决定奋起反抗夺回飞机前,许多乘客都给亲友打了“告别电话”,马克·宾汉给他的母亲的电话是“妈,我是马克,我只想告诉你,我非常非常爱你”,桑德拉·布拉德肖给丈夫的电话是“我永远爱你和孩子们”,托马斯·伯内特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亲爱的,我爱你”,一个女乘客这样结束了和家人的通话:“行动了,每个人都在往头等舱跑,我也要走了,再见,亲爱的”。不仅飞机上,当时在纽约,那些被困在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在最后时刻通过电话留下的最后留言也是熟悉的“I love you”,受困的梅莉莎在失去联络前留给丈夫西恩的电话留言是“西恩,是我,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爱你,我被困在纽约的这栋建筑里,可能是飞机撞上大楼或炸弹爆炸,我们不知道,但到处都是浓烟。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爱你,再见……”五年过去,再听这些声音,仍能体会当时的惨烈,同时体会到人性在最后时刻的余光,那就是“I love you”,爱。

  那个纽约的上午,最不堪的镜头是世贸中心受撞击的81层以上,烧着的灼热让得不到求援的人们只得选择弃身,一个接一个……有幸存者回忆,他亲眼看到一对情侣手搀手从上面跳下来……直到今年3月,人们还在世贸遗址旁的德意志银行大楼楼顶上再次发现600多块死难者遗骨。数据显示,那段时间纽约警察局109分局共接到上万件遗骸,也许只是身体的某一部分,一只手,一条腿,至今2749名死难者中只有1151人被验明安葬。当时《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报道的着眼点不是爆炸的飞机和坍塌的大厦,而是飞落在路边在耀眼的阳光和弥漫的尘土中静默的纸片。这些已经被灼伤的办公文件、明信片、工资单和照片,它们曾经属于世贸中心的某间办公室,每一张都与一个人、一群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被地狱之火吞噱,只有残存的纸屑仍然在证明着他们的存在。对于任何灾难,人永远是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我想,那对搀起手从高楼坠下的情侣,在他们迈身出大楼那刻,他们也一定相视说着最后的“我爱你”,同样的,在他们经历着生命不可预测的无常,在不安里,爱成为他们彼此最后的慰籍。

  遇难者选择用爱压抑他们的哀伤,而生者往往选择愤怒与复仇来压抑哀伤。911之后,报复行动被迅速采取,2001年10月8日,距离“9·11”发生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美国出兵阿富汗,目标直指发动“9·11”的“基地”组织和为“基地”组织提供庇护的塔利班政权。这次军事行动美国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同,这在二战后非常罕见。战前民意调查中,美国有75%民众认为即使这场战争会使阿富汗无辜平民受到伤害,他们仍支持进攻。复仇的心,总是坚定而残酷。这也难怪,《华盛顿邮报》在今年6月29日到7月5日曾做过一次网上在线实验证明,即使911已经过去五年,但至今观看30秒世贸中心大楼遭袭的短片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政治观点而直接提高他对总统处理恐怖主义方式的认同度。我不由问,爱与复仇,那种才是人性的本质。

  正像美国一位叫做威廉的牧师说的,“经过911后,人们都意识到了脆弱”。记得灾难发生那期的《财富》封面是一个刚刚从世贸中心废墟砖出来的男人,满身灰尘,灰头土脸,一手拿着个黑色公文包,另一只手拿着手帕掩着口鼻,匆忙地往前走着。当时,这位来自新泽西州58岁的投资顾问法恩刚刚在世贸北塔开完会。在经历了那次生死惊鸿后,法恩说,那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生命真的很短暂。人的一生中除了普普通通的事情之外,其实什么也做不到。你的生命可能在一瞬间就被夺去”。从此他从一名工作狂变得懂得享受生活和爱,他和他的妻子都认为,他们在过去五年里的收获要比过去三十七年里的收获多得多。爱,才是人性的本质。其实复仇又真能带来什么,生命是嬴弱的,对于谁都一样。“FLIGHT 93”里,在飞机上,无论恐怖分子或者受害者,所有人的反应都是相似的,从不知所措到惊慌,彼此因为恐惧而向不同的神祈祷。在印尼,有人至今在同情制造911的恐怖分子,认为他们因为除此以外再没有其它办法向美国复仇。之后呢,我们也看到,美国的复仇同样没有使这世界变的更加安全,倒是让更多人看出石油才是这次反恐战争的真正目的。美国大兵的日记里记录了他们在伊拉克的恐惧:很多执行任务的士兵一到大街上就把事先做好的牌子挂到车外面,上面用阿拉伯文、英文写好“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希望你们也什么都没看到。”这样的牌子被联军总部没收了很多很多,还有些牌子上写着“我让你活着回家,你也让我活着回家”。

  复仇的灾难是所有灾难中最可怕的。其实原本灾难并不可怕,人的生命本就无常与脆弱,灾难从来不可预测防范,生活里听说过太多的飞来横祸,一个人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小时会发生什么,命运可能因一次选择,一个犹豫,甚至一个闪念,被鬼使神差般改变,也许你坐在办公室里正遇上火警,你只会后悔你不该那时那刻在那上班,但,假如你了解到原来那是另有其人在操纵,灾难幕后是实际很久以前就有人精心算计这幢楼,算计这时这刻这幢楼里的生命,就会十分可怕。从来都说人是万物之灵,而一旦万物之灵缺失了爱,就堕落成为万恶之源。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对911自己的看法。确实,除了恐怖主义的表象,对“9·11”事件的认识完全可以涉及到一个人抑或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对人性、人权的理解。刘亚洲曾在他的《信念与道德》演讲结尾部分以“9·11”事件当作考验我们民族道德水准的典型参照物。那次演讲的时间正好发生于“9·11”事件一周年,我摘录了一段放在这里:

  “当‘9·11’事件发生的时候,在我们国家,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弥漫着一股不健康的气氛。9月12号的那天晚上,赵粤给我打电话说,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正在敲锣打鼓。我说中国足球队还没有出线呢,中国队出线要到10月7号,那是最后一场,中国对阿联酋。赢了就提前出线进世界杯。隔了片刻才知道是中国大学生在庆祝美国‘双子星’大楼被炸。我国有一个记者代表团,当时正在美国访问,看到世贸大楼被撞,这些记者团的成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是一种文化的浸濡,这不能怨他们,他们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结果被宣布为永远不受欢迎的人。我在北空,那几天部队来人看我,我都问他们对‘9·11’什么看法。众口一词:炸得好。后来我讲,这是很悲哀的。如果是这样的人爱中国,那中国还有救吗?……

  为恐怖叫好很恐怖。中国文化教育出来的中国人。首先漠视和轻率自己的生命,才会对他人、他国的生命也视如儿戏。自己没有珍惜生命的权力,也不许别人有。鲁迅早年前批判过的‘看客’心态就是这么炼成的。中国人看杀别人,无不兴高采烈。统治階級故意把人放在大庭广众下去杀。被统治者就在大庭广众下享受了统治者的快感。特别在凌迟处死犯人时,连续三天,人山人海。连小摊贩都在那儿摆摊。刽子手还出售沾血的馒头。今天没有凌迟了,但当众审判也是这种习惯的延伸。当年如同过节一般去看杀谭嗣同六君子的国人,甲午之役中怎么能不丢掉台湾?他们的子孙——我们,如果还和他们一样,又如何解放台湾?公共汽车上一个歹徒逞凶,万马齐喑。就凭这样的人去解放台湾?就凭这样的人怎么去实现四个现代化?你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又有什么用?我早上锻炼的时候看电视,《早间新闻》的广告节目,最畅销的产品是什么?防盗门。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你看我们住的就像笼子一样。我在成都住的是前几任成空政委的房子。我进去一看,哎哟,我进监狱了。窗子上、阳台上到处都是防盗栅栏。我让拆掉。前些天有一本书叫《中国可以说不》。我说,你是可以说不,但你是在防盗门后面说不。这不是勇士,而是懦夫。乔良说的好:‘连看见鸡鸣狗盗之徒都要躲着走的爱国者,偏偏胆气粗豪地对遥远的列强说不!’”

  我还在今天的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新闻,9月2日10时20分许,3岁零9个月大的小任湘在跟随母亲买菜回家的路上,被一名陌生男子抱起扔下天桥毙命,而该男子随后跳桥身亡。借用任湘的父亲的话发问“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对生命如此冷漠,这是一种比恐怖主义更值得恐怖的情绪。这个世界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认同的人与不认同的人,无论这种认同是基于贫富、爱恨、制度、文明,当不认同的人越来越多时就会导致其中一部分人走向极端。我没有自信,如果当时是一群连在公交车上也不知道让座的人聚集在双子塔楼里,谁会把捷径主动让给老人和妇女,谁会为牵着导盲犬从楼上走下的盲人闪出一条逃生的通道。当我们看到别人纪念这场五年前的悲剧时,我们是否想过曾在我们国度里发生过的那场长达十年的悲剧今年也正好是四十周年。五年前的悲剧摧毁的是一座大厦,而四十年前的悲剧则摧垮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坍塌了道义、廉耻,充满虚伪和背叛。911留下一个被纽约称作空洞的零号地带,十年动乱留下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断层,如果我们自己不正视,我们迟早会面临一个不是恐怖分子制造,但照样“四处起火”的世界。

  五年,美国人已经从911的情绪性震撼渐渐回归到理智世界,因此我们看到了例如“Loose Change”这样的怀疑,虽然我并不认为“阴谋论”正确,但至少政府对于发生这样的事件是必须对之前的掉以轻心承担无可推卸责任的。运筹帷幄,未雨绸缪,我们也有这样的责任,更何况布什的智商在美国列任总统中只排倒数第二,而我们的集体领导从来不缺“大智慧”。

  今天,纽约自由女神像下的炮台公园尽头摆放着一个非常奇怪的地球雕塑,球体被挤成椭圆形,里面的结构也完全暴露出来。这并非是什么现代艺术,这个地球雕塑原来摆放的地点是在世贸广场上,如今它像是对人类的一个极大讽刺,我们亲手缔造的和平期望在自己用复仇的心操纵的灾难里可以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I love you”,我们应该感激那些频于死亡危机中的人们,他们用这样的遗言向我们证明并让我们相信人类终究来自于爱而最终将归于爱。虽然和平和爱在我们眼里会显得如此脆弱,就像炮台公园内停放的地球雕塑,但却是人可以在生命最后发出的最后声音。此刻我又想到拍下911第一个撞击镜头的法国摄影兄弟说的那句话,“我们不该想911是个3000人遇难的日子,我们该想到那天有1万5到2万人被拯救”,是啊,换个角度看世界,这世界还是充满爱与美好的。人类可以被毁灭,天体碰撞、超级火山、外星物种入袭,但希望不是被人类自己毁灭。

  珍视爱,不要让爱变脆弱。这是我今天唯一想祈祷的。

  晚安,I love you

  (原文地址:http://mopa.blogbus.com/logs/3289146.html)

  《93号航班》观后感(三):93号航班:震憾人心的飞行

  对于9.11的题材拍得很少,过去好象只有一个叫华氏9.11的议论片,这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就自己所知,眼前这一部算是第二部吧,据说还有一部,最近就会上映了。

  对于恐怖主义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和认识,大多数人都是从9.11开始的,也就是从此时起,恐怖袭击才被显眼地在国际上提了出来,而其对社会、对平民的危害确实达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有幸的事,我们同这个可怕的袭击还暂时沾不上边。

  影片重于渲染,将人性、人情灌穿于始终,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这样的氛围中却没有完全地表达出来,显出了几分的拘束。

  由于过去看报导的原因,相信片中那些同家属的通话大多是真实的,而机上发生的一切则是作了合理的推导。

  《93号航班》观后感(四):还原历史,我们看到什么

  如果纯粹是一部商业电影,它或许还有太多的不足,但这部片子背后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93号航班,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准备撞向白宫的飞机,911当天在美国上空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四架飞机之一,唯一一架恐怖袭击没有得到成功的飞机,是全机乘客用血肉之躯赴命夺取下来的飞机。

  也许影片真的只为还原历史。

  从安检开始,中东人的包裹里能看到的似乎只是大量的电线。11号航班传来劫匪的恐吓和乘务员的呼救,飞机低空飞行并撞击世贸大厦,此时,劫机和撞楼似乎还难以让人联系起来是同一个计划。紧随其后,是第二架飞机横穿世贸大楼,孩子们就像在看一场电影,一部美国擅长的灾难大片。

  恐怖分子戴起红色头巾,乘客只觉得这未知目的的仪式看上去非常新奇。劫持行动开始,乘务员慌得忘记呼叫机长,恐惧让她瘫倒在地。飞机控制中心向空中发出警示信息,机长仍不以为意把控制室大门打开。乘客的妻子接到求救,打电话报警,电话不断地被转接到上一级。而上一级们只觉得一个乘客能知道什么,家属报警就是添乱而已。上一级们只关心经济上的损失,民众无法从媒体上得到任何其他现在空中航班的情况。上一级们的决定是,为了保障白宫人员的安全,可以派战机将该航班击落以解决问题。

  “谁在帮你们?”“就是我们自己,这些乘客。”

  有慌张的,有镇定的。当意识到是自杀性任务时,乘客们第一时间是打电话给心上最重要的人。妻子急了,“你不会有事的!”老父怒了,“他们(警察)让飞机撞击世贸大厦,而现在又撞击了五角大楼!”母亲哭了,“我用双手环抱着你,我们就这样在一起。”

  “我的血肉之躯会是最好的刀。”

  有暴躁的,有冷静的。当意识到是自杀性任务时,乘客们决定用生命去和歹徒较量。妻子勇敢了,老父冷静了,母亲坚强了,乘客们将夺回飞机控制权,用团结一致的精神信念,以我们的性命打倒邪恶。

  乘客作此决定既坚定可也艰难,家属需要来承担的勇气我真的无法想象。影片中,机上激烈搏斗的场面不长,随着一团浓黑的烟雾炸起,93号航班终坠毁在一片田野之上,让世界恢复了平静,让上一级们解除了负担。

  这就是历史,最原本的历史。恐怖分子长得没多么凶残,警察不会飞,母亲的窗外是一片祥和,妻子还要送孩子上学。生活会继续,地球接着转。秋去春来,坠机的草地恢复了生机。

  还原历史,我们只看到什么?当曾经发誓保卫人民的官员你们怯懦时,我们全民皆兵,我们用自己的身躯拯救国家。

  《93号航班》观后感(五):懺悔

  還記得2001年9月11號晚上,儅結束了一輪cs以後,無聊中打開電視,在中央台的新聞裏看到了直播的cnn報道。儅我看到兩架飛機撞向世貿大廈的時候,我還以爲是一個電影的場景,直到,把這個消息告訴所有的同學,才知道這是事實。

  儅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以後,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那時的情景,在一種近乎瘋狂的激情中,整個宿舍爆發出一種只有野獸才會發出的吼聲,在那吼聲裏,有我的一份貢獻……我想,這是我人生中一個最難以抹去的污點,就在那一瞬間,我的靈魂充滿了仇恨和污穢,也許僅僅為這一瞬間的錯誤,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懺悔,因爲,在那一刻,我的同情和憐憫,愛心與人性泯滅了。

  事實上,我真的沒有勇氣完整的看完這一部電影。我覺得,面對在劫機中受到威脅的普通人,我曾經的行爲似乎是一種對犯罪的一種縱容和支持。

  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去一個有臺灣人和中國人組成的家庭裏做客,其間談到了這個問題,同樣是不同的態度和看法,但是,儅我聽到中國人依舊的那種興災樂禍的言語和臺灣人一句簡簡單單的“冤有頭債有主,那些世貿受害者有什麽錯”的時候,我很慚愧。

  儅我一次又一次聽到中國人越來越高的民族主義呐喊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影片裏那頭戴紅色布條的恐怖分子堅毅而無畏的眼神……

  也許到一個人真的抛棄了所有的人性和善良以後,真的可以做到無畏和堅毅,可是,那個時候,我們已經不能再稱他爲人。據説,野獸在覓食的時候往往無畏爾堅毅,可是,人畢竟不是為了覓食而生存的野獸。

  什麽時候,仇恨才能消除,人性可以回歸?

  我懺悔,為了我迷失的人性。

  《93号航班》观后感(六):你紧张,是因为知道结果

  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说“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

  用这段话来解释我们在观看《93号航班》时所感觉到的紧张或许是靠谱的,但却没有说到点儿上。试想,倘若电影中的故事是完全虚构的,那么,我们还可以等待“奇迹”的发生,等待“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重演,等待早就看腻了的掌声、欢呼、拥抱和大团圆。可是,这一次,所有这些都不会出现,因为,五年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悲壮结局,知道了登机的旋梯就是通往天堂或地狱的不归路。

  因此,从看到机组人员和睡梦中的家人告别那一刹那开始,我们就被悲伤笼罩了。他们和家人拥抱告别、通电话、留言、发短信……每一次交流都会让我们体会到难言的痛苦。当乘客们安静地等待登机的时候,我们甚至盼望着有什么突然的事情发生,阻止他们的旅行。特别是那个在最后时刻赶上飞机的男子,看着他如释重负地走上飞机,我不禁想起了《雷雨》中鲁妈的那句台词——“是命,是不公平的命让我来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看着飞机上的乘客们惊恐、慌乱、紧张、愤怒、哭泣、绝望、求救、祈祷、反抗,看着他们与亲属朋友们相互鼓励、安慰、以各种方式传递充满爱的信息,看着他们一步步逼近死亡。我们从未像在这90几分钟里那样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压迫感如此沉重。

  但是,电影毕竟只是电影,我们不可能永远陷于其中,所以,当我们跳出来审视《93号航班》的时候,就不免发现些问题。

  其一,飞机上积极反抗、不甘于坐以待毙的好像都是男性,他们虽然同样紧张,但仍然能保持镇静,围拢在一起商议对策,设法于地面联系,获知情况,并最终做出采取行动的决定。女性则不然,她们大都是被动的,只能在座位上哭泣,听凭命运的安排,可是,无论是要把她们带向死亡的阿拉伯人,还是要带她们去拼出条生路的美国人,都是男性。这么说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男性决定了女性的命运。

  其二,在积极反抗的男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好像只有两个人,一个从意外发生开始,他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人的勇气;另一个则通过特殊的通信渠道与地面进行联系。而其他的人大多处于从属地位,属于毛遂所说的那种因人成事的人。这两个人中,前者是一个CEO,后者则很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非常抱歉,我没能看懂他的具体身份),他们应该都属于中产阶级。那么,影片是不是要告诉我们,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具有引领他人的才能和力量。

  当然,五年前,93号航班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是无法得知究竟的,所有一切只能凭借乘客与地面的电话联系记录来推断,也就是说,上述两个问题并非一定是事实,或许根本就是影片编导们的主观臆断。这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

  《93号航班》观后感(七):颤抖与感动

  首先强烈谴责恐怖分子无视生命这一人类最基本权利的无耻行径,他们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幢大楼,不仅仅是多少多少生命,还有更多更多无辜而美好的心。

  这是一个基于悲惨而崇高的事实,添加了编剧导演必要的想象而成的对93号航班上死难者及其家属朋友及全体美国人、全体向往和平安宁友爱并为之努力的人类的纪念。

  影片开头不厌其烦地给出每个人在登机口检票时机票上名字的画面,用意也正在于此。

  前半部分,我全身一直处于不由自主的颤抖之中,不得不抓住自己的身体极力抑制。在某些部分几欲动情落泪。无尽的颤抖之中,希望有人抱抱我,温柔而有力的拥抱,爱的拥抱。不论是坐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93号航班上的我,还是焦虑无力地守在电话和电视旁边等待爱人的消息的我,抑或是精神已经蜷缩在椅子里的我,都这样希望着。这一段死亡的逼近、紧张的气氛、爱的交流交织得很好。

  从伊丽莎白和母亲的电话开始,节奏趋缓,紧张的气氛有所松弛。我的颤抖也终于停止了。这一段让我略有不满。虽然说先扬再抑最后扬确实是一种可取的情绪起伏的处理方法,但导演你没有处理好的说。

  乘客们的家属对于乘客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有不同的看法,但都出于对他们的爱。只不过有些人看得更远,爱得更大——老年人嘛,总是在这方面更值得钦佩些。

  高潮时刻,是很感人的,悲壮而决绝的感人,尤其是看到在驾驶舱里某位男性乘客捂着腹部流血的伤口依然向前走的时候。

  结尾出现了坠机现场经历春夏秋冬之后,青草渐渐覆盖了痕迹的画面。视觉奇观。但坠机之痕迹可覆盖,失爱之伤痛可弥补吗?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于其乃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的特性,其不够成功之处,亦在于此。

  《93号航班》观后感(八):原来美国人很脆弱

  这部06年的新片,讲的是911中失事的第四架飞机,44个旅客与三名恐怖份子争压飞机,然后与恐怖分子同归与尽,保证了飞机没有被撞向恐怖分子预定的袭击目标。

  这本来是一个很感人和很紧张的题材,但从电影的艺术表现来看,这是一部非常失败的电影。

  我在这部电影中所看到的,只是美国人的脆弱和弱智。

  一、世贸大楼已经被炸,机长和副机长在驾驶舱里已经收到了控制中心的警告,小心入侵,在恐怖分子叫开驾驶舱的时候,他们竟然非常大意地打开了门,至于马上被恐怖分子控制了驾驶权;

  二、在飞机被恐怖分子控制之后,他们只会跟家人打电话告别,不断地说我爱你,而不知道怎么来想办法从恐怖分子手中夺回飞机,在家人们不断地提醒飞机上的人,是恐怖袭击,可能是自杀性撞机时,他们还磨磨蹭蹭地问家人,我应该怎么办?

  三、这么多家属都与飞机上的人联系上了,竟然没人与美国政府应急部门联系,也没有人指导机上的人反劫机,政府的控制部门竟然说为了保住白宫,将把飞机给打了,汗。。。。。

  四、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机上的旅客终于决定要向恐怖分子夺回飞机了,这时候,他们不是在商讨怎么制服恐怖分子,而是进行举手表决,这真是对美国民主的极大讽剌。

  五、恐怖分子只有三个,他们的凶器只有几把小刀,最后的争夺行为竟然是这样,我在想,如果上面坐的是中国人,肯定不会是这个结果,这就是美国人的脆弱。

  《93号航班》观后感(九):好莱坞阴谋代表——〈93号航班〉

  “这一电影是为了“记住”联航93号航班事件,记住是痛苦的,是困难的,但是记住也可以给人启迪,是可以给人智慧的。”

  ——《93号航班》的导演Pual"Greengrass

  对于93号航班我只想说两个问题:人们带着怎样的心情看这部电影?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什么样的观影心情?

  在试着回答为什么要拍摄《93号航班》之前,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观看这

  部电影?

  作为93号航班上遇难者的家属,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作为其他遇难者的家属,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作为亲历了9"11的美国人,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作为虽身处美国之外却无数次看过了9"11的现场画面,知道9"11事件大概的他国人,他们又是怎样

  的心情?

  影片的导演Greengrass是记者出身,为了拍摄〈93号〉他花费了多年的时间,走访了100多名93号班机遇难者亲友,与“9"11”事件调查团成员、地面人员及其他知情的军人甚至民间人士进行面谈,以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和拍摄素材。Greengrass说,“有40多名当年联航93号航班遇难者的家属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合作,例如他们为剧组提供有关遇难家人的详细情况。包括当天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坐飞机时习惯吃什么糖果等细节。”

  电影中运用了当日航班真实对话录音记录。演员的选择上避免运用大牌而减少电影的真实程度,而且遇难者扮演演员的挑选上,Greengrass是遵循着既与遇难者本人外貌上有些相似又有一定的表演基础的原则,甚至很多当时的地面人员扮演了他们自己。摄影方面,沿用了Greengrass一贯的纪实原则,就像他在〈血色星期天〉里的完美真实表现一样,〈93号〉里继续着手持摄影机的拍摄手法,晃动镜头,不规则跳接(包括多次的同轴跳接),保留现场噪音,不回避长时间的沉默,颇有一些“Dogme95”电影的影子。难怪Greengrass说,他想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文献,一部几乎接近纪实的电影。

  在9"11过去不到五年的现在,我们很难说,遇难者的家属已经真正从当年的阴霾里走出来,对于他们大部分人,走出那个“黑色星期二”的唯一方法也许就是“忘记”。都说时间能冲淡一切,这条规律无疑也是依靠“忘记”二字而显得长盛不衰。忘却那个血色清晨,忘却那一声撕裂平静的电话铃,忘却亲人在生命最后一刻透过电话对自己或平静或激动却同样撕心裂肺的呼唤,忘却他或她在出门前在最后

  一抹的音容笑貌,那一瞥那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的记忆对在世者来说都是痛苦的折磨,被剧烈拉扯而撕裂的伤口,血肉模糊,露出白骨,痛——痛的无以复加,那么,学会忘却吧,忘却是伤口最好的良药,时间是忘却最好的载体,于是,四年半后,那个伤口已慢慢愈合,也许某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心底深处的他或她还会冒出来再次刺激那曾经最深的痛,然而也只是一刻罢了,逝者已去,生者还要继续生活,捂一下胸口,便也过去,日子趋于平静。

  然而,就在这时,它跳了出来,穿着纪录片的“外衣”,它是如此真实,于是,有关那个血色清晨的一切宛若奔驰的疾电闪雷,每一小块的记忆片就像找到了其该有的皈依,迅速被“它”(如同细线一般)串联起来,所有已经忘却的画面全速完整的拼凑出最原始的姿态,不容选择地全部窜流到家属们脆弱的神经中,他们遥遥欲坠,身体战栗,伤口被撕裂,心灵最深处永远为他或她留着的那块柔嫩再次被触碰。

  〈 93号〉的首映式上邀请了部分遇难者的亲属,在那几十分钟里,观众席上一片沉寂,很多人以手掩面,不忍再看,据报道甚至出现了“号啕大哭”的场面,尽管一些遇难者的家属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强,认为这部电影是“必要”的也是“勇敢”的,大部分家属都表现出了伤口被重新撕开的痛苦。不只是93号航班上的遇难者家属,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一位普通的美国人也痛哭了起来,她不停地说,“导演们不应该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他们的这一决定是完全错误的,美国人民并不需要这部电影。也许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这带给美国人民的却是更加悲痛的回忆”。在电影首映式上,据一位在美的华人作家所言,人们望着家属席上失声痛哭的死难者亲属,一同感受无辜者失去亲人之痛,“这真正是一部令人

  痛苦的电影。”

  同样,身处美国之外的我,在观看〈93号〉的过程中,也难抑心中的感慨,一架悬在半空的飞机,摇摆不定,上下起伏,44个无辜者的命运全都掌握在四个为了"真主"毅然实施自杀行动的穆斯林手上,当事人不知道四个劫持者到底要做什么,可是,我知道!当事人不知道他们的结局会怎样,可是,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他们最终要走向哪里,无论44个机上的勇士如何行动都改变不了他们最终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在我观看这部电影前就已明了,因为它是一部被标榜为“纪录片”的好莱坞电影!

  对93号航班的遇难者家属来说,看这部电影是一种痛苦,即使那些坚强地流露出支持这部电影的遇难者家属,想必,在看这部电影时定也会心痛难忍。

  对于其他遇难者家属和亲历9"11的美国人来说,这同样是一次快愈合的伤口被重新揭开的痛的经历。

  对于其他观众,这至少是一部会触动你心弦的电影,有意无意地你会为44个飞机上的勇士默默祈福,有些脆弱的你甚至也会心痛。

  然而,心痛,心痛,心痛,不同的受众相似的观影心情背后藏着一块无法忽略的共同的基石——这是一部接近纪实的好莱坞电影,而它所依附的现实是那样广为人知且令人痛彻心扉!

  遇难者家属或美国人心痛,因为银幕上的主人公就几乎是他们的亲人,或是与他们亲人有着同样遭遇的人,而银幕上正播放着他们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且这一刻如此突然、无奈又残忍。

  美国之外的人心痛,因为在看电影之前,我们便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根据现实,无论片中的角色如何行动都改变不了他们最终的命运,或者说我们的感慨、我们的眼泪、我们的心痛正是因为44名勇士的机智勇敢与他们注定无法改变的命运的悖反里而产生,对看惯了好莱坞正义压倒邪恶的大团圆结局的我们,这样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是出乎我们观影习惯的,好莱坞电影经常为我们创造的“安全空间"被打破,我们的英雄失去了昔日的光环与所向披你的气质,不再像九命猫而“沦落”为常人,他们的一切反抗都无济于事。

  什么样的拍摄目的?

  将9"11的真实事件以近乎纪实的方式拍成故事片,且无论从演员、场景、摄像等方面都算到位,这一切注定了这部好莱坞电影的成功,难怪《93号》引发了影评界的热潮,而根据“5000万美元以上的夏季本土票房+时政关注引发的争议话题+媒体盛赞的连篇累牍=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公式,《93号》已经成为“2007年奥斯卡奖的第一热门候选”影片。

  如果说,有机会获得奥斯卡提名是一部好莱坞影片的成功的话,观众观影后的痛苦是它成功的最大代价。《93号》结尾字幕表明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是奉献给93号航班的全体乘客和机组人员及他们的家庭,看完这部电影,看到这段文字,我突然想到了钱钟书先生在《围城》的序里写的一段话:“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已的。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这句话何其简单,却又何其深刻,导演把作品献给了那些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可是到头来,这部电影仍然是属于导演的,导演Greengrass属于好莱坞,可以说,《93号》本质上是属于好莱坞的。

  就目前来看,《93号》带给观众的更多是拾回记忆的痛苦,于是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要重新撕开伤口?为什么要再次体验遭受偷袭,失去亲人之痛?导演Greengrass回答说“这一电影是为了“记住”联航93号航班事件,记住是痛苦的,是困难的,但是记住也可以给人启迪,是可以给人智慧的。”前两句的评论还算中肯,后两句的说法就显得冠冕堂皇了,其实,简单想一想,献给受难者、献给他们的家属都是套话,可以说,本质上,《93号》只是又一个好莱坞借助争论话题取得的成功的例子罢了。

  《93号》虽然力图接近真实事件,体现纪录片特点,但由于材料的不完全及细节的无法确认,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导演的猜测成分,就这一点,制片方也已经公开承认。加入导演的猜测势必带上了导演自己对整个事件的理解和体验,作为一个成熟的好莱坞导演,Greengrass自然知道加入哪些元素能使得电影更感人、更煽情。

  根据9"11调查报告表示,93号航班上的乘客在飞机飞行最后阶段与劫机者搏斗,而且没有证据证明乘客冲进了驾驶舱。事实上,调查报告暗示 “劫机者一直留在驾驶舱控制飞机,乘客则被挡在驾驶舱门外”。可电影呈现了乘客们利用装饮料的小车撞开了驾驶舱的门,冲进了驾驶舱,这直接迫使飞机最后坠落。而93号航班上的黑匣子则表明,可能最终是劫机者自己选择毁灭飞机,而非乘客们冲进了驾驶舱的原因。

  根据影片的制片人之一利罗耶德"列文所言,《93号》的确有虚构的成份,但这么做是为了艺术需要,“我们的目的与9"11调查报告不同,我们是要把导演的意图表现出来,我们不是新闻记者,我们的导演是一名艺术家。。。。。。乘客是否冲进驾驶舱这一点并不重要,电影要反映的是一种气氛。”

  于是,《93号》成为了这样一部电影,从大部分的内容,演员的选择及拍摄手法上来说,它是一部几乎接近真实的“类纪录片”,而从一些情节及细节上来说,它又是一部带上了戏剧性的故事片。借着“纪录片”的外壳,它把观众重新带回了那个血色清晨,撕开观众们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打着 “为了纪念他们所以记住这一切”的旗号,它肆意蹂躏当事人的神经、消费他们的情感却又冠冕堂皇;藏着“故事片”的心脏,在一些桥段里,创作者以自己的创作体验和理解改变了真实或者说呈现了他所认为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使这个“真实”的故事更感人更具催泪弹效果,最终《93号》以现在的面目见人。

  近年来,好莱坞似乎越来越热衷于“纪实故事片”的拍摄,去年的《慕尼黑》和《撞车》即是最好的代表,后者可以说是这种类型的一种变体,而今年的《93号航班》是这种类型的最典型的代表,而今年下半年斯通的〈世贸中心〉同样将以9"11的题材呈现。斯通在〈JFK〉里说,战争是一个国家最好的挣钱渠道,也许对好莱坞来讲,多一些实事纷争、多一些动乱是其财源滚滚的秘诀。时隔近五年,好莱坞明白,9"11的题材是其不可放过的摇钱树,于是,有了〈93号航班〉,于是将要有〈世贸中心〉,于是,遇难者家属的情感与痛苦可以选择性理会,于是,所有利润利益在“献给英雄们和他们家人”的名义下变

  得堂而皇之,于是,全世界观众在好莱坞的指挥棒下跳着小丑舞还在喊着,“好莱坞,你真牛!”

  只是,五年,对受害者家属来说,是不是还太短?

  06.07.22

  《93号航班》观后感(十):无助地汗毛倒耸

  人类热衷于看灾难片,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可以让自己意识到生的重要。

  T的时代让我们看了许许多多免费而清晰的片子,这种美好的时光恐怕不会延续超过三年了,唯有抓紧这些时间多多看片,多多流泪。

  《93号航班》,一部勾起许多人痛苦回忆的片子,倒不是我在自作多情地为美国人民心酸,只是有好多的朋友的亲人都在各种各样的事故中撒手而去……

  灾难有许多种,其中有一种是预先告诉你,你时日无多了。这种灾难往往让人忍不住骂街。也许仅仅是让我忍不住骂街,毕竟在这个片子里的一位位被害者中没怎么看到骂街的。

  整部片子都很安静地发生着,几乎让人感觉不到背景音乐的存在,所有的人们都在飞机引擎的嘈杂声、孩子们的嬉闹声、窗外莫衷一是的鸟叫声中做着各种各样无力的抗争。

  片子值得赞许的一点是没有丑化劫机的阿拉伯人,片子值得质疑的一点是某些演员的表演过于虚假。

  看这个片子让我觉得自己实在是有点感情丰富,半张着嘴看片子的过程中,随着片子里的人们一同看着电视上不停播出的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另一架撞了上去,一架撞了五角大楼,世贸倒塌,不停地出现生理反应。倒不同于看A片时的生理反应,而是断断续续地汗毛倒耸。

  飞机被劫持后杰米打电话给他老婆告别,他老婆手足无措地喋喋不休着,你会没事的,你会没事的,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此时的我和他们一起无助地汗毛倒耸……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