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拒绝“走读”,不做“候鸟”干部

发布时间:2022-12-04 19:42:41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凤凰资讯,10月13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古代,读书人寒窗十年一举高中之后,通常会举家前往任职之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起了老百姓的父母官,这样的他们往往对于百姓的疾苦和需求更能够更快地掌握。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我们党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老百姓的先锋队伍,生活和工作均和百姓息息相关,吃百姓饭、住百姓炕、说百姓话更是家常便饭。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通信等技术普及万家,越来越多的便利手段却让干部和群众越来越远。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部分图方便的“电话干部、车轮干部”心不在岗,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只是把工作地当成一间办公室,不要说对基层发展有什么贡献,还会滋生一系列“四风”问题。 尽管谁都不想这样,而实际上我们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作为干部,应当思考当我们脱下农装穿上干部装、脱下草鞋穿上皮鞋后,长期的优越生活,是否使我们的心逐渐与群众拉开了距离。干部不能像“油”一样浮在水面上,这样永远不能融入群众、获得信任。更不能像石头入水一样,表面看是沉下去了,但石头还是石头,水还是水。

  干群之间最为和谐的关系应当是“水乳交融”,彼此融合在一起。能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凉水、共想一个问题的干部,群众才会把他当“自家人”看待。从被处罚的6484名“走读”干部中我们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正在逐步正视和重视干部中的“走读”现象,但是要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各级各部门从干部思想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多方思考,不仅要“立竿见影”,更要“细水长流”。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