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我的孩子杰克》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2022-10-22 13:12:59

  《我的孩子杰克》是一部由Brian Kirk执导,大卫·海格 /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金·凯特罗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一):父亲的谋杀

  1915年,18岁的杰克少尉倒在了大雨滂沱的前线。尽管他曾刻苦训练,尽管他曾任劳任怨,尽管他曾冷静地面对那些骇人的恐惧,但在那一 刻,他依旧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他栽倒在泥泞的前线,在机枪的扫射中,试图找到跌落的眼镜。在年轻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什么?是这场该死的战争,还是 自己的父亲?

  拉迪亚德?吉卜林便是杰克的父亲。若对英国文学史有所了解,便会晓得英国史上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便是吉卜林。这位桀骜不驯的作家,见证了 大英帝国的是如何迈向全球霸业的巅峰。他身为作家,却以一个帝国主义者为荣,他透过写实主义的笔调歌颂着帝国军人在世界各地的南征北战。

  歌颂或向往战争的 人大致有两类,要么是歇斯底里的军国狂人,要么就是如小孩般对英雄和奋战有着幼稚的幻想。吉卜林则可能属于后者,但他从未真正走上沙场。对他而言,战争似乎就是操场上漂亮的阅兵,又或是英雄凯旋的游行。

  于是乎,吉卜林的战争梦想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他儿子杰克身上。尽管杰克有着严重的弱视症,但身为父亲的吉卜林依旧不依不饶,千方百计 地要把儿子塞进军队。

  久而久之,杰克人生最大的意义似乎也就真的变成了加入军队,挥戈沙场。每一次体验时的视力检查,成为一种近乎自虐的自我挑战。每 一次失败后,吉卜林父子又彼此催眠似地重新披挂上阵。最终,作为社会名流的吉卜林运用自己的人脉,让儿子在一次大战前夕加入了陆军。

  在听到杰克战友描述他阵亡的情形后,吉卜林却说:“他死得其所,并没有太多的痛苦,还是幸运的。”

  片中,吉卜林曾对妻子这样说道:“难道你想让我跪在你面前,承认是我谋杀了自己的儿子吗?”

  没错,杰克正是死于自己父亲的谋杀。

  1915年时,骇人听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迈向高潮。吉卜林则为自己的亡子写了那么一首诗。

  My Boy Jack

  “Have you news of my boy Jack?”

  ot this tide.

  “When d’you think that he’ll come back?”

  ot with this wind blowing, and this tide.

  “Has any one else had word of him?”

  ot this tide.

  For what is sunk will hardly swim,

  ot with this wind blowing, and this tide.

  “Oh, dear, what comfort can I find?”

  one this tide,

  or any tide,

  Except he did not shame his kind—

  ot even with that wind blowing, and that tide.

  Then hold your head up all the more,

  This tide,

  And every tide;

  ecause he was the son you bore,

  And gave to that wind blowing and that tide!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二):换了是中国,一定不会有这样一部片子

  看完这部片子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一定不会有这样一部片子。

  其实这个问题最早冒出来的时候是在影片中出现那句台词:这种牺牲是光荣的吗?一直到最后,吉普林全家陷入无尽的悲痛,老吉普林再也无法用“光荣”的说法来掩饰自己悲痛和后悔。

  或许,“光荣”这是一种试图说服自己的谎言,而我一直在想,中国人应该是把它运用到了极致。所以这样的片子不会出现在中国,当然,以前没有,以后就不知道了。

  或许,“光荣”和“牺牲”根本就两件事,尽职是光荣,可惜的是牺牲了。两件事只是碰巧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但是当提到“谋杀”的时候,可能这样的讨论最终会变成“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之类的结论。不要延伸,只看眼前的,那么可以说jack是被谋杀了。所以,我依旧认为这样的片子不会出现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人普遍认为“牺牲最光荣”的前提下。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三):终将逝去的男孩-----记丹尼尔

  “但他从未真正走上沙场。对他而言,战争似乎就是操场上漂亮的阅兵,又或是英雄凯旋的游行。”

  这是丹尼尔主演的电影《我的儿子杰克》里的一句台词。恕我刻薄,用在丹尼尔自哈利之后的演绎生涯并不为过。

  扮演哈利是这个英国男孩最大的幸运,而却也因此使其注定永远与哈利·波特这个名字牵绊在一起。哈利再怎么长大,也大不过已经终结的《哈7》里的十七岁。但潜意识里似乎忽略了,丹尼尔,这个终身必将带着哈利标签踏入电影界的男孩。当《哈5》还在打着哈利那个与中国女孩蜻蜓点水的初吻作为全片最大的噱头时,丹尼尔已经在话剧《恋马狂》里全裸演出了。

  之后是澳洲独立电影《十二月男孩》。毫无疑问,丹尼尔是这部小众电影的大众票房保证。特别是那段响当当的激情戏。虽然《哈5》里那个著名的吻戏拍的粗糙模糊,但我在看的时候仍旧是唏嘘感叹不已。满脸泪花的觉得,哈利终于是长大了。而《十二月男孩》里丹尼尔的那段初尝禁果,像他在里面的名字一样----MAPS,只能说是按图索骥的平淡。-----导演难逃刻意煽情的嫌疑。

  对于丹尼尔在这《十二月男孩》里的表现,只能说是一个没有特点的少年脸谱形象。会忧伤会愤怒会懵懂,但也仅此而已。就像一张被拉得过满的弓,不仅没有游刃有余,而且没有循序渐进,整体感觉非常僵硬。

  丹尼尔在《我的儿子杰克》里过于强硬。特别是长镜头,给人一种他还不会掌控面部表情的感觉。但除此之外,他确实是较之《哈利》和《十二月男孩》有了进步。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这个形象除外)。

  如果不按哈利的眼光去看的话,《十二月男孩》和《我的儿子杰克》都是挺不错的片子。有着小众电影独有的人文气质。但可惜的是,成也哈利败也哈利。丹尼尔若想摆脱哈利这个形象,不必去演这样形象反差巨大的角色。使人产生一种欲速而不达的错觉。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我都不忍心多看他演的电影了,看着让人心酸。

  我想我以后也是不忍心再看他演的除了哈利以外的电影了。如是,一如我即将逝去的十七岁。他是我终将逝去的男孩。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四):“平淡”的战争片

  觉得这部片子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那种类型,比较好莱坞战争片, 没有那种壮烈的战争场面。是以一个家庭的角度让观众通过片子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

  正由于是根据回忆录编写的电影,每个情景非常真实,给人的感觉也实在,仿佛故事在身边发生一样。人物的行为,对话,之间的关系,冲突,不意外却是非常动情和震撼,让人物在故事中充分表现其性格。最让我觉得难得是在这样一个悲情的背景下的片子,并不是那么灰暗,开头的轻快以及全片都没有迷失的童话,幽默,让整个故事得发展看起来那么自然,完全没有难以接受或者不能理解的感觉。

  难得是片子非常纯朴,没有强烈的引导什么或鼓吹什么,而是实实在在的讲述一个故事,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判断,理解和回味。

  我一直不喜欢看有关战争的片子,但是这部是个例外。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五):The Old Lie:Dulce et Decorum est pro patria mori?

  鲁德亚德·吉卜林,诗人,小说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坛的标杆性人物,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语作家,也曾被提议授予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和晋封骑士的机会,但后两者他悉数拒绝;亨利·詹姆斯称他为自己“生平所见最具天赋之人”。吉卜林生于19世纪60年代,这是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巨轮平稳航行于世界之海,颓势未显之际,这是第二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一百年前的这个时候,帝国最强大的敌人拿破仑尚未诞生,击败他的威灵顿公爵尚未诞生,但帝国的捍卫者威廉·皮特首相和霍雷肖·纳尔逊将军皆已在幼龄,这之后爆发了美利坚十三州殖民地脱离宗主国的独立战争,爆发了撼动旧世界和旧传统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的洪流中拿破仑横空出世,君临欧洲,瓦解的第一大英帝国在年轻的皮特首相掌舵下收拾好财政烂摊子,开始了对付这位不世雄主的艰难征途。从18世纪迈入19世纪,大不列颠变为联合王国,第二大英帝国在逐渐成型。经历漫长的挫折、艰危与种种困难,英国在最能体现这个民族性情的人们的领导下,击败了曾经无往不胜的拿破仑和他的法兰西帝国,站到了欧洲主人的位置上。整整一百年,直到吉卜林出生的年代,尽管东方动荡不堪,欧洲却是和平的,维多利亚的暖阳笼罩着英格兰大地,帝国向极远处伸展开它的触角,掌控着它的属地和属民的命运。吉卜林是盎格鲁印度人,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复杂问题,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占据显著位置。尽管并非出身贵族之家,吉卜林的家庭环境中却不缺显赫人物,他的一位姨夫是著名的拉斐尔前派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他的一位表弟是未来的保守党首相斯坦利·鲍德温。

  爱国从来不是一种虚幻空洞的、纯然盲目、排除理智的热情,斯巴达勇士的魂魄至今仍驻守在温泉关,早期的罗马人也正是倚靠这种纯朴热烈的情感扛过了布匿战争中最大的危机,建立起来罗马帝国。爱国是跟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紧密关联的,若是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值得它的子民骄傲自豪,归宿感与爱国情绪又从何而来?吉卜林生在如此年代,回头望去,光辉彪炳,放眼未来,无限憧憬,他又有什么理由不被爱国的热情充满?又有什么理由当需要英国站出来时,他不选择和自己的国家站在一起,为此尽一份力呢?在《我的孩子杰克》中,当女儿怨责是父亲让儿子去送死时,吉卜林只能竭力试图跟妻子和女儿解释,为了保卫这个国家的历史,这个国家的光荣,他们应该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和大战中的许多父亲一样,这个父亲有一个儿子上了前线。年轻的约翰想要从戎,但他的弱视阻挡了他通往军队的大门。他尝试了两次皆被拒绝。吉卜林是彼时英军总司令、爱尔兰近卫军团团长罗伯茨勋爵的终生朋友,应吉卜林的要求,约翰被接收进爱尔兰近卫军团。在1915年悲惨的卢斯战役中,约翰最后一次被看见是在泥沼中痛苦挣扎,一颗爆炸的炮弹撕开了他的脸。他的遗体没有被找到安葬,但在9月份被确认死亡,时年18岁。失去儿子后,吉卜林写下如是句子:“如果有人问我们因何而死,告诉他们,因为我们的父辈撒了谎。”(If any question why we died/Tell them,because our fathers lied.)其间或许隐含了他对自己在约翰之死中扮演的角色的内疚之情。

  遗憾的是,吉卜林家庭的悲剧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悲剧,而是当时千万家庭的悲剧,吉卜林的痛苦与遗憾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痛苦与遗憾,从英国对德宣战那一刻起,这样的痛苦与遗憾就已注定不属于一家一姓,而属于整个国家和民族,并将延续到未来很久,甚至影响到另一场世界大战。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不断想起许多命运可以与约翰·吉卜林对观的个体,如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从戎时19岁,爱德华·温德汉姆·特兰特(Edward Wyndham Tennant)从戎时17岁,威尔弗莱德·欧文(Wilfred Owen)从戎时22岁。他们都是自愿参军。尤其是死于索姆河战役中的爱德华·温德汉姆,一战爆发时他还是个温彻斯特公学学生,就毅然决然拿起武器为捍卫国家而战。他是参战的最年轻的温彻斯特人,出身贵族之家,战前正在为进入外交部做准备。在寄回家中给母亲的战地书信里,这个男孩以一种无畏的乐观和积极对待他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难以想象的危险,直到预感死亡来临,他的勇敢与对家人的爱也未曾被剥夺。而大战中葬送掉的,正是许多这样优秀的英国儿子。这里面面临一个问题,他们究竟为什么去打仗?他们有没有自主意识?是被爱国宣传教育洗脑了,还是被“父辈的谎言”蒙骗了?好战?渴求荣耀?是被强迫驱赶上战场,因为留在英国的会被视为懦夫遭到鄙视?还是被征兵,无法想出合理借口免除兵役?还是为了捍卫祖国和挚爱的亲人,自愿奔赴前线?又或是因为兄弟、朋友、同窗、师长、学生都在异国他乡拼命,而自己觉得良心愧疚,无法袖手旁观?

  我想情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无法接受把“被父辈的谎言蒙骗”这样一顶帽子不加区分地一头罩在所有流血牺牲者头上,好象他们是完全没有自由意志、愚蠢地去送死的傻瓜。这不公平。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一切战争从践踏人的尊严和生命权的角度而言,都是可谴责的。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拥有完全胜利、不需偿付代价的一方。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值得没有阴影的歌颂。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不应该去打仗,不应该去尽他们认为该尽的职责,不应该去捍卫他们觉得值得捍卫的事物。像爱德华·温德汉姆这样的年轻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令人惋惜和值得钦敬的好青年。我无法用“愚蠢”或“被蒙骗”来定性他们的作为。有一些我所知道的和平主义者,他们照样参战了,拿了军功勋章,死在了战场,或者身负重伤。一次世界大战消耗了英国整整一代的青年精英阶层。损失与得利不成正比。能说这一代青年精英都是傻瓜?

  The Old Lie:Dulce et Decorum est pro patria mori.为祖国捐躯的甜美与光荣,不过是古老的谎言。这是战争诗人欧文24岁时写下的诗句。欧文在写下这首诗歌后回到了前线,获得了军功十字勋章,于停战日前一周阵亡。

  爱德华·温德汉姆在卢斯、伊普尔、索姆河诸地作战,1916年9月22日被德军狙击枪手所杀,时刚满他的19岁生日两个月零22天。

  他们到今天仍被人铭记。

  Memento mori,人人终将死亡,但也许我们并不会死得比被浪费掉的他们更有价值。和平年代的我们,迷失的我们,没有理想,没有信仰,谈不上卑鄙,却也没有高贵可言。再大的成就,与前人相比亦不过平庸二字。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六):In Flanders Fields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七):长辈们欺骗了我们

  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是葬在西敏寺的作家,旁边是狄更斯和哈代。他为英国拿到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时间是在1907年,授奖词夸赞他“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这样空洞的授奖词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时移世易,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少有人知道,1889年他从印度回国时受到多么热烈的接待,1899年他在美国患病时全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是如何追踪,1935年他在70寿辰时又如何荣耀地收到过英国国王的亲笔贺信。俱往矣,风云人物。

  使大家重新想起他来的是电影《我的儿子杰克》(My Boy Jack)。这个电影的历史依据是公开出版的吉卜林家书以及吉卜林死后面世的回忆录《关于我自己》。

  说来话长,吉卜林1865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是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兼拉合尔博物馆馆长。6岁时他与妹妹一道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寄养在一位退休的海军军官家里。12岁时他进入专门面向海外服役军人子弟的中学,受到严格的纪律训练。1882年中学毕业后返回印度,担任拉合尔《军民报》的副编辑,正式走上写作之路。到1889年回国之前,他已经写下了大量作品,成为“文坛新秀”。

  吉卜林的少年时代,正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全盛时期,英国海军寄托了无数英国少年的英雄梦,吉卜林亦不例外。与世纪之交那些颓废消沉寻欢作乐的文人不同,他推崇阳刚之气、意志之力和雄浑之风,全力维护英帝国的“强者”地位,宣扬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大典,吉卜林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礼拜终场赞美诗》,告诫人们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更加努力维护帝国的荣誉。1899年英布战争爆发,吉卜林积极鼓吹政府的扩张政策,并亲自进行募捐和慰劳伤员的活动。在1901年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基姆》里,他把在印度流浪的爱尔兰孤儿基姆塑造为积极参加英军活动的“爱国小间谍”。

  出于同样的热忱,吉卜林对自己的独子寄予厚望。儿子12岁时,他赠诗《如果》,鼓励儿子成为“男子汉”。儿子不足16岁,他就开始教导儿子“好男儿当从军”。一战爆发之际,儿子17岁,虽然患有严重的弱视症,但是吉卜林积极活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施压,使儿子终于加入了英国陆军。当时的吉卜林是狂热的战争宣传者,他为英国宣传委员会工作,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和特写。他的理念是:我们必须让每一个适龄的年轻人投入到战争中去,躲在家里将被人取笑。后来,悲剧发生,儿子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时负伤失踪,去向成谜。吉卜林最为恐惧的不是儿子的牺牲,而是儿子当了逃兵。

  丧子之痛毕竟还是沉重打击了吉卜林,他意识到是自己的思想与宣传把儿子送上了死亡之路。可以说他的余生因此在折磨中度过,而他的后期作品也一反常态,笼罩上一层绝望、惆怅的阴影。

  同样很少有人知道,在儿子被宣布失踪两年以后,吉卜林为儿子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

  假如有人问我们为什么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是因为我们的长辈欺骗了我们

  (不算影评的背景资料)

  《我的孩子杰克》观后感(八):活在父亲的影子or战死沙场

  周末无意中找到HP-Daniel的另外一部电影,一部一战背景的电影,Dan演一个年方18的陆军军官,很奇怪吧,我原来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是看完以后觉得还可以.

  改编真实故事,讲述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Rudyard Kipling把自己的严重近视儿子推上战场的故事.其实以上的陈述带有个人情绪,因为我觉得父亲在这件事上,要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儿子在父亲的战争主义熏陶下长大,从小到大’享受’着强大的父亲的庇护,他想有一天他会冲出父亲的影子,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人生.终于,他遇到了战争带来的这样的一个机会,他弱视,但他始终不放弃,他理想成为强大的英国海军,但没有成功,到最后还是因为父亲的人脉成为了一名陆军战士,他成功了,成功了加入了军队,为的就是逃离了让他闷闷不乐的家,逃离了父亲的影子.他根本不适合战争,回想他姐姐在他战死沙场后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他为了逃离这个家,为了这个理由,你以为战死沙场还是光荣的吗?

  电影是在平淡的调子中过去的,体现在可怜的妈妈身上,对于丈夫的好战理论,儿子的参战,她没有过于的参与其中,她只是默默的守候着儿子的每一封信,直到最后她的那句:But I miss him.把所有对儿子的想念一下子表现出来了.当时我是跟我的妈妈在看这部电影,我眼角看到妈妈眼有泪光.

  对于父亲,最后念着那首诗not this tide,还是让我感动的.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