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人生解读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一个个的“梁家河”

发布时间:2022-06-04 14:54:19

  爱国主义教育之读《梁家河》有感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一个个的“梁家河”

  ——烨 雯

  闲暇之余认真的阅读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一书,对于一个同样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我来说,真的是感触良深。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里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作为一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对大山的感情是深厚的。那是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一种情怀,大山的巍峨和挺拔仿佛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我坚强后盾和心灵的寄托。儿时的自己总是对村庄周围的大山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敬畏感,对大山外面的世界更是充满了好奇。那里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祖辈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哪怕是现在我还是对每一座山、每一道沟沟壑壑记忆深刻,对老人们曾经讲过的每一个关于它们的故事亦或传说清晰的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甚至对当时的情景都记得特别清楚。还记得那时候的条件还不像现在这么好,晚上也没有电视和手机,晚饭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聚在一起乘凉,对于家乡的一切都是从先辈的口口相传中得知的,每一道沟都有他专属的名字和由来的传说,亦或是愿景亦或是传说。比如:稻尖儿、长绳坡,这些地名都是和邻村牛姓族人在长期的历史渊源中形成的。

  中国人似乎对大山和大海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山的伟岸总是能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潺潺溪流终汇成波澜壮阔的大海,总是在告诉我们“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河”的道理。记得2003年上大学时第一次离开大山见到大海的时候,除了别人那种对大海的向往,更多的是对大山深深的眷恋。还记得当时我的那篇《大海我的家》短文里是这样写的“多少次我曾追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深邃的意境,可我又频频回味大山的情思。自小在大山的怀抱中成长,对他的眷恋之情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

  多少次梦回故乡,大山总是巍峨的站在那里迎接着我这个归来的游子。每一次离开家乡也是它在背后目送我离开,直到两望不相见的时候总会有种莫名的心伤。因为大山给我的不止止是儿时记忆,更多的是那种淳朴、坚韧不拔的精神教会了我好多做人的道理,在成长的路上给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和处事的原则。

  还记得小时候上山拾柴火、挖药材、逮蝎子、割猪草等都是为了补贴日常生活用度;收麦子、收谷子、刨红薯、摘柿子、摘花椒都是在力所能及的减轻父母的辛劳。所有的农活我基本上都干过,那时候十六七岁的自己居然能挑百十来斤的担子,不仅要从山上挑回来而且还要登着梯子挑到屋顶上。那时候总是羡慕和我同龄的伙伴们不用那么辛苦,没有那么多的农活需要自己去干。其实,现在想想一点都不算苦,正是从那时开始养成了吃苦耐劳习惯、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且影响着我人生的每一步。作为新世纪坚守在建筑行业里一个普通岗位上的“建设者”,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时刻都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去约束自己,哪怕平凡但绝不会丢弃原则,更不会随波逐流。

  随着1997年上初中走出家乡开始、后来上高中、大学直到后来走上工作岗位,我逐渐的远离了家乡,但是灵魂却永远的留在了哪里......

  向着远方

  怎能拒绝无边的遐想

  漂泊的心

  怎能拒绝遥远的故乡

  ......

  守望灵魂

  寻找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不羁的心向往明天的辉煌

  走过的路全都是灵魂的向往

  上面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守望灵魂》。其实,不管生活多么的不尽人意,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的艰难困苦,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初心,就不会把自己的灵魂给弄丢了。正书中在回忆中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其实,那正是对大山的一种情怀,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心情的。

  陕北高原的故事同样也发生在祖国大地的每一处角落,万千个“梁家河”也都在党的号召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那段经历我是没有经历过,但是我的父辈们正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他们也都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小时候父母总是会教导我们要学会艰苦朴素,以至于现在父母仍然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哪怕现在的日子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苦了。

  山上遗留的筑渠引水的旧渠道、山梁上站立成排的松柏、山洼里一排排的梯田,还有架立在百米多深河道上的石砌联拱大桥,都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2016年家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道路全部冲毁、通讯、供电也全部中断,在家乡人民积极组织自救的同时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帮扶和政策支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新农村的建设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来到这里观光旅游。这所有的一切全部归于政府的大力扶持,道路全部拓宽且安装了护栏、村里的街道干净卫生、晚上路灯明亮,以前的老建筑也进行了重新的修葺。

  当时,由于工作原因,我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回到家乡。当收到在外的村民积极组织回家乡自救的消息和视频后,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彻夜难眠,于是奋笔疾书写了一篇短诗发到了自救组织的微信群里,深深的激励了每一个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丙申仲夏抗洪有感》

  题记:丙申仲夏家乡遭遇百年不遇洪灾,地处深山的家乡被洪水无情的肆虐,道路全部被冲断,供电、通讯亦遭破坏。在外的心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父老,当得知消息后,在外游子们时刻关注家乡的灾情,纷纷回到家乡……

  当洪水无情肆虐家园、故乡

  走出去的你、抑或走进来的她

  心系、心牵

  哪怕回家的路再艰险

  哪怕沟壑阻隔

  你听见的是家的召唤、是心的使然

  漠然回首

  家,其实一直在心间

  不远、不近,恰好在心间

  洪水犹如猛兽肆虐家园

  血脉相连亦能阻挡万千

  情系、情牵

  思念无眠

  夜寂静、心未眠

  望明月犹如故乡明月照心间

  后来,我专程请假回村里看了看。纵然那时候的道路只是简单的平整和铺垫了一下,只能勉强可以保持车辆通行,我还是冒着暴雨和泥石流的危险回到了家乡。这种感受和情怀是别人所无法理解的,不管走到哪里,家乡永远都是我的根。

  2017年年底回家乡祭祖的时候,发现好多城里人开车到村里游玩,心里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可能老一辈的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会有今天的这番景象,当然这一切都归功于国家的扶农政策和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开发的导向。

  前几天,看到弟弟发来家乡的照片,心里更是由衷的高兴。在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下,他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村里。依托村里的旅游开发公司和在外的社会资源,和别人一起搞起了旅游项目。石板河的越野摩托车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后期将会修建CS基地。家里也开起了农家乐,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食宿,背靠大山,看着满天的繁星和明亮的月亮,品尝着农家朴素的饭菜,想想都让人神往......

  相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开发的导向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一个又一个的“梁家河”正沐浴着祖国新时代改革的春风,在新征程中破浪起航,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烨 雯

  2018年9月21日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