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戏》经典观后感集
《文字游戏》是一部由Patrick Creadon执导,威尔·肖兹 / Merl Reagle / Tyler Hinma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字游戏》观后感(一):无题
真棒的记录片,棒的地方在于赋予了一个中性的游戏很多人情,虽然是记录片,但是在结构上仍然巧思妙想,在前半部分采访各个人物时穿插了Wordpuzzle Constructor设计一个Puzzle的过程,采访的人物包括参加年度Puzzle大赛的热门选手;Jon Steward(演个记录片还是节目里的那一套高怪本领);Bill Clinton(我们也见识了真正几乎是Word Puzzle历史上可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道题:Tomorrow’s New York Times Headline);纽约扬基队的投手等等。
通过跟踪几位参加过大赛的选手,引出了2005年度的比赛,之前介绍的各路豪杰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域崭露本领,当然这决不仅仅只是一次激烈的比赛,它还是纽约时报字谜编辑以及赛事组织者Will Shortz 27年来的心血;还是字谜爱好者们27年来一如既往的大家庭聚会。
当然高潮还是在最后的决赛阶段,完全纪实的比赛却又充满戏剧性,让人看的比精织细造的剧情片还投入,确实记录片制作的新时代范例。
哦,还有,配乐也是极出色的地方,精灵跳跃、温暖放纵不羁,滴滴哒哒不绝于耳,听这就让人心情放松舒坦,好像也向我们传递了所有字谜爱好者玩字谜时的美丽心情。
http://tygoonray.blogbus.com/
《文字游戏》观后感(二):曾经也是如此
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填字游戏了,现在能记得清楚的,是2003年左右,经常看《北京青年周刊》,当时它的封面很强,很像现在的《男人装》。最后一页常常有一些填字的游戏,还有一些星座之类的东东。我有时候还会填上一些,感觉不是很难,不过出题人编辑的很有智慧,场把文学,诗歌和社会热点话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做起来感觉妙趣横生,乐不可支,很有成就感。
美国纪实电影《wordplay》,说的就是The New York Tim(纽约时报)著名的填字游戏,网上把这部片子叫做《文字游戏》,恩,听起来就是比填字游戏有文化,有内涵。这个栏目的编辑叫威尔?肖兹(Will Shortz),他把这个大众娱乐的游戏,做的专业,美妙,而且还引来无数的人争相给他出题,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喜欢上了这个游戏。
不仅仅如此,美国人还组织了填字大赛。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纪录片里,一位女选手ellen,她当到冠军的那一次,是因为速度最快的那个人,填错了一个空格。后来她和当时参加的那批人继续参加后来的比赛,一位20岁的大学生成了新的冠军。在比赛的那几天了,许多人聚集到一起,像参加一个大的聚会,很多熟悉的朋友相互打着招呼,说着自己近期的变化,还有人弹起吉他,唱起一首关于填字游戏的歌曲。有个人,还把15年的,自己答题的时间记录下来,不可思议。
据说《南方周末》的小强填字是内地影响力最大的中文填字游戏,它的“知识含量”很高。从国计民生,到诗词歌赋,从计算机网络到武侠科幻,让做题的人,感觉自己像个文化人一样。在我看来,至少比《开心辞典》或《幸运52》要好多了。
美国的填字游戏已经发展得相当有规模了,整个产业的产值近2亿美元。每天估计有五千万人会对着空格冥思苦想,给各个报纸设计填字已成一种产业,每年还有各种填字比赛。自由成就梦想。在宿舍玩电脑,就可以作个yahoo!,弄个搜索框,可以成就一个google帝国,拍个视频竟然可以做个youtube。当然,杨渤在豆瓣胡同里喝咖啡,不也搞了个豆瓣吗。我想,要是能设计这样一个填字网站,提示里可以加上商品的名字,就像那个幸运商标榜,岂不是也可以名利双收啊!
《文字游戏》观后感(三):这是乐趣所在
字谜真的可以吸引很多人,在The New York Times的字谜就有超过500万的死忠fans,其中包括上至前总统克林顿,下有街头“每日表演”者。还有歌唱组合Indigo Girls,还有声名大噪的洋基队的队员。在面对字谜时,每个人都不亦乐乎,各有各的自信,但乐趣相信是大家的共同的体会。The New York Times自1942年开始创办字谜以来,到今日由Will Shortz接手编辑,他在少年时期已经开始喜欢字谜,更在印第安大学修得谜语学学位,用他的话说是很幸运可以在一所可以自由选修自己喜欢的科目的大学,只要你所选修的科目被认为是有意义的。最令人瞩目的是一年一度的字谜锦标赛。第一届有149人参加,时至今日,仍然是这个圈子里令人激动的大赛。每个字谜爱好者都想借此机会来证明自己,平日在饭桌上所破解的字谜,可以在大赛里到达一个什么水平。而夺得冠军无疑是最高荣耀,某年冠军爱伦曾经被男友质疑其能力时她反击:“你有过什么上佳表现吗?至少我获得过字谜锦标赛的冠军。”虽然是在一个小圈子里被人认可,但确实是天赋与后天的博识所给予你的荣耀。足以拿得出手让自己增光。
一个人不可能年年都夺得冠军,但亦有人7年都赢得桂冠。更多的是杀入前3但永远无缘第一的人。很多人参加比赛不是为了名次,而是成为一种情意结。1979年的女冠军在1981年参赛时失去了她的丈夫,那个星期天,他在比赛门口突发心肌梗塞,再也没有活过来。此后她仍然参加比赛,别人问她难道重游伤心地不会难过吗?她的回答是她的丈夫不会相信她会不参加比赛,她为了他印象中好胜的她而坚持着,当她每年面对那些熟悉的面孔以为大家都没有改变时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27年。“一些人失去了永远回不来,但来到这里,会看到一些萦绕的脸,那些萦绕的脸让我感觉很好”。她如是说。谁说她心中能忘怀旧痛?她永远都不会再走经她丈夫发病的门口而通过另一扇门出入,她也已经由当年的神采奕奕到今日的满头鹤发。
每年举行的字谜锦标赛让字谜死忠者碰面,认识,为共同的爱好而兴奋激动。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有着共同的爱好,无分职业,无分年龄。初试是破解7个字谜,时间,错误和漏填都是计分的因素,最后前三名可以参加总决赛。总决赛时3名选手将站在台上,用一支从来没用过的笔,写很大的字在板上,为的是让台下500个人看清。选手们将带着播放着音乐的耳机,以免被周遭环境所干扰。年仅20岁的大学生Tylor从16岁起开始接触字谜参加比赛,被称为像一只老虎般对冠军虎视眈眈。但他的年轻又令人为他抱憾,因为生活常识的不丰富会影响破解字谜。当他最终摘下桂冠成为史上最年轻冠军时,他说:“Good!I feel good!”而旁边的第三名则是多年前因为一个乌龙而失去冠军宝座此后便永远只拿得第三名的Al,他是第一个完成字谜的,却在宣布答完的刹那发现自己漏了两个空,当下便懊恼得将耳机扔下。这是一个舞台,人在上演着自己的戏份,但都因为字谜而显得闪闪发亮,生动起来。
都是为了开心,谁说不是呢?
《文字游戏》观后感(四):人生就像填字游戏
人生就像填字游戏,你需努力思考每一个提示,把正确的放入空格中,走错一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所有的纵横格子都相互关联,你或许可以根据一个猜出另一个,但是注意,请别让你的经验将你带入陷阱,有些事情是你不懂的,如果你不明白,你就无法顺利完成人生的填字游戏。
纪实电影《wordplay》,描述The New York Tim(纽约时报)著名的填字游戏,其中最著名的天才之作就是96年总统大选的前一天,纽约时报的填字游戏的39和43横格的提示是“明天占据头版故事的人”,哈哈,无论你填克林顿(Clinton),或是另一位当选人鲍勃多尔(Bob Dole)当选,都能成立,并且其与纵横格组成的单词,都能完全符合提示的要求。事后可怜的鲍勃说,我提前拿到了纽约时报并且知道我赢了,可惜的是,他们拿到的是正式版本。
克林顿就是纽约时报填字游戏的忠实粉丝,他在吃早餐的时候,会左手拿着三明治,右手拿着铅笔做。而《白宫岁月》第一季的第一集里,总统最重要的幕僚长走进办公室,面对古巴偷渡,年度预算等许多大事件,第一句话却是嘱咐秘书说,给纽约时报打电话,说他们周日早上的填字游戏有一条错了。
局外人根本迷惑为什么这种只需要一张报纸和一支笔的幼稚游戏会吸引上至总统下至摇滚歌手,家庭主妇,棒球队员超过500万人的狂热追捧。我记得好多年前,当《南方周末》首开小强填字的时候,每到周三(从前周四出版的南方周三便可买到)办公室里总是一片哗然,讨论着某一个颇为让人头疼的提示。填字游戏让你觉得自己聪明(或者愚蠢)无比,尤其在这个所谓的信息时代,许多人储存了无数看似无用的信息(比如史奴比的第一个主人是谁?印度妇女额头上的朱砂叫什么?国家地理杂志的创办人是谁?),只有填字游戏能让你充分挖掘这些信息的价值。
可是这电影让我最感动的是每年的填字游戏比赛。填字是一种孤独的游戏,你完全可以在荒岛上,在月球上,或者在马桶上独自一个人完成,就像你的人生,需要完全的独立。但是如果你能遇见那些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孤独的道路上寻找伙伴,哪怕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哪怕丈夫去世,过去的填字游戏冠军也能从这种聚会中得到些许温暖。同性恋者带着同居的男友一起来参加,纽约时报的编辑则说,希望我95岁的时候,还能被推在轮椅上来参加这个盛大的聚会。
填字,游戏,独乐乐,众乐乐,人生就像填字游戏,需要全神贯注,用尽气力,永远都有一个更难的,但是乐趣,也就是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