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也需诚实
中国古代有个笑话,说是东城门外有个姓王的皮匠一朝发迹了,修筑起高房大屋,房屋落成的那天,为了追附点风雅,便请前来恭贺的客人为正堂取个雅号。客人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取个什么样的名号最为妥贴,一位年轻人自告奋勇走上前来题了“阑玻”二字,一场宴席无不皆大欢喜。几年过去后,人们才悟出年轻人题写的原来是“东门王皮”四个字。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再如一则说是过去一个做仆人的发了家,也请读书人为其居所题名,读书人题了“旦堂”二字。人们开始不解,后经打听,方道出戏剧中有“旦角”,开口闭口都自称“奴家”。
这些恶作剧做得很有板眼,大抵是警戒家道中兴的人们应当多忆苦思甜,纵然富起来,也要切合实际,以自己能够适宜的的那一种方式去对待生活。不学无术而又追风附雅只会闹出些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笑话来。 我并不理解国人何以这样喜爱追逐些花边新闻,似乎调侃文化的氛围都要构筑在对别人的幸灾乐祸之上。“东门王皮”也罢,“奴家”也罢,看似戏谑的笑料说穿了实则是在揭人的老底,以满足干人发财之后的不忿。当然,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改变,也还是实在些为好,靠装门面摆出的阔气,总有很多空子让别人钻。尤其又是本身胸无点墨,单靠点不义之财支撑起门面的暴发户。
由贫到富原本可以说明艰难的创业过程,这种战胜命运的不屈精神尤为值得世人尊重和效仿。一朝钱多了便产生招展的欲望,也符合凡人的共同心态。一些人筑屋造院购置基业,一些人穿金戴银招摇过世,还有一些人挖空心思找条可行的渠道冒充博学,无外也是想籍此赢得世人的尊重和垂青。关键是这一冒显得太不实在,冒充的东西都是假货,虚假了也就有很多文章可做,有很多笑料可供传扬,要不文人闲着做什么?
比起满身铜臭,开出口来又粗俗不堪的人来,追风附雅的人要可爱得多。但多年来受了假冒伪劣的骗,不真实的东西足以令人身心交病,又觉虚假似乎更可恶。富贵也是需要诚实的,这种诚实并非要将金钱贴在外表上,让世人便于在千里之外得知此处有个靠钱遮羞的尤物,而是将财富用在该用的方面,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有钱人可以一样地做人,做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再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去搏得世人的尊重。
还有一个故事:有个暴发户某天神情不佳,仆从上前问寒问暖,其自称早上起来赏花时被微露侵袭,感了风寒。其妻不解地问:“记得当初我俩讨饭的时候,在苦竹林被大雨淋了一夜也只不过如此呀?”
这则故事的含义,比起我想要说的更生动、更深刻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