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瘦刘

发布时间:2024-08-27 13:43:35

  盖生

  瘦刘是我家后院一刘姓人家的统称。倒不是全家真的都瘦,其实七口之家,主要是老刘生瘦,他儿媳妇瘦,他二孙子刘忠瘦,还瘦不到一半呢,为什么瘦成为他全家的统称或标记呢?在我看来,主要因瘦刘一家人给人感觉不好,用文雅点词形容,就是气质不佳。他家无论大人孩子在外面,眼睛里总流露出一种老鼠看人似的卑怯,和人说话,也总是一副慌慌张张、神不守舍的样子。总之,在外貌上,一家人都是那种人见人厌的主儿。所以“瘦刘”也是他全家的蔑称。何况,这家人在为人处事上还真有毛病呢?

  这家人首要特征是贪。其实在食不果腹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谁不贪?只是别太过分。刘家招人嫌,主要就是过分。譬如,有时,劳动力在生产队食堂吃饭,本来谁都的往饱里吃,可刘家的人总是拿全队最大的饭盒,而且第一个冲进食堂,上去就盛满满一下子,就不能不叫人反感了。其实,像他们这样,未必能吃饱,因为常常是他们终于吃完了,锅里也没来。聪明的是先盛大半下,还不显眼,很快吃完,趁着还有,再盛满,肯定就饱了。可见,他家人既贪又蠢。再比如一起到瓜地吃瓜,这也是管够的。可刘家人总是象八辈子没吃过啥似的,连泥都不擦,别人一个还没吃完,他们家人肯定三四个下肚了。就连那小瘦刘,刘忠也那样,他和一帮孩子去挖野菜,遇一片葱地,别的孩子赶快挖几颗快跑就完了,可他总是挖几颗跑几步,回头看看没来人就再挖几颗,几乎每次不被逮住挨顿臭踢他不能离开葱地,这样的人家怎能叫人不讨厌呢?

  瘦刘家还有个毛病,就是“装”。他家解放前充其量只能算个富裕中农:也就是一挂车,十几垧薄地。但由于人缘不好,土改时就给定个富农。本来,成分不好只要不招灾不惹祸没有运动一般也没人咋欺负他们。可他们不仅好整事儿,而且还好装,这就不怪别人了。譬如,在批斗会上,队里干部一说“富农分子刘国良(老瘦刘的儿子,小瘦刘的父亲)如何如何,他总不服气地争辩说是地主,你说邪门不邪门儿。我就常听他对人讲,他家解放前如何如何有钱,连警察署长都帮他家溜须。别人说还不是为花你家几个钱嘛,可刘国良却说:“花我家钱,想的美,有钱花他点!”他一走,知根底的人都说他吹大牛,他家那十几垧地都是沙荒地,根本打不了多少粮。

  刘国良的媳妇总自吹是“国高”毕业(伪满时的国民高等学校,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可连自己家的人名都认不全。由于她眼睛极小,又总是烂歪歪的,所以她一出门,就有一群小孩跟着喊:“大肚弥勒佛,红眼老瞎婆”。有一次见她在捶腰,别人问咋啦,她先把小眼睛一眯,然后猛地一瞪(这是她的习惯表情动作)说是腰麻木,然后又加一句,“麻木不仁”,大家都笑了,说是老瞎婆还跩上了。跩,本来是模拟鸭子走路的姿势,东北土话里形容硬甩词儿还不准确的意思。瘦刘一家人就这样,听他们说话总是叫人哭笑不得,有时甚至象吃了苍蝇一样恶心。这样的人家,别人不欺负他们才怪了。

  瘦刘家还有一个叫人瞧不起的毛病,那就是不孝。虽然那时农村由于普遍穷困,对老人都不咋当事儿,但大致还都说得过去。瘦刘家本来就常受外人欺负,可还窝里斗。用有些人的话说是“武大郎抓鸭子:熊拿熊”。那老瞎婆骂她公公老瘦刘比骂小瘦刘还方便。就是刘国良,一提他爹老刘生,第一句话就是:“我没说(这是他的口头禅)、操他妈我爹,是属猪的,拱着高粱囤子,晃荡脑袋呛(呛,贪婪地吃的意思)。家里粮食都叫他妈的他吃了”。

  刘国良大儿子刘千,也是初中毕业。“文革”中为显积极,在批斗他爷爷老瘦刘时,他串到台上,对他爷爷拳打脚踢,还口喊要打烂他爷爷的狗头。不光有些正义感的人对他瞧不起, 就是当时看热闹叫好的背后也大骂他是畜牲。

  别看抓阶级斗争的时代,他家一副不得志的寒酸相,就是后来取消了成分,土地承包了,他家还那么穷。当然牛还得吹,该装还是装,但照样还受人欺负。这可能就是所谓农民的劣根性、或叫贱民意识吧?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