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多退少补的“赃款门”忽悠了谁?

发布时间:2024-07-30 04:31:15

  近日,有关深圳一综合执法队队长“多退赃款被返还”事件简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先是有媒体报道该队长涉嫌受贿,主动退赃90万元却又被返还30万元。紧接着深圳市检察院表示,此系检察官口误,误将“19万”说成了“90万”。随后,该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又称被告对检方指控的受贿人民币19万元、港币30万元进行了退赃,不存在多退赃款的问题。(新华网)

  一波三折的剧情耐人寻味,“多退少补”的情节让人看得云里雾里。贪官主动多退赃款?他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出门忘了吃药了?此般举动是不打自招的节奏?更奇怪的是,检察院回应上的语焉不详,更增添了事情的扑朔迷离。笔者不得不感慨,这年头,赃款还能“多退少补”,果真是和谐社会啊!

  捋一下整个事件,不难看出几个疑点。赃款的数目到底是多少?为何会有“退款”一说?检察院三番两次推翻自己的说法原因何在?到底是媒体的误解?检察院的口误?还是另有隐情?面对公众的质疑,深圳检察院,一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姿态将问题推向了白热化。笔者认为,作为关键的当事人,恐怕唯有站出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对于贪官,我们向来都是严惩不贷。可这件事情中,到底是贪污受贿者对自己所贪财物没有数,还是纪检部门根本没有查清楚。不论是什么原因,都十分让人困惑,,特别是将多余脏款草草退还的举动更难以有说服众人的理由。不可能对这么大的数字误差不做核实,任凭检察官说多少就是多少,这般危机公关的水平也不像是检察院这样做事严谨的部门的做事风格。所以“包庇罪犯”的嫌疑“应运而生”。

  多退少补的“赃款门”到底忽悠了谁?是在拿群众的信任不当回事吗?面对舆论四起,不该临阵失语,切忌胡言乱语。失语和胡言乱语都会让本该在法律程序下正常运作的事情变得“雌雄难辨”。且不论是有意忽略重要细节不想查办,还是涉案重要包庇他人,愚弄、忽悠都是群众不可忍受的。对法律的亵渎,对群众的不尊重,必然会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弹。证据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笔者以为,此次事件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