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但有力量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在表象上,善很柔软,但其实,善是最有力量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材料
①两千年前,孟子把道德不够好的人统统称作禽兽。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区别究竟有哪些?孟子认为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失去这些品质,人就不是人了。
②恻隐之心,被孟子排在“四心”之首,足见它之于人是何等重要。《三字经》开端的两句话即为“人之初,性本善”,其意是想说明,作为高级动物,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干净的。至于随着逐渐长大,人有可能撒谎,有可能作恶,有可能损人利己,那皆因人之心田在尘世里遭遇了滚滚红尘的污染。
③恻隐之心潜藏于人的体内,久而久之,就转化为人一种生理与心理上的反应:看见别人流泪,自己的眼圈就潮湿;看见别的生命在受伤流血,自己就肌肉抖颤,心灵抽搐。恻隐之心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人心不是铁,不是钢,更不是顽石,而是一团活着的血肉。血肉的属性,决定了人心的敏感性与柔软性。柔软的人心才能产生怜悯、同情、爱恨、快乐、沮丧等诸多情绪。其中,怜悯与同情,则是人精神世界里最为鲜亮的一抹翠绿。有了怜悯之心,有了同情之意,人才能趋向善良,才能忘却一己之得失,去帮助与救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旁人。当然,人原始意义上的“性本善”,并不等于人在漫漫的一生中,必然踩踏着一条行善之路。人是脆弱的,经不住外在世界抛来的媚眼。于是极易受引诱、被蛊惑,致使人性之善,宛若日益流失的水土,被渐渐蚕食,被渐渐剥离,被渐渐冲刷,露出了或多或少的恶的端倪。鉴于此,无数的先贤都痛心疾首,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之以谕,谆谆告诫人要以仁义为立命之根,要以厚德为立身之本。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爱,孔孟教人以仁……圣贤们表达的角度尽管各有侧重,但主体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 。在相互的依偎里,在相互的抚摸里,在相互的关爱里,在相互的帮扶里,人才不孤单,不寒冷,不疼痛,不绝望。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人遭遇不幸时,自己若肯伸出援助之手,那么,轮到自己落难之际,无数只热手才会纷纷向自己递来。
④人要有善行,更要有善念。善念驱动着善行,善行反哺着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变成了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表演式的作秀。以善目打量万物,以善心度量世界,以善举行走于人间,人才能变得宽厚博大。宽厚的人,博大的人,不但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其生命的价值亦得到了彰显。
⑤行善,没有前提条件,也没有固定方式。给迷路者指一下路,给饥饿者递一个馒头,给遭灾的人捐一些被褥,给交不起学费、药费的人资助一笔钱,甚至,给那些贫贱者以平等尊重的口吻,给那些落魄失意者以鼓励的微笑等等,都是善行善举。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举却没有高下。穷人捐赠的一元钱和富翁施舍的一万元钱,在功德的意义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⑥(善是火苗,需要呵护;只有呵护,才能燎原;善是种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撒,才能发芽,并绿满原野。)一个人的善,可以引导更多人的善;对某一件事情的善待,可以繁衍出更多善事。在表象上,善很柔软,但其实,它却最有力量。一个国家,若只有坚挺的枪炮而无正义,这样的国家纵然可以让别国恐惧,却无法让别国臣服。一个社会,若只讲究利益,而没有爱的传播、爱的弥漫,纵然堆满金山银山,也只是冰冷的荒原。
⑦(三国时期的刘备曾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遍地皆善,善就会转化为一种土壤,成为一种气候,催促更多的善行善德破土而出。
《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题目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抽搐( ) 蛊惑( )
2.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把句子补充完整:
但主体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
3.文章的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 文章的第⑦段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6.在你的身边见过哪些善行善举?请在下面写出一个事例来。(80字左右)
《善很柔软但有力量》阅读答案
1. chù gǔ
2. 人活着,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还要顾盼别人。
3. 排比 突出强调了善很柔软,但是很有力量。
4. 层进式 善很柔软,但是很有力量。
5. 引用论证 运用刘备的名言来论证善良需要从点滴做起。
6.示例:今年夏天,暴雨连连,洪水泛滥。李杰不幸一人被困孤岛,在危机时刻被一名船夫所救。李杰感激不尽。而船夫却说:不必感谢了,只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就行了,今后如若遇到有困难的人,一定要为其提供方便。说罢船夫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