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活着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2022-07-16 19:58:27

  《活着》是一本由余华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读后感(一):希望自己别忘记读完的感受

  不小心在传统无人售卖书摊买了本盗版。

  一直不知道自己看过这部电影,读起来才发现,随后脑海里就都是电影中的情节了,我自然而然给福贵安上了一个幽默有趣的帽子,葛优的形象,但我从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感受不到这份有趣,都是跟随着作者的描述来想象的,我不知道电影给我对这作品的体验带来的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我相信这是命运安排好的。我很难想象我经历这些事情还能乐观地活着,本以为自己是乐观积极幽默风趣的人,相比福贵实在是差远了。到最后,身边有谁都不重要了,还是生活本身最吸引人吧,生活的乐趣都是自己创造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喊着家人的名字,说为了让牛更好地干活。一开始不理解名字的意思,最后重现那个场景,真的打动我了。另外打动我的是有庆死了,他背着,月光洒在地上,像撒满了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到那里眼泪就涌出来了,我停了好久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有庆死了之后他的一系列表现都没打动我,到最后一句泪水涌出来了。

  希望可以永远记住是为了自己的感受而活。

  《活着》读后感(二):中国第二代作家的乡土与愁苦

  合上书页,深感愁苦与乡土气息是第二代中国作家共有的特点,也只有他们才能拥有。同样关于浪荡花花公子的题材,放在法国的话于斯曼会把他写成《逆流》,描写他如何过上精致而颓废的老生活;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会写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当中,描述他争夺家产并卷入弑父风波,从而探讨神性与人性的关系;英国的毛姆则会写他如何大彻大悟,放弃物质生活追求精神富足;民国的曹禺会写他如何上侍女,在成为一家之主后上演爱情悲剧。只有第二代中国作家才会将故事内容设定在乡村,将剧情设置成败光家产后的生活艰苦。

  《活着》是苦的。但不是只有徐富贵苦,故事里的春生、老全、老冯头哪个不苦?甚至开赌场的二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苦的,是生活的时代而不是生活决定了他们的苦。在这种情况下,不乐观又能怎样?生活还得继续,因为困难就能不活下去了吗?当然不能。苦永远是相对的概念,就像今天996的我们也是苦的。

  第二代的中国作家有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因为他们青年时期大多都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在叙述中总会有乡土的中国。不论是余华、莫言、路遥、王小波、史铁生,都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闻到浓浓的乡土气息,这就是他们的特色。他们又往往经历了最为艰苦的时期,所以在作品中也总是充满了忧虑,因为苦怕了啊!总害怕再回到当时的日子。而第一代的中国作家就没有乡土气息,他们有的是浓浓的民俗气息。老舍、巴金、郁达夫、丰子恺,他们的作品描述的往往是最平常的家庭事物,满是民国家庭的感觉。作家和时代是绝对无法分开的。如今也到了第三代中国作家绽放的时代了,他们共性是经历了经济的腾飞,我十分好奇这一代的作家会为文坛贡献什么样的作品。但目前为止,我想不到30-40岁的中国代表作家。

  《活着》读后感(三):泪点超低的我,看完《活着》为什么没哭

  都说泪点再高的人,看完《活着》也会泪眼婆娑,

  作为看个蜡笔小新剧场版都会哭出来的我,看完《活着》却一滴眼泪也没有?!

  余华老师的文笔不算华丽,但却很真实,真实到我读完福贵的一生,就好像陪他过完了一生。

  和他一起经历赌光家产追悔莫及,却阴差阳错躲过了斗地主;陪他一起被抓去当兵,却阴长阳错躲过了饥荒;陪他享受儿女双全,却又突的变成孑然一身……

  经历过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哪里还有眼泪可以流。

  看到结尾处,福贵对着家里仅剩的老黄牛,喊着每一个人的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好像突然漏了一个大洞,洞里什么都没有,空唠唠的……

  都说余华是“把快乐留给自己,痛苦留给读者”的作家,一点不假!仅有9万字的《活着》读起来很快,可是缓起来却很慢。

  放下《活着》很容易,但是放下“活着”却很难!

  面对生活的苦难,哪有什么真正乐观的人啊!无非就是比别人更懂得“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的技巧。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也不会永远逆风,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之前所经历的苦难,到底是老天伸出的一脚,还是伸出的援手。

  乐观的人,说“这生活多少带点调皮”;悲观的人,说“这生活终将至我于死地”。

  可是无论悲观还是乐观,我们都是热热闹闹的来,孤孤单单的走。

  开心时就大笑,难过时就睡觉。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生活中的小平淡,接受生活中的小玩笑。

  好好享受这数十载的时光吧!

  PS:不得不说,你华哥就是你华哥,仅仅9万字,就把读者的心狠狠拿捏!

  《活着》读后感(四):活着的悲与喜

  读完之后就顺着把后面几篇自序都看了,看完又翻到最前面看那个序,还是觉得不尽兴,差点开了二周目,于是来网上看看网友的评论,大多数人都说写的太惨了,比惨第一名,我认为则不然,但始终说不出缘由,之后想了想余华的自序,和朋友几番讨论,终于想通了。

  故事一开头就挑明了福贵的现状,只有一头比自己还老的的牛,中间他会一点点失去一切,这些读者打一开始就都知道,但最终还是给人以无尽的痛,这就源于作者对情节的安排。富贵几次遇到大难,被抓壮丁,被包围,土改,公社化,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闻格…这都是历史上日子最苦的坎儿。照这福贵这倒霉体质,遇上这些个天灾人祸,还指不定得有多惨呢。所以读到这些地方时我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每每提心吊胆的翻开下一页,没想到最终这些大坎儿都平平稳稳地度过去了,日子总算好起来了。正当我松一口气的时候,余华却突然跳出来,朝着我胸口就是一刀,刀速之快,手起刀落,白进红出。读到后面不免有些ptsd,心力愈发憔悴了。几次都想把书一把扔出去再追过去踩几脚。

  但正如开头所说,此篇小说的本质绝不只是为了写惨,而是为了以悲衬乐,用惨写喜。无论到什么时候,福贵的人生总是会有希望,活着就总有盼头,即使希望一次次破灭,当并不意味着绝望会就此到来。即使家财散尽,也能盼着靠着踏实种地小鸡变黄牛;即使被抓了壮丁,也盼着能活下来,能回家去;即使凤霞玉缺,也盼着有庆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即使有庆驾鹤,也盼着凤霞能早日成家;即使凤霞难产,也盼着苦根能长大成人;即使连苦根也没了,也依旧有一头老黄牛……只要有一线希望,人就永远可以活着。还看过很多文艺作品,不限于小时电影动漫,这其中有比这本小说更惨的,也有更压抑的。比如《南京南京》《一九四二》等一众战争电影,抑或是《人间失格》等所谓青春伤痛文学,那便是扼杀希望,压抑至极,也许有的惨烈程度不比《活着》,却教人没有接着往下走的勇气,闷的一口气也喘不上。相比之下,给人活下去的勇敢与希望,就永远能振奋人心,催人向前。因此,有些作品比完惨之后,便很难再掘出什么意义。而《活着》却不同,对于它来说,惨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而其所表达的,则是对活着本身的尊敬与追求。这样的文学,或许更有营养,更能滋润人心吧。

  除此之外,我觉得《活着》可能是有明暗两条线的。明线自然是福贵被命运摧残的一生,而暗线则是福贵本人的成长历程。可以明显感觉到富贵在不同时期的心境,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一点点在发展的。起先还是阔少爷的时候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刚破产时奴颜婢膝,这巨大的落差并不奇怪,无论趾高气扬还是卑躬屈膝都是骨子里的奴性,而后来经历了浮沉便渐渐摆脱了愚昧,慢慢意识到身边的人都是真心为他好,学会了包容与接纳,学会了付出与感恩。直到后来人至暮年,便变得悠然自得,看淡得失,只有活着才是唯一的答案。余华在一篇自序里说,他最初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福贵的一生,但那样一来便只剩下一个惨字了,结果他试着换成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便立即洋溢起生机,福贵的人生也有了自己的幸福。佛说:凡所经历,必为加持。对于现在的福贵来说,又何尝不在活着中幸福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有人说《活着》这本书是一本民族史诗,写出了民族的韧性,云云。我并不以为过。恰恰如此,对于五千年来见证着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黎民苍生来说,最宝贵的不是春秋霸业,不是王侯将相,不是英雄惜英雄,也不是社稷河山,国运兴衰,而正是一种简单的、平凡的、活着的韧性。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