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时刻的读后感大全
《倾听时刻》是一本由(法)帕特里克·阿夫纳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倾听时刻》读后感(一):精神分析家可能是最不容易走入歧途的心理咨询师了
精神分析家可能是心态最好的了,可能也是最不容易走入歧途的心理咨询师了。 他的心态谦虚、谨慎、稳定。 他把人当人,而不是产生工具的试验品或使用工具试验对象。他不是在借助别人的力量发展自己,成长自己。 他并不提纯工具,运用工具,升级工具,尽管案例经验可以写成论文,变成文字性的所谓“技术”,但是他绝不以这样的思路进行工作。他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不严谨,不符合来访者的独特性,不完整,也就不正确。于是,它宁可固守于原始。 他不会“野蛮分析”,“暴力分析”,不会站在来访者的对立面充当主角,不会充当教师爷,不会一厢情愿地给人随便指路、任意开路。 他始终陪伴对方,却不妄图拔高自己,展现自己。他甚至自觉地保持距离,将自己的功能隐藏,只为了让来访者的无意识得以浮现,让其潜能得以显现。 他不是“懒政”“缺位”,他只是“上善若水”。 他知道自己知道,他知道自己不知道,他脑袋门清儿! 他做事都有留白,都留有空间,真的不是个固执的人啊,不,半点固执也与他不沾边儿。 如此心态,的确值得所有心理咨询师共勉和借鉴。
《倾听时刻》读后感(二):倾听无意识的表达,精神分析的知识与经验永不封闭
在当下这个时代,似乎精神方面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解决问题。对于孩子也是如此,从踏入幼儿园的一刻起,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果没有及时排解心理压力,那么很容易出现精神问题。
曾经采访过一个真实案例,一栋楼起火了,好在消防员及时把火扑灭,经过调查发现引发火灾的是一位精神病患者,本来应该把她送到医院住院治疗的,但是因为家里没钱于是父母只能把她留在家里。“哈哈哈哈……”她家的门总是开着,楼道里的笑声听着格外瘆人,楼上住户每次下楼经过那一层的时候都恨不能飞出去。她的存在对于整栋楼的居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非常吓人。
以上应该是一个精神病的极端案例,也很难说清她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很多时候,如果能在一个人小的时候进行疗愈,请优秀的精神分析家帮助分析问题,那么问题就不会越积越多,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驱散童年的阴霾,也是为成年注入光亮。”这本《倾听时刻》封底的这句话非常吸引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当孩子出现某些症状的时候,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而这本书就是一位优秀的精神分析师的作品,这本书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析学习、实践与教学当中,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一本书。
《倾听时刻》这本书的作者——帕特里克·阿夫纳拉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精神病医生,作家。他长年从事儿童心理障碍治疗,有很多相关理论著作,这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能读到作者遇到的很多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有对应的解决方法,但每一种案例的解决方法有所不同,这也是精神分析的魅力之处,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精神分析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有广博的学识,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帮助那些孩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一个优秀的精神分析师要像福尔摩斯一样,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事实真相,在与孩子的父母聊天的过程中,在观察孩子画画、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去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忽视任何问题,更不能自以为是的乱分析,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神秘,如果想要达到作者的水平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能分析出什么代表着什么,在这基础上才能读懂孩子的“无意识表达”。
《倾听时刻》是一本很不错的心理学书籍,对于有志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人而言有指导意义,希望每个人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倾听时刻》读后感(三):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心理学也重视了起来,尤其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更多的父母在学习怎样更好地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保护孩子的心灵。
但是有一点我们当父母的似乎忽视了,就是我们只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觉得自己处处做得毫无挑剔,却没发现孩子有时候能感知到我们的潜意识,比如母亲的焦虑,父亲的暴躁,这会让很多父母感到茫然,明明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很注重方法,为什么孩子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呢?
《倾听时刻》这本书就讲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犹如侦探般的精神分析师是怎样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挖掘出孩子潜意识的话语,那些不敢说的话,那些不正常的举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作者帕特里克·阿夫纳拉,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师,精神病医生,作家。法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协会(SPF)前任主席,学术期刊《SPF通讯》现任主编。他长年从事儿童心理障碍治疗,有多部相关理论著作,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文化差异还是里面学术性语言过多,很多人看起来不是很轻松,虽然有案例的说明,但是由于结构不符合我们日常的思维,以及大量精神分析,让我读起来也有些吃力。
这是一本可以多读几遍的,不管是对于父母,还是一些热爱心理学的朋友,都会给你一定的触动和启发。
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女孩怕乘坐电梯竟然是因为她的流浪汉姑姑,这一点很难想象到,大部分人的心理疾病或者说恐惧是来自于父母或者一些本身的经历,当然这个也和父母有关,但是结论还是让人感到惊讶,一个能挖掘家族深层次病灶的医生太重要了。
而另外一个案例中,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都是奇装异服,头发染成绿色,还在某些部位打洞,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想要表现自己,心理上有些缺失的孩子。但是这个男孩平时生活并无其他不良习惯,而且性格温和,精神分析师在和他交流的时候,也并无发现这个男孩有着攻击性或者懦弱之类的趋向,反而这个男孩给人的印象很有想法,也并不叛逆,他只是有些与众不同。
在这个案例中,精神分析师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根据男孩的表现和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个男孩并没有什么问题,他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这一点很让人佩服,社会有太多的偏见性结论,而这些结论的得出也是由之前的案例得到的,那么怎么去区分里面的个例,这就需要父母和分析师的功力了,以及内心足够的定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健康快乐的人生,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希望父母们能够走慢一点,停下脚步,去认真地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想法。
《倾听时刻》读后感(四):治愈那个受伤的小孩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我们对自身劣势的分析,也渐渐指向了童年的经历,一夜之间到处都是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大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论述原因在于,剧烈竞争下的社会环境正在让人们的价值观,趋于一致,人们无法接受一个不符合社会成功规范的个体。在这个层面,现代心理学就好像是要在沙漠中帮助人们寻找绿洲,可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的构建一个属于自身的精神绿洲。
佛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为现代心理学所抛弃,原因在于精神分析不具有可证伪性,也就是好像能够解释一切,可是又好像苍白无力。不过对于精神分析学派来说,脱离走实证路线的心理学,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在佛洛依德之后,精神分析应用到了文化分析,个体精神建设的很多领域。现代最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大师拉康,更是通过对人原初精神发展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思想,对精神分析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阅读《倾听时刻—精神分析室里的孩子》,对儿童精神分析师有了一定的了解,作者帕特里克.阿福纳拉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和精神病学家,他写了作为一名职业精神分析师应该具有的品质素养,同时对自己诊疗过的儿童来访者的诊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讲解,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可以让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通过与精神分析师的互动,重新建立起与生活和他人的联系,让我们在对待有关未成年人的问题上,有所启发。
在本书中,作者更多运用到的方法是拉康精神分析方法,拉康认为人的心理建设,更多的来自于对儿童时期成长的分析,有名的拉康三界理论就是以此分析为基础的,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在诊疗室过程中,精神分析师会象征性的让孩子支付费用,或许是一个糖果,或许是一个玩具,此举不仅仅是作为互相交换责任的过程,也是一种和儿童进行有效连接的手段,实际的咨询费用是由孩子的监护人支付的。
在诊疗室中,和儿童建立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师会和孩子交谈,就作者所提供的案例来看,大多数儿童都是不善于说话的,在拉康看来他们徘徊在实在界和现象界,无法进入以语言为出口的象征界。精神分析师为他们准备了,沙盘和玩具来进行摆放,以便让他们能够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我。
如果你问有没有效果,那么精神分析师会告诉你,诊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受访者和家长抱有自信心,和成人相比儿童自我反省的能力更弱,对精神分析师的移情作用更加的明显。作者详细的给我们举出了两个诊疗案例,其中一个是说一个小女孩长期拒绝去学校,就算去也会有强烈的暴力行为,试图从学校逃跑。我们可以从与拉康起名的另一位法国学者福柯知道,从学校逃离的行为是对既定秩序的脱离,是对监视的逃脱。
作者将孩子带到了沙盘前,一个下午的时间陪着女孩来摆沙盘,女孩摆出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带有暴力的男性角色,好像都在进行围观。可是女孩本人在沙盘上是消失的,在诊疗期间女孩的爸爸试图结束诊疗,这引起了作者的觉察,他向女孩父母称述了坚持诊疗必要性,在母亲的要求下,咨询继续下去。沙盘上也出现了女孩本人,一些属于孩子的东西也出现了,女孩的象征界开始显现。就在咨询曙光初现的时候,女孩家中爆发了激烈的家庭冲突,原因女孩的父亲向妻子坦白,在他带女孩去自己弟弟家度假的时候,女孩受到了侵犯。因为难以启齿,所以一直隐瞒,女孩的妈妈带着女孩离开了丈夫,去了另外一座城市生活。
从案例角度看,精神分析的过程虽然困难,但是结局并不是最坏的那一个,精神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潜藏在内心的坚硬之处,将其以柔软的方式释放出来,对成人是这样,对小孩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