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月球峰会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2021-12-30 01:53:38

  《月球峰会》是一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著作,38出版的30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球峰会》读后感(一):老一辈航天人的愿景,是后辈努力的方向

  我读吴季先生的科幻作品已经是第二本,之前读过《月球旅店》。科学家写科幻,同作家依靠想象写科幻的感觉很不一样。作家可以天马行空地着笔、铺垫、反转,而科学家则不一定会,他也许会尝试在现实基础上广开思路。吴季先生虽是科学家出身,但也身兼行政领导岗位,在我国官场多形成的思考方式,着实体现在了两部作品之中。这是给我阅读体会非常不同于其它作家的一点。我忽然在想,以未来某年代为背景,借助科幻元素反映官场形态,算不算是体现科幻文学存在的另一种价值所在呢!

  这部作品中,作者把“月球旅店”的故事再次延续:我国政府将邀请联合国成员国,计划将次年举办的安理会会议搬到月球旅店上去召开。这个提议,涉及相当复杂的国际zz、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各民族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环境、国际关系、哲学思考等深层面的问题,有机会让各国领导人跳出地球,从月球看待人类家园在冲突、环境之下的恶化,可能会为推动联合国重大研究事项进展有所帮助。小说以国家层面为主线,以未来中国探月商业化成就为中心,展望我国能为国际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这一点真正难得啊!

  与西方科幻文学中常常能读到的帝国阴谋、超级英雄主题不同的是,吴季先生的写作高度放在了全球各国各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考量上,这不恰恰就是体现我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外交理念么!可以认为,《月球峰会》适合给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读者阅读。

  从科技应用的角度看小说情节,有关涉及月球旅店的国际商业化运营(如各国股份占比、竞聘总经理)、地月往返程序、月球对地对空间观测、月壤开采利用、硅元素提取制作玻璃等,在作者笔下井井有条地梳理而来,着实感召后辈,以更足的动力和智慧,去开发月球资源。我忽然想到,中小学的课程当中,还不曾有足够的天文学知识供这一代人学习,现有的师资力量,也还配不上有资格的天文学教师,我们的天文教育,还差得相当之远!因此,作品也在激励有志于奉献航天事业的读者,研究月球,对事业、对个人都大有发展潜力。

  在国家政策指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当下,也应该如老一辈

  航天人吴季先生的小说所写的那样,将着力推动我国在探月工程上的进度,因此而获得的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会相当深远。

  《月球峰会》读后感(二):立足月球的时势畅想

  在吴季老师的上一部作品《月球旅店》中,剧情基本没有,整本书讲了两码事,一是月球旅行可研报告书,二是月球旅行观光日记。显然,这是一本试水之作。虽然这部作品备受吐槽,但硬核的细节还是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到了第二部作品《月球峰会》,内容有了显著的改观,作者为硬核的未来学融入了更多剧情,这一本,更像科幻小说了。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登上月球去反观地球,会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智?在故事中,许多登上月球的人心胸更加宽广,人生更加充满斗志,也更珍惜家园,致力于保护地球的活动。

  故事的开头,我们看到了目前的一些问题:美国在国际上活动带来的动荡、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恶化等;同时也看到了一些近未来的热点:人工智能决策、核聚变发电。

  基于这些,作者假象了一场“月球峰会”:将联合国安理会日常会议搬到月球上召开,让各国重新审视以前的决策。

  很明显,这一部作品,具有强烈的zz性和国际视野。作者将视角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决策应用是否该过早推广,二是当前是否应该对碳排放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

  整部作品中,峰会的准备工作占了80%,开会只占了20%。和第一部一样,这部作品细节依然硬核,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协调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

  另外这部作品分了多条线进行讲述,如中方的活动策划过程、两个破坏分子的阴谋、美国行星地球党的活动等,线索多而不乱,可见作者思路之清晰。

  在书中,有几个情节十分吸引人:

  一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使得热带一些小岛国土地骤缩,痛彻的亲身体会让他们急切呼吁减排;同时,美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也让国内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与民主党及所代表的中产以上阶层人士只顾自身利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是两个破坏分子的活动,他们本来在家乡有着美满的生活,却因为美国的霸权流离失所,想利用月球峰会的机会搞破坏,最终他们的意外身亡后尸体摆成的V字,是对霸权主义的一种拷问。

  三是除了峰会上的两大议题,实际还有一个议题,就是月球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在故事中,月球旅店是中国开发,但与国际接轨,对月球的共同开发是个重要的议题,从这点,可见作者的国际化视野。

  在故事的结尾,人工智能决策的议题采取慎重的态度,减排的议题高票通过,各国形成了月球开发和利用协定,月球为全人类带来了更广阔的未来。

  在《海利科尼亚》中,作者奥尔迪斯以蛆虫与果核为喻,寓示新世界带来的震撼。当人类真正触摸月球,走进太空,人类的精神也必然在新的环境中升华。

  《月球峰会》读后感(三):有谁懂真正的科幻?谁也不懂

  此书评与吴老个人及其贡献无关,我对吴季没有任何看法,也很佩服他对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本篇文章仅是对小说本身的个人感受,勿喷。

  这其实就是个外表披着科幻,实质上完全充斥着zz观念的小说。最最硬伤的部分,是这极其狗血的剧情(指男女主角感情线),恐怖分子偷月球车的部分悬疑性还是挺强的,然而最后还是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未达到最好的效果。我能理解,吴季出生于1958年,在那个时代,情远没有现代人这么浪漫,组织介绍结婚是常有的事,哪里还谈得上曲折的感情经历、夜不能寐的单纯爱情,这些都被所谓伟大的革命主义感情盖了过去。甚至于“文革”期间,男女不能恋爱,恋爱了成为夫妻也不能在外做出“有伤风化”的行为,直到九十年代还有“流氓罪”一说。加上中国不科学的文理分科制度营造的惯性思维,或许也使得吴季先生缺乏一些人文素养。作为中国的科学家,他对这些不敏感,没有深度地思考,其实很正常。

  不得不说,吴老的思维逻辑还是很清晰的,多条叙事线索的把握也不含糊(尽管叙事过于简单,人物脸谱化),加上比较硬核的科学理论,看起来竟也没有什么让人特别难受的地方。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如此的叙事太平庸了,平庸的像不像一部小说。我感觉自己在看一纸“吴老五十年月球开发计划书”,这哪是科幻小说啊,这就是个活脱脱的计划书,一个为下级员工和公众设计的月球旅店开发故事,然后再拍成宣传片,各大电视台轮流播放,妙极了。

  我认为,科幻小说永远离不开“人”这个话题,永远无法脱离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等等现实问题,无论一部科幻小说如何天马行空,永远逃不开人类文明这个话题。除非我们遇到了真正的外星文明。这小说……似乎也想反应什么问题,但叙述实在苍白。我感受能深点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两个恐怖分子死在月球荒野,摆成V字朝向地球。本书最精华的部分不过于此,而不是什么联合国在月球开会,大家就削弱了意识形态,回地球能更好的合作。这些zz家,回了地球就忘了,感动就没了,依旧陷入到那种利益环境中。正如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礼炮号宇航员和美国宇航员相互致敬的场面,这种场景只会出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有《太空漫游2010》中苏联和美国爆发冲突,两国政府不管宇航员死活,强行命令苏联和美国宇航员分开,但两国宇航员依旧相互信任。主角讲到:“我们的政府犯傻,我们根本没必要跟着犯傻。”

  如果世界达到了本书所讲的技术,各国政府能上月球只会想着怎么抢资源,各国统治者只会处在地球上舒适的环境来指挥在月球上劳作的人。上趟月球就感动了?关于社会学的概念呢?人与人之间的思考呢?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呢?宇宙科学理论在未来又是怎样的呢?偌大的宇宙,亿万的星辰,竟然只涉及浅薄的经济和中国式的zz观。往小的观念说,感情细腻比不上《熊学会用火》(见《大师的盛宴》);往大的宇宙观靠,和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又差的太远,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步。本书在很多科幻小说应有的方面,不是探究太浅,是根本没有探究。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刘慈欣等明明一批非常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家,竟然对本书评价如此之高,没有丝毫的批评意见。即便是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不乏批评,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陈丹青21世纪初不断强调的所谓“行政文化”,只要是有职称、职位,有行政地位,你就会受到赞誉。单纯的艺术家是不入流的。当初陈丹青是针对城市建设和绘画艺术来说的,可结合我们现在看到的方方面面,以及本书的出版以及评价,“行政文化”已经渗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吴季是中科院研究员,还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而本书一直隐含的“中国的提议就是最对的”(所谓zz正确吧)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这不是一个科幻小说家应该有的素养,不是一个科幻小说该出现的因素。国外有多少优秀科幻小说家局限于政府,局限于主流价值观?基本没有。科幻局限于此,就只能叫zz小说。

  话也不能说绝对了,吴老说不定会努力钻研,继续写作,跳出狭窄的视域范围,写出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来。

  《月球峰会》读后感(四):从月球到宇宙,这是宇航科研者眼中的未来

  本书是吴季老师继《月球旅店》之后的又一部关于“月球”的科幻小说,时间线直接承接《月球旅店》。从吴季老师的前言里我们就能知道,这一部作品相比起上一部会有着更加丰富的剧情,以及自己想表达的人文思想在里面。

  如果说《月球旅店》是吴季老师的“月球商业旅行可行性分析”,那这一部续作关注的不再是简单的如何实现在月球上召开联合国峰会这一事件,反而更多地是向读者介绍了在月球上建立科研站或者常驻机构会给科学研究和发展带来哪一些作用和贡献。基于这个理念,在本作中出现的科学设想有在月球采矿供应地球、月球轨道太阳能电站、始终固定位置的地球气象观测,这些设想都是建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的基础上,没有了大气层带来的折射、干扰和能量损耗,将带给科学家们更加详实更加完美的监测数据,也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分析。在漫画《宇宙兄弟》中,设想了在月球建立太空望远镜的方案,而在本书中也有类似的建筑。科学家们都早已经想到了在月球上观测宇宙和地球的便捷性,而本书也向一般的大众读者传达了这种科学观念。

  其实这对于中国国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人类发展的一大动力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带着我们探索地球上的万物,研究数学上的理论,寻找太空中的未知。好的科幻作品能够带给读者科学上的启迪,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能够通过窗户眺望远方、眺望未来。在本书中,通过描写中国对于如何打造月球基地以及月球对于人类迈出通往宇宙的第一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展示了中国人于可见的未来中在太空科技方面的决心和部分实力。

  书腰和本体

  当然,既然第二部书名是《月球峰会》,那这个联合国峰会的内容也必然是作者极想向读者表达的自我的观点。峰会讨论的内容涉及到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其一是讨论是否可以用人工智能代替政府合理安排社会上的所有一切,第二是讨论如何减少碳排放促使温室效应降低。但这两个方面的题目在本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展开,最多还是那些个老生常谈的内容。

  先说第一个议题,这个题目在前段时间看的李佳蓬的《青年世代》中有着详细的讨论,本书中的讨论实际上说了等于没说,而且这个设想建立在比较遥远以及虚无的超强人工智能上,在现实层面上,特别是美国,由于在zz经济上有着政党代表的阶级的既得利益,统治者放弃政府,用人工智能方式实现无政府统治几乎是不可能的妄想,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把这个议题放在本书中,月球上的科技也无法对这个议题进行补充啊。所以我说,这只是作者自己也并不成熟的一种假想。当然,如果我来写,我会想办法把这个议题和月球挂上钩,例如这一部中不写这个内容,等到再写一本第三部《月球都市》的时候,把人工智能实现政府功能在月球都市上进行全面铺开,并就这一点完成一个新的故事。

  而第二个议题,在书中可以说是占了绝大比重,但说实话,这种议题已经太过于陈词滥调了,关键是作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仍旧是当今世界甚至是十年前的降低碳能源的消耗,利用清洁能源代替等,月球上的基础设施以及从月球上观测地球最终也仅仅是增加了辅助证据,有一点可惜。而且在关于倡导节能减排的思想时,作者的的确确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完全是一种科学家的理想化乌托邦。拿书中的例子来看,地月党的成员在美国随便一个街头演讲一下碳排放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以及在未来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就能煽动美国人民跟着到政府门口去游行。这明显就不具备现实性。

  看到这张插图很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感觉

  承接上一部,本书中进一步阐述了月球旅行对人的精神层面起到的作用。通过从月球仰望地球,那种壮观的场面和真实的地球,会使人的内心世界起到极大的变化。不用说书上怎么写,我光是想象就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变化。从宇宙层面来看,所有的地球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同等的,在地球上也没有国界线,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有了这种宇宙视野,才真正可能打破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共同为地球做些什么。这恐怕也是作者希望借由这本小书传达给我们的一些观点。

  而本书中最让我诟病的一个情节是,解决旅行者滞留月球的方法是用迷药强行带离,这是在称不上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这个情节我认为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书中男主对滞留者讲了很多道理,分析地也很对。既然这样,就应该顺水推舟,让他自己主动认识到自己错误,回到地球参加考试成为旅店的正式工作人员。这才是正向积极的解决,能够让作者一直强调的去过月球内心会发生变化的文字有一个小说层面的实例。

  无论如何,月球只是一个起点,把她作为踏板,朝终将到来的宇宙大航海时代一步一步迈进。这就是宇航科研者眼中的未来。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