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守护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2-03-03 06:41:16

  守护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

  来源:扬州文明网

  作者:林西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先。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发展粮食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生命工程来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让14多亿中国人牢牢端住饭碗,理应成为国家意志、全民行动,一刻都不能放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着不让保障粮食安全,推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7实现大丰收。越是丰收不断,越要居安思危。没有耕地,粮食生存无从谈起。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守耕地红线,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吃饭问题”是最大问题,等不来,靠不住,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藏粮于技,科技兴农,是保障粮食安全是关键手段和必由之路。中国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耕地只占到国土面积的7%,地少人多的矛盾在粮食生产上十分突出。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传统的精耕细作很难进一步增产增收,必须依靠科技来实现。因此,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无需太阳,不求助于植物,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从“0”到“1”的新突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10月17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超3200斤,再次刷新纪录。农业科技成果捷报频传,预示着我国科技兴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珍惜粮食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早在1934年,毛主席就强调,“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吃不饱到温饱再到小康,我国人民的粮食供给越来越充足,长期没有“饥饿感”,导致浪费粮食现象时有发生。从餐厅食堂到酒馆饭店,食客已散佳肴未动,网上“大胃王”吃播秀等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喊出“我付了钱,浪费是我们的自由”,这些不良风气此起彼伏,必须坚决反对、持续遏制。古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个人都应反对浪费粮食,崇尚节俭美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个个拒绝浪费、人人争做“光盘族”蔚然成风,一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粮食安全,事关民生大计。既要国家顶层设计,推动增产增收,也要人人提高粮节粮意识,手捧饭碗,当思粒粒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让我们以纪念世界粮食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让每一位公民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一起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守护粮丰民安,奔向共同富裕!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