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罗长姐》是一部由金行征执导,罗长姐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长姐》观后感(一):无劳的爱,无望的回报——一首母亲的赞歌
看到这部纪录片的第一感受就是感动,感动于母亲的辛苦与奔波。先不提什么责任与义务,白发人照顾黑发人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公平的事。罗长姐无助但又坚强,生活总是要往下流的,这部纪录片把人世的悲痛与认命的顺从以一种舒缓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你的付出一直没有回报的时候你还愿意再做下去吗?一个母亲可以,或许这就是母爱吧。
《罗长姐》观后感(二):罗长姐啊。
一个女子究竟能为家庭付出多少? 四十年,优秀的儿子成了暴烈的老头,打不到人就自扇嘴巴。罗长姐说:“不打。”她沟壑纵横的脸上甚至没有眼泪。锅里飘出的蒸汽日复一日地熏蒸天花板,甚至没有尽头。小猪们互相争斗着,用力咬死母亲的乳头,母猪甚至没有一丝抽动。平静的、冷静的、冷酷的视角纪录者这一切,我们与这一切相隔一个咫尺般的屏幕。罗长姐与孙媳并肩而走,那是重担的传承。
《罗长姐》观后感(三):敬母爱
一位90岁的母亲,悉心照料精神失常且有暴力倾向的儿子长达40多年。漫长岁月,衣食起居,即使被儿子误伤,也无怨无悔。这份母爱之伟大可谓是令人深受感动。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无怨无悔,默默地支持着我,陪伴着我。导演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的慈母,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矛盾,探讨传统农村家庭的生存状态,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面对这样的条件,一位母亲是如何坚守着,努力着克服生活的困难;顽强地,坚毅地活着。这部纪录片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罗长姐》观后感(四):罗长姐
还原真实。 罗长姐,女,土家族,1928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全国双拥模范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长期以来,罗长姐一直照顾着自己因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而导致精神病的儿子。2013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罗长姐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
《罗长姐》观后感(五):值得观看
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1978年,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罗长姐的儿子,在部队执行特殊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严重智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按政策应由政府抚养,她坚持把儿子接回家,37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儿子。 共16张 罗长姐 罗长姐的脸无数次被儿子抓破,胳膊和手被咬伤,全身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她帮儿子洗澡,儿子突然一拳挥来,把她的右眼珠打了出来,她永远失去了右眼。她曾将家里的口粮卖掉一半,领着其他孩子拔野菜、挖葛根填肚子,攒下的钱买儿子喜欢吃的大米。 曾有医生预言,罗长姐的儿子活不过40岁,是她的母爱创造了奇迹。2013年罗长姐87岁,60多岁的儿子身子骨依然硬朗。 73岁那年,罗长姐又送孙子参军。这些年,她荣获全国双拥模范个人、全省拥军先进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30多年的风风雨雨,无论多苦多累多危险,罗长姐都不放弃母亲的责任,照料儿子成了她生活和生命的全部,而身为军人的母亲,她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辱军人和军人母亲这个光荣的称呼。对此,已80高龄的她没有一丝怨言,有的只是对社会的感激。 祁才政回乡后,民政部门就给他们母子落实了优抚政策。每年,当地政府都要到家里来慰问,医疗费、慰问费从来没有间断。2005年,为改善罗长姐一家人居住状况,当地民政部门资助她家建起三间平房,让祁才政住得更舒适。“是政府的关心,才让我的政娃子活到了今天。”念叨政府部门给予的关心和照顾,罗长姐热泪盈眶。
《罗长姐》观后感(六):人和猪都在困境中
区别于多数纪录片导演现场寻找灵感,等待事件发生,金行征导演的拍摄风格属于前期做好充足准备,后期用较短时间完成拍摄的“计划型”导演。这样的拍摄方式更加接近专题片的拍摄方式,能够有较高的精准度,但是也会有失去纪录片对象给予作者更多的可能性。这里不讨论两种工作方式的利弊,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导演用自己的影像风格削弱了专题片古板的属性,完成了自己的命题。
影片开始展现了母子的相处状态,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是罗长姐对疯癫的儿子说:“宝宝,饿了么。”这句和画面有着鲜明反差的对白让人折服于超越年龄的母爱。无论多大,我们在母亲眼中永远是孩子。
后来战友的出现解释了儿子疯癫的原因,罗长姐这么多年对这个儿子不离不弃,尽管自己被其打伤多次。有一个镜头:罗长姐在前景中诉说着,儿子在后景中如一只困兽咿咿呀呀。但当罗长姐说道自己孙子悲惨经历的时候,儿子却留下了眼泪。这个动人的镜头诠释了对牛弹琴的有效性。
影片中另外一条线就是养猪,从给猪配种,然后猪生仔,到杀猪。我们可以看到猪生存的困境,而反过来罗长姐又何尝不是生活在这种困境之中呢?但这种困境是她自主选择面对的。
孙子的去世意味着罗长姐在儿子去世后就断了香火。猪十仔,人无后,这是多么反讽的一件事。但罗长姐依然践行着自己理解的传承,她把儿子托给了晚辈,完成了母爱的传承。
影片最后的镜头是罗长姐出画,出字幕,而这一幕在我看来是完成了传承之后,宣告人物终结的挽歌式结尾。
对于影片我有个疑虑在于,所有人除了疯癫的儿子,在镜头下都表现的非常隐忍:儿子的讲述一直在夸党的政策好,女儿(印象中是女儿)在接受罗长姐任务的时候也百依百顺,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情愿。而这种隐忍在疯癫儿子的反衬下显得更加突出。而这也是我人物“计划型纪录片”的弊端之一,导演操控意图会容易凸显出来。映后和导演交流的时候他表示,除了儿子,其他人基本都是真实状态,而儿子会一直不自然,原本想舍弃,但是为了叙事的完整性还是放了上去。这个例子本身也让我们可以思考,当摄像机架起时,纪录片与真实的边界是几何。
《罗长姐》观后感(七):生活粗糙得不行,直要把我们每一个人都磨出血来才罢休。
【20171121】片子的亮点在于罗长姐这个人物,导演对于纪录片本身并未有更深的挖掘,或者说,导演本身的认知程度和阅历尚未能驾驭这样的题材。
【20181216】 晚上整理手机里备忘录时发现一年前在台北看金马影展时记录下来的只言片语,遂作补充。
1.拍纪录片的人心里一定要有爱和理解(爱的层次是非常丰富的),出于个人观感,我并不喜欢这部作品。导演和剪辑俩人是夫妻搭档拍片,在罗长姐所在的村外的镇上住招待所,每天从镇上到村里拍摄,晚上又回到镇上去住。剪辑在去年金马的映后上提及到罗长姐养的猪时用的词是“畜生”,或者本身并无恶意,但是当时在场观众一阵倒吸气的声音,内心大概觉得这样的词汇比较怪异。这个场景即使时隔一年仍然印象极其深刻。剪辑时用“母猪和人一样有爱”来建构动物的情感,这是合理的吗?纪录片剪辑和隐喻的关系要处理得恰当很难,如何保持一个模糊并且开放的边界?
2.在这个电影里,导演参与的成分太多了,拍摄对象精神病人行为的僵化,对一些很残忍的场景赤裸裸地呈现,比如罗长姐的儿子吃饭时的苍蝇和饭食杂乱场面,有些镜头令观众有一种非常难以形容的“恶心”感,这又让我反思纪录片伦理和观众看纪录片的情绪调动及共鸣两个问题。观众看片和导演看片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但我大多数时候作为观众看片,作为导演看片的经历非常有限,暂且回答不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搁置。
3.“罗长姐的高贵”?我更觉得这一家子人的生活当真只是一段平凡人的生活,罗长姐把儿子带回家养,政府会有辅助金,一年四万。而在剪辑中,很多似乎互相矛盾的问题并未能够通过画面得以呈现。纪录片是从生活里面长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剪辑将剧情片的编剧手法平移到纪录片中来真心不可取。纪录片的残酷也在于,导演的世界观会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你怎么看待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你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就是什么样子。导演跟拍了这么久,对罗长姐是什么想法?又是如何理解这种生活的呢?不明白。
4.纪录片的立场。影片中不少镜头隐喻,月亮遮住了叶子,猪的形状和罗长姐的影子相互呼应。这种手法的运用倒是给了影片更丰富的解释空间,我也发觉,好像当下的大家都有一个习惯,你好像什么都要给强拔出什么立意和观点,大家都想要拔高生活的立意。其实这只是一段山村里普通人的人生啊,只要你顺其自然地讲述出来,远比你硬要给影片附上什么高深的意义更打动人,保持一个模糊的观感反而更有多层次的思考。
5.结尾罗长姐在阳光的阴暗处休息,孙媳妇在阳光里晒太阳。我还蛮喜欢这个镜头,这样的结尾方式意味很绵长。这是一次偶然的记录吗?我也担心是否是一种人为的摆拍诠释?影片中确实不少看得出人为处理的痕迹,让人觉得有些虚假。
6.最大的问题,我仍然觉得,作者和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始终没有达到这个选题所需要的。
《罗长姐》观后感(八):一种拍摄和感受的姿态
(抒发一点个人感想,文笔粗浅,知识有限,请指教)非常有幸在影展遇到金行征导演。《罗长姐》映前我快速阅读了一下手册介绍,突然意识到坐在后排的那位就是金行征,并且想起来这次影展开幕式坐在我前排只打了一声招呼聊天就戛然而止的《罗长姐》作者就是他了。如果不是和白天另一位导演推荐我来看晚上的放映,也许我会就此错过这部作品。
在这次民族志学术展的片子,普遍都带着强烈的学术使命,视角严肃,大部分画风是一致的。《罗长姐》难能可贵也让我学习到的一点是画面的“可以言说”,几乎没有依靠语言传达和烘托气氛,前半段都是默默的,只有环境音,细节音,非常精彩,像在细密地编织着什么,而且是有节奏的。影像画面本身很有力量。罗长姐的体态、动作习惯、行动轨迹,包括祁才政在常人眼里看来的“丑陋”形象,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真实的美。抛开伦理、道德等诸多衡量,我感受到的镜头视角是客观的。一个“特殊“的,”丑陋“的,背离审美走向的故事,人物,首先就非常难得。这样的故事和人物就像品质很好的新鲜食材,厨师需要了解如何在不借助勾芡、味精、酱料的情况下,仅用火候、盐、时间烹出食材本身所能散发的最好的“味道”。如果用大段的narration,就糟糕了。我(粗浅地)感到《罗长姐》就是一个不错的厨师和很好的食材。
镜头的美学水准过硬!色调、镜头衔接、时间长短,恰到好处。映后我告诉金导,每一个镜头的长短刚刚好能够容纳我足够的想象和思辨。有几个镜头让我意识到“捕捉”的重要性。一些在计划外的,但是如果有足够的沉浸、足够的专注,便能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瞬间,就得把它记下来。罗长姐在阴影里用极具预言气质的步速和羸弱姿态缓缓向镜头走来,时间长到儿媳妇在阳光的一侧来回出现两次,充满干劲和生气。无需多说,纪录的氛围也必须保持宁静,就像一个心里非常明白的人用只言片语说出一个道理,which if said by 一个咄咄逼人的人,就会让人反感和抗拒。尽管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罗长姐》的珍贵就在这“说话”的语气。
祁才政。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对他的理解就已经经历了几次推翻。首先,不理解,其次接纳,但厌恶,而后尝试理解,最后有了几个假设,通过影片里的只言片语,碎片的细节尝试把这个人物的“特殊性”与“正常”联系起来。他执行的是什么任务?任务的细节我们几乎不得而知,这样的“未知”太吸引人了!他从施暴到自虐的行为中,隐藏着他发病的原因,这里大多的谜团,和他fascinating的行为都归结于我们不熟知的病因。我有尝试在用我有限的知识去构建一种原因-结果的串联。我作为观影人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观影的乐趣之一(尽管听起来有点不太合适)。
总结起来,一种拍摄和感受的姿态值得我学习,尽管也没有太多机会和金导探讨他是如何做到的。那就是一种感受事物本质,先要抛开一切pre-conception的姿态,然后感知的通道才会打开。观影的全程,我想我的通道是比较打开的,所以我没有停留在对罗长姐和祁才政的悲哀命运上,也没有停留在人物叹为观止的丑陋上,我甚至有点崇敬他们,崇敬“未知”。因为罗长姐和祁才政相处的模式也好,他们本身的性格和命运也好,让我看到了一个几乎与我平行的世界,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
影片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高潮,这让我意识到这也是个pre-conception,那就是影像故事一定要有一个高潮。已经被trained如此观影的大多数人,似乎要花一点时间去理解一部看起来不太寻常的片子。
我的知识太有限,没有任何引征,只是凭着本能的感知去看这部片子。但是话说回来,如果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影像大概就没啥意思了。
《罗长姐》观后感(九):母爱光环下的昏暗家里
以一个名叫“罗长姐”的真实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拍摄下她常年悉心照顾患病儿子的事迹,凸显出她身为一名母亲的人生况味,描摹了母性作为一种感情的表现。像《罗长姐》这样的农村妇女,整整一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使女性成为“母亲”的传统性别角色。可看似自然而然的母亲养育孩子,却在她这段非同寻常的母子关系里,被镜头不断放大地观察、凝视着,继而让观者从中产生更多对于“母亲”的认知。以下的行文,将会结合影像画面的表述与素材剪辑的架构,写一写笔者看到的,影片中有关“母爱”意象的几层阐释。
罗长姐儿子出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罗长姐在为赤身裸体的儿子一件一件穿衣,给咀嚼困难的儿子一口一口喂饭。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成年人,被母亲无微不至地照料,跟幼年时期受到的喂养一模一样。大概在罗长姐心目中,残疾的儿子也就是相当于婴儿,所以她把儿子叫做“宝宝”。但这种情况仍然是非常特殊和极端的,因为罗长姐儿子已经肯定是永远养不大的“小孩”,而罗长姐正在不可避免地一天一天变老,八十多岁的年迈的她,虽然平日里保持劳作,不过身体状态也早已到了需要别人照料的时候。从儿子病得不再是常人开始,这对母子之间的关系便失去了平衡。
如此地舐犊情深,罗长姐对儿子的照顾,似乎与她家母猪产崽喂奶的场景,存在某种联系。那样的母性,是人类身为哺乳动物的天性吗?又或者,所谓“母爱”,只是单方面的情感投射?儿子对待罗长姐,就如他独自于长廊徘徊不定地走动,即使有母亲在那里,也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罗长姐儿子的脑部损伤及精神状况,令他丧失了常人的思维和知觉,当他面对罗长姐,他并不能意识到这是他的母亲,而且他的举止反应,更只剩下动物性的挣扎和叫唤,丝毫没有幼儿与母亲间乖巧、依偎的温馨一面。
并且相反的是,伴随罗长姐儿子病情发作而至的,是他的暴力行为和跑路倾向。经过长期的碰撞和忍耐,罗长姐一家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个病人锁在围起来的房间和走道里,用栏杆把他和外界隔开一段距离。于是这个仿佛笼子般的空间,就代表了罗长姐养育儿子经历的所有艰辛、苦难,它既是以血缘为内核的亲子关系固化,也是对母亲处于家庭内部的禁锢。当罗长姐想要将照料儿子起居的事项传递予孙媳妇,跟她讲如何适时出入围栏打扫清洁,孙媳妇是颇为被动地交接下这项任务,作为家庭里女性性别角色的延续和替代。
轮到孙媳妇来照料罗长姐儿子,她打理家务的体现,其实和罗长姐的母性关爱又有所差别。正如罗长姐所言,她第一个想起的总是儿子,她在围栏边照看儿子的时候,目光是全部聚集到儿子身上的,每次儿子进入她的视线,她都要表示出关怀和叮咛。不过在孙媳妇接班后的一个镜头里,她站在围栏外照着镜子梳妆,罗长姐儿子虽然在孙媳妇的视野范围,但是她更多的注意力是留在她自己身上的。她并没有如同罗长姐那般全身心放在照顾别人,负责罗长姐儿子的温饱,对于孙媳妇来说,更像是完成家务事。
乡村里来到了收成的季节,罗长姐一家种下的幼苗、养大的猪崽,都到了收获劳动成果,换来利益回报之时。种植、养殖的农活要付出大量辛劳,不过尚且可以获得收入。可是罗长姐辛苦地养育残疾儿子,情感劳动却只有日复一日、遥遥无期的无条件付出。唯一有点回馈的,是社会保障系统为帮扶残疾人提供的抚恤金,足够罗长姐儿子甚至是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除此以外,罗长姐并没有把儿子送去由社会福利体系照料,而是一直将他当作母亲的专有,放在了自己身边抚养,直到她颤颤巍巍地几近为此耗费尽自身的生命。
片中没有提及、处理到,罗长姐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事,可以说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缺陷。尽管导演规避了使用官方话语对罗长姐的生平进行自上而下地叙述,但是指向“母亲”的落脚点,依旧充满了主流文化对于女性以及“母爱”的想象和建构。可即使是维护家庭伦理的儒家教义,“母慈”也是需要“子孝”为现实基础的,子女孝顺是对母亲慈爱的反哺,这才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代际轮回,母爱从来不应当是单向、无度、无以为继的“献祭”。
被奉为正面模范的罗长姐,实际上她坦言一生过得并不快乐,儿子患病、孙儿早逝的不幸遭遇,显然不会是她感到被爱或成就的来源。她只是无奈地接受了生活的摧残,并用一己之力去勉强承担。笔者无意质疑罗长姐养育儿子的作为,但是当外界给她戴上象征伟大的“母爱”光环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她在昏暗的屋里,为了照顾儿子而经受的痛苦和悲伤。这种“母爱”的光辉,是在将女性承受的悲苦合理化、正当化,还是对结尾身处光亮阴影下衰弱无力的母亲,对比式、选择性地掩盖遮蔽。
《罗长姐》观后感(十):《罗长姐》女性命运:生命赞歌与道德困境
《罗长姐》是金远征导演的“乡村三部曲”中的最终曲,前两部分别为《消失在黎明前》和《离开》。“三部曲”无一不关注着村土世界在现代城市化浪潮中发生的现世变迁与精神变迁。在对于乡村地域空间关注的同时,也表现着乡村人物的命运处境与生存困境。导演在对城市、乡村、城镇三个象限的注视中,从边缘个体以及边缘群体出发,深切聚焦这些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人类命运。
一、生命赞歌
罗长姐是一个中国传统式母亲的角色,她牺牲了自己三十多年的时间去全心照顾自己患病的儿子。“再艰难不找政府,不问国家要一分钱”是她顺应新时代美德对崇高道德的坚守,也是她身为一个母亲形象的自觉与对责任的无理由承担。片中多次出现的罗长姐那张被苦难洗练后淡然的脸庞,像极了罗中立《父亲》那幅油画中父亲的形象,那是张情感真挚,纯朴憨厚的脸,是被生命洪流拍打的脸,是愁苦、喜悦、沉思、从容、无可奈何,是种种情绪泛滥其中深不可测的脸,上面的皱纹清晰地像是被刻上去的一般,宛若一尊雕像。特写镜头的不断逼近,让观众在视觉上直视母亲这个伟大的形象,在心理上贴近感受一个坚强生命体本身。
片中充斥着大量的符号隐喻,这些符号是导演对大自然多元生命的全景式展现。首先,片中画外音一直都是虫鸣鸟叫,不同于城市的车鸣人嚷,这片地域是一个未受城市化/现代化强弩的阉割,是一片洁净并保持原始生命力的处女地带,一个充满生命的地方。这里万物共生存,林深虫鸟鸣,草木遍山野。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也不是故事片中那种为了表现戏剧张力与人地矛盾而故意刻画出的被生活击倒的人物形象,他们是活生生的真实的勇猛地活着的人,是没有被生活打倒的人。罗长姐是,祁才政亦是。
其次,物与人的交替展现,对比之中互相衬托着对方强盛亦或衰弱的“生命”体征。地锅中沸腾的水声与罗长姐呼吸的频率同期录音,象征着罗长姐生命的滚动;罗长姐行走在茫茫的田埂间,仿佛能听到她沉重的呼吸声,这亦是生命的脉搏展现;儿子祁才政被关在门里/栅栏内,从窗口被母亲喂食,吃相的原始,传达的虽是一种活着的机械性,却又透露着生命本体对于活着的努力;镜头对玉米苗栽育、贝母播种的长时间且详细的过程记录,传达出这片土地的农民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土地的敬畏,对自然的信任;母猪受精,飞行的蜜蜂,行走的鸡展示了生命存在的多样性形态,而地头间那些仿佛永远都割不完的猪草同时透露着野蛮的生命力;雨水滋润农田象征着土地孕育粮仓的希望;八十多岁的罗长姐仍旧称呼躁狂症儿子为“宝宝”,母猪产仔后小猪们抢食吃奶,仿佛在说母爱是一种天性,人亦动物,这更是在表达一种导演对于生命本身的歌颂,对母爱的歌颂。
生活在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中进行,看似是一幅静止像,而不觉间时间与生命却永不止息的在其中流淌挣扎。四季轮回行进,春天的播种也迎来秋天的收获。小猪们成长到出栏的阶段,玉米苗变成了一颗颗成熟饱满的玉米。在生命的不停息更替中,罗长姐旺盛坚韧的生命力也通过她劈柴、剥玉米等桥段展现出来,一个强大的母亲形象跃然而出。
祁才政的躁狂情绪无处安置只能面对它给身体带来的不可控,无缘故的咒骂,掌掴自己,把自己的牙齿全部打掉,使劲咬自己的手指,躁动紧张的面部肌肉与咬牙切齿的神情都在展现着这个生命存活的不舒适与艰难。他被视为“危险分子”只能在锁闭的屋子里来回踱步,像头困兽,似乎永远都没有走出牢笼的可能。而当镜头拉到远景观众才发现,人(个体)被屋子困囿,屋子被山困囿,这片地域相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好像也如同一头毫无战斗力的困兽。有一处画面,那是月圆之夜,祁才政情绪异常激动不睡觉,镜头隔着栅栏拍摄狭窄屋子中的祁才政,你看到了一个无法自处的病人,看到了生命存活的困境,更看到了人对生命的渴望。他几次舔舐木头以及与罗长姐共哭的一处画面也终于令人确证了祁才政拥有情感的一面,于共情之处体悟出生命的赞歌。
二、道德困境
可能是导演性别身份所限制,他确实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在记录罗长姐,记录母子之情这件事。但对于孙媳妇这个女性形象内心的探讨本人感觉片子缺乏了,或者挖掘浅了。当然导演的着墨点可能并不在此,但笔者却被这个人物戳中了痛点。虽然孙媳妇只是影片中所谓的罗长姐的“接班人”,是“爱的延续”,但这是不是价值观的一种施加,从片子中很难看到孙媳妇内心最底层的声音。导演在映后交流中讲到,孙子去世前几天还跟孙媳妇念叨一定要好好照顾二叔,结果没几天就意外去世,孙媳妇本着答应了丈夫的原则,只得例行本分。但作为现代女性而言,这套传统价值观是否存在应该质疑的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传统道德不该成为捆绑女性命运的井绳,笔者对标榜存在质疑。在道德之前女人首先是个人,但在那片家本位的现代文明脱轨之地女性的自我觉醒又的确很难。纪录片表层呈现中,罗长姐“母亲”大爱式的自我牺牲——三十多年全然照顾躁狂症的儿子,看似是摒弃了「传统吃人」的历史嫌疑,表现了某种意义上人物的主动选择确定了片子的核心立场。但笔者却察觉那个“自觉”成为“美德继承人”的孙媳妇的底层心理是叫人想要探讨的更深层的东西。失去丈夫的寡妇因应允了丈夫与奶奶的托付要去照顾跟自己并无关系的且随时都会打人的病人“二叔”,期间她要承受恐惧/承受孤独/承受外界的道德压力(不能逃脱,要悬挂美德)等等一切的注视与囚禁。好,问题提出来了,摆放在那了,怎么办?
如同《都灵之马》中的那个女儿一般,纵使心中仍然都存在对美的渴望(女儿层层叠叠的一件件仔细穿好的衣服/儿媳妇耳上的耳环&对镜梳麻花辫)却因强劲的外界阻力(恶劣环境/道德压力)只能被拘留在原始地。巨大的现代化文明远在乡村现实之外,身为「无力的生命体/未觉醒的女性」与「地域空间/失语乡村」所能做的只有遥望,秉着无知的想象与混不吝的野蛮生长力旺盛存活,因为没有见过更大的世界,以为这就是最大的世界。因为没有见过真正觉醒的人,以为所有施加在自身之上的道德捆绑都是美德的优良子嗣。所以,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问题最终仍然在问题之中。在“我们”眼中的问题不过也只是生命奇观/异相,是现代生活的异托邦。可在“当事人”身上,那是疼痛与爱的变奏体,是传统家族中某种粘合力与互贴式需要,是一种原始关系的自然形式。话归于此,女人终是可悲的,女人终是伟大的,女人能承载这个世界的灭亡亦能孕育这个世界的新生,但女人,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钢铁强权」的冰冷与规约,注目与审视。
导演在映后交流中曾讲到纪录片最后一个镜头,孙媳妇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爱的延续”的使命,一半光明一半黑暗,孙媳妇与罗长姐分别立于两边,镜头语言的强势隐喻毫不费力的交付了人物命运。笔者对此解释存在质疑,倒不是现实表象而是问题本质本身。孙媳妇作为一个女性(未独立精神崛起的女性)可能是不自知的,因为受到传统道德的规约而自觉认为善良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是,在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女性身份而言,这实际上是可悲的。一个女人为什么没有为自己活着的权力?为什么没有争取的权力?从孙媳妇与罗长姐对话中可以察觉到她是惧怕且担忧的,但却是不得不为之的。作为人不可避免要接受普世价值的注视,而作为女人尤其是。
换句话说,孙媳妇乐意并不代表这件事情的正确性,抛却“情”,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人之为个体的人,无关男人女人,到底如何实现人的进化才是最最重要的讨论命题。孙媳妇这个人物到底是在施行爱的延续还是说她无力挣脱命运的枷锁,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这不是冷血的审问,而是炽热的思考,不是被指认,而是自我指认。女人要站起来,路长道阻,但得站起来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