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01:16:21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是一本由蔡岫 / 梁明霞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读后感(一):【雨枫试读】一部解读轻女性内心的作品

  收到蔡老师惠赠的《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甚感高兴!捧读着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谢谢蔡老师对我的厚,在此祝蔡老师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本书分享了十五个女性心灵的故事,而且都是真实案例,叙述可信。她们虽然年轻、漂亮、事业有成,但却有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她们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能够有勇气向心理医生求助。而有些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没有进行科学的诊治,造成各种悲剧的发生,令人心痛。在人们陈旧的观念里,正常人是没有精神问题的,有问题的都是精神病,大家都会躲得远远的,左邻右居也会说三道四,所以大多数人不敢去接受精神咨询,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偏见,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从未进行科学地诊治。

  每个人生活中,职场人际关系、婚姻恋爱问题、夫妻相处之道、亲子沟通等等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人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或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有些人可以自我疗愈,有些人只有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才能更好的工作、生活、学习。这些年来,与心理疾病患者相关的新闻事件不时发生,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度也在上升,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就此对自我的心理问题引起实质性的重视。心理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精神层面、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累积起来,便很可能衍变为心理疾病。这种患病的状态,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所以,每一个关注自我的人,都应当及早改变观念,对精神问题重视起来。

  从书中,我学到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不如:什么是“镜映”,什么是“涵容焦虑”,什么是“共情”,学到了应对焦虑的方法,怎么关注孩子的情绪,如何调节日常生活的抑郁情绪等等,从书中就能得到详尽的解答。

  案例中的那些人存在的问题可能我们身边的人也有类似问题,或者我们自己也有。认真地读过后,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受益匪浅。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读后感(二):【雨枫试读】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分裂和生病的时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经在《人为什么会生“心理疾病”》一文中提到: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分裂和生病的时代。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真诚,我们就必须承认,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感到舒适。言下之意就是,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点心里方面的“疾病”,这也成为了现如今社会人的一个共识,正如蔡岫、梁明霞两位老师所著的《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所说的那样:据说如今若没有点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儿。 蔡岫、梁明霞两位老师都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岫老师还是《北京晚报》的资深记者、编辑,梁明霞老师则是资深的心理学讲师,师承精神分析流派,专门研究自尊、自恋、自信心等课题。两位老师合作在《北京晚报》开辟了《来访者》这样一了心理资讯栏目,接待了不少前来寻求心理帮助的“心理疾病”患者,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心理学“故事书”:《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 没错,我是把这本书当成故事书来看的,说实话,我对心理学也很感兴趣,也曾经收藏并阅读了不少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作品,但是,在心理学这个领域很多作品都是学术性很强,趣味性不高,读起来晦涩难懂,但是《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这本书却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是本书的作者都是工作在心理咨询工作一线,常年与前来咨询的“患者”直接接触,直接交流,具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所言之事、所述之理均更贴近大众,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晦涩的概念,简明易懂;其二是书中的每一种“疾病”都配有具体的人物实例,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一段故事、一段分析,一张一弛,读起来轻松自在;其三是作为一名男性,对探究女性心理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对异性心理的好奇心促使我仔细而迅速的读完了全书。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这本书共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15个心灵故事,当然不仅仅是故事,还有两位作者老师对每一个故事主人公“心理疾病”的分析解读和治疗,也直观的与读者分享了经过治疗后的“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后的欢心与喜悦;第二部分则是15条心理问答录,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简介明了的向读者介绍了什么是心理咨询、为什么需要做心理咨询、如何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以及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心理疾病的成因等,让读者对心理学、心理疾病及心理咨询等概念有了一个初步且比较完整的概念。 薄薄的一本小书,全书不过200页出头,但是带给我们的知识量却出乎意料的大,这也充分体现了蔡岫、梁明霞两位老师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受益。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读后感(三):【雨枫试读】每个人都要找到自救的方法

  拿到这本《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看完很有安全感。书很薄,但所有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咨询诊室第一线,记叙真实可信,就好像我们自己一步步走过的坑。

  三十多年人生历程,怎么可能没爆过雷?原生家庭创伤、成长的烦恼、工作挨刀、亲人离别、家庭磨合等等,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伤口,自然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精神问题。

  而在过去的观念里,正常人是没有精神问题的,有问题的都是精神病,得了就要敬而远之,从此不再正常。这导致大多数人从根本上不敢去接受精神咨询,一方面是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现实生活压力太大,也无法顾及自己的精神健康。大部分人都是靠着单打独斗,和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精神问题做斗争,有的能够自愈,有的越来越严重,甚至成了精神顽疾。

  其实,这本书能够告诉我们的答案并不多,每个人面对的家庭、生活的背景和遇到的问题都不同,不可能通过一种药治愈所有问题。但唯一安慰到我的就是,我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去“生病”,去自省,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用背负我真的有精神病的思想负担,精神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可以向外求助,也可以自我疗愈。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私密,向外袒露可能连自己都无法自觉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可能很难像文中那些接受帮助的人一样详细说出自己的问题,因为我无法做到对一个陌生人毫不设防,而想要和自己的咨询师之间达到这样的程度,我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培养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样的时间成本我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可能精神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自我疗愈。

  这本书中15 个典型案例对我个人来说远远不够,因为已经中年的女性所面对的问题没有案例中表述的那么单纯。首先我们面对的是和伴侣的关系,婚姻合伙人需要维系彼此之间的感情,但是面对相互之间成长背景的差异,矛盾早已根深蒂固很难调和,除了暂时逃避之外尚未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其次面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一方面我们对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已经模模糊糊的认识到局限和缺陷,但是我们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又不自觉地重复了同样的过程,被上一代散养的本来想要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投入,可能报了班,开了头,但是一遇到小挫折或者孩子一时很难进入状态自己就先打了退堂鼓。而被上一代严厉教养的想要更注重孩子的需求和内心感受,但是每次看到孩子在吵闹就不自觉地切换成暴君模式,用命令代替沟通。再次,我们还要面对和老一辈的关系,对他们的陪伴不足,造成他们被一些保健品贩子围攻,而浪费大量金钱,而他们本意是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免于给子女带来麻烦,但却恰恰被社会上的骗子所利用。最后我们面对的是社会的关系,其实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一个人所能收获的社会地位和金钱很多时候和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但我们看到社会上的成功者其先天条件或努力不如我们曾经,再遭遇一些幼稚的人的奚落嘲笑,那么心态的失衡几乎是肯定的,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处理和社会的关系,如何自己想通达到内心的平衡,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精神健康。

  其实,我们本身的精神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我们周围环境普遍关联的,希望蔡美眉和梁美眉的下一本书可以从这些方面给我们这种小城中年解惑,因为我们所处环境并没有足够的心理诊所资源,而我们的心理状态又决定戒心很重,很难向陌生的心理医生求救。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读后感(四):【雨枫试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伤口

  别问我作为纯爷们为何会看这本书,性别男爱好男的某叔告诉我这是堪比小学生必读的单身狗必读,于是我屁颠屁颠收下了签名本,嗯,可惜没附赠作者小姐姐的皂片。

  咳咳,言归正传,这本书表面是写当代年轻一代女性心理问题的,实际上男生估计也一个德性。书的自序说:“我们都是带着病前行”。没有完美的性格,也没有真正壁立千仞心理防线,每个人的心理,都多少有些弱点。

  这本书包含了两部分内容:A部分共十五个源自真实事件的故事,代表了当代年轻女性的典型心理问题;B部分包含了十五个常见的心理问题。

  刚刚好,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堪堪读完了《自卑与超越》,对心理学第一次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于是乎,看这本书当真津津有味。

  在以前,我一直觉得心理问题离正常人很远,甚至觉得心理疾病是种匪夷所思的东西。不过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它离我们如此近距离,触手可及。

  仔细想想,似乎里边很多问题都能在自身找到影子。比如那个再也不听小姨话的娃,实在是和我太像了,听爹妈的话二十几年的我,恰恰是这种患者,只要不讲道理一切都好,只要讲道理就是我不听,一副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态度。与其说是心理问题,我更觉得是缺乏沟通导致的一种难以逆转的结果。就像书中说的“不共情”,我赌两毛钱,就算小姨不是学小大人,也照样导致这样的结果。

  个体心理学认为,要解决心理问题,归根到底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无论是一言堂,还是一意孤行,都是缺乏合作的表现。这类问题,我倾向于认为从双方同时下手去解决,光是一个人学会共情,终究治标不治本。

  在作者讲述斯德哥尔摩效应那一章节,提到了人的先天气质。我们从学生时代的入学,到求职找工作,都常常遇到性格测试的项目。其实我对此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在个体心理学中,则是否定了这种先天性格的说法,认为将心理问题归于先天性格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屡次测试中,我都是显示黏液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表现出各种特质,平常是人畜无害的抑郁质,一言不合又能变成胆汁质,偶尔灵光一闪又是个多血质。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不过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妈妈的引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毋庸置疑,因为家庭会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还有那位对上司相爱相杀的同志,完全是我的映照。“这里需要我”“这里没给我公正的待遇”“我是部门的扛把子”“一坨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在这种状态下纠结了很久,还好,自己拿定了主意,决定调动至其他项目,以摆脱这种困境。其实我是个选择困难症,如果让我买个东西,我会和这位同志一样茫然。所幸,在关键的抉择上,无论对错与否,还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让自己一次次能解脱出来。在案例中,那位同志靠心理咨询师的引导,逐渐摆正了自己的态度,而在我看来,态度正确与否反倒是次要,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不透明,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困难,但只要敢迈出那重要的一步,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胜利。

  要说最危险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我觉得是微笑型抑郁莫属。天真烂漫的一个人,毫无征兆就变天,要么伤己,要么伤人。最可怕之处,在于它治疗的难度,以及对好客体的要求。其实,看过这个故事之后,我更是坚定了自己工作调动的想法,即使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在挽留我留下。最近的一年,工作的不顺心,使得自己暴躁易怒,与周围的环境敌对,拒绝合作,只认死板的制度,现在想想,还好下了这个决定并得到了批准,否则继续在这种环境下也许会像那位患者那样坠入深渊。

  总得来说,这本书的案例很实际,和我们得日常息息相关,里面的解析也非常明了,读完这些故事,读者大概都会若有所思。有人说,学习心理学会逐渐得到自愈的力量,看来所言不虚,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于后边的心理小问题,我很想用“有意思”来形容,比如那个让我笑了很久的怕心态,其实我这种唯物主义者也从小怕黑,连我自己也难以置信。总之呢,期待作者后续的作品,优秀的心理学作品,不但能科普心理学知识,也会带给读者源源不断的面对现实的力量。

  《中国“轻一代”女性的心灵图谱》读后感(五):书评

  经朋友介绍拿到这本书。首先我想说我很喜欢小开本的书,放在包里轻便,读起来也方便。10万字被我零零散散在拥挤不堪的9号线和4号线地铁上拆分着读完了,其实没用几天时间。

  打开书其实我最先看到的是书中赠送的书签,背面印着一句话“跟自己和解。”一下子就泪目。这真的是我去年在亲身经历抑郁之后听到的最亲切的一句话,个中原因,后面会赘述,还是想先说说这本书的阅读感受。确实如前言所说,之前同类别的图书很多,但是大多隔靴搔痒,要么偏向倾诉缺乏分析,营养性上弱;要么就是个案例分析版,可读性差。现在这个社会,就像作者所说,谁没点这样那样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呢,简单浅显如美国电影里的心理分析谁都能说上几句,可是专业性更强一点,又能让大众读懂的就太少了,更何况还选了这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这真的是本好书,虽然字数少,但是很经得住推敲,也值得仔细琢磨,能学到知识。

  我很喜欢这本书呈现的形式,不是一味的讲完一个案例再进行分析讲解,而是分段式的呈现方式。这在我读过的同类书中感觉是第一次见,好处显而易见,案例中只要出现问题就通过随后马上出现的“心灵解读”对问题进行阐述,这样阅读起来感觉一直是在清晰的环境下进行。几次案例陈述加上几次“心灵解读”的交替出现,阅读感受就是“呈现问题”——“阐述问题”——“呈现问题”——“阐述问题”,加上最后的“尾声 & HINTS”做出的总结和最终案例的结果,每一个案例的陈述加上拆解都完整而清楚,读起来不费力,有内容。

  而且读到后面最惊喜的是居然还有“心理问答录”。一共15个问题,这15个问题相当常见。读下来对我有直接帮助的至少有4条,分别是“3.我需要做心理咨询吗?如何判断?”,“8.如何从一个被动的人变成一个主动的人?”,“9.如何调节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10.发现自己做事的动机都是取悦别人,应该如何改正?”。为什么这几点对我的帮助特别大,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和我去年的经历有特别大的关系。

  我在一个小书店工作,14年的时候被同事带到新开辟的分店工作,新开的分店尝试着在书店的形式中加入了餐饮。本来我的工作并不分管厨房,只是分管图书,但是基于想帮助同事分担一些工作的想法,有时间的时候我愿意在厨房帮帮忙。15年店里的大厨离职,相对于其他人,对于厨房工作更加熟悉的我被指派到厨房的岗位。坦白讲真的是紧张加上兴奋的,此前没有接触过厨房工作的我担心弄不好,一方面自己又很喜欢学做这些食品,想好好把厨房的工作弄好。我后来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差,可能是自己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同事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会说,会因为特别小的事情发特别大的脾气。而且越来越累后来可能真的是超负荷了。我只感觉我和同事的关系越来越差,自己的身体每天都不舒服。我感觉我每天都在和同事倾诉我的疲劳,我的不开心,之后曾经关系很好的同事开始对我躲躲闪闪,在我背后议论我,当然我能听到他们说的都是什么,后来终于在一次同事们跨年聚餐的晚上我崩溃了,大家都在吃火锅,我哭着在微信群里说我不过去了。从那之后,我就感觉自己不对了。

  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想哭的冲动里,就是没有来由的想哭,和朋友们聊聊天也就说着说着就哭了,同时我觉得我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感受的非常不清晰。就好像平时大家说话聊天,如果是开玩笑我们都会听的出来,但是那个时候的我,感觉自己的周围是一层薄薄的雾,或者是一层纱,这层雾或者纱把我和其他人隔开了,我看不清他们,听不清他们,感受不清他们。他们讲的话我不敢接话,因为我怕接错话,我不知道他们开的玩笑是真的玩笑还是在嘲讽我。印象里最长我有两周的时间不怎么讲话,对周围的人都保持缄默。我总感觉自己不对,做这个不对,做那个不对,说什么都不对,总觉得别人在质疑我。同时在身体上也出现了问题,右腿大腿上面大片的皮肤感觉麻痹,触感极低,用手触摸甚至感觉不到手指。身边有朋友是心理行业从业者,听了我的症状后建议我看医生,还指明了一位专业从事焦虑型抑郁症的大夫给我。我才知道,我真的需要看病了。

  准备看病的时候我向店里提出了不再担任厨房工作的要求。在离开厨房工作后,疲劳感一点一点好转,甚至连腿上的皮肤麻痹都有所减轻。但是我和同事的关系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思考再三,我还是离职了。

  这是我焦虑型抑郁的经历。当时朋友推荐给我的大夫,由于一直没有挂上号,加之离开厨房之后明显有好转,我就没有看病。其实我还是感觉极其偶尔的时候,会有那些不好的感受。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这段经历。现在想起来,在最初我会因为很小事情发脾气的时候,应该就是抑郁情绪初见端倪的时候,如果在那个时候由专业人士介入,后来不会不可收拾到离开工作的店面。工作的时候一直想,只要我努力再努力,我就一定能胜任,但是后来我明白,人的身体和情绪其实是有一个负荷值的,超过了,就是会生情绪病,再严重就是影响身体。我现在想说抑郁情绪其实我们都有,及时排解宣泄很重要。否则,一旦成为抑郁症,要觉察到它就是太难的了。至少在我的经历中,我从来没有觉察自己的情绪问题已经到了需要就医的地步。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一本书真的太重要。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美国电影里的心理分析谁都能说上几句,可是要想让大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能够以这些知识武装自己的情绪健康,时刻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积累成疾,或者在情绪病出现之前及时请专业人士介入,要有这样的能力,只有依靠更多这样专业而易懂的心理学保健书(我是这样给这本书下的定义)。

  所以我很想谢谢作者,谢谢你完成了这样一个专栏,并且集结成册,让这样一本小书在人们的手间传阅。更要谢谢你在书签上贴心的印着“跟自己和解”,我太喜欢这句话了,如果人人都能和自己做朋友,不与自己对立,不逼迫自己,那么每天,我们的脸上都将有真正的笑容,灿烂无比。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