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3-21 01:44:31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是一本由[英] 奥利弗·詹姆斯 / Oliver James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一):没看先马克

  让我睡前拿手机匆匆打字的原因,是看到了短评中出现的书中开篇的这几句话。

  They fuck you up, your mum and dad. They may not mean to, but they do. They fill you with the faults they had And add some extra, just for you.

  心中直觉得牛逼 牛逼 还是牛逼。

  用You raise me up的调子来哼,这反讽这解构,真是辛辣味的贴切。就冲这四句打油歌词,我也得翻翻这本书。

  特别是看到And add some extra, just for you这句,因为秒懂而流下了属于咸鱼的眼泪。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二):《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摘记

  忘记过去的人会重蹈覆辙。在超过五个子女的大家庭成长起来,很有可能缺少关,更有可能低自尊、渴求爱和关注。女孩子更有可能嫁给自己父辈龄的人。

  双重束缚double-bind:言行前后不一的举动,如孩子要亲吻母亲时,母亲把头转开,但是随即问孩子为什么不亲吻母亲。让孩子困惑,可能造成精神分裂,因为在自相矛盾的指令之间,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的。

  小时候受到不敏感的母亲的照顾,或是被送去长时间全日制托儿所,没有固定的一位照顾者,都会让婴儿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形成“无差别友善”:无法建立长期持续的友情和爱情,会用魅力攻势取悦、操控别人。

  人格障碍的基本策略:1,分离,非常截然分别的世界观,在处理自己完全相反的行举特征时,“善”的自己完全意识不到“恶”的自己。2,否认,把拼图上自己不想要的部分剪掉,强行拼在一起。3,投射,把自己不想要的情绪认为是别人的情绪。游戏扮演,艺术创作,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爆裂,大都是在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情绪投射给别人。4,解离,仿佛自己在身体之外观察。

  【文中“不敏感”的意思大概是“没人情味儿”】

  内省:认识真相的能力。

  接触陌生人时,倾向于把他等同于某个家庭成员,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家庭剧本行为时,会把剧本中的角色强加给他,试图操纵。

  成瘾人格:童年后期受到混乱的照顾,遭受反复无常、胁迫性的惩罚,会让小孩变得容易冲动,追求感官刺激。再加上自体感弱、不安全型依恋,小孩会难以忍受挫折,遭遇挫折时倾向于走捷径不顾后果,遂为成瘾人格。成瘾可以使混乱的生活变得有结构。成瘾有时是自我憎恨的表现,因为感到自己的幸福不重要。

  惩罚性的良心:完美主义的父母,过高的道德和成就要求,导致孩子过度的自我批评。

  偷窃、抢劫:偷窃可能会被赋予从陌生人那里窃取小时候没有得道的关爱的寓意。抢劫还有把对父母的攻击转移到受害者身上的意思。

  自闭症:可能是对严重感情剥夺的一种反应,用自己的强迫性仪式应获得安全感,逃避社交接触。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三):原生家庭中,隔代的影响力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与朋友出游,她带上10岁的孩子。从早上7点钟在集合地点,到在景点游玩,这孩子一直在抱怨。 “其他人怎么这么慢?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发?”刚开始是小声嘀咕,到后来,不耐烦了,就跺起脚来,“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早来?其他人都迟到了,我们不要等他们了!” 朋友非常有耐心,没有对孩子大吼大叫,一直轻声细语地与孩子这般那般地解释着、安抚着。 而这孩子并没有消停,还是碎碎念:“干嘛要来这地方?在家待着不更好?又晒又没什么好看的,真无聊!” 我看看朋友,想着她估计也耐不住性子,要爆发脾气了吧?!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缓了一下,对孩子说,“宝贝,抱怨没有用,咱们来想办法解决吧!” 说这话时,明显感觉到她的“不爽”与“无奈”。 这一天下来,孩子一直在发泄他的不满,而朋友也不断地按捺着自己来安抚孩子。 回程路上,趁孩子睡着了,与朋友聊起,这孩子的性格一点都不像她,是不是像孩子爸呢? 朋友摇摇头说: 像孩子外婆。 我和孩子爸要上班,一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远远不及他外婆,小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长大一些了,才发现孩子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受他外婆影响。 我是在我妈的抱怨下长大的,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又长成了我妈的模样。 曾经有段时间,我十分崩溃,想着回家不得不面对两个“淚气”很重的人,就不想回去。 后来在读《原生家庭》和《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时候,才明白,原生家庭无法选择,也无法逃离,唯有超越,成为全新的自己。

  行为是跟着思维模式转变的。 这两年,在我的影响下,我妈的抱怨变少了。但孩子,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影响,我现在都很珍惜每次陪伴他的时间,每次都全身心投入,给孩子赋能。 听了朋友的故事,我为她感到高兴,她不但自己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了,还在持续扩大自己对家人的影响力。 无法改变他人,就改变自己。 唯有自己变得更好了,方能影响他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8.0[英] 奥利弗·詹姆斯 Oliver James / 2019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四):原生家庭中,隔代的影响力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与朋友出游,她带上10岁的孩子。从早上7点钟在集合地点,到在景点游玩,这孩子一直在抱怨。 “其他人怎么这么慢?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发?”刚开始是小声嘀咕,到后来,不耐烦了,就跺起脚来,“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早来?其他人都迟到了,我们不要等他们了!” 朋友非常有耐心,没有对孩子大吼大叫,一直轻声细语地与孩子这般那般地解释着、安抚着。 而这孩子并没有消停,还是碎碎念:“干嘛要来这地方?在家待着不更好?又晒又没什么好看的,真无聊!” 我看看朋友,想着她估计也耐不住性子,要爆发脾气了吧?!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缓了一下,对孩子说,“宝贝,抱怨没有用,咱们来想办法解决吧!” 说这话时,明显感觉到她的“不爽”与“无奈”。 这一天下来,孩子一直在发泄他的不满,而朋友也不断地按捺着自己来安抚孩子。 回程路上,趁孩子睡着了,与朋友聊起,这孩子的性格一点都不像她,是不是像孩子爸呢? 朋友摇摇头说: 像孩子外婆。 我和孩子爸要上班,一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远远不及他外婆,小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长大一些了,才发现孩子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受他外婆影响。 我是在我妈的抱怨下长大的,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又长成了我妈的模样。 曾经有段时间,我十分崩溃,想着回家不得不面对两个“淚气”很重的人,就不想回去。 后来在读《原生家庭》和《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时候,才明白,原生家庭无法选择,也无法逃离,唯有超越,成为全新的自己。

  行为是跟着思维模式转变的。 这两年,在我的影响下,我妈的抱怨变少了。但孩子,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影响,我现在都很珍惜每次陪伴他的时间,每次都全身心投入,给孩子赋能。 听了朋友的故事,我为她感到高兴,她不但自己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了,还在持续扩大自己对家人的影响力。 无法改变他人,就改变自己。 唯有自己变得更好了,方能影响他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8.0[英] 奥利弗·詹姆斯 Oliver James / 2019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五):打破认知,我看过最好的精神分析结论和心理研究。

  十个多小时,赤诚的真知灼见,内化到脑海里。没想到2019年,等到了解答原生家庭不和谐问题的结论。

  抚育方式会影响孩子大脑的电化学模式,甚至会影响大脑不同部位的尺寸。

  精神分裂症通常是由性虐待和身体虐待造成的。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

  遭受虐待的年龄越小,其脑的电化学模式及大脑结构的异常就越严重。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终成为什么人,很大程度上受0~6岁这个阶段的经历影响。

  你的命运没有被编码到你的基因里。

  大多数个体行为差异是环境造成的。

  你的父母将什么角色分配给你,由两个因素决定,性别和家中排行。

  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大部受潜意识(无法忍受的经验)控制。

  性别:排行:家里的二女儿,因为爸妈想要儿子才生了我,差点被丢弃。姐姐作为长女从小有报复心理,写日记说爸妈不该要我。

  学业和职业:父母对我没有期待,从小被打击,嘲笑,虐待(不是惩罚是虐打,不开心就发泄,打到流血),不爱学习,随便考了个专科,16岁时大一,妈妈恨不得把我嫁出去。姐姐被寄予厚望,复习了初三高三,上了二本,考了研。

  丑小鸭:每年要被父母姐和亲戚各种侮辱。

  对现在影响:交友恋爱工作等社会生活不自信,恋爱脑,轻易相信男人(可能缺父爱,跟爸爸几乎无交流。),喜欢陌生人,渴望被爱却怕有人对我好。

  0.5~3岁,主要照顾者如果经常离开,就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焦虑,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会被触发。

  你对待伴侣的方式可能类似于父母对你的方式。

  如果我们责怪父母,也意味着我们可能有理解力,但缺乏内省。因为责怪意味着我们仍然感到愤怒,无法通过自我觉察来驱除愤怒。

  心理治疗:

  1、情绪审视。

  精神分析疗法比其他疗法高明的地方在于,它承认了我们内心生活的复杂性。

  2、通过创作实现内省。

  如果觉得生活缺乏意义,推荐阅读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如果母亲不知怎么管教女儿,推荐迈克·李的《生活是甜蜜的》。

  艺术可以是增强我们对现实理解的一种方式——获得内省的一条捷径。

  内省:

  1.令我不快乐的方面:

  自我:行动力差,不爱一个人运动。

  生活:不喜欢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

  2.能做什么,以及阻力:

  做法:坚持努力,增强自信。

  阻力: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匮乏,持续性被否定。

  3.为什么我总是想到沮丧和烦躁?

  家庭剧本:家里小女儿,没有话语权,未曾得到鼓励支持,父母把期望和关爱倾注于从小听话的姐姐。

  良心:脆弱型。

  依恋模式:混乱型(回避型 缠人型),父母明显躁郁,不在乎。

  自体感:弱,父母没有共情能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说:“最大的悲剧是,许多决策者根本不知道,人生的头3年有多重要。”

  早期抚育的质量因父母的人境遇而异。低收入的父母更有可能给孩子质量较差的早期抚育,造成孩子的大脑电化学模式异常。

  简而言之,科学证据表明,社会等级(而不是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不同的早期抚育方式,使不同阶层的人在大脑和激素水平上拉开差距。

  补,

  恋爱关系上,回避型依恋者和缠人型依恋者更和谐。婚姻关系上,不安全型依恋者(包括回避型,缠人型,混合型)离婚率较高,而两个安全型依恋者更持久。沟通技巧上,不要全盘托出倾诉抑郁情绪,和不好的经历,这样会让别人害怕,远离你。不存在感同身受,所以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内省,软性沟通。

  所以解决问题也不是不生了,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之后,找个互补性格的,并且注意陪伴孩子的幼儿期(如果不能陪伴要找专业人士看护),理解尊重爱护,不急于在幼儿期拔苗助长,引导,发现,给孩子的天性塑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六):如何正确和家庭成员相处?

  从心理学层面来讲,我们每个人在家中的角色都不一样。作者将人在家中的角色比作人拿到的家庭剧本不一样。不同的剧本是演不同的戏,体会不同的酸甜苦辣。

  在外求学或工作的你,放假回家或者过年回家,一开始感觉父母和你格外亲热,过几天之后,便希望赶紧离家回去上学工作。其实一开始的亲热劲儿,是由于我们拿到的剧本突然变了,而亲热劲儿过去之后,你又拿回了原来的剧本,回到了原来的关系模式之中,所以才想要摔剧本罢演。但生活不是演戏,不能罢演。我们对自己的家庭剧本不满意,只能寻求方式去解决。

  与家人如何正确相处,首先要知道我们现在是如何不正确相处的。第一步,就需要我们自己在相处过程中,当作旁观者来观察并记录。你需要记录你和父母或其他亲属单独相处的情形;也需要记录你和其中两人相处的情形;也要记录你和一群人相处的情形;你会发现这些相处模式以及你在其中所处的角色,所用的剧本都是不一样的。记录完毕后,我们便要寻根究底了。本书给出了全面而又具体的原因,很利于你去分析自己的家庭剧本。

  我们在0~6个月会形成一种自体感,这种自体感有强弱之分。它决定了你如果去审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你在心中种了一颗“我是谁”的种子。在0~3岁,你与父母的互动方式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依恋模式,这其实就是你和他人如何相处的一种模式。有趋向于完美的安全型依恋模式,有天天夺命五连call的缠人型,想要隐居的回避型,以及充满矛盾忽冷忽热的混乱型。这些依恋模式不光是你和恋人的相处模式,也是你和身边朋友,同学同事的相处模式。作者在此章提出的很多叙述,让我对依恋模式的成因和以及具体行为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3~6岁时,我们又会形成不同的良心模式。良心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就是相对圆润的善良性良心,“完美主义”的惩戒性良心,以及拥有犯罪体制的脆弱良心。不同的良心也反应你对人和事的不同态度,主要体现在对待权威,对待性以及对待责任三个方面。根据人们对待性的不同良心,作者提出一个观点:同志受遗传因素影响不大,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50%的男同志都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母亲喜欢控制自己,想要成为自己关注的焦点;母亲认为打闹等男孩的游戏太危险,不希望儿子参与;母亲依赖性较强,一直黏着自己的儿子;母亲同时在家中比较强势,父亲冷漠退缩;父母婚姻不和谐。所以男同志在形成过程中,母子关系起了决定性作用。综上所述,整个童年奠定了我们家庭的剧本角色,这个剧本决定了你和家人的相处模式,而剧本的编剧就是你的父母。你的性别,出生次序,父母对你寄托的希望以及父母给你的负能量,这四个因素是剧本中的决定性四因素。

  本书字里行间一直试图寻找答案,寻找你作为一个人的模式,寻找你对待周遭与世界的方式。书名《They F you up》看上去将责任都推给了父亲,但作者的态度其实是叫做我们承认并面对原生家庭的事实,在面对的基础上,去寻求解决方式,而不是了解原因后,甩锅父母抱怨父母。

  蔡康永在情商课中提到,情商课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你能够舒服的做自己,并且自在的与世界相处。面对和家人相处难题,也希望你能舒服的做自己,能将你所有的难题,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探索原因,寻找答案,并计划实施可行性行动。

  They F you up, but you can save yourself.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七):请给孩子一个治愈糸的童年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是一名毕生致力于研究幼年经历对人的影响的心理学家。 他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一个人的童年,大都是原生家庭给的,我们的童年已然逝去, 我们是正在培养儿童的原生家庭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审视我们自己的童年,追寻我们的人生脚本的起源,这将决定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 审视自己的童年,可以重塑我们的人生剧本,而我们的重塑人生中,作为母亲,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孩子的幸福。 当下的我们,孩子也许刚出生,也许才六个月,也许才六岁,来的路上,你也许会说你已经竭尽全力,也许会认为孩子还小?然而,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早期抚育”为孩子的皮质醇水平或左额叶脑电波模式设置了调控器。 在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可以不断重置这一调控装置。 换言之:童年良好的抚育体验,足以托起治愈一生的童年。 让我们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书中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摆脱你童年阴影的良好生活体验,为孩子建设一个幸福的童年。 该书由 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所著。他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的脉络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审视篇 1 .你是怎样成为现在的你,这要从你的原生家庭开始探究。 你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决定你的成长经历。这关乎你的性格别、出生顺序,被父母重视的程度。 电视剧都挺好这部剧,主角明玉因为是女孩,又在其母想与其父离婚走向新生活之际受孕。这个角色的到来受到母亲的丑小鸭式不待见,甚至在高考时认为女孩子不用上太好的大学,从而直接打破了一个学霸的所有梦想。 明玉是怀着对家庭的恨意一路成长的,也是在血缘亲情的牵扯下,在被需要的角色转换下,慢慢与原生家庭和解的。 书中还大量例举了许多成功人士的案例,从伊丽莎白到小布什,这些高成就人格背后的原生家庭,也例举了作者作为临床心理医生碰到的实际案例。 2、你在童年时得到的抚育,奠定了你的性格,良心模式,你在人际关糸中的表现。 1) 0—6个月的婴儿期,是人的自体感形成期。 在这个阶段母亲的照顾需要共情式。婴儿用肢体所表现的各种语言,是需要照顾者去识别的。 2 ) 0—3岁,是人的依恋模式形成期。作者把依恋模式分为四种。 3)3—6岁,是人的良心类型塑造期,作者把人的良心类型分为: .惩罚性良心,具备这类良心类型的人,其家庭抚养剧本的父母,把“管住这孩子 的任性"作为抚养核心。孩子长大成年后往往容易缺乏创造性。 .脆弱性良心,具备这类良心的子女,往往是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充分的照顾,比如挂钥匙的儿童,由于没有陪伴和关爱,往往容易形成叛逆型人格,希望另类的表达引起家庭注意。 .拥有“善良性良心"的孩子,他们家庭的抚育核心是以权威型引导为主,并给予足够爱和空间的抚养模式。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从人呱呱坠地一刻开始剖析,审视家庭抚养模式,揭开原生家庭剧本,暴露其不足。 二、重塑篇 1)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内省的方式,重新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抚养模式才不致于代代传承。 我们强调人的自体感,依恋模式,良心类型,决定于人在0-6岁时,是否得到良好的抚育。 2)据研究,抑郁、成瘾、人格障碍、暴力与犯罪、多动、甚至暴饮暴食,都与童年经历有关。 3)良好抚育模式,良好成长体验的模样应该是: ?在良心模式形戍期,以理性的方式管教,为孩子创造条件锻炼,在指出错误时,直接说出后果,培养同理心而不是指责其错误本身。 ?在孩子的自体感形成期,给予共情式照顾。 ?在依恋模式形期,不威胁孩子,譬如你怎么就会招来什么,或妈妈不爱你等无意识伤害。建立安全型的依恋模式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是一本追朔本我,揭露伤疤的心理学著作。 无论是电视剧中的苏明玉,还是樊胜美,引起的决不止是共鸣,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里面,有让你拿起纸笔审视自己的自省环节,通过各种自省方式来发现原生家庭的不足,以及对于你的影响指数。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所有家庭的管教都有强制过程。表现为发牢骚,嘲笑戏弄,大吼、动手打人等,父母的行为实际上等于为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也告诉你,好的父母,敢于直面原生家庭的缺陷,无论自已的成就高低,正视原生家庭父母的不足,不囿于过去,超越本我,为自已的孩子,有一个治愈一生的童年,不断寻求改变。 希望你我,一直在路上。共勉!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7.6 [英] 奥利弗·詹姆斯 Oliver James / 2019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已想读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八):爱情地图被毁,这个男子把愤怒发泄到了无辜女人身上

  好久不值夜班了,还有点不习惯。好在病房里还算平静,处理完几个睡不着的病人后,我也准备休息了。可就在这时,急诊科打电话来说要送来一个病人。 刚合眼就来事,顿时火冒三丈。不情不愿地起床,把白大褂一披,气冲冲地来到办公室。大概等了五分钟,我的火也消了大半,病人也被平车推进病房了。 车上躺着一个大约30岁的小伙,头上缠着绷带,脸上依稀可见氧化变色的血迹。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男一女,那女的还挺着个大肚子。 在安顿好病人后,我开始找家属询问病史。那女子道:他的情况我最清楚,我来说吧。 我指了指身边的椅子,让女子坐下。女子略显吃力地坐下,喘了口气,开口说道:病人是我男友,我俩认识快一年了,现在宝宝都有八个月了,他却说自己爱上别人了,要和我分手,还让我把孩子打掉。我哥气不过,拿酒瓶照他头抡了过去,然后他就被送进来了。 我很奇怪,被打伤了去急诊科处理就行了啊,为什么还要来精神科。于是问女子:为什么还要送精神科来呢? 女子吸了吸鼻子,哽咽着道:我感觉他精神上有问题。这两个月他有些奇怪,每次抽完烟直接把烟头摁自己身上,还常常把脸埋进水里好几分钟都一动不动。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总说"这是对自己的惩罚"。前几天,我在他手机上发现好几个女人的微信号,她们都说自己怀了他的孩子,让他负责。我气不过便和他吵了起来。他说自己"脏",配不上我,要和我分手,还抱着我哭,说对不起我,还说要带着我和宝宝去死。我吓不过,就趁这次来他受伤来医院,顺便把他送过来了。 采集完病史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男子有如此举动呢?第二天,我把男子叫进办公室,仔细地询问起缘由来。 男子的遭遇很让人唏嘘。男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他,男子经常是独自在家。好在邻居家的阿姨对男子很好,总是像妈妈一样照顾他,给他洗衣服做饭,有时甚至会给他洗澡。男子也很依恋她,把那阿姨当做自己亲妈一样,可就在男子十几岁时,邻居阿姨诱奸把他诱奸了。不过男子舍不得邻居阿姨的"好",他不仅没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还继续和邻居阿姨保持着关系。直到某天邻居阿姨搬家,并与他断了联系。从那之后,男子的世界崩塌了,他觉得自己很"肮脏",不配得到别人的疼爱,并且逐渐怨恨起女人来,觉得女人对他好是在欺骗他愚弄他,因此发誓要让"淫荡的女人们"付出代价。随着年纪的增长,男子的生活越发放荡起来。他不停地通过各种途径结识女性,对她们百般讨好并和她们成为男女朋友,然后引诱她们发生关系,在确定她们怀孕后便将她们甩掉。就这样,七八年的时间里他这样"祸害"了五六个女子,直到他现任女友的哥哥把他打伤住院。 男子说:我很肮脏,已经不配得到别人的爱了,也没办法去爱别人了。没有了爱,就只剩下性了。我是名副其实的"下半身动物"。 为什么男子变成了一个恶意欺骗和玩弄女性的人?英国著名儿童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给出了答案。 奥利弗·詹姆斯,不仅是英国著名的儿童医生,还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主持人和制作人,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把多年的研究经验整合成书,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通过对父母教育方式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性"的良心是因何变得扭曲的。 詹姆斯把人的良心分为三种:善良的,惩罚性的和脆弱的。 具有善良良心的人们,他们处事得体,懂得界限,也很有节制。他们既会享受性,也会对伴侣忠诚。 具有惩罚性良心的人,他们倾向于墨守成规,甚至迷信权威。他们不仅会压抑自己天性,还会痛斥别人的"不检点"行为。 而具有脆弱良心的人们,他们可能会叛逆,讨厌管束和规则,还倾向于滥交。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良心,是因为"在涉及良心的关键问题上(性、服从规则和自我放纵上),父母对孩子的反应各不相同"。对于孩子的本能冲动,如果父母能在约束和鼓励之间找到平衡,孩子就会拥有善良良心;如果一味地严厉管束,孩子就可能形成惩罚性的良心;如果过于纵容,或者惩罚不当,孩子就可能具有脆弱的良心。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写道"孩子如果持续被父母忽视,在性方面就可能具有脆弱的良心"。例如在10岁时就和父亲分开的女孩,会比完整家庭的女孩提前6个月进入青春期。在完整家庭中,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女孩,也会比与父亲关系好的女孩提前进入青春期。提前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会更早地与他人发生关系。在和男子的交谈中,我发现在男子成长期间,和父母互动的机会很少,男子父亲是某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到各地出差,男子母亲是一名外科医生,忙于手术,也无暇照顾男子。被父母忽视,让男子产生孤独情绪,从而向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寻求温暖与慰藉。这也可以理解男子为什么会因为"寂寞"而不停地和他人发生关系。 当然,除了被忽视外,遭遇性虐待和不当性欲也会导致孩子的脆弱良心。根据《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按照身边亲密的异性的来描绘属于自己"爱情地图",并在自己成年后根据这份"爱情地图"来寻找自己的伴侣。对于男子,在十多岁时被自己依恋的邻居阿姨诱奸,并在保持这种不伦关系一段时间后被单方面"抛弃"。这种"亲密的人背叛与伤害",不仅让男子身心受创,还破坏了男子的"爱情地图",使他对女性产生了"仇恨",使得男子通过不停地通过"接近女性—讨好女性—让对方怀孕—抛弃对方"的方式来报复女性。 根据《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在"性"的方面,男子有一颗"脆弱的良心"。而男子之所以会形成"脆弱的良心"。一方面是由于父母的忽视,使得男子因为寂寞而接近其他人。另一方面则是在青春期遭受到"像妈妈一般"的邻居阿姨的性侵与抛弃,破坏"爱情地图",使男子对女性产生"仇恨",不断地通过使女性怀孕并抛弃她们来达到报复女性的目的。 父母的忽略、遭遇性侵,使男子逐渐变得"放荡",而男子自己,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九):孩子一生是否幸福,关健在于家长抚育他的生命前6年,尤其是第1年

  傍晚,隔壁传来女子高声大吼:“都是因为你才让我这么丢脸,你和你爸一样自私、可恶!”紧接着传来女子大哭的声音,还有小孩子呜咽着说“妈妈别生气”的声音。

  隔壁家的男孩今年6岁,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是缠着妈妈,或者自己在屋子里搞破坏。家里条件不好,他妈妈上一天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却还要照顾孩子、干家务。男孩的爸爸没有正经工作,靠打零工赚点钱。这让男孩的妈妈非常崩溃,经常发出怒吼声,嫌弃男孩的爸爸基因不好,遗传给了孩子,让孩子也变得这么没用。

  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孩子身上就能看到未来,难道真的是基因在起作用吗?像俗话说的那样“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切都是天生注定、遗传决定的吗?

  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中却指出,遗传固然能给个人留下烙印,但它并不是影响个人心理成长的主要因素,而父母的抚育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0—6岁期间。每个有抑郁、精神分裂或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人都可以通过回溯成长经历,找到心理、性格产生的本源,就是父母的抚育方式。可是以说,是父母毁了孩子。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改变,给孩子带来安全型的影响,孩子在日后的交友、择偶和择业方面将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奥利弗?詹姆斯本身还是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和主持人。他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中,通过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子、迈克尔?杰克逊等名人的大量事例来证明早期抚育关系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是多么重要而关键。这本书出版于2002年,近20年来已经带动成千上万人追寻自己的童年,找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改变抚育模式,为后代建立起更加健康的亲子模式。

一、基因固然起作用,但后天抚育更加重要

  人与人之间长相上的差异能看出来基因的重要,但在心理层面,基因所起的作用就相对较差了。比如说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基因虽然相同,但性格上的差异、后来的成长之路都不尽相同,因为父母在对待他们的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段小视频:三胞胎女儿一起追着爸爸跑,爸爸停下脚步,过来拥抱孩子,却是绕过了最先跑到他面前的小女孩,反而把第二、第三个跑到他身边的女孩抱在了怀里。网友们评论:求第一个女孩的心理阴影面积,或者说第一个小女孩的失落隔着屏幕都看得见。

  这一细微的举动其实已经表现出父母在对待不同孩子时,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一次次差别,给孩子留下的烙印越来越深,让孩子形成了各自的心理状态。

  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从小放到不一样的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抚育模式,长大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并不相同。父母能够越早认清这一点,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会越早发挥作用。

二、追溯自己的童年,早期生命的抚育模式影响深远

  抚育的重要性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得到具体体现。为什么有的人性格温和,有的人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为什么有的人心理阳光,有的人却我比阴暗?这些差异中,有基因带来的一定影响,但更多的则是环境、每个人在生命初期所受到的照顾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落在了狼的手里。狼把孩子抚养起来,直到被人类发现。狼孩虽然基因是人,但由于早年没有经历过人类抚养和教育,语言、动作以及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及时开发,即便他在六七岁时回归了人类,但已失去了最佳培养期,再也没有办法正常发育。

  如果一个孩子在0—6岁期间,尤其是0—1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和关爱,没有得到共情照顾,他发出的饥饿等需求没有得到及时回应,潜藏在他体内的不安全感会影响他很长时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

  这一阶段的孩子如果不能和母亲有足够的亲密接触,会成为他日后自我和人格障碍,而这足以让他生活不幸。

  三、内省和改变自己,为孩子提供幸福的源动力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虽然很多人不想承认,最终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不喜欢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但自己却用这样的方式在对待儿女。

  母亲如果有产后抑郁症状,女儿在生产时也会有这样的反应。这不是基因遗传的结果 ,却是互相影响、潜伏在体内的记忆在起作用。

  有的成年人认识到这一问题后,通过内省、找心理医生、创作等方法,有意改变这种影响模式,也为孩子提供安全型抚育方式,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种改变何时开始最好呢?当然是越早越好,于己而言,可以拥有健康的心态。对于后代来说,不焦燥、不抑郁的孕妇,会减少孩子出生后的肠绞痛。而孩子出生之后,尤其是对于孩子的照顾来说就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英国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说:“如果能规定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看完此书,将比任何政府立案更能带给人民快乐、促进国家经济繁荣。”他的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父母如果能够通过自省,将因为抚育方式而造成的深层次心理问题都解决掉,在孩子的生命之初就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温情,那带给孩子的心理影响肯定更加健康,让孩子更加幸福。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读后感(十):他们毁了我们,幸好我们还能自救

  他们毁了你,你的妈妈和爸爸。他们也毁了自己。他们可能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这么做了。书中提到的这几句诗,完美地表达了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养育过程中翻过哪些错误,但是我们就这样长大了,成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人。 了解童年经历对我们现在的影响,会带来深远的实际影响,对我们整个社会也同样重要。教养(而不是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和很多人发生争论,他们觉得性格其实都是天生的,我强调其实养育对性格养成影响很大。他们不能认同,原因是他们把“相关性”混淆成了“因果性”。事实上,并不是父母这么对我们,我们才变成这样的,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而是父母这么对我们,影响到了我们,加上别的因素,我们渐渐成为了这样。

  关于先天与后天因素和你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市面上主要有3种观点。第一种是基因是关键,第二种是两者兼而有之,第三种是养育方式是关键。没错,本书作者坚定地持有第三种观点, 他认为:在大多数人的心理差异的很多方面上,遗传的影响都不起主要作用。只有极端和罕见的精神病主要受遗传影响,而他们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长环境造成!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个同样的结果,例如抑郁症、人格障碍或者他拥有很高的成就,可能由多个原因。作者在书中提到4个方面——家庭角色、良心、依恋模式和自体感,每个方面都与特定的年龄段和养育方式有关系。他鼓励每个人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自己做心理考古,从而更深入的探索自己童年的养育方式,最后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剧本,帮助自己治愈“内伤”。

01 家庭角色

  在一个很大的家庭种,满足孩子的需求非常困难。作者建议家庭孩子数量不要超过5个,否则孩子们长大以后更有可能违反法律和患上精神疾病,优生优育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毕竟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很多,长得好看的、能说会道的、体弱多病的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关爱,普通的你可能很容易会被忽略。所以很多孩子会去寻找自己在家里的“生态位”,如果你是老大,你只要懂事、成绩好;如果你是最小的孩子,你只要讨人喜欢。

  作者建议从性别、你在家里的排行、在学业和职业方面,父母对你的期望、你从小被偏爱的程度,或不受待见的程度、这些因素对你的成年生活产生的影响入手,全面回忆并记录下自己的情况。

02 良心

  我们的良心分3种:惩罚的、脆弱的、善良的。

  具有惩罚良心的人倾向于墨守成规,与权威站在一边。一般来说,他们在很多方面像父母,与父母观点一致。他们可能会性压抑。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还是职场,他们都很勤奋,可能缺乏创造性;拥有脆弱良心的人,他们可能更叛逆,经常不服从上司的命令,可能不受同事待见,性生活不稳定,倾向于滥交,没有固定的 性伴侣;而善良的良心,他们对于权威,他们既不反感,也不屈从。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之后,他们都能和别人相处良好。他们性生活,大多有固定性伴侣。

  不同的良心当然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父母如果在约束和鼓励之间做到良好的平衡,那你就可能具有善良的良心。如果父母严厉管束你,你具有惩罚的良心。如果他们对你过于纵容,你具有脆弱的良心。此外,完全符合某一类型的人很少,我们可能对权威的态度是善良的、对性的态度是脆弱的、对尽责的态度又是善良的。我们可以根据权威、性和尽责三个角度全面审视自己的良心(我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奇妙的发现)!

  什么导致了你的良心类型?作者建议从以下角度进行心理考古:童年期性行为、父母或照顾者压制你的本能冲动、父母对你的惩罚、小时候你在学校的表现、是否与父亲或母亲更亲近。

03 依恋模式

  我们对待亲密关系的依恋模式有4种类型,当然也是由于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扶养模式和态度决定的。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妈妈带着孩子到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个老师,老师陪孩子玩,不久之后妈妈离开那个房间,观察孩子的反应;然后妈妈再次回到房间,观察孩子的反应。”没错,在很小的时候,我们的依恋模式就养成了。对照以下描述,我们可以反观自己的依恋模式:

  1、不亲密的情感关系对我来说很自在。我觉得独立感和自给自主非常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我。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模式。

  2、我想和别人在情感上亲密无间,但我经常发现,别人不愿意和我太亲密。没有亲密的情感关系,我会感到不自在,但我有时担心,别人不像我珍惜他们那样珍惜我。你可能是缠人型依恋模式。

  3、与别人亲密,我会感到有点不自在。我想要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但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信任或依赖他人,我与哦是担心,如果与别人走太亲近,我会受到伤害。你可能是混乱型依恋模式。

  4、对我来说,与别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并不难。无论是依赖他人或让他人依赖我,我丢会感到自在。我不担心独处或者不被别人接纳。你可能是安全型依恋模式。

  九型人格和依恋模式也有很大关系,了解自己依恋模式之后,做一个就行九型测试,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会更了解。

04 自体感

  自体感的强弱源于婴儿时期是否受到了很好的共情。关于这部分如果无法自己回忆,可以问问自己的妈妈,“我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吃奶? 爱哭或容易生病嘛?”从她的回忆里可以体会或关注你独特的需求。如果她说你婴儿期有很多毛病,可能是一个线索,她心态不好。你可能是一个“来自地狱的婴儿”,但是这非常罕见,大部分时候,她把自己当时的感受投射到了婴儿期的你身上。

  作者建议通过以下的问题帮助自己观察自体感的强弱:

  1我的情绪是否不太正常?(我是否比大多数人更敏感?我是否会表现出惊人的、不可预测的愤怒?)

  2我的想法是否是不寻常的?

  3极端的成就和失败都可能来源于童年的逆境。

  4我的人际关系不正常嘛?我的爱情是否很古怪?我换朋友是否过于频繁?

  5、我是否很冲动?容易暴饮暴食或疯狂购物。

  也可以观察自己身上是否有以下的防御机制:全能感、自恋、投射、否认、解离、冒充、虚假自我或马基雅维利主,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

  在一一研究自己关于上述四个方面之后,本书最后的剧本改造对自我疗愈有很大帮助。心理学的疗愈方式其实是引导,无论是自我引导还是心理咨询师帮助引导,方法都是相同的。关键是反观自身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洞见,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就像我之前帮很多人做催眠,催眠的结果不是很重要,过程中看到许多潜意识的东西,这些对他们来说非常新奇且有用。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提出了家庭强制过程(coercive process)的概念,家庭价值过程包括很多行为,比如:发牢骚、嘲笑戏弄、反对、大吼、羞辱、提出消极要求、不遵守要求和动手打人的行为。他说:“单个来看,很多不愉快的事件微不足道,是心理上的微尘。不是剧烈的变化.....家庭强制过程的变化极为缓慢,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平淡乏味的事件组成。”正是这些平淡乏味的事件潜移默化地把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所以我也建议要做父母的家长读一读这本书,也许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生长出一些耐心和共情、少踩一些坑。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