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总是焦虑不安,你可能是“内在资源”不足 | 你身边需要一个能“治

发布时间:2022-07-09 20:04:36

  KY作者 / Celia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偶然看到这样一句感慨:小时候以为变成大人就能事事游刃有余,但长大成人后才发现,人生只会越来越复杂。永远有从未应付过的事情在未来等待。

  面对世事的复杂多变,有些人的感受可能是“还好”。但另一些人的感受或许截然不同。他们似乎总是疲于应对生活的起落,甚至有时会陷入一种婴儿般的无助。

  他们的生活似乎总在被一种无助感、焦虑感追赶。这种长期的焦虑无助,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们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内在资源。一个长期焦虑,觉得无法在现实中游刃有余,很可能就是因为“内在资源不足”。

  先来看看内在资源不足的人,在面对困难的现实生活时,可能出现的4种情况,里面有你的情况吗?

  1. 失去信心

  这些人常常会感到莫名的恐慌和无助,认为自己必然会受到伤害。对他们来说,成功或失败、快乐与难过都是不可控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样的心态尤为明显。比如,在进入新的恋情后,他们可能会毫无理由地觉得,对方总有一天会突然离开或是出轨,而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来阻止悲剧的发生。

  2. 逃避现实

  在遇到逆境、矛盾或危机时,这些人总会希望问题可以自行消失。在他们看来,问题是他们无法解决的。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逃离。他们也可能选择在精神上隔绝现实困境。比如,如果结婚后感到不适应,他们会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疏远家人。在极端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酗酒,或用其它成瘾行为来麻痹自己。

  3. 过度理想化

  这一类型的人,对这个世界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当他们觉得他人或者外部世界是好的时候,他们容易对此有着过于极端美好的评价,但又会在发生一点不如意时,就感到巨大的覆灭和理想的破碎。

  4. 情绪失控

  容易情绪失控的人,即使受到很小的挫折,也会感到非常焦虑或不安。他们可能会立刻崩溃、大哭、无法自控地大发脾气、砸东西,甚至做出自伤或伤害他人的举动。这一类型的人通常也较为冲动,当无法获得即时反馈时,会感到激烈的负面情绪。可能恋人或朋友一个小时没有回微信,他们就觉得天要塌了。

  上述情型,都可能是由于一个人的内在资源(inner strengths)不足造成的。

  什么是内在资源?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内在资源?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和积累它?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内在资源,亦有文献称为本我力量/资源(ego strengths),本质上是一个人在面对痛苦、压力和冲突时保持自我意识(sense of self)、整合自我的能力(Cherry, 2018)。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一定的内在资源,我们才能够区分自我和他人、想象与现实,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心境和外界环境。越是内在资源充裕的人,越能够做到这些。

  内在资源充裕的人,有以下共同特点:

  1. 能够自我主宰(Self-mastery)

  内在资源充裕的人,具有更稳定的自我概念。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主导自己的人生,为自己做出选择。未来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内在资源充裕的人,即使体会到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依然会有向前发展的动力,相信自己有机会通过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an, 1995)。

  2. 能够为自己负责

  内在资源充裕的人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在做出行动之前,他们既会为自己考虑,也会考虑他人的利益,并在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给他人带来损失时,他们能够直面这样的结果,尝试做出改变或补偿,来修复关系,而非逃离现实或当场崩溃。

  3. 较高的修复力(Res)。

  内在资源充裕的人,能够和逆境中的自己共处。他们可以接受人生和自己都是不完美的,可以接受自己遭遇失败和挫折。他们会去主动探索自身遇到的困扰,思考有哪些可能的解决办法,而非直接放弃或逃避。即使问题是他们无法处理的,他们也能够带着问题继续前行,不会深陷沮丧之中。换句话说,他们对自己应对问题、走出困境的可能性有较多的信心。

  【KY:更多关于“修复力”的内容,可以参考我们过往的文章:糟糕的童为何不曾将我打倒?|关于“修复力”的秘密点此查看)】

  4. 内心有更多的平静(Equanimity)

  当变化突然降临,内在资源充裕的人有能力处理内心的情绪变化。即使遇到危机,他们的内心也是相对冷静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不会陷入太长时间、或者太严重程度的慌张——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总有能力/办法解决困境有着天然的信心。也不会感到被自身的情绪淹没,或是任由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失控。

  5. 有自我超越的能力(Be able to Transcend)

  内在资源充裕的人往往更富有创造力,更能够拓展自己,以有意义的方式影响自己的生活轨迹(Lundman et al., 2010)。比如,在到了新的环境后,内在资源充裕的人会主动了解当地文化,学习对适应当地生活有帮助的新知识,探索新的社交圈子,等等。

  拥有充裕的内在资源,会让我们更有能力应对复杂的世事变迁。就像电影《天气预报员》里那句著名的台词说的:“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经历越多,我们越会明白,生活是起落不定的,关系是复杂的,世间的一切都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而足够的内在资源会让我们在其中得以自处。在觉察到变化发生后,充裕的内在资源让我们明白,自我仍是完好的、有功能的,外界变化并不意味着自己必然也会陷入混乱。

  充裕的内在资源也会引领我们走向自我实现(Self-actual)。一个实现自我的人,会时常体验到内心世界的充盈与满足,并和外部的环境融洽相处。

  另外,充裕的内在资源会带来更高的情商(emotional )。内在资源让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哪些情绪和想法来自他人、来自环境,而哪些声音出自本心。有内在资源的人能够理解、运用、驾驭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而不是反之。

  研究表明,内在资源越丰富的人,主观幸福程度(subjective well-being)也越高,而这与金钱、社会地位等外部资源的关联程度很低(Myers & , 1995);还有一则关于已婚伴侣的研究显示,伴侣双方均有丰富的内在资源,会走入更美满的婚姻。他们都有更完整的自我意识,在遇到矛盾时能更为积极地(并能够)修复关系。(Lavee & Olson, 1993)。

  根据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及比昂的观点,人们最初获得内在资源的起点,是在婴儿期和养育者的沟通关系当中。

  小婴儿没有能力容纳自己的情绪,所以在感到痛苦和不安的时候,只能通过哭泣或扭动身体来表达。

  Ta需要养育者来帮助Ta理解,自己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例如,婴儿因为想要打嗝而感觉难受,哭了起来。如果母亲自身情绪稳定,尝试拍抚Ta,帮Ta顺利完成打嗝的过程,婴儿就会感到自己的情绪被母亲接纳、理解了。同时,母亲也通过和婴儿的互动让Ta明白,Ta是为什么会感觉不舒服,以及这种不舒服只是暂时的,是可以被移除的。——这就是婴儿形成内在资源的基础。

  所谓的内在资源,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当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痛苦的情绪发生了,一个人有信心、有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努力,最终理解这些情绪,并处理好这些情绪,从而得到应对情境的具体策略。最初,是有智慧的养育者替我们做了这件事,在他们的示范下,我们也吸收了这种能力,习得了它。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养育者长时间无法接纳Ta的情绪,甚至反过来向Ta投射更强烈的痛苦,就会影响到Ta内在资源的形成。

  有些养育者耐心不足,或者自身很容易焦虑,面对孩子“无理”、“莫名其妙”的情绪,会强行解读:你一定是累了、饿了、尿了,甚至会呵斥和愤怒。幼小的孩子会感到加倍的痛苦和困惑。

  同时,由于养育者没能将Ta的情绪体验理解、并用语言传达给孩子,Ta可能会因此陷入一种“无名的恐惧”,既不知道这些感受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

  从精神分析上来说,最让人痛苦的就是无名的恐惧,因为这些东西没有被理解,被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语言、艺术等)——在我们理解和表达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部分处理了他们。无法被理解的痛苦则会长期折磨我们。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在精神上是虚弱的。

  他们没有能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理解并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没有因为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长出一种坦然自若的自信与稳定。

  需要留意的是,童年只是内在资源形成的关键起点,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一生。

  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依然有机会通过其他途径发展出一定的内在资源。我们有可能在其它关系中遇到一些人,他们自身的内在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能够涵容我们内心的痛苦和破碎,并使用语言或其它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帮助我们发展出自己的内在资源。这个人可能是心理治疗师、前辈、导师或其它能够提供支持的人。

  如果读到这里,你感到自己的内在资源可能是不足的,希望重新获得一些内在资源,那么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一些努力:

  1. 自我觉察

  我们经常在文章中谈到这一点,因为觉察是一切改变的基础。对于内在资源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如前文所说,内在资源缺乏的人,会格外难以应对环境以及周遭人事的变故, 因为这些变故会引发他们内心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令他们的自我暂时的破碎,陷入难言的痛苦。

  因此,能够在痛苦复杂的情绪中,依然维持一个相对整合、功能完好的自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而理解好这些情绪,则是指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

  痛苦的情绪会令我们想要下意识逃避,或者做出一些多年来已经习得的应对措施中,就比如文章一开始说到的,逃避、美化现实等。

  但如果想要改变,获得更好的内在资源,你必须让自己与痛苦的情绪长时间面对、相处,包容这些情绪的存在,努力理解和表达它们。

  因此,下一次,在你下意识逃避、否定现实或情绪爆发之前,试着给自己一个提醒,而不要立即做出反应。同时你可以通过写长长的日子,来帮助自己梳理、表达内在世界。

  2. 阅读文学作品

  Margot Waddell在《内在生命》一书中提到,优质的虚构文学可能描绘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在资源,或是展现出主人公修复自己内在资源的过程。

  如果你自身内在资源不足,你可能并不知道内在资源充裕是怎样的体验。而阅读则是获得这种体验的途径之一。另外,书中的文字描述也可以作为示范,帮助你了解如何用言语表达感受,为情绪赋予意义。

  3. 寻找“足够好的”客体的帮助

  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在成年后,认识一些内在资源丰富的、愿意帮助我们的人,在和他们的关系中重新获得内在资源。你可以在个人的友情和亲密关系中找寻这样的人,也可以通过互助活动来认识有助人能力的伙伴。

  他们是让你感到,愿意并且也能够好好倾听,平和温柔的伙伴,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并反馈于你。如果有这样的人在你身边,记得要珍惜他们的存在。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内在资源是匮乏的,好像很难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为你提供好的客体,接纳你的痛苦和无助,和你一起处理童年时期未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生不断发展、变化,每个人可能都需要继续积累内在资源,探索内心深处更多维度的力量。

  最后和大家玩个小游戏:截屏下图,获取你的内在资源关键词,看看缘分告诉你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References:

  Cherry, K. (2018). Character of Ego Strength. VeryWell Mind.

  , E., an, F. (1995). Resources, personal str, an well-being: A nomothetic an approach. J. Pers. Soc. Psychol. 68: 926–935.

  Fr, W. J. (n.d.). Bu Strong Resources: A Key To Well Being. MentalHelp.

  Lavee, Y. & Olson, D. H. (1993). Seven types of marriage: Emp typology based on ENRICH. Journal of marital an therapy. 19. 325-40.

  Lundman, B., Aléx, L., Jonsén, E., Norberg, A., Nygren, B., Santam?k, R., & Strandberg, G. (2010). Inner strength—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alutogenic concepts.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7(2), 251-260.

  Myers, D., an, E. (1995). Who is happy? Psychol. Sci. 6: 10–19.

  otes on Symbol Formation. 

  egal, H. (1957). Notes on Symbol Formatio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8. 391-397.

  Waddell, M. (2002).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London: Karnac.

  若有任何困惑,请发信息到公号后台,

  我们会在48小时内给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测试/招聘/转载/请戳菜单栏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