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不是个好大夫兼论像蔡桓公这样的“熊孩子”怎么治
刚才去听课,老师讲的是《扁鹊见蔡桓公》,很经典的一篇文言文。韩非子的本意是讽喻蔡桓公不能从善如流,讳疾忌医最终丧命的性格缺陷。听课时我就想到一个话题:扁鹊是不是个好大夫?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传说中的神医。但从另一个版本的扁鹊,我们就可以知道扁鹊自己都承认自己不是好大夫。魏文王曾问扁鹊,听说你兄弟三人都能治病,谁最厉害?扁鹊说我大哥最厉害,二哥次之,我最次。我大哥治未病,医术高超只有我们家里人知道。二哥能把大病扼杀于小病之时,所以村子里的人知道。我只能治一些大病,所以闻名于诸侯。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扁鹊自认是下医。
中医里还有一种说法“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从一个方面见证了扁鹊的医术高超,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凸显了一个问题:他不能医心,只能医病。病不得医,只能转身就跑。完全可以坐下来和桓侯坐而论道,变着法子给他以熨烫、针石乃至汤药,扁鹊却危言耸听,上来就说“你有病”,任谁听了也不耐烦。
然后我就想到了我们的“熊孩子”。其一,他们“有疾”,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将恐深,有的将益深,有的可以救之以药,有的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其二,我们貌似都是“下医”,甚至下医也算不上,医不了心、医不了人,也医不了病,整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疲于应付,收效甚微,甚至像吴非老师说的“一群愚蠢的老师在拼命的工作”,适得其反。其三,蔡桓公之所以会死,扁鹊之所以会逃,归根结底还在扁鹊不会沟通,不会交流,不懂变通。和蔡桓公这样的“熊孩子”打交道,只一味的硬对硬,一味的指责说教,引起反感和排斥,甚至讥讽。
扁鹊给蔡桓公看病这一节,像极了我们处理“熊孩子”的问题。扁鹊见到蔡桓公,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就直接说:“你有病!”蔡桓公肯定不悦,甚至在心里会嘀咕“你才有病!”。“熊孩子”有病而不自知,自以为健康得很,自以为别人才是有病。而我们在做“熊孩子”的工作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不去分析背后的成因,也不因人而异,上来就是“你这熊孩子”怎样怎样,然后病没治了,自己还要跑路。
其实,扁鹊可以投其所好。可以用扁鹊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养生”、比如“长生”、比如“温泉药浴”、比如“美食药膳”等等来解决他的腠理之疾,肠胃之病。正好比我们在教育“熊孩子”时,抓住教育契机,抓住他感兴趣的话题,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或者期待他们朝向哪个方面能有所建树、改变,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运动会,他们可能都是健将;比如大扫除,给他们一次让同学感激、感谢的机会;比如偶尔的一次有礼貌,可以不断地强化暗示;比如一次守纪,可以不断地赏识激励。
更重要的是要厘清行为背后的秘密。早上,第一节课上了,两个我一直高度关注的“熊孩子”,磨磨蹭蹭的从厕所出来,向我问好,我说不好。他们就嬉皮笑脸的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把橱子砸坏了”。其中的一个知情者或者是参与者就有点色变,另一个嘻哈说我不是那班的。一到校我就得到消息,说有节课四个孩子没去上,然后班里的橱子坏了,问谁谁也不承认。然后又说原因,某某这两天有些狂躁,和一女生如何如何。我们抛开对错不说,冷静下来分析,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定都有其背景与原因,无论是心理的、情绪的,还是其他。所以,不是个谈话的好时机,我只是点化了他一下,没有深度交流。这“病”,能医吗?重病下猛药,我们医心,宜徐徐图之,猛药必须要有合适的契机,要有关键事件。有时候,关键事件要靠创造,有时候关键事件需要灵感一动,抓住契机。
昨天看中国教育报的公众号上有篇文字,说长沙某校,学生在教室里把班主任的像弄上,然后写了个“奠”。事后,学校给予参与者警告、记过、建议转学等处理意见,教育局出面后,批评学校行为过激,后家校达成谅解。然后我就想,究竟有什么背后的原因导致多名学生参与制造这起事件?据说这起事件,网上留言和跟帖若干。不用看一边是指责学生,一边是质疑老师,一边是痛斥教育机制。那发生这样的问题究竟该怎么办呢?能不能当成个关键事件,班主任一笑了之或者借此让孩子搞一个活动体验,播放哀乐、让学生致“悼词”,每个人都要到“像”前念叨一下老师的好,因为人“死”为大,只能说好,还需要真实的好;写挽联,要符合人物身份;进行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甚至按照一个课程去实施。当然,做到这点很难,一般人没有这样的胸襟,一看就气蒙了,还能想到这是个教育契机?反应激烈又能怎样呢? “熊孩子”照旧,估计要换班主任了。这样的“病”,猛药治不了,应该像神医喜来乐一样,出奇方,才会见奇效。这事儿,我也就是以局外人身份说说,真让我处理,可能也不过就是常规三板斧,喊家长、道歉、处分。所以,当事人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做教师要有静气,要沉得住气。当前孩子,都是被“保护”的人群,包括家长都不能随意的打骂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些宠儿,犯了错怎么办呢?学校常规手段包括警告、记过、回家反省等等,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记得以前有这样的例子,回家反省,第一天,家长看见他就生气,不停的训斥,不给好脸色。第二天,气消了开始可怜孩子,人家上学去了,自己的孩子不能去,做点好吃的弥补一下孩子受伤的心灵吧。第三天就会央求撤销反省,返回课堂。严格来讲,反省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应该做的,说是“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反过来讲,没有人关注“这样的孩子,影响其他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怎么办?”这个地方是一片真空。在美国,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会被老师按铃喊训导员,就有两位高高大大的保安样的人,把这个孩子带离教室,到类似于政教处这样的机构去,静待下课,去了一般也不管他们,让他们自由的读书或者静坐。我们这里,扰乱了课堂秩序就是找班主任、找校长,然后苦口婆心的一番说教。学生管理的无序状态,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惩戒容易变味成为被质疑为变相体罚,于是惩戒取消了。批评严重了怕学生受不了,再造成心理伤害,就改为“赏识”了,而又不懂真正的赏识,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一片表扬之声,但又不得其要。
赏识是什么?举个例子。有人到法国朋友家里做客,朋友十来岁的小女儿,很热情、很有礼貌的给客人倒了杯水。然后他就按照国人通俗的做法夸朋友的女儿:“呀,这孩子真漂亮!”事后,法国朋友很严厉的批评他,因为法国朋友认为,漂亮是自身长的,不可变的,夸她漂亮除了增强孩子的虚荣心没有其他益处,完全可以夸孩子热情、待人有礼貌或者说笑的好看,这些都是属于习惯范畴的,不断强化能够提升孩子的品质。这才是赏识!这一点,我估计扁鹊不懂,否则,他从蔡桓公操劳国事、体察民情等入手赏识,蔡桓公一定会从善如流,接受他的建议。相比生命来说,洗个药浴泡个药澡,多简单的事。与其说,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不如说扁鹊推波助澜,让他错失良机。扁鹊越说他有病,他可能就越想法子证实自己没病,扁鹊也算是延误病情的一大推手。“熊孩子”岂非也有如此心里?逞能、爱表现、想引起老师、同伴、尤其是心仪的异性的注意力。老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系列矛盾。
为师者,应以扁鹊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