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2-03-20 07:52:20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是一本由【法】弗朗索瓦·雅各布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一):科学就是一个解密自然的过程

  弗朗索瓦·雅各布是法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奠基人之一,大家相对更了解的可能是他与雅克·莫诺一道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获得了1965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看译者,傅贺,科学工作者,现在从事微型生物海洋学与生态学研究。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译者也是生物相关研究人员,至此而言,这本《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科普类丛书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

  正如序言中所写,本书面对的更多的还是普通读者。文中用词没有特别学术性,没有其他科普类文的冷淡,有很多句子都比较清楚明白,让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阅读,而内容却不减严谨度,不仅适合喜欢科普的读者,也适合大众阅读。

  这本书有五个章节,每一章节里都有几个小节,能让我们读起来更条理清晰。本书从可见的结构、组织、时间、基因、分子五个方面讲述遗传学史,每一章都有举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同时,在阅读时,每一节之间以及每一节内的内容都是循序渐进的。在可见的结构中遗传学一节中,从前一节的预成论和渐成论引入,做出假设并反驳,然后是对再生现象和遗传现象的观察论证,在这些内容中,作者用形象的水螅、淡水虾、蝾螈以及骡子等现实中的例子表达出了一些理论中的错误,在阅读时既能学到知识,又不失趣味,并不是一板一眼的讲述遗传学史,让读者可以读的下去,学的进去。

  书中还提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以及摩尔根对果蝇的研究,其实在生物研究中,这些都是必须了解掌握的,相比教材中的讲述,本书中对这些内容的讲解都非常的生动有趣。在引言中有提到这本书主要给非专业的读者阅读,其实我觉得学习生物,学习遗传学的同学也可以读一读,作为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读此书时会感觉很多内容已经很了解,但是有些生物学的史事可能没有特别清楚,而且读完后对遗传学史会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正如本书的题目:生命的逻辑,读完会觉得对生命的理解更有逻辑,非常推荐。

  科普和科学研究一样,都是停不下来的,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等着人类探索,这种探索是无穷无尽的,探索的发现也会是让人类惊诧的,也许未来某一天,人类可以干预遗传学程序的执行过程等等。

  科学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的理解越来越深,书中提到:“问题不再是‘自然是如何被创造的’,而是‘自然是如何工作的’”,我觉得这句总结非常正确,在不了解科学之前,人们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遐想,神创造万物这样的言论在科学出现之前是很受人信服的,同时也会有很多的问题。

  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也是循序渐进的,人们对生命现象的了解是从宏观到微观的,从对胚胎的好奇,到精子卵子,再到染色体、基因等等,人们对生命的了解越来越多,也不会止于此,相信未来会有更震惊的发现。正如作者所说:“今天,遗传世界里是信使、编码与信息。明天,我们会用什么手段来分析生命现象并重新整合它?又会涌现出何种新的俄罗斯套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二):生命的逻辑,生命的美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究其原因,大概追溯到神学家给出“我是谁”的结论后,整个人类社会都企图突破宗教教义,自由地去探寻世界的本质。也是因为人类不断地在反思自己的过往,追溯自己的来源,产生了自我意识,从而进化为高等动物。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明白,因此我很感谢这系列丛书的人将这些书编撰,推崇到我们面前。科学是人类意识进行觉醒后将事物解谜的极致,是真理的先知和审美的天使。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个人的说辞,我只不过是个外行,对生命学的看法还停留在以前读《物种起源》的时候。我只能在这本书小小的窥探到生命学的表层,但其表层也让我深深地震撼。

  从最基础的来说,这本书有点不同于以往的科普类书籍。以往的科普类书籍在陈述那些案例,讲述那些科学故事,去科普,而这本书他在传播自己的思想。除去解密最基础的生命遗传学的知识外,还在让阅读者去反思自己为什么能观察到这类,稍微调整一下视角,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那些寻找神的人,才会寻见神。”但在这一刻,他们圈定在了自己的范围,寻找神的人只会寻见他们所寻见的神。

  譬如书中有说到,“与其他的自然科学一样,今天的生物学已经放弃了它曾经怀抱的诸多幻想。它不再寻找真理——它正在构建自己的真理。”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挖掘更多深层次的事物,将生命系统的解构逐一解剖在人们面前。每一次新的发现,就是不断地重新考量生物体的构造。

  这个过程奇妙又充满一种奇怪的仪式感,大概是一个生物被解剖到源头,看到本质的时候有着本能的对生命的敬畏。

  这大概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或者是带你体会到科学的魅力。

  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最后译者小记中有谈论到科学哲学的价值在哪里,里面明确提到了反思经验的意义,让人们进行思考,反思经验的意义,探索概念里凝结的道理。

  “从实用的角度,不妨说,对行动的反思,应该为进一步行动提供反馈;对概念的考察,应该为思考新的概念提供洞察。”

  我认为无论是喜欢科学或者不喜欢,无论是对生物学感兴趣还是对生物学没兴趣,都可以看看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有意思,无论是从科学方面还是从哲学方面。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三):《生命的逻辑》:从传承和变异阐释繁殖的本质

  遗传学是在18、19世纪建立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两个方面,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传递和表达规律。虽然这门学科存续的时间还不到三百年,但它所研究的内容——生命繁殖,却从远古时代即吸引了思考者的眼光。

  法国分子生物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在其著作《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中,便介绍了这些思考者的探索历程。弗朗索瓦·雅各布是20世界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奠基人之一,与雅克·莫诺一起提出了经典的“乳糖操纵子”模型,是每个生物类学生的必修内容。1965年雅各布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9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在遗传学领域具有极高的造诣。

  雅各布虽然将书命名为“遗传学史”,但在《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一书里,他并非直接从遗传学着手,而是将遗传学置于整个生物学发展的历程中,在整个大背景下找到遗传学初起的线索,梳理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发展的科学逻辑,追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次重要的思想变革。

  真正的生物学是从16世纪发展起来的,此前,因为生存压力以及眼界限制,生命繁殖过程充斥了各种荒诞的传说,繁殖与魔法、占星术、神学、古代哲学交杂在一起,产生了“熊头猿臂”、“牛首人身”、“蛙面儿童”、“身披鳞甲的狮子”、“长着主教之面的鱼”、以及各种可能的组合。黑暗的中世纪更是禁锢欧洲思想近千年,当时,神意就能实现人类心智设想的一切可能。直至16世纪后,知识才得以基于人类之语,而非奠基于上帝之言。根据研究内容,此时的生物学逐渐分离为博物学和生理学,而关于繁殖的种质自然发生论与种质繁殖论也被物质的组织与运动规律所取代。但是,可见的结构与隐藏的秩序仍属于不同的领域。19世纪中叶,生物学从观察科学进入了实验科学的阶段,生物学家们将生物体还原为它的组成要素,研究细胞、生化反应和组成粒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生命过程内在机制的探究需求,以及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遗传学终于在几个世纪的长期积累下应运而生,它考察生物群体,研究它们的遗传现象,把等同形式的继承及新奇形式的出现与细胞核内的隐秘构造联系起来,逐渐深入到染色体、基因、酶、相关因子等微观世界研究。

  众所周知,遗传学最经典的案例是孟德尔神父的豌豆实验:红、白二色豌豆杂交一代全部为红花,而杂交二代则出现花色的3:1分离。但在其他杂交实验中,后代的分离规律却不尽相同,第二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混乱”,甚至被称为“活着的马赛克”。虽然没有科学的统计方法,但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与差异自古便有记述,它不仅是遗传学的源起,也是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角度。在《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里,雅各布指出,变异导致的“畸形”在早期被归结于神的愤怒、冥冥之中的报应、离经叛道的念头或行为的恶果。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表明,生命世界演化的动力是繁殖。建立在代际传递中的变异是生命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当变异为环境筛选并保留,并进一步发展便可发展为新的优势种群,而被淘汰的变异则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难觅踪影。表观的变异来源于内在基因的变化,染色体在两性交换遗传物质到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中,既有完美的复制程序,也可能出现几千万分一几率的错配,这微小的差错与后续的各种酶、蛋白相互作用起来,便可能成为新物种的肇始。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用散文似的语言,灌注哲学的逻辑思想,讲述了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强调了人们对生命传承与变异的思考进程,是一部十分深入的思想史。虽然人类距离厘清生物遗传的细节仍待时日,但现在研究思想的总结依然让我们对人类思想的逐渐进步欢欣鼓舞!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四):探究生命的逻辑 感受科学的美好

  看到《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这本书时,干净、简单的书皮便向人透露着一种严谨的逻辑性。书封上红绿交替的圆圈仿佛像一只只放大镜,逐一放大着人们对科学的思考和生命本源的求索,一个个放大的圆圈又似不断拓展的知识边界,科学将人类的视角拓展,让我们越来越多的了解我们自身以及自身以外的外部世界。

  正如译者所说:“科学求真,更求新。科学的触角不断地伸向未知的领域,捕获更精微的实在,迫使其在常识的层面显性。”

  人们常常非常严肃或者貌似“玩笑”的会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又似乎是个哲学问题。但,无论从哪个层面分析,都不难发现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知的渴望。于是,许许多多的人投身于遗传学的研究,在枯燥的研究中,发现既有趣又颇有魅力的知识蕴藏于其中。

  我本以为阅读这类自然科学的图书会是晦涩难懂,充满着专业术语和大量的数据佐证。但是,阅读开来,之前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文字流畅且优美,就像讲故事般把专业知识和科学名字“流淌”入心,它将科学的发展描述的既像教科书般严谨、丝丝入扣;又有讲故事般的“跌宕起伏”,让你了解其一后,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续的发展脉络和原理。尤其是20世纪下半页以来,伴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我们更想于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读《生命的逻辑》时,随着阅读的展开,你会不断的想到这个问题——“即使当科学方法已经充分建立起来并用于探究自然世界,但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人们在思考生命起源的时候仍然拜托不到信仰、传闻和迷信的桎梏。”

  于是,全书分五个章节依次铺陈开来,从“可见的结构”、“组织”、“时间”、“基因”、“分子”五个章节展开。从1573年《奇幻怪兽录》为“起点”到如今在“分子尺度”上诠释遗传现象,但这绝不是科学的终点,它将会依然不懈的向前发展,带领我们走进更多未知的领域。是啊,人们从显现的普通外观认知,逐步深入至微小的分子,中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人类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让我们受益颇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研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和历史知识,浓缩在一本图书之中,能从中知道“你从哪里来,将会到哪里去。”或者说,从科学的角度,你更能从原理上了解来龙去脉,知道马尔萨斯、达尔文、华莱士、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思想发展。它是一本朴素却包罗生物领域万象的生物学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基础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想这本小册子既可以作为一本大众的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的有益教辅。

  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科学的素养、精神、态度和方法面对生活和学习,不断获得个人的成长和精进。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五):思想不那么怕老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推荐序

  陈嘉映

  这本书的书名是“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顾名思义,是从遗传来理解生命的逻辑。本来,生命是个较宽的概念,遗传是生命现象中的一支。不过,越往现代,生命概念就与遗传概念交织得更紧,的确,生命体跟其他物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命体会遗传。人们当然早就通过繁殖现象对遗传有所了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然而,直到几十年前,我们才把繁殖理解为组成生物体的分子的复制,这种复制与晶体的复制不同,生物体中的大分子的结构完全是由遗传物质的碱基序列决定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生命体,生命科学的大多数分支都可以视作遗传学,用光或声来操控活体组织中的神经元就叫作光遗传学、声遗传学。当然,生命体跟环境的互动,包括生命体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的生命现象,但要对这些互动进行科学研究,最后仍离不开对遗传基因的研究。

  作者说到,在很长时间里,生物学里有两条迥异的进路。一条是综合论或者演化论,另一条是原子论或者还原论。演化生物学关注的是群落、行为、生物体之间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远程原因,目的在于说明是何种力量和路径指引生命系统演化为今天这个样子。对综合论者来说,整体绝非简单的部分之和。与此对照,还原论者关注的是近程原因,关注器官、细胞和分子的结构和作用。还原论者努力把复杂的现象拆解开,进而以物理和化学里典型的精度和纯度来研究各个组分。整体可能表现出部分所不具备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必然源于其组分的结构。演化论和还原论关注的是两类不同的秩序,而这两类秩序在遗传层面上相遇了。不妨说,遗传组成了生物秩序的秩序——促成演化的正是遗传程序出现的随机改变。

  两条进路也许在这个意义上相遇了,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合二为一。作者说:“个体的规律与群体的规律不是直接相关的规律,无法互相导出。”在微观生物学领域,主导的是因果探究,在宏观演化论的领域,主导的是统计学。作者提示,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演化论那时候,统计学思想也正在其他学科兴起,突出的如波尔茨曼开创的热力学。格外有意思的是,与牛顿力学不同,演化论与热力学都含有时间不可逆的观念。就像熵的增长有一个方向,演化过程也是不可逆的:一旦某些变异体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某一个生物群体就确定了进一步的方向,不可能再回到先前的状态。

  生物学已经挺进到分子层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生物学今天回到了还原论。在还原主义时代,科学分析必须排除所研究系统或其独特功能之外的任何其他考量,与此不同,今天的生物学无法把结构与功能分开,“而功能不仅取决于生物体,而且也受制于塑造了生物体的所有历史事件……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研究——分子、细胞、组织体或者种群——历史的视野都不可或缺。”无论在哪个层面上,对生命系统的研究都需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个是纵向上的组织逻辑,一个是横向上的演化逻辑。

  我在这里介绍本书的一点点内容,是想说明,一般说来,一部好的科学史必定富有思想性。遗传学的发展像任何门类科学的发展一样,主要内容是技术性的,本书也的确介绍了很多技术性的细节。然而,一门科学,除了处理技术性内容,还会面临一些我们普通人也会问出来的一般问题,例如,生命是怎样产生的?生物和非生物有没有本质区别?若有,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生物学能不能还原为物理学?当然还有:人为什么必有一死?科学能不能创造出永生的人?科学史不同于科学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在于,它帮助我们从这些一般的思想问题来理解一门科学。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最为迅猛。这本书初版于1970年,中文译本所据的英文版出版于1974年。鉴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是本老书了。不过,思想不那么怕老,从我一个外行看去,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这几十年似乎没有发生重要的修正。就此而言,这本书并不过时。至于这几十年来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在这里顺便推荐一本,约翰·帕林顿的《重新设计生命》(李雪莹译,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我读到的同类著作里,这一本既新又全面,介绍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光遗传学、干细胞技术、合成生物学等方面截止到2016年之前的技术进展。

  一本遗传学史,当然包含大量的专业内容,得要傅贺这样攻读过生物学的博士来翻译。另一方面,本书面对的是普通读者,傅贺的译文为此增添了方便,译文多使用较短的句子,行文明白晓畅。

  生物学科普我一向读,爱读而已,始终是个外行,当然没资格写序。但我猜想,这本书的读者大多数也是外行,我不妨把自己的几点想法写出来,供其他读者参考,或博一哂。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六):给青蛙缝裤衩

  断断续续看了一周这本书,几乎每天都带着身边,让自己随时有机会进入那段历史,看先贤们如何探究生命的本质。整体看来这并不是一本入门级别或者简单科普的书,作者是法国分子生物学家还拿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可以说是人间精华级别,关键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不断惊讶于作者的文笔之优美,甚至我特意去找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去询问,得知作者确实文笔非常好加上翻译老师鲁智深的共同努力成就出如欧洲古代诗歌一样优美的语句,科学是美的,起码在这本书里我就能充分感受生命璀璨进化的美好,你可以把作者想象成一个实验室中用显微镜和仪器作画的艺术家,畅游在生命美好画卷之中。

  网图,侵删

  稍显美中不足之处,是觉得可能书中涉及大量生物学专有名词吧,这些名词如果能在文章中更多的标记出来,加粗,然后备注注释,可能更符合科普的意义吧,毕竟作者对各位生物学先贤的名号,实验结论,过程都如数家珍,但是作为普罗大众可能这方面了解并不多,作者文风行云流水有时候个别段落里知识量大,不去百度一下有点难理解其中来龙去脉,因为信息不对等而造成的阅读不通畅,再版的话,如果增加更多备注可能对于真正想得到科普的读者阅读会更加友好一点吧,这是我的一个小小建议。

  网图,侵删

  相对于其他有关基因有关进化的科普入门类图书,显然这本的内容更加深刻,也更能满足受过一定教育的读者对进化学史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比如,我们都知道动物繁衍都要经历“受jing”的过程,这点基本的原理,目前就算幼儿园的绘本教材上可能都开始有介绍了,但是就简简单单这么一个事,先贤们为了探究出来也是走过很多弯路的,过程十分的艰难,有技术水平的阻碍,有宗jiao伦li之类的阻挠。书中介绍了一个例子,为了研究青蛙如何jiao配的,科学家睿欧莫雇了一个人专门盯着一对青蛙,公青蛙趴母青蛙身上,如胶似漆能抱着持续数日,这个人目不转睛的始终盯着青蛙,结果发现一股液体喷射出来,像烟斗里冒出来一阵青烟,他怀疑这个青烟就是青蛙的jing液,如果阻断jing液接触,也许就青蛙就无法繁殖出下一代。于是他想到一个方法,给青蛙织裤衩,嗯,就是真的弄了一个特别小的裤衩,给公青蛙穿上哈哈,然后再让公母青蛙jiao配,但是实验失败了,母青蛙还是成功繁殖后来了,没有阻止受jing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裤衩掉了,哈哈哈哈,太松,青蛙腿劲儿大,一蹬给瞪掉了,于是科学家又缝了一个更紧的裤衩,套公青蛙屁股上,这次实验成功了,裤衩成功的兜住了全部公青蛙喷射出来的jing液,卵zi没有孵出一只蝌蚪。科学家终于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体外单独收集卵zi和jing子了,接下来也就为人工授jing这种实验方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看到这,确实笑出声了,感觉挺逗的,但是想想也挺艰辛和有耐心的,科学家为了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成果,确实要付出极大的毅力和坚持努力。像这种细节的历史,如果不是这本书,咱们可能觉得一切都很简单,知道了答案再去看题,才发现过程真的不容易。

  网图,侵删

  这本书就通过很多这些细节描写,回答了诸多的“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发现的?”这类问题,对于那些想了解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的读者,是一本难得的完善知识体系的好书。就像咱们平时用惯了智能手机,一块平板黑黑的,但是可以显示出彩色的视频图画,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原理和过往的历史,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让一块黑黑的小屏幕显示这么丰富的视频图片内容的呢,大众不知道, 但总会有人好奇,这本书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几百年的时间,涌现了无数科学家,但这本书不科普他们本人经历,而是着眼于他们的成果,用成果串联成线索,艰难的程度就像一切学者都被关在黑屋子里凭借微弱光线寻找钥匙孔的人,而又通过自己一点点的发现给后来人提供方向,看的过程中甚至有点点感动,从原始人类对生命的猜想,通过科学家努力一点点瓦解转变,也可说,是从表象如何一步步走向真理的过程,也是蒙昧到理性的转变史。

  网图,侵删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读后感(七):生命系统的繁殖并不是对上一代的重复

  阅读《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我有双重感受,一是本书的优美叙述风格,冷静平缓给人一种阅读的舒适心境,好似在看一本随笔集,丝毫没有传统专业书那种“说明书”晦涩难懂的头疼感;二是本书的专业性,书里的遗传学专业知识,内容科学丰富,具有思想性与趣味性,一般普通的读者都能读懂。

  此书是我阅读的第一本与遗传学相关的书籍,《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应该算一本生物学科普类图书。阅读此书的一般读者都会和我一样,经历“三级跳”的心理历程。

  阅读前充满好奇;阅读中会经常被遗传学的知识惊诧到目瞪口呆;阅读后或整理笔记时,会发现增长了不少关于生命与遗传的专业知识。

  筛选是物种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遗传学在18世纪有了新的突破,遗传学家已经不再进行简单的观察,而是开始了实验操作。生物题背视为可见要素的组合,进行杂交的动物之间,科学家开始期待基因的重组。

  狗头人孩,鱼尾母羊……生物世界相互关联,形成一张大网。波奈建议遗传学家把一只“放荡的斗鸡犬和一群母兔子笼养”,另一位遗传学家睿欧莫确实把一只母鸡和一群公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饲养过。

  公兔子待母鸡如初恋,完全把母鸡当成了一只母兔子,母鸡也深爱公兔子,在母鸡眼里公兔子就是公鸡。公兔子热情的爱抚母鸡,这对充满爱情的小两口十分恩爱。故事的结果却很让遗传学家睿欧莫失望,母鸡下的蛋没有孵出小鸡。尽管如此,遗传学家所做的所有失败的实验,都强化了一点:筛选是物种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乱点鸳鸯的科学家们最终放弃了公兔子和母鸡,开始认真观察研究遗传,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是:遗传现象相似的规律性。

  当一个黑人男子娶了一个白人女子,厚底的肤色中是混合的,肤色接近橄榄色。孩子总是继承了父亲的这些特点,孩子遗传母亲的特点往往是身高、脸型和精神方面更多一些,得到相似的规律性后,遗传学家又转向动物。当公驴与母马交配,他们的后代不是马和驴而是骡子。遗传学家最后得出结论:只有一个包含着所有子孙后代的幼胚,从一代到下一代。

  18世纪遗传学中有种言论,觉得动物如同机器。遗传学家立刻反驳说:“动物可以像手表一样是机器吗?把一只公狗和一只母狗放在一起,最终会生出第三只小狗。如果把两块手表放在一起,永远也不会生出来第三块手表。”

  书中还讲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想要宝宝的家长,这里可以划一下重点。

  一个妇女参加追封皮尤斯为圣者的庆典,对这他的画像凝视很久,而后她出生的孩子长相竟然和皮尤斯十分相像。新生儿有一张老人的脸,只是没有胡须。婴儿的胳膊交替在胸前,眼睛向上望着。这件事情全巴黎的人都目睹了,因为这个孩子被泡在福尔马林里保存了很久,当时的遗传学家也都看到了。

  人类是以自身的寿命来衡量一切的

  遗传学家布丰觉得:“在远离海洋的大陆内部或山脉之巅,人吗发现了贝壳、海鱼骨架和海洋植物,而它们与现在海洋里生活的贝壳、海鱼和植物一模一样,它们事故如此相像,以至于我们可以判定,它们本来就属于同一个物种。”

  人类靠着祖父母、父母和子子孙孙构成序列,物种才得以延续。生命系统的繁殖并不是对上一代的重复,而是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命,开启了一系列事件,让它从初始的样子长成父母的样子。每一代都始于一个有活力的最小单元,它的遗传信息里包含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需要完成的所有遗传指令。

  遗传程序也没有严格地固定下来,它给行为设置了界限,赋予了生命体做出反应的能力或者获取额外信息的力量。一些现象,诸如再生或者受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调整,表明了遗传程序的表达有一定的灵活性。

  18世纪到19世纪,发生转变的是作为整体的组织。人类看似的稳定性只是表面现象,作为我们人类来说,我们是以自身的寿命来衡量一切的。

  大自然通过内在于生命、外在于生命两种因素之间的组合进行变革。环境产生了新的需要,变异总是有用的,虽然遗传可以创造新的形式,但并不改进原有的形式。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生物可以把获得的经验传给后代,但没有用的器官显然要走向消亡。

  遗传程序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结果

  任何个体的遗传程序都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结果。遗传密码的本质决定了任何蓄意的改变都是无效的,无论是它自身的行为还是环境的效果。它的表达产物不影响自身。

  遗传程序的概念融合了与生命现象紧密交织的两个观念:

  记忆,暗示着遗传程序里包含了双亲的特征,它在后代身上体现出来。

  设计,暗示着程序里包含了一套方案,它决定了新生命如何成形,细枝末节尽在其中。

  在遗传突变里,有些因素可以修饰化学分子,打断染色体,反转一段核酸,遗传突变的起因和后果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这种偶然性不只局限于遗传突变,而是出现在遗传信息传递的每一个阶段:染色体的分离与重组、受精过程中配子的选择、对伴侣的选择。特定现象和后果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联。

  生物体确实是一个整体,但是整体必须要通过部分,并且可以仅仅通过部分来解释。他们感兴趣的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还原论试图只靠结构来解释功能。在生物纷繁复杂的多样性的背后是组成与功能上的统一性,各式各样生命现象的背后都是化学反应。

  《生命的逻辑:遗传学史》被誉为一部简明生物学百科全书。陈嘉映作序推荐,福柯称之为:迄今写就的精彩的生物学史。

  作者弗朗索瓦·雅各布,2013年4月19日在法国巴黎逝世,享年92岁。他是法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奠基人之一。与雅克·莫诺一道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荣膺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