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孝
《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熹集注说:“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程子曰:‘孝弟,顺德也’”。孝,是对父母言的。弟,是对兄长而言的。一家之中,处于年幼的,能做到对其长辈孝弟。年长者,对其小者“加之以慈爱”。从而达到“上下和睦无怨”的家庭氛围。这种家庭氛围的熏染之下,人的心理渐渐的也会形成一种平和的心态。这种心态产生后,就会“易使”,不好争斗。
那么在处理自己生而有之的欲望时,会有所顾忌。又因为“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自己的身体若在“争乱”受到损伤。父母会担心的。所以为政第二五章曰,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又因为“争斗”会使身体损伤,所以儒家对因“行一朝之忿而忘身”的人给予严明的劝诫。并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始终心怀父母,在“求而不得”时,唯一的处理方法是反向自身—“克己”。克己复礼,才叫“仁”。即克制了自己私欲,追求道义,依道义行事。“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亦为之”。“不义而福且贵,于我如浮云”。哪怕“饭疏食”也罢,喝白开水也罢。受着“人不堪”的“忧”也罢。心理只知道“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行为上只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事父母以“无违”以礼“养生”“慎终”。事君王以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知任重而道远,然后不“薄则与人”,知道“为仁由己”,不由人。《孝经》纪孝行章第十曰,“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尤,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终身“躬行于礼”罢了。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丧亲章第十八曰,“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行孝至“父没”。当然只是“事亲终矣”。论语学而第一十一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之孝矣”。为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须行“天下之通丧三年”。这样三年守丧行毕,“民德归厚矣”。
如上所述,以孝致德。可以作为理解儒家,执政治民的一个思路。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认为是敬与爱。孝经士才章第五曰,“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食君而敬同”。资,是取的意思。把爱与敬推向母与君。由一己父爱到爱家,有一家父敬到一国敬君。但这里必须注意这一顺序。
在孝治第八有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为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必须是先“入则孝,出则弟”然后才是“泛爱众而亲任”,才不会悖乱德礼。还必须注意,这里爱敬都出自父亲。即“兼之者父也”。孝经注疏卷五,圣治章第九。【曾子】至【其人也】疏曰,“行孝之大者,莫有大于尊严其父也”。【万物】至【父也】注曰,“万物资始於乾”,“人伦资父为天”,“父既同天,故须尊严其父,是孝行之大也”。又《易经》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又说,周公以父配天,把父亲与天对等起来相祭相待。这样一种“父即是天”的心理产生基础。是有它的物质内容的。
在父系社会里,男人在家庭里的责任。我想第一是,除了维持家庭正常消费,因为“人生而有欲”。第二是,要管理家庭的事物。因为“会出现争”。第一个责任的担负,重在“养”字,会使得家庭对他产生依赖,而且心理面觉得自己所有全赖于他的恩惠。也像“天”一样,“天之体性,生养万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这样就会对父亲产生“爱”。第二个责任的担负,重在“管”字,会使得他在家庭的地位更突出,而且给家庭成员心理上带来威信。这同样像“天”,天有时会打雷下雨,会“降灾”于人。这样便产生“敬”。父亲对家庭付出,然后得到家庭的成员在精神上的敬与爱。这样一家人便能和睦的相处。再把敬爱兜售给“大家”中充当为“父亲管理角色”的那些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使得每个管理者“敬事而爱人”
《论语》述而篇第七三十章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内雍也第六二十二章“仁者先难而后获”。同样是说,先躬行。而且要每日省身。一为反思,二为求进。在这止境的修身课程里。君子无片刻违仁。劝人做“躬行君子”,不要畏怕“道”,即使是“力不足”,也要“废”在道途中。因为“仁”对人无伤害,“蹈仁而死”的事,是从来没有过的。不但如此,“仁者无敌”。这里一切都在先“躬行”。并不是心怀他事,施小惠与人,让人怀之。真正的“仁”也不是仅仅表面上,嘴皮上,片刻上的。因而那些貌似行仁义“乡愿”们,得到孔子的批评。那么仁,就成为一种非躬行不殆的有“毅”的人,不能达到。所以,孔子自己也说,见不到这样的人并一再退而求其次的描绘仁者,最基本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仁,怎么样去具体实践的纲目。孔子也没条例出来。作为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在家有亲,在外有君。所以孔子说,初以事亲,中以事君。天下谁没有其亲?以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的爱敬对待他们的父母,取的他们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那么这样会形成“四海之皆兄弟”的情愫。这样也就不存在争斗。各自礼让为人,相敬如宾。那么这种理想状态,达成要几年?孔子都最少三年。其他人呢?所以韩非子说儒家是“宽缓之政”。在战乱时紧急的时候去倡导“宽缓”的治国方略。必然会遭到急功近利的人反对。所以论语有“知其不可行而行之”的言语。那么对于韩非“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的结论。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