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浮城大亨影评》影评:解不开的身份

发布时间:2021-11-25 02:26:01
距离香港新浪潮开山之作的《茄哩啡》已经过去34年,严浩此番带着《浮城大亨》归来,试图为香港身份问题作一史诗性的读解。个人奋斗史与香港一地之发展史结合起来,可谓以小见大,同时,采用华语电影最通行的家庭伦理结构,在探讨深刻的身份问题的同时,也更加适合华语观众的审美习惯。

尴尬的身份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了香港的身份。浸淫于英殖民主义文化,在我们的文化考察语系中,这早已经成为了罪恶的标识。从更加现实的现代民族国家意义的角度来看,九七之前的香港在其实际统治方那里空有一张异族的“城籍”。如果说,身份问题是文化学界的研究术语的话,那么《浮城大亨》则用个体的成长史验证了身份问题的有效性。

布华泉的洋杂身份,鲜明的意指着香港一城的窘态,非中非西,亦中亦西。而这种身份的得来,也同样带有明显的寓意——华人女孩被西方水手凌辱,如同百七十多年前那场不公的战争压迫。影评人物身份的设定为身份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充实的空间,尴尬的洋杂身份如影随形贯穿始终,但是,面对这一庞大的主题,且试图将之反映在个人身上,影片并没有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展示出人物刻画的力度。

《浮城大亨》开始便提供了一个十分紧凑的情境,杨采妮、刘心悠的出现,呈现出紧密且压抑的人物关系空间。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这条紧凑的人物关系设置便四散开来,杨采妮对事物、动作令人迷惑的反应,人物性格在过激和沉闷中模糊不清,而且在人物性格的转变上尤显铺垫不足;作为一个指代重度西化者群体的代表,刘心悠的角色更显尴尬,虽然她毫无疑义的成为“洋杂”个人奋斗史上的指明星,但最终却仅仅成为一个花瓶,令人失望的让影片的身份主题滑过瓶身。或许,在与“洋杂”的交流中,应该更增多些她对身份问题的感受和看法。

不过,影片对于细节的把握显示出创作者对身份主题的刻意关注。相比较对于那只耳环的故事,另外一些细节刻画更加有深度,纷纷紧紧地指向对身份的探讨。登机时被以异族者身份拒绝专属通道的无奈和羞愧;从光脚到木拖鞋再到摇晃的皮鞋,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既是个体发展的展列,同时也是对香港城市由落破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写照,就像影片中现代化游轮叠映出栉比的小渔船的过程。

影片最后的一场戏更加具有深度,一对大陆客用蹩脚的英语问路,即便布华泉已经脱口而出了国语,但是他们仍然用英语提问,此番情景带有几分苍凉幽默之气。简单随意的问答,却提出了一个深刻问题,即在现代国家意义上已经具备了归属的香港,在文化上到底归于何处,就像洋杂一样,东方在彼岸,西方在此岸,而他则是沉浮于海的漂萍。对于身份问题,影片明确指出了它在现实上的未解答,不过审视布华泉的表情,也不再有许多悲凉之气,或许,他早已经习惯甚而麻木了。犹如黑幕的雨伞下,遮住的有风有雨,也有他曾经反复驻足观看的旗帜。

《浮城大亨》本身是丰富的,可以深入关注感人的家庭伦理呈现,也可以由五星红旗的出现梳理出香港左派包括左派电影公司的发展。不过,在庞大的主旨面前,在绿叶未增色的情况下,影片不免给人以遗憾。或许这难解的身份问题,早以注定,流淌进骨血里。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